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4章 阿梅识字()
“我知道细君想要说什么,”诸葛亮看了看黄月英,神情有些疲惫地背靠在椅子上,“我应了陛下这一声相父,不管陛下理不理解,但我都得殚精竭虑为陛下护好这一片大汉天下。但皇后终究是陛下之妻,后宫儿女之事,我若再插手太甚,只怕徒惹非议。再说这儿女之事,亦非我所长。”
黄月英看到自家阿郎的模样,心下有些心疼,起身走到后面,帮他揉了揉肩膀,“但那冯小子的事情,你总不能就这么不管?不说别的,你现在坐的还是人家送过来的椅子呢。”
“放心吧。那小子虽然有些胡闹,但做事总是有分寸的。再说了,皇后是何等人物,先帝当年也是说过的,惜哉为女儿身。”诸葛亮笑了笑,“单看如今皇后就算有孕在身,宫里一样被管得井井有条,就知道其手段不平常。”
“你们男人啊,做事总是从家国大事去考虑。”黄月英不满地推了一下诸葛亮,“当时只道关李两家联姻有利,就极力赞同,为何又不说不擅长儿女之事?如今知道了何家的事,就对这事爱理不理。”
“爱理不理方才是对那小子好。”诸葛亮听到了何家二字,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眼神眯了起来,眼中露出一丝寒芒,“无论是关李两家,还是那小子与张小娘子,都只算是个意愿,从未公示于众,又算不得数。如今李家意在何家,冯小子又钟情关姬,正好随了他们各自的意。”
“再说那皇后,只要我不开口反对,她自会明白我的意思。那张君侯夫人对此事本就有些犹豫,这才错过,怨不得他人。皇后若真下了心,一定要让张家小娘子嫁与冯小子,那就先去劝说张君侯夫人。就算是日后关张两家各施手段,哪个得了手,都是不错。”
在诸葛亮眼里,无论关张两家女,哪个成了冯小子的内室,他都无所谓。
那个小子,有才能不假,但也算是有情有义。
有情有义的人,用情义绑住他,还怕他能跑到天边?
赵广王训,如今都算是用朋友兄弟之情绑住他的人。
日后无论是关姬还是张姬,他最终选了哪个,都是可以,反正都算是他自己用来绑住自己的儿女之情。
如果最终他一个都没选……
诸葛亮眼中的寒芒更甚,那也不打紧。皇家中是没有合适的贵女了,但那功勋之家嘛,还是有一些的。大的小的都有,就看他喜欢哪一个。
冯永自是不知道自己眼中的诸葛老妖,已经准备在作妖。
当然,就算是他知道了,估计也会矫情一句,当真是男人幸福的烦恼!
此时的他,正悄悄地站在自家的贴身侍女身后,好奇看着她蹲在地上东划西划,忍不住地说道:“你这个云字写错了,少写了一横。”
阿梅如同受惊了兔子一般窜了起来,看到是自家主君,脸上有些惊慌,赶紧施了一礼:“主君,婢子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你有什么错?”冯永奇怪地看着一脸窘迫的自家婢女,“勤奋好学,乃是一大好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阿梅呐呐道:“婢子私自学识字……”
“识字是好事。”冯永仍然很奇怪地说道,“昔日郑公家里婢子识毛诗,乃是当世一大美谈。你没听说过?”
冯土鳖心里其实是有些遗憾的,当初他教了那个小婢女幺妹学识字,没曾想却是个笨丫头,学了那么久,也没学会几个字。平日里做女红做些手艺倒是一个巧丫头,当真是脑子笨手灵活。
要不然,他也能学那郑玄,家里来客人了,让幺妹端茶露个脸,问个话还能回两句他盗来的千古名句。
一来二去,这老冯家的名声,岂不是响彻大汉天下?
“郑公是谁?婢子确实没听说过。”
阿梅脸颊微微发烫。
冯永:……
看来蛮僚之女还是蛮僚,当真是孤陋寡闻。
“这些字都会念吗?”
冯永指了指地上的字,虽然看起来歪歪扭扭的,可是却能勉强认出来,正是冯庄特产的开蒙文章千字文前面那几句。
“会。”
“那念来听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不错嘛!
冯永有些惊异地看着她:“这些都是谁教你的?”
阿梅悄悄地看了一眼冯永,见他确实没有责怪的意思,这才鼓起勇气回答道:“主君平日里也无多少事要婢子伺候,婢子得了闲,就去帮狗子阿娘织布,换了那狗子小郎君教的。”
神特么的狗子小郎君,这个称呼当真辣眼。
不过你这头脑,很会做生意啊!
