《三国之北境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北境之王-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目连忙叫过一名手下,低声地吩咐他:“立即去向审先生报告,就说在高将军府外,发现了郭图的人盯梢。”

    郭图府门口的都伯,看到自己的一名手下急匆匆地回来,连忙问道:“二公子现在何处?”

    兵士连忙回答说:“回都伯的话,小的跟踪二公子走了一段路,结果发现他去了高将军的府邸。由于进门后始终不曾出来,小的担心都伯等着急了,便回来禀报一事。”

    都伯听说袁熙居然去了高干的府邸,感到非常意外,连忙对兵士说:“跟我去见大人。待会儿你把所见到的事情,向他源源本本地说一遍。”

    “什么,二公子去了高干的府中?”郭图听到都伯和兵士的禀报后,顿时吓了一跳。他一把抓住兵士的衣襟,厉声地说道:“你若是敢说谎,吾定将你碎尸万段。”

    “小的不敢。”兵士神情慌乱地说道:“二公子进了高将军府,并不是小的一人见到,还有一名同伴共同目睹。”

    “你的同伴现在何处?”袁谭板着脸问道。

    “小的不敢。”兵士神情慌乱地说道:“二公子进了高将军府,并不是小的一人见到,还有一名同伴共同目睹。”

    “你的同伴现在何处?”袁谭板着脸问道。

    

第336章 袁熙的抉择() 
听到袁谭的这个问题,袁熙没好气地说:“小弟到元才的府邸,一是为了叙旧,二是为了打听父亲的下落。”

    袁谭的心里虽然早就设想过袁熙可能说的无数理由,并想好了接下来应该问的问题。但此刻听到他说去高干的府邸,是为了打听袁绍的下落时,他脸上的表情僵硬了。过了许久,他才讪讪地问:“二弟,不知打探到什么消息了吗?”

    袁熙先是摇摇头,随后又点点头:“具体的消息,小弟没打听到。只知道,父亲先是到寿春投奔叔父,与叔父发生了争执,便一气离开,后来可能去了荆州。许攸许子远不就是带人到荆州去寻找父亲了么?”

    说到这里,袁熙抬头望着袁谭说道:“大哥,如今父亲下落不明,可你却急着要和显甫争夺渤海太守之位,而对父亲的生死却不闻不问。你们这么做,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吗?要是被父亲知道了你们的所作所为,他会多么伤心啊。”

    在百善孝为先的时代,就算你再位高权重,但只要沾上了不孝的名声,你几乎就完蛋了,再忠诚的手下都有可能背叛。袁熙的话,顿时让袁谭和郭图都哑口无言。

    过了好半天,郭图才开口打破屋内的沉寂:“二公子,虽然目前有传闻,说主公人在荆州,但这个消息的真假却难以分辨。再加上公孙瓒对渤海郡又一直虎视眈眈,因此在得知主公下落之后,只有许子远一人,赶往荆州寻找主公的下落。”

    袁熙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考虑好了,他决定离开眼前的这个是非圈子,带人到荆州去寻找袁绍的下落,至于谁当这个渤海太守,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起身对袁谭说道:“大哥,小弟已经决定了。就算父亲在荆州之事只是一个传闻,吾也要亲自去证实一番。”说完,他转身面向郭图,“公则,不知可否借一队兵马给吾,陪吾前往荆州寻找父亲?”

    对于袁熙的这个请求,郭图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他连忙扭头望着袁谭,向他投去了求助的目光,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指示。

    袁谭得知袁熙将不远千里前往荆州,寻找袁绍的下落,也显得格外为难。因为假如袁熙去了,而自己这个做长子还待在南皮不动弹,可能会引起他人的非议。不过此刻正是与袁尚争权的重要时刻,自己若是贸然离开,等自己再回来时,没准自己在南皮城内的心腹们,都被袁尚清洗一空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对郭图投来的目光视而不见。而是背着手在厅内来回地走动着,脑子里快速地思考,自己是应该留下继续和袁尚争权;还是放下一切,和袁熙一道前往荆州寻找父亲的下落。

    在经过反复的思索后,争夺太守之位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他心里暗想,以父亲对袁尚的喜爱,就算自己和袁熙将他从荆州迎回了南皮,将来的渤海太守早晚还是袁尚的,自己无非是替他人作嫁衣裳。

    “大公子!”郭图见袁谭迟迟不说话,不免有些着急,便小声地叫了一句,“不知您是如何打算的?”

    听到袁谭的这个问题,袁熙没好气地说:“小弟到元才的府邸,一是为了叙旧,二是为了打听父亲的下落。”

    袁谭的心里虽然早就设想过袁熙可能说的无数理由,并想好了接下来应该问的问题。但此刻听到他说去高干的府邸,是为了打听袁绍的下落时,他脸上的表情僵硬了。过了许久,他才讪讪地问:“二弟,不知打探到什么消息了吗?”

