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吴。
“阿郎今日这是在想甚?怎的摆出这般姿态?”
处理完政务的诸葛亮背着手,站在后院里,抬头望天,神色悠远,带着些许的沧桑,很有成熟男人的风度,很是有型。至少在黄月英眼里,这份飘逸的气度,比那种日夜操劳正事时的严肃态度好看得多。
“哦,是细君啊。”诸葛亮转过身来,对着黄月英笑了笑,“也无他事。只是今日从那剑山那里传来了消息,让我心怀感触罢了。”
“剑山。”黄月英心思转得极快,一下子就想到了根源,“算算时日,那小子应该过了剑山了吧?”
“前几日就已经过了。今日刚传回来消息,报的是在剑山时的情况。”
“尚平安否?”
“自然平安。”
“那阿郎如何这般神情?”
诸葛亮把手里的一幅帛布递过去,带着些许看不懂的古怪神色,“细君且看。”
黄月英还以为是前方传来的消息,接过来匆匆一扫而过,却又发现不对,“咦”了一声,继而又重新细细研读起来。
良久,这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眼闪亮彩:“这是何人所著?如何只有一半?还有一半呢?”
诸葛亮无奈地笑笑:“我也想知道还有一半究竟是何等模样,只是那混小子只念了一半,就被二郎打断,后面没了。”
“没了?何人?”黄月英问了一句,这才觉得不对,“是那混小子?他如何能做出此等雄文?单看那句‘开国何茫然’,便知写此文的人定然是胸怀大志之辈,那小子……”说到这里,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言词形容。
诸葛亮摇摇头,也忍不住地笑了:“倒也不知此文是他所作,还是师门中人所作。”
“那如何又只有一半?”黄月英气道,“这正看得让人激荡不能自已,偏偏从中间突然断了,上不上下不下的,叫人难受得紧!若那混小子在眼前,定要叫他好看!”
“这事倒怪不得他,传来的消息说,那小子正念得入神,偏偏那二郎过来打断了两次,让那小子没了思路,就再念不下去了。”
“那就打那二郎!”黄月英恨恨道。
“不知细君注意到否,那文中别有一番意味。”
“阿郎这是何意?”黄月英奇怪地问道。
“那小子的师门。”
黄月英挑了挑眉,重新捧起帛书看了起来,过了一会这才点点头:“秦塞,太白,峨眉,青泥……”说着,迟疑了一下,抬起头来,看向诸葛亮的眼神有些疑惑。
与黄月英做夫妻已久,诸葛亮如何不知道她要说什么,当下点点头说道:“以往我等都在猜想此子的师门应该是在蜀地,但如今看来,倒是未必。”说着抬头看向半空,缓缓说道,“此文不管是他亲自所写还是出自师门,都可以看出,从关中至蜀中皆有其师门足迹。”
诸葛亮抬起手,在半空中划了一个圈,仿佛把蜀中和关中都划进去,“如今看来,我觉得其师门更像是在蜀地之外。”
“为何?”黄月英对自己夫婿的心思,向来是佩服的,天下间,能与其比肩者,寥寥无几。
诸葛亮轻轻一笑,智珠在握:“从此文中便可看出,写此文的人,定是从外进蜀,这才有此感叹。别忘了,最后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
“对!”黄月英“啪”地一拍掌,“方才光顾欣赏此文之雄壮,反倒是忘了这一出。”说着佩服地看了一眼诸葛亮,衷心道,“还是阿郎厉害。”
“西游,那就是在蜀之东,会是在哪里呢?”诸葛亮并没有因为黄月英的称赞而高兴,反而皱起眉头,喃喃自语,“说不得,就是那小子念出前半段时,反应过来会泄露师门所在,这才突然闭口再不念下半段,所以,还有半篇,究竟是什么……”
冯永自然不知道,自己一时兴起所念的半首“蜀道难”,直接就让把自己弄出心理阴影的诸葛老妖夫妇一下子带到沟里去了。
当然,如果冯土鳖知道了这事,十有八九是拼了命,也要把那下段给想起来。
“我要死了!”冯永全身被抽了骨头一般,全身如同软体怪一样,趴在一头青牛上,哭丧着脸,喃喃说道。
他实在是高估了自己,走路比不过奴仆,骑马比不过赵广等人,连坐个牛都比不过庄户的孩子……
冯永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人全方位碾压。
阿梅牵着牛走在前面,对于在南中走惯了山路的她来说,这样的路已经算是非常好的路了。在南中那边,放眼望去,常常是满地的荆棘,要自己赤脚踩出一条路来。
如今自己的脚上不但穿着鞋子,还有开辟好的石头路,这般走路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所以她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自家主君会是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偷偷地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平日自己眼里高高在上的主君,这时根本没有一丝威严,嘴里还唧哩咕嗗地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话语。
虽然冯永如此不顾形象,可是阿梅还是对自家的主君又敬又怕又感激,这回出远门,幺妹因为要留在庄上和管家给主君守好基业,所以只能让自己跟着主君出来。想到这里,阿梅心里感到有点酥酥的。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了一阵骚动,同时渐渐地响起了欢呼声,声音由小渐大,由前方次递传过来。
“到了到了!”
