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 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观那蜀将,轻装急进,到了这里,那也是强弩之末不能穿缟。我们以城中蓄锐之师出城迎击疲惫之师,他若是敢接战,则必败。若是不敢接战,则须得退后数里扎营,亦可先挫其锐气。”

    “如今城中人心浮动,明府亦要早早加以安抚,不然心不齐,如何守城?”

    游楚听到公孙徵前面一番话,眼睛大亮,再听到最后一句,又皱起眉头,“人心思降,当如何抚之?”

    “此事易耳。”公孙徵目光灼灼地看着游楚,“不过须得借明府一样东西。”

    “何物?”

    公孙徵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翌日,游楚召襄武城内的士吏及百姓德高望重者,说道,“我自任陇西太守以来,从无恩德于你等。如今蜀人大举进犯陇右,其他郡的官吏、百姓皆去投奔蜀人。”

    “若是你等也欲行,我自不会加以阻拦,毕竟此时正是诸位求取富贵的机会。而我则不同,他人可降,我不可降。”

    “太守之责,在于守卫本郡,故我义之在死。诸位若是有心,则请拿我的脑袋去谋求富贵吧。”

    说着,拔出长剑,掷于地上。

    “锵啷”一声,众人齐齐退后一步,然后面面相觑,皆不敢言。

    虽然游楚自称无恩于陇西郡,但其实他自为陇西太守以来,为人慷慨好施,平时素以恩德为主,不喜欢用刑法和杀戮等手段,士吏百姓多受其惠。

    如今看着他大义凛然地站在那里,准备赴死,终于有热血者大声说道,“明府义之所在,吾等岂会苟且偷生?我愿与明府共生死!”

    说着,站了出来,拿起长剑,站到游楚面前,“诸位要走,但请便,只请莫要伤害明府。”

    此时汉人风骨犹存,再加上凉州侠气甚重,有人带了头,恩义之心便起,众人便纷纷说道,“我等绝无二心。”

    游楚长叹一声,“这般看来,吾乃是逼迫城中士吏矣!”

    于是又说道,“诸位如今不愿动手,那我便给大伙出个主意。若是蜀人来攻伐陇西,我们可坚守不出,只待朝廷援军到来,蜀虏自会退去,到时大家都会得到朝廷封赏。”

    “但若事有不谐,蜀人攻城甚急,难以守住城池的话,但请大家一定要把我绑了,送到蜀中大营,到时我一力担下罪责,如何?”

    众人听了,不少人暗松了一口气。

    游楚见此,心知收拢人心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传令下去,紧闭城门,准备守城。

    两日后,魏延果轻军急行而至,其中还有南安郡的降军。

    大军行至城下,只见城门前已经摆好了军阵,同时城墙上有人对着他喊道,“将军远道而来,可有余力败陇西健儿否?”

    这一情况大出魏延意料之外,他实是没想到这襄武县不但不降,还敢出城摆阵,欲与自己厮杀。

    只是这一路来,他行军过急,士卒到这里已经没有了多少力气,如今急需休息,哪敢答应游楚?

    只见魏延驱马上前,对着城上喊道,“大汉大军进入陇右,诸地闻风而降,你欲以区区一郡偏地,阻抗天兵么?”

    游楚哈哈一笑,“若蜀人能阻断陇山,令大魏之兵不得上陇,一个月之后,陇西士吏则不战而降。若是不能,你等不过是徒劳兴师罢了。”

    说完后,亲自擂鼓,只见城门外长史马颙长呼一声,率领士卒缓步而进。

    魏延没想到对方说进军就进军,当下便扯缰返回军中,带着部曲亲自断后,勒令大军徐徐而退。

    游楚第一天就挫伤蜀人锐气,城内军民大受鼓舞,于是更坚定了守城之心。

    魏延见襄武城不降,心里虽着急,但又不得不休整一日后,这才开始叫士卒伐木制作攻城器械。

    陇右烽火四起,张郃率领曹魏的洛阳中军正日夜兼程赶来。

    而与陇西郡接壤的凉州西平郡,一匹快马正在官道上疾驰,他背上的令旗表明,这是一个正在传递重要消息的驿使。

    西平郡郡治西都城的将士看到驿使全力驰来,连忙驱散城门周围的人。

    不一会儿,西都太守府的门口,驿使从马上翻滚下来,跌倒在地,他却是不管不顾地从怀里拿出一个公文,嘴里喊着,“武威急报!”

    太守府门口的士卒冲过来,扶起他,其中一人接过公文,急忙送到府中。

    “将军,武威来的急报!”

    正在处理政务的郝昭一听,心里一惊,连忙起身接过来一看,脸色大变:“蜀虏竟犯我大魏陇右?”