    袁熙先是摇摇头,随后又点点头:“具体的消息,小弟没打听到。只知道,父亲先是到寿春投奔叔父,与叔父发生了争执,便一气离开,后来可能去了荆州。许攸许子远不就是带人到荆州去寻找父亲了么?”

    说到这里,袁熙抬头望着袁谭说道:“大哥,如今父亲下落不明,可你却急着要和显甫争夺渤海太守之位,而对父亲的生死却不闻不问。你们这么做,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吗?要是被父亲知道了你们的所作所为,他会多么伤心啊。”

    在百善孝为先的时代,就算你再位高权重,但只要沾上了不孝的名声,你几乎就完蛋了,再忠诚的手下都有可能背叛。袁熙的话,顿时让袁谭和郭图都哑口无言。

    过了好半天,郭图才开口打破屋内的沉寂:“二公子,虽然目前有传闻,说主公人在荆州,但这个消息的真假却难以分辨。再加上公孙瓒对渤海郡又一直虎视眈眈,因此在得知主公下落之后,只有许子远一人,赶往荆州寻找主公的下落。”

    袁熙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考虑好了,他决定离开眼前的这个是非圈子,带人到荆州去寻找袁绍的下落,至于谁当这个渤海太守,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起身对袁谭说道:“大哥,小弟已经决定了。就算父亲在荆州之事只是一个传闻,吾也要亲自去证实一番。”说完,他转身面向郭图,“公则,不知可否借一队兵马给吾,陪吾前往荆州寻找父亲?”

    对于袁熙的这个请求,郭图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他连忙扭头望着袁谭,向他投去了求助的目光,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指示。

    袁谭得知袁熙将不远千里前往荆州,寻找袁绍的下落,也显得格外为难。因为假如袁熙去了,而自己这个做长子还待在南皮不动弹,可能会引起他人的非议。不过此刻正是与袁尚争权的重要时刻,自己若是贸然离开,等自己再回来时,没准自己在南皮城内的心腹们,都被袁尚清洗一空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对郭图投来的目光视而不见。而是背着手在厅内来回地走动着,脑子里快速地思考,自己是应该留下继续和袁尚争权;还是放下一切,和袁熙一道前往荆州寻找父亲的下落。

    在经过反复的思索后,争夺太守之位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他心里暗想,以父亲对袁尚的喜爱,就算自己和袁熙将他从荆州迎回了南皮,将来的渤海太守早晚还是袁尚的,自己无非是替他人作嫁衣裳。

    “大公子!”郭图见袁谭迟迟不说话,不免有些着急,便小声地叫了一句,“不知您是如何打算的?”

    听到袁谭的这个问题,袁熙没好气地说:“小弟到元才的府邸,一是为了叙旧,二是为了打听父亲的下落。”

    袁谭的心里虽然早就设想过袁熙可能说的无数理由,并想好了接下来应该问的问题。但此刻听到他说去高干的府邸,是为了打听袁绍的下落时,他脸上的表情僵硬了。过了许久,他才讪讪地问:“二弟,不知打探到什么消息了吗?”

    袁熙先是摇摇头,随后又点点头:“具体的消息,小弟没打听到。只知道,父亲先是到寿春投奔叔父,与叔父发生了争执,便一气离开,后来可能去了荆州。许攸许子远不就是带人到荆州去寻找父亲了么?”

    说到这里,袁熙抬头望着袁谭说道:“大哥,如今父亲下落不明,可你却急着要和显甫争夺渤海太守之位,而对父亲的生死却不闻不问。你们这么做,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吗?要是被父亲知道了你们的所作所为,他会多么伤心啊。”

    在百善孝为先的时代,就算你再位高权重,但只要沾上了不孝的名声,你几乎就完蛋了,再忠诚的手下都有可能背叛。袁熙的话,顿时让袁谭和郭图都哑口无言。

    过了好半天,郭图才开口打破屋内的沉寂:“二公子,虽然目前有传闻,说主公人在荆州,但这个消息的真假却难以分辨。再加上公孙瓒对渤海郡又一直虎视眈眈,因此在得知主公下落之后,只有许子远一人,赶往荆州寻找主公的下落。”

    袁熙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考虑好了,他决定离开眼前的这个是非圈子,带人到荆州去寻找袁绍的下落,至于谁当这个渤海太守,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起身对袁谭说道:“大哥,小弟已经决定了。就算父亲在荆州之事只是一个传闻,吾也要亲自去证实一番。”说完,他转身面向郭图,“公则,不知可否借一队兵马给吾,陪吾前往荆州寻找父亲?”