欢呼起夹着这样的呼喊声。
阿梅一愣,什么到了?
随着人流转过一个弯,挡在前面的山坡消失后,眼前突然豁然开朗,又一座雄关突兀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关口上头写着三个字,可惜的是阿梅不识字,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冯永听到声音,猛地一下坐起来,不顾屁股针刺般地疼,夹紧牛背,尽量让自己能抬高一些,远远望去,只见那雄关上写着:阳安关。
第0106章 阳安关()
阳安关,南可入蜀,北望雍凉,西至武都,东达汉中,当年先帝谋主法正曾言: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
鱼复者,白帝是也,关头者,阳安关也。得之则为福,失之则为祸。
如果说汉中是益州屏障,那阳安关则是益州大门。
冯永在关城的驿馆内睡了个昏天暗地,等醒来时,屋内门窗紧闭,光线昏暗,也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时辰。
在榻上坐了起来,头脑昏昏沉沉的,两眼无神,没有焦距,全身一阵酸软不想动弹,却又上下一阵舒爽。
张了张嘴想出声,却发现喉咙发干,正难受着,房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阿梅端着碗进来,轻轻地说道:“主君醒了?喝点水吧?”
冯永接过碗,尝了一口,正好入口,当下咕碌咕碌地喝完后,这才哑着嗓门问了一句,“我睡了多久?”
“回主君,睡了一天一夜。昨日到的关城,今日已至申时。”
冯永晃晃脑袋,想了好一会,这才想起来,申时是下午的三点以后。
“主君,要先吃点东西吗?”
“有什么?”
“问那驿馆借了庖屋,给主君熬了点鸡汤。”
冯永看了一眼阿梅,只见这个僚人少女低眉顺眼地站在榻前,心里浮起一个古怪的想法,赵管家以前究竟是做什么的?如果说调教出来一个幺妹是偶然,那眼前这个僚人少女又是怎么回事?
一路上,阿梅这个侍女,话不多,但总在冯永想要喝水吃饭的时候,默默地提前准备好一切,让他感觉到很是舒心。
这等调教手段,恐怕用一般的大户人家来解释,是解释不过去的。
“好,端进来吧。”
“是。”
阿梅行了一礼,转身走出去,顺手把门关上。
冯永起身,拿起放在床头叠好的衣物,开始穿衣。
美美的睡了一觉,又喝下暖暖的鸡汤,冯永感觉自己终于回过魂来。
“赵二郎与王大郎等人呢?”
“赵郎君昨日休息后就出门访亲了,至今未回来。王郎君今是出门去了,却是没说去何处。”
听阿梅说到这里,冯永一拍脑袋,这刚睡醒,一时竟然还没想起来,这阳安关正是自己与王平约定相见之地,王训应该是去找他家大人了。
说起来,当年王训可是和他家大人在此处打过仗,想来对地形应该挺熟,倒不用担心出什么事。可是赵广说出去访亲是怎么回事?赵家老大如今正在cd,他哪来的亲人?
这边正想着,阿梅又说道:“倒是那李郎君,今日还来过几次,见主君未醒,便留下话来说,若是主君醒后感到烦闷,可四处走走。他先行出关,去南郑打点,待他回来,再一齐去汉中。”
李遗此次是以昭信校尉身份来汉中的,说穿了其实也就是个朝廷派出的使者。不过比一般的使者不同的是,这个身份要自由很多,没有固定的回朝期限,只要朝廷没有命令下来,李遗基本可以在汉中呆到想回去为止。
四处走走?
这话听到耳里,倒是让冯永心头一动,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阳安关比葭萌关要大得多,也雄伟得多。沿着墙根走,用手抚摸上青墨色的青砖,冰凉入手,提醒着冯永这不是一个梦,他如今正处于真实的历史当中。
抬头望去,守卫关口的兵丁军容整肃,旗帜鲜明。史书上说魏延善养士卒,这话看起来倒是不假。在刘备兵败人心惶惶之际,此人不但能守住汉中,还能让手下士卒保持如此士气,当真是个将才。
如今的阳安关处于汉中的屏护之下,放置的兵马不多,可能是准备屯垦汉中之故,从南边入关的人倒是不少,此时的阳安关看起来更像是中转站。
“这位郎君,可是想上那城墙?”