    公文正是刚任凉州刺史的徐邈发过来的,令他赶快整顿兵马,前往金城郡的榆中与金城太守汇合,准备南下,收复陇右。

    郝昭不敢怠慢,点齐兵马,正待出发,手下却是有人劝说道,“将军,西平西边的西海之地,有秃发部才刚刚臣服,西平郡内又有豪族常思叛乱。”

    “若是将军将兵马全部带去,胡人无义而反,豪族趁机而乱,那当如何?”

    郝昭一听,觉得大是有理。

    沉吟一番,说道,“秃发部待吾甚恭,吾今令其部出族中精壮随我南行,既可驱其征战蜀虏,又可令其无力叛乱。”

    “至于西平郡豪族,去年才被杀了一番,此时元气大伤,定不敢轻易再起叛乱。”

    计罢,使人传令于秃发部大人秃发匹孤。

    秃发部自得了高人指点,迁到西海,终于有了安身之地,结束了没有牧场的日子。

    再加上帮助郝昭平乱,得了在西平郡与汉人交易的特权,又不断地吞并西海附近的羌戎等部,已渐现盛况。

    如今有帐近万,控弦之士七千余人,乃是西海难得的大部族。

    秃发匹孤得了郝昭之命,遂让其子秃发阗立率族中五千精骑随行。

    郝昭带着准备人马南下时,大汉丞相亲率大军终于攻破西县,同时姜维率天水诸官吏主动来降。

    诸葛亮大喜之下,在西县略做休整后,继续高歌向北,进逼冀县。

    与此同时,张郃刚过了长安,沿渭水一路向西狂奔,准备到郿城与曹真汇合。

    “快点快点,别弄掉了。”

    冯永站在西县的城门口,大声吩咐道。

    只见一匹又一匹矮小的滇马,在马夫的引下,脚下“踏踏”作响,背着一袋又一袋的粮食进入西县。

    这是从祁山城运过来的粮食。

    赵广这两年,在沮县屯了一大批粮食,再加上诸葛老妖北伐前,又搜刮了一次蜀中世家的粮食,所以粮草是不缺的。

    缺的是运输能力。

    冯永这一回,是下了血本,把东风快递的大部分运力都调了过来。

    北上前,还给马匹安上了马掌,行走山路不但快了不少,而且不用担心损伤马蹄。

    如今的粮草,先是从汉中用大车走人工石头大道运到沮县,然后再从沮县用东风快递运到祁山城。

    祁山城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要紧跟上大军,所以西县一下,就立马运了一批过来。

    正是有了东风快递强大的运输能力,这才让前方的大军没有缺粮之忧。

    这一点让大汉丞相非常满意,同时也是让冯永一直在后头看守粮道的主要原因,非常地人尽其才。

    看到站在身边没精打采的赵广,冯永没好气道,“光是沮县的粮食,就已经算是让你在北伐里得了一大笔功劳,你这丧气样给谁看呢?”

    赵广嘟囔道,“我要这功劳何用?我想要的是上阵杀敌的功劳……”

    说着,自个儿蹲下去划圈圈。

    “放心,有的是你机会。”冯永看了一眼北边,叹了一口气,“这安逸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心里盘算了一下,如果历史没错的话,从开始打冀城算起,撑死也就是还有个十来天张郃就应该到了。

    诸葛老妖这一回应该是对曹贼的援军速度估计出现了的错误。

    若是现在马上分兵去打陇坻,可能还有一线机会把他堵在陇山东面。

    不过谁知道呢?万一他看到陇坻失守,直接就再往北边跑,从北边的陇道上来怎么办?

    当然,也有可能诸葛老妖本来就是计划在街亭与张郃决战。

    所以想想还是算了,还是让张郃按原轨迹从街亭过来好了。

    看来大汉终究是绕不过这个街亭。

第0580章 唯快不破() 
冯永心里正在感慨,赵广一听,连忙站直身,凑过来悄声问道,“兄长可是有什么内幕消息?”

    “内幕没有,但我师门有一门绝学,叫太乙神数,可观天象知未来。我昨夜看星空,发现东北边有凶兵之气,估计是有大仗要打……”

    赵广听了,立刻来了兴趣,大是佩服地看着冯永,“想不到兄长连这等上古秘术都学过?”

    然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眨了眨眼,“噫……东北边?那不就是上邽?如今吴将军不就是在那里打着么?”

    想到这里,赵广又是一阵泄气。

    冯永懒得管他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样,问向另一旁的杨千万,“魏然,杨大王可曾有消息传过来?”

    杨千万字魏然,他的老爹杨驹是武都阴平一带的氐王,所以杨千万真算起来,也是个小王子。

    “一直还没消息传回来,不过应该没什么事,毕竟大人怎么说也曾是白马氐王。”

    冯永往南边看了看,说道,“还是要小心些,我不放心那个强端。”

    此次北伐,廖化奉命守武都,保证沮县到祁山这一段粮道的安全。

    杨驹受丞相之命,回到故地收拢旧部,也算是终于得偿所愿。

    只是冯永目前对他此行并不看好,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谁知道还有几个人认他?