冯永真是越来越有兴趣了,这婢女平日看起来挺自卑的,也不敢多说话,没曾想竟然还有这种主意。
“学了多久了?学了多少?都念出来给我听听。”
“学了四五日。只学到几句,学到了‘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那一句。”
人才啊,毫无基础,学了这几天,能背了还不算,竟然还能写出来,这不是人才是什么?
“教了你拼音么?”
狗子作为冯庄第一尖子生,冯永的汉语拼音肯定是要在他身上试验的。
阿梅茫然地看着冯永:“主君,婢子不知道什么叫拼音。”
拼音嘛,就是把汉字的音拼出来。
来,哥哥教你,“软”要这样念:日五……
算了。
“为什么想学识字?”
作为一个婢女,冯永如果要求她学识字是一回事,可是冯永没有要求,婢女是没有这种需要的,也根本没有这种动力。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伺候好主人,主人好,她们就好。
看看幺妹就明白了,当初对会写字的冯永是何等崇拜?然而等冯永教她识字的时候,一开始还有兴趣,后来随着课程的增加,天天苦着脸,学写字就如同是上刑场,简直是对知识的最大侮辱。
“婢子的大人是汉人,也是会识字的。给婢子留下了几本书,说是要婢子好好保存,婢子想知道上面写的什么,所以就想识字。”
冯永的话似乎勾起了阿梅的伤心回忆,她的声音低了下去。
阿梅这一说起来,冯永倒是想起来了,管家当初就是因为阿梅的大人是汉人,这才让她第一个进了府做事。
“你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你家大人,如何就是汉人?怎么会娶了你家阿母?”
第0145章 诸葛乔()
“还有,既然你家大人识字,为何不教你识字?”
阿梅的脸颊更是发烫,头垂得更低。
“当年大人进山采药,被蛇咬了,最后被阿母救了。”
美救英雄,然后以身相许?
这世间竟然还有这等好事?
看看阿梅的模样就知道了,估摸着她的阿母应该是寨花的那种,不然就凭汉人看不起蛮人的那份骄傲,普通的蛮女怎么可能入得了汉人的眼?
父母两人的好基因,这才结出这般好模样。可惜就是皮肤黑了点,也不知道是天生的不是被南方的太阳晒黑的。
“后来大人就在寨子中养好伤后,想离开时,才发现阿母已经怀了婢子。”
尼玛!
虽然阿梅用的是春秋笔法,但是冯永已经从其廖廖几句中,推断出来,这采药的猛男,竟然在受伤的时候就已经和自己的救命恩人有了夫妻之实。
你这中的是淫蛇之毒吧?
“最后大人舍不得阿母和肚子里的婢子,所以就在寨子中落户下来。婢子能记事时,大人也曾离开寨子几次。那时大人还跟婢子说过,等婢子长大一些,就教婢子识字,只是没曾想到……”
哦,死得早了,所以没来得及教。
“那几本书,就是大人最后一次离开寨子时,带回来的。大人离开人世后,阿母伤心过度,没过几年,也跟着去了。后来南中大乱,实在呆不得了,婢子只好跟着寨子里的族人跑了出来。如今也没法子回去看大人和阿母,那几本书就是婢子带出来的唯一东西。”
唉!
冯永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妈的,这乱世,当真是……
“一直都是叫你阿梅,你的全名是什么?”
冯永觉得自己应该多关心一下这个存在感很低的婢女。
这阿梅跟了自己这么久了,竟然连她的全名都不知道,感觉有点失败。
“婢子也不知道。大人只给婢子取了一个梅字,连姓都未曾取。只说了日后有机会了带婢子回去认祖,再给婢子一个真正的姓。”
说到这里,阿梅的声音有些哽咽,更显得楚楚可怜。
冯永心想着这年头识字的,甚至家里还能有书的,十有八九都是世家子弟,就算不是世家,那基本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家。
估摸着是他家大人娶了个蛮女,家里觉得丢人了,不愿意认这个媳妇和她的血脉。
他家大人离开寨子几次,应该就是偷偷回家去了。
这个也算是个长情的,就是这样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媳妇和女儿。
“你家大人叫什么?”
