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道自己以往可没少往丞相府里送东西,都是顶着孝敬黄月英的名义送去的,看来总算是没打了水漂。
“那兄……兄长,不如先到里面说话吧?”
冯永硬着头皮说道。
心道这都是报应啊,以前都是别人叫自己兄长,没曾想一见到姓诸葛的就怂了。果然我与诸葛这两个字不对付。
“好好。”诸葛乔嘴里说好,可是手中却依然紧紧攥着冯永的手不松开。
冯永暗中抽了几次,都没抽出来,无奈之下,只得转头对阿梅说道,“去,去端些汤水上来,给兄长解解渴。”
议事的大屋子里,经过这几日众人的努力——依旧还是那般的简陋,只是多了几张简单拼凑起来的案几。
至于椅子就别想了,照样还是用圆木头当凳子。
诸葛乔却有些奇怪为何案几后面会有圆木头,看到冯永和李遗很是自然地坐到木头上,当下才有些明了。
有些犹豫地问道:“明文和文轩莫不成平日时也是这般坐法?”
“对啊,”冯永点点头,“这般坐法,却是比以前那种跪坐舒服多了。兄长不妨试试。”
“这样岂不是显得行为不端?”
诸葛乔有些皱眉。
“喛,伯松过虑了。”
这回却是李遗开了口,笑道,“伯松久未回锦城,只怕是不知,如今锦城里流行的坐法,是坐在一种名为椅子的物件上,可是比这圆木高多了,看起来却是颇有威仪。连丞相亦曾说过,坐在椅子上,可是比跪坐舒服多了,而且还方便不少。”
说着,还看了一眼冯永。
“还有这等事?”诸葛乔有些不敢相信,“大人最重规矩,竟也会有这等说法?”
说完后,又看了一眼已经坐好的两人,迟疑了一下,“既然两位贤弟都这般坐法,大人也有这种说法,那为兄也就不矫情了。”
这诸葛乔,有些死板。
这是冯永在心里的想法。
想不到诸葛老妖那般妖孽的人物,竟然会有这么一个儿子。也不知是他教出来的,还是诸葛瑾教出来的。
“早些时日就知道了明文到汉中的消息,只是那时刚好有一批粮草从锦城那边运过来,为兄每日分配粮草,忙得实在是不可开交。所以一直不得空闲,未能早早来见阿弟,实在是有负阿母所托啊!”
诸葛乔坐下后,有些歉然地说道。
“是小弟的错,来了汉中亦未能及早去见兄长。”
冯永嘴里说着,心里却道,要是我早知道丞相夫人提前送了书信过来,让你照顾我,我早就巴巴地去找你了。
想不到黄月英那般人物,竟然也会给人开后门。
坐地虎魏延看来是指望不了多少了,没曾想却主动送了一个地头蛇上门,人生果然是处处有惊喜。
“方才听兄长所言,说从锦城那边送来粮草,为何还要兄长亲自分配?”
冯永有些奇怪地问道。
“阿弟有所不知啊,”诸葛乔苦笑了一下,“这汉中的兵粮,全仗着锦城那边。为兄是汉中的粮草官,这粮草后勤之事,皆归为兄管。那些个军汉,连自个儿的名字都不会写,还能指望他们会那算术之法?每次分配粮草,就是为兄最辛苦的时候。”
冯永瞪大了眼:“军中竟是如此缺乏会算术之人?小弟记得朝中不是有专门的经学博士么?为何不调拨一些经学博士的弟子过来?”
冯永不提这话还好,一提这个,诸葛乔的脸上就露出些许无奈之色,“那朝中的经学博士,多是夸夸其谈,眼高于顶之辈。如何愿意到汉中吃苦,更何况还要委身于军中?逼得急了,说不得还会辞官。”
这经学博士这么牛?
冯永这下就更惊讶了。
李遗跟着冯永时间久了,倒是知道他对朝中之事多是不太了解。
当下便在一旁解释道:“兄长有所不知,那经学博士,朝廷其实本无几人。如今在职的,大多是先帝在时,发布蜀中招贤令时慕名而来。现今朝中局势,与先帝在时又是大不同。”
虽然李遗说得有些隐晦,冯永还是明白了。
经学博士,大多都是刘备刚开始入蜀的时候,为了笼络蜀中大族而招来的。想想也是,除了世家大族,还有哪里能出批量的知识分子?