    估计杨驹也知道这就是一个政治任务。

    所以这个得等。

    等大汉当真能重夺陇右,那么武都阴平的杨氐王,说不得就会上演一场“孩儿们,你们的大王又回来了”的好戏。

    杨千万那时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小王子。

    强端这个家伙,在北伐大军刚出沮县的时候就往西南方向躲远了。

    别看这几年他和汉中做羊毛交易做得挺好,但他只是陇右大汉的白手套,而且本人未必亲近大汉。

    当年汉中之战,别的氐王都响应马超,偏偏这个强端,却是亲近曹操的少数氐王之一,甚至还曾给大汉来过一次背刺。

    借着汉中之战时曹操扫平支持马超的胡人部落,后面又迁走武都阴平汉人的机会,强端趁机而起。

    再加上这两年他又跟汉中做生意,势力愈加膨胀,若是他真有害人之心,那么粮道就会有麻烦。

    所以冯永心里对强端这个氐王总有一种不信任感。

    在冯鬼王看来,若你当真是有善意,怎么会躲得远远的?不心虚你躲什么?

    你躲就说明你有问题!

    在西县呆了两天,待屯好一批粮草,冯永又亲自押送辎重前往冀县。

    冀县是天水的郡治,城池高大,攻城必须要有辎重。

    此时的汉军刚刚围定冀城,冯永便押送粮草辎重而至,后勤保障极为有力。

    诸葛亮闻冯永至,便传令他入帅帐来。

    “末将冯永,见过丞相。”

    冯永进入帅帐,大声道。

    北伐大军越北进,兵力就越是分散,诸县闻风而降,皆要派人前往接收,如今帅帐里,再不见一员大将。

    冯永一眼扫过,只见唯有马谡杨仪向朗侍立在两旁,再加上一名陌生的年青将领,帐里光线不足,加上又是侧面,冯永看不清他的脸面。

    听到冯永自报姓名,那个年青将领的眼睛闪过一抹精光,却是主动转过头来,目光落到他的身上便再也移不开,竟是眼睛灼灼发亮地不断上下打量冯永,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无须多礼。”诸葛亮的心情很好,笑着说道,“我还想着你还得过两天才至,没想到今日就到了。你手里的东风快递,不愧是用了一个快字。吾借你这个东风快递,总算是借对了。”

    嗯,诸葛亮借东风嘛,很正常。

    “来,我与你说,此乃天水冀县姜维姜伯约,可是凉州难得的上等良士。伯约,这位就是我对你常常提起的冯永冯明文。”

    诸葛亮脸上带着欢喜,对着帐中的两个年青人说道,“你们二人,皆是年青才俊,以后可要多多亲近。”

    冯永一听,心里一惊,连忙转过去看那个年青的将领。

    方才没注意细看姜维的模样,如今正眼看去,冯土鳖的第一个念头竟是:世间竟有这等出色男儿!

    比起赵广的俊美无双,姜维的俊美,多了一种如同烈日般的阳刚。

    只见他双目如同古潭般深幽,面如刀削般棱角分明,身材挺拔如寒松而立,站在那里,沉着而从容。

    整个人看上去,竟让冯永有一种全身上下绒毛竖直的感觉。

    相比于出色的姜维,原本还算看得过眼的冯永一下子就变得平凡无比。

    姜维在心里暗暗想道,“听闻这冯郎君才智过人,才气足以与曹植一并而论,没想到却是面容不彰,果真是不可以容取人。”

    两人就这么互相凝视许久,突然又心有灵犀般地开口道,“见过冯郎君(姜郎君)。”

    说完,又是同时相视一笑。

    后世的《季汉书》里,给今天的两人相见,记下了这么一段话:

    永,其谋神机鬼藏;维,其略迈世之雄。二人见于冀城之下,汉室之兴,见矣!曰:大汉双柱。

    诸葛亮看到冯永和姜维这一幕,心中一动,想起一事,于是眼中不禁就露出审视之色,目光在两人这间来回徘徊,犹疑不定。

    待冯永到旁边站好,突然发现丞相的目光竟是定定地落在姜维身上,也不知在想什么。

    冯土鳖心里不禁暗暗嘀咕了一声,“历史上诸葛老妖对姜维百般称赞,还把他当成嫡传弟子,把一身所学都教给他,难不成这其中有什么隐私?”

    倒是马谡看到丞相失了神,当下悄声提醒一声,“丞相!”

    诸葛亮这才回过神来,自失一笑,“是吾走神了。”

    说着,目光又在马谡和冯永之间来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