如果她家大人真是南中那边的,凭李恢的能力,应该能查得出来。
“婢子也不知道。大人也从未说过他的名讳。”
那就没办法了。
冯永心中怜惜,想了想,说道:“如若你真想识字,夜里便到我房里来,我教你。”
汉语拼音作为儿童的初始识字工具,冯永觉得自己需要再收集一些数据。
狗子那样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的,和阿梅这样从零开始的,情况肯定不一样。
阿梅大喜过望地看了冯永一眼,跪到地上,行了一个匍匐大礼:“婢子谢过主君。”
“嗯,其实你这样也不错,要是白日里有时间再去跟狗子学识字,让他先教你拼音,学会了拼音,那千字文就可以自己学了。”
注音版的千字文冯永已经搞出来了,不过手头只有一册,正好可以用来给阿梅这种零基础试试水,看看效果如何。
本想问问让阿梅把那几本书拿出来看看是什么书的,可是转念一想,一个被家族逐出来的弃子,估计也就是几本典籍。
这年代的书籍,冯永如果不拿《说文解字》对照,心里实在是发虚。隶书还好说,万一是小篆呢?
为了保持自己的高大形象,想想还是算了。万一她拿出来了自己看不懂怎么办?
“那几本书呢,你自己保管好。以后懂的字多了,说不定可以从里面找出你家大人究竟是哪里的,恢复你的姓氏,多好的事情呢。”
“是,婢子明白,谨遵主君之意。”
这个时候,只听得有人咳嗽一声。
冯永转过头去,看到李遗正站在身后,旁边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青人。两人的脸上都有些许的尴尬。
再看看阿梅,即便是肤色有些黑,但脸上仍可看出在发红。
我说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冯永心里奇怪,笑着对李遗说道:“文轩这几日不见人影,是去了哪里?这位又是何方才俊?”
李遗拱了拱手:“兄长这是在处理家事呢?小弟来的不是时候,当真是抱歉。”
处理个毛的家事?这里是营寨的空地,又不是自己的屋子,你见过哪个在大庭广众之下跟自家婢女处理家事?
我这叫闲得没事,和贴身侍女讨论一下人生的规划,你们都什么表情?
“无妨无妨。只是闲得无聊,看这婢女竟然与他人有些不一样,跟着那庄里的狗子学了几个字,所以好奇问问。”
说着又看向正一脸探究的年青人,问道:“文轩还没说这位是何方贵客?”
“哦,是小弟失礼了。兄长前些日子不是说了要小弟去收集秸杆么?小弟这几日便是去找人帮忙。这位便是小弟所找之人,乃是丞相之子,诸葛柏松。”
诸葛乔?
冯永心里一惊,没想到和诸葛老妖的养子就这么突兀地见面了。
没办法,冯土鳖心里总是徘徊着一个名叫诸葛的阴影。
猛地一听到这名字,心里就要惊一下。
“原来是诸葛参军,失礼失礼了!”
冯永连忙拱手行礼。
诸葛乔宽厚一笑,还礼道:“久闻冯典农校尉丞之名,我这参军,听着厉害,可实比不过冯郎君的少年英雄之名。今日冒昧而来,还望不要介意。”
诸葛乔看起来脸有些长,一副宽厚的模样,和那诸葛亮那副中年成熟老帅哥一点也不像,而且性格看起来也不错,至少显得平易近人。
“不介意不介意。”冯永热情地说道,“在锦城时我深受丞相和夫人的大恩,此到汉中,就一直想见见诸葛郎君,只是未曾有机会,今日得见,实是慰我心头之憾。”
一旁的李遗嘴角抽抽,这少年英雄……不愧是丞相亲口所赞。
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也是一绝。
再看看那诸葛乔,却是老实得有些过分,竟然当了真,连连摆手谦虚道:“那是大人与阿母对冯郎君青眼有加,这恩情却是与我无关,冯郎君莫要因此而对我另眼相看。文轩唤冯郎君一声兄长,我是痴长了几岁,冯郎君不如唤我一声大郎。”
第0146章 报应()
“那怎么成?”冯永一脸地不情愿,“文轩唤我一声兄长,我为何就不能唤伯松兄一声兄长?”
“好阿弟!”诸葛乔一听,乐坏了一把拉住冯永的手,喜道,“为兄虽是不知道锦城之事详情,但往日阿母也曾来信,信里都不知提了明文多少次。最近一封家书,阿母可是特地提醒了为兄,若是方便,要记得给明文些许照顾。”
说到这里,诸葛乔的手上又用力了几分,“可见阿母是真心爱护明文的,没曾想明文竟也有如此心意。今日喊我兄长,为兄下次回信时,便说起此事,想必阿母定是开心。”
妈的!这诸葛乔性格也太耿直了吧?这就顺口叫上了?
好像玩大了。
不过听到黄月英竟然在信里要诸葛乔照顾自己,心下又是有些感动。
心道自己以往可没少往丞相府里送东西,都是顶着孝敬黄月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