    对于袁熙的这个请求,郭图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他连忙扭头望着袁谭,向他投去了求助的目光,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指示。

    袁谭得知袁熙将不远千里前往荆州,寻找袁绍的下落,也显得格外为难。因为假如袁熙去了,而自己这个做长子还待在南皮不动弹,可能会引起他人的非议。不过此刻正是与袁尚争权的重要时刻,自己若是贸然离开,等自己再回来时,没准自己在南皮城内的心腹们,都被袁尚清洗一空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对郭图投来的目光视而不见。而是背着手在厅内来回地走动着,脑子里快速地思考,自己是应该留下继续和袁尚争权;还是放下一切,和袁熙一道前往荆州寻找父亲的下落。

    在经过反复的思索后,争夺太守之位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他心里暗想,以父亲对袁尚的喜爱,就算自己和袁熙将他从荆州迎回了南皮,将来的渤海太守早晚还是袁尚的,自己无非是替他人作嫁衣裳。

    “大公子!”郭图见袁谭迟迟不说话,不免有些着急,便小声地叫了一句,“不知您是如何打算的?”

    听到袁谭的这个问题,袁熙没好气地说:“小弟到元才的府邸,一是为了叙旧,二是为了打听父亲的下落。”

    袁谭的心里虽然早就设想过袁熙可能说的无数理由,并想好了接下来应该问的问题。但此刻听到他说去高干的府邸,是为了打听袁绍的下落时,他脸上的表情僵硬了。过了许久,他才讪讪地问:“二弟,不知打探到什么消息了吗?”

    袁熙先是摇摇头,随后又点点头:“具体的消息,小弟没打听到。只知道,父亲先是到寿春投奔叔父,与叔父发生了争执,便一气离开,后来可能去了荆州。许攸许子远不就是带人到荆州去寻找父亲了么?”

    说到这里,袁熙抬头望着袁谭说道:“大哥,如今父亲下落不明,可你却急着要和显甫争夺渤海太守之位,而对父亲的生死却不闻不问。你们这么做,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吗?要是被父亲知道了你们的所作所为,他会多么伤心啊。”

    在百善孝为先的时代,就算你再位高权重,但只要沾上了不孝的名声,你几乎就完蛋了,再忠诚的手下都有可能背叛。袁熙的话,顿时让袁谭和郭图都哑口无言。

    过了好半天,郭图才开口打破屋内的沉寂:“二公子,虽然目前有传闻,说主公人在荆州,但这个消息的真假却难以分辨。再加上公孙瓒对渤海郡又一直虎视眈眈,因此在得知主公下落之后,只有许子远一人,赶往荆州寻找主公的下落。”

    袁熙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考虑好了,他决定离开眼前的这个是非圈子,带人到荆州去寻找袁绍的下落,至于谁当这个渤海太守,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起身对袁谭说道:“大哥,小弟已经决定了。就算父亲在荆州之事只是一个传闻,吾也要亲自去证实一番。”说完,他转身面向郭图,“公则,不知可否借一队兵马给吾,陪吾前往荆州寻找父亲?”

    对于袁熙的这个请求,郭图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他连忙扭头望着袁谭,向他投去了求助的目光,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指示。郭图的话语带双关,明着是问是否给袁熙派兵,实际上是问袁谭打算如何抉择,是继续留下还是跟着袁熙一同去荆州。

第337章 郭嘉的谋略() 
说来也巧,吕旷吕翔写给韩湛的密信,在到达邺城之时,正好是郭嘉带着一批百姓从长安返回的日子。正在给郭嘉接风的韩湛,看到了吕氏兄弟发来的密信后,不禁皱起了眉头。

    郭嘉看到韩湛的这个反应,便好奇地问:“主公,不知书信中写了些什么,居然让你如此为难?”

    “奉孝,你看看吧。”韩湛想到自己手下最得力的谋士,非郭嘉莫属,这种事情只有他才能给自己好的建议,便见手里的书信递了过去。郭嘉接过书信,只看了几眼,便不禁蹙起了眉头。

    韩湛一直在观察郭嘉的反应,看到他脸上的这副表情,试探地问:“奉孝,此事你怎么看?”

    郭嘉没有立即就袁熙去荆州寻找袁绍的事情发表意见,而是反问道:“主公,若是嘉没有记错的话,袁谭袁熙兄弟是被我们软禁在邺城吧?”

    “没错。”韩湛点点头,肯定地说:“一月前,的确是被软禁在邺城内。”

    “嘉想问问,主公为何要将袁氏兄弟放走了?”

    “袁绍如今下落不明,而执掌渤海郡大权的,又是袁绍的幼子袁尚。”韩湛见郭嘉面无表情,不知道他对放走袁氏兄弟一事是什么态度,便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袁谭和袁尚虽为亲兄弟,但若是将他们放回去,势必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