后来刘备站稳了脚根,立马翻脸把蜀中大族搜刮了一圈,后面又丢了荆州,蜀汉政权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
蛋糕变小了,吃蛋糕的人却还是那么多,那就肯定有人要少吃或者吃不上。
蜀中世家大族原本欢迎刘备进蜀,就是图一个从龙之功,出了那么大力,如今却连汤水都喝不上。
再到如今,诸葛老妖打压蜀中大族的态度日趋明显,混在朝廷中的那些大族人士,日子估计也不好过。
所以说,要么是像李恢那样干脆再来一次全身心投靠,要么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直接辞官,就算是不辞官,那也是摸鱼混日子。
想要让他们真心效力,估计是很难,而且诸葛老妖也不一定放心。
得不到好处也就罢了,竟然还被迫吐出自己原有的好处,世家大族日渐被逼站到了蜀汉政权对立面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冯永眼珠子转了转,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却是再没开口。
“对了,那赵二郎不是说也在这里么?怎么此刻没见到人?说起来,在锦城时,我与他也是时时见面的。”
第0147 辛秘()
“哦,二郎他有事去了南郑城里。”
魏延久不见回应,冯永只好把主意打到了黄舞蝶身上,叫赵广这个美男,去使个美男计,打听一下魏延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去了南郑?”诸葛乔一愣,然后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有些暧昧的笑意,“原来如此,莫不成是去寻了那黄家之女?”
冯永看到诸葛乔那一副我是男人都懂得的表情,心里跳了一下,我叫赵二郎去施美男计,也没说给第三个人听啊!这诸葛乔是从哪知道的这回事?
“兄长如何得知?”
“别人不知,为兄如何能不知?”诸葛乔嘿嘿一笑,原本看起来宽厚的脸上突然有了一种猥琐的意味,“我记得前几年,那小子也就十一二岁吧。那时我们都知晓黄娘子有个怪僻,就是要吃不要命。”
说到这里,诸葛乔的神色竟然有了一丝敬佩之情,“听说黄老将军从狼嘴里把她救出来之前,她就一直孤身在野外寻找吃食,不知多少次差点被狼咬死。明文想想,这等女子是不是世间罕见?”
冯永勉强笑笑:“闻所未闻。要么饿死,要么被咬死,这黄娘子,只怕世间男子也多是不如。”
心里却是想道,这哪是世间罕见?简直就是牛得不能再牛的一逼!
诸葛乔击节叹道:“就是如明文所言,当时战乱四起,兵灾不断,那黄娘子竟能凭着一股血气之勇,与猛兽周旋,活了下来,世间男子只怕多也是不如的。估摸着也正是如此,故黄娘子留了个习性,那就是特喜吃食。”
“也就是那时,赵二郎为了接近黄娘子,不但日日从自家府上拿些吃食出来找黄娘子,就是连自己每月的花销都是买了吃食,嘿!”
十一十岁的少年泡妹……哦,不是,应该叫泡姐记?
怪不得自己那一次去向黄舞蝶借粮的时候,她拿着自己在锦城制作的干粮当零食吃呢。
只是这么多年了,赵二郎你泡妹的本事就不能涨一点?
如果还是一直用这招,估计再过十年八年,你也搞不定人家啊。
作为赵二郎的兄长,冯永自然要对他的终身大事表示一下关心。
“兄长,你说,若那赵二郎那黄娘子两情相悦,能成否?”
赵广这种身份,又不是像那些平头百姓,能讨个老婆就是谢天谢地。说不定人家赵云另有安排,或者,诸葛老妖另有安排?
所以冯永觉得还是从诸葛乔这里探点口风比较好。
诸葛乔刚拿起阿梅倒好的水喝了一口,听到这话,登时喷了出来,呛得他咳嗽连连:“两情相悦?!哈哈……明文勿怪,为兄一时收不住口。”
诸葛乔举着袖子,把自己的脸全挡在后面,听起来有些像是笑,又有些像是咳嗽。
过了好一会,这才放下袖子,看向冯永,神情极是古怪,同时也有些惋惜:“明文啊,你可知道,当年黄老将军在世时,黄娘子就已经到了婚配年龄,为何没一直没嫁出去?”
“为何?”
“那黄娘子,也不知是不是在野外与猛兽为伍的时间久了,故回到人世间后,一直保留着些许习性未改。”说着,诸葛乔看了一眼在门口侍立的阿梅。
冯永会意,让阿梅出去把守门口。
“其中最是特别的,便是性格极为豪爽,一直未把自身当成女儿身,从未想过男女之别,更别提什么男女之意。”
说到这里,诸葛乔看看四周,挪了挪位置,把案几拼到冯永那里,低声道,“那时锦城里还有人在传,还说那黄娘子此生不宜嫁人。”
这回轮到冯永差点喷出来!
看了看李遗,李遗脸色平静,似乎什么也没听到,看来他是早知道此事。
“石……石女?”