在登城马道边上徘徊了好久,终究是没有去问那守卫关口的士卒能不能上去,正要返身回去,哪知旁边冒出一个披甲的少年郎,看起来像是个低级校尉,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微笑地看向冯永,开口问道。
“那里,能上去?”冯永指了指城墙上面,惊讶地问道。
“他人自是不能上,不过郎君倒是可以。”
“为何?”
冯永更加惊讶了。
“郎君可是汉中典农校尉丞?”
“正是。你如何认得我?”
“昨日冯郎君入关,小人曾远远地看过一眼。而且如今看郎君腰间带绶,又是从那驿馆而来,如今还在关中的也只有冯郎君了。李天使临走前曾吩咐过,关城中若非机密之所,皆可任冯郎君出入,不必有所顾虑。”
李天使?
冯永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李遗是朝廷使者,不正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天使?
这家伙,倒是会做人。不过,眼前这个少年郎,倒也算是个有心人。估计应该是跟着自己挺久了,不然不会在看到自己想上城墙的时候恰好出现,也不知道是不是李遗的安排。
既然能上,那就不需要矫情。当下点点头说道:“如是不妨关中警备,能上去自是最好。”
“自是不妨。”
披甲少年郎说完,走过去跟守卫登城马道的两名士卒说了两句,然后回来跟冯永说了声:“已与那卫卒说过,冯郎君请便。”
走上登城马道准备上去时,冯永转过身问了一句:“你叫什么?”
披甲少年郎登时面露狂喜之色,抱拳道:“回郎君的话,小人蒋舒。”
冯永点点头,笑道:“多谢蒋校尉此次帮忙。”
“不敢,不敢。能为冯郎君效力,是小人的荣幸!”蒋舒卑谦地笑道。
少年郎看起来与冯永差不多大,可是看起来却是极有眼色,接人待物也是圆滑,与他相处时让人觉得挺舒服。
漫步走上马道,冯永反复地念着“蒋舒”这个名字,好像有点耳熟,拍拍脑袋,这就是不好好读书的坏处了。要说三国前期的人物,冯永自信没有一个不知道的,可是这后期出现的人物,只要不是名人,几乎都记得不太清楚。
不过既然是觉得耳熟,那就肯定是史书上出现过的。
冯永回头看了看城下,蒋舒还站在原地,目送冯永上城。看到冯永回头,又笑着微微弯腰示意,真的是一个很有眼色的家伙。
冯永点头回礼,转过来叹了一口气,心里想道,可是他到底干过什么事呢?
第0107章 两个虎女()
登上城墙来,放眼望去,嘉陵江水滚滚南下,再往北一些,一山突兀拔地而起,高约百余米,气势雄浑,状如覆斗。也不知当年刘备是如何通过如此险要之地,打败曹老板,夺得汉中之地的。往东看去,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可惜看不到汉中。
冯永正感慨着,漫步在城墙上,转身拐过一个弯,突然顿住了脚,目光怔怔地看着前方。
只见前方一个男装打扮的女郎站在城墙跺口边,手里拿着刀笔,正在一片竹简上刻字,不是关姬是谁?
江风吹来,衣袂裂裂,关姬胸前的衣裳紧紧地贴到身上。
好像没有束胸啊!
冯永咽了一口口水,眼光艰难地移开,看向远处高耸的山峰,喃喃地说了一句:“好高啊,好高耸啊!”
仿佛听到了冯永的话,女郎蓦地回过头来。
冯永迎向关姬那冰冷的目光,露出八颗牙齿,很是和善地一笑。
哪知关姬的目光越发的冷漠,突然放下了手中的竹简和刀笔,拿起放在身边的长刀,“锵”地一声,竟然闪电般地拔出了刀!
什么鬼?
冯永暗暗一声骂娘,正要开口,突然耳边传来尖锐的呼啸声,只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从耳边的空中飞过。眼一花,只见那关姬长刀如练,“当”地一声,似乎把什么东西磕开了。
还好冯永视力不错,定眼看向那被磕掉的东西,竟然是一根羽箭!
有刺客!
冯永心里一惊,想也不想,直接就是一个驴打滚,翻滚到墙边。
还没等他翻过身看清来人,就只听得一个娇喝:“关家石女!你可让我好找!”
接着便是一个身影冲过去,带着虎虎的风声。
关姬一声冷哼,抢先一步,旋转身子,长刀竟是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