冯永艰难地吐出这么一句。
诸葛乔点了点头:“那时先帝还在,为了安抚黄老将军,还想给黄娘子招门亲事。哪知黄老将军也不知为何,竟是推了先帝的好意。”
“而且,”诸葛乔犹豫了一下,“那时也没多少合适的人选。”
什么叫没合适的人选?恐怕是合适的人选都不愿意要吧?
冯永想起了第一次黄舞蝶出现时喊的那一句“关家石女”,心道你这心到底是有多大?
黄舞蝶究竟是不是石女?
冯永觉得自己突然很八卦起来。
可是诸葛乔这么一个正人君子,为何要跟自己在背后说这些女儿家的私密之事?
看到冯永有些古怪的神情,诸葛乔似乎也想到了自己说的话可能有些非君子所为,当下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为兄与明文说这个,只是想跟明文说明白,那黄娘子恐非二郎良配。二郎既然叫明文一声兄长,若是有机会,还是劝一劝二郎为佳。”
“赵老将军也是这意思?”
诸葛乔摇摇头:“赵老将军倒是未说过这话。毕竟黄老将军当年也是五虎上将,有些话,赵老将军不合适说,有些事情,也不合适做。”
冯永明白,点了点头。
赵云是五虎之末,黄忠排在他前头。
要是黄忠在时,赵云说一句两人不合适,倒是没人说什么,毕竟结亲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事情。
但如今五虎唯剩你一个,你再这样说,总是让人觉得有些得志便猖狂,薄情寡义的味道。
黄老将军在时,赵广叫黄娘子阿姊你不吭声。现在黄老将军不在了,你就让两人断了往来?
以赵云的谨慎性子,肯定会考虑到这些,所以断不会明说着不让赵广娶黄舞蝶。
但是到了最后,赵云十有八九会给赵广安排另一桩婚事。
至于这对男女的事情,就当是小儿女不懂事,再不会刻意提起。
谁没有年轻过呢?
想想赵云对赵广那种粗犷的教育方法,冯永觉得这个事情基本也就这样了。
“可我观那二郎亦非轻易放弃之人。”
想想吧,这赵二郎,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给人家投食,现在都喂得熟得不能再熟了,哪是别人说几句就轻易放手的?
这些年的投食成本都喂了……喂了老虎的血盘大口?
诸葛乔点点头,赞同道:“此话确是有理。只是大人与赵老将军交好,我亦将二郎当成阿弟,不想他日后越陷越深。”
“此事非我等能操心,”冯永想了一下,笑了笑,瞟了一眼李遗。
一直当木头人的李遗感觉到了冯永的目光,趁着诸葛乔不注意,冲着冯永诡异一笑。
冯土鳖登时感觉到一股凉气沿着脊梁骨直往上冒,这种笑容老子好像在哪见过?
第0148章 心性高洁冯郎君()
冯永努力地想了想,这才想起自己确实是见过李遗这种诡异的笑容。
当初在剑山,自己想当隔壁老王时,啊呸,应该叫自己被关姬吸引住了目光的那一会,李遗那时不正是露出了这种笑容?
最后在那小树林里,两人一番见不得人的交易,把冯永吓个半死,也让冯永知道了这李遗的疯狂程度。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冯永总觉得这家伙有些反社会的心理。
“文轩有何见解?”
冯永忍不住地开口问道。
李遗的神情在诸葛乔的目光转过去之前变得沉稳,轻轻一笑,说道:“黄娘子乃黄老将军之女,小弟如何敢轻易置喙?”
诸葛乔听了,再想到冯永刚才的话,心下明了:这种儿女私事,确是不应该胡乱插手。赞成的话则怕要招来赵老将军不满,不赞成却又会让二郎心生芥蒂。怪不得这两人皆是被自家大人看重之辈,我虽是为那二郎着想,可惜痴长了几岁,竟是比不过这两人沉得住气。惭愧惭愧!
当下点点头,笑道:“是我孟浪了。二郎与黄娘子之事,自有赵老将军与魏将军作主。我们这些做小辈的,还是操心也是无用。”
说完,又看向冯永:“被此事打了个岔,差点忘记了为兄此次前来的目的。不过说起来,此事也是和黄娘子有些干系的。明文可知,这汉中最富足之人是何人?”
冯永本想说我哪知道,可是又想着诸葛乔前面所说的话,不禁怀疑道:“总不会是那黄娘子吧?”
诸葛乔拊掌一笑:“便是她了。汉中荒凉,没有多少农户,但要说大户人家,却也是有几户的。这排首位者,便是那黄娘子。”
“原来还真是她?”冯永跟着笑了,“却是没看出来。”
“明文不知,此皆因先帝在时,把定军山附近的田地都赐与黄老将军。若不是因为人手不足,那赏赐之地荒了大半,光是黄娘子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粮食,只怕也能支撑这汉中之军一个月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