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笑笑生又是谁的名号?”
冯永一听,额头就是微微有些冒汗,“这些书,最先乃是从南乡市井流传出来的手抄本,后才被收集成册。这兰陵笑笑生,倒是有些神秘,只见其书,却是不见其人。”
阿斗点点头,却是有些不甘心,“南乡那边,查不出来吗?”
“陛下,这个倒是有点难。如今南乡日渐繁盛,但随之而来的,人口往来也越来越多,其中鱼龙混杂,好坏难分。”
“去年一年,因为在南乡犯了事,被发放到山里的矿场去劳改的无赖青皮,都不知有多少。而且这几年,朝廷一直在清查户籍,查出了不少流民盲户,也新增了不少人丁。”
“这新增的人丁,有很多都是发放到汉中,南乡也接收了不少,谁又知道,他们以前真正的身份是做什么的呢?”
阿斗听了冯永的解释,这才叹气道,“是我想得有些简单了。”
说着拍了拍手里的书,说道,“这书一出来,那关老君侯的忠义之名,自是会在民间广为流传。”
“陛下,教化子民忠义之事,不是好事么?”
冯永试探着问了一句。
“自然是好事。但若是……”阿斗目光有引起闪烁,“咳,当年桃园三结义,还有先帝和张老君侯呢。”
“哦,对,对!先帝仁义之名布于四海,张老君侯也是忠义无双之辈。”冯永连忙说道,“咳!也不知那兰陵笑笑生是怎么想的,光写关老君侯,当真是有失偏颇了。”
“那陛下,不如我们把这忠义无双再改一改?”
冯永又试探了一句。
“改?怎么改?”
阿斗一下子没藏住自己的心思,被冯永试了出来。
冯土鳖前后世加起来,已有四十多岁,前世见过光怪陆离的世界,今世又与千古妖人斗智斗勇这才勉强通过考验,站稳了脚跟。
而阿斗呢,虽然生逢乱世,但却是个有福的。在他真正懂事以后,刘备早就已经打下了一片安稳的基业。
连个宫斗都没经历过就安安稳稳地继承了刘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担惊受怕吧,但又有一个相父给他遮风挡雨。
再加上阿斗性格宽厚,哪是经历复杂无比“巧言令色冯郎君”的对手?
“陛下,这本《忠义无双》,写的是关老君侯之事,但这其中,自然也涉及先帝,只是大多时候含糊略过而已。”
“故永想着,那兰陵笑笑生,正是因为涉及先帝,故不敢多写,这才着重写了关老君侯。若是我们把这书注解一番,把先帝和张老君侯也写出来,岂不是可以另成一书?”
阿斗听了,怦然心动,只是这时代的羞耻之心仍让他有些不好意思,“这不好吧?我们又寻不得这兰陵笑笑生,若是未经同意随意篡改他人之作,非是君子之道。”
冯永一听这话,连忙解释道,“非也非也。陛下,这兰陵笑笑生写的《紫电青霜记》,最初也是有好几个结尾呢。”
“最后在南乡流传了这么久,这才挑出一个大伙最喜欢的结尾给印了出来。这兰陵笑笑生也没见他跳出来说什么不合适啊!”
“若是陛下觉得不妥,那我们把此书注解出来,再另编成一书,这本嘛,我们也一样印出来。两本书,不冲突。”
“不冲突?”
阿斗重复问了一句,很明显是想要向冯永确认。
“不冲突,肯定不冲突。这诗经、左传不也有好多注解本传世么?”
“也对。”阿斗点头,脸上又现出有些为难之色,“但找谁注解合适呢?”
“中宫谒者令许慈合适。”
冯永推荐道。
“为何?我记得许慈之子许勋,以前不是……”
“咳,陛下,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再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永岂是那种小气之人?”
冯永毫不脸红地说道,“许慈博涉多闻,虽不以德业为称,信一时之学士也。若是换了他人,未必愿意给此书做注解呢。”
就因为他德业不行,又有学问,所以才适合干这个事啊。
不然换了一个有气节的文人过来,看到自己要为这种书做注解,只怕要当场掀桌子。
阿斗一听,这才恍然,“对啊!而且他如今是大长秋之属中宫谒者令,正属中宫,找他比找他人也要方便一些。”
顿了一顿,这才有些不确实地问道,“只是,他会答应吗?”
“陛下,他肯定会答应的。交州的粗糖能顺利运到大汉,许家也是出了力的。”
许慈与交州的士燮有交情,许勋去年又成了冯永底下小弟,吴郡张家能在交州收甘蔗进行初级榨制粗糖,又能把粗糖运到蜀地,这许家也在其中使了力气。
一听到糖,阿斗两眼就放光。
这红糖,确实好吃啊!
“原来这其中还有许爱卿的参与?”
“对啊,刚才陛下也说了,这中宫谒者令乃是中宫官属,如今许慈正参与编辑典籍,到时这典籍真要编成了,他不也有功劳么?”
“对对对,有功劳!”阿斗会意道。
“若是许谒者不愿意让人知道他给此书做注解,也可以学那兰陵笑笑声,用一个名号,不就行了?”
“妙啊!”阿斗赞道,“这是个好方法。”
阿斗亲自开了口,那就不算是诽谤先帝了,只是这其中还涉及张飞。
于是冯永又假惺惺地说道,“此事除了涉及先帝,还涉及张老君侯,就是不知道张君侯会如何看待此事?”
“这等好事,怎会……”阿斗顿了一下,这才说道,“到时我自会与彩娘说起此事,想来问题应该不大。到于关侍中……”
说着看了一下冯永,突然明白过来,失笑道,“看来关侍中早就知道此事了吧?”
“陛下圣明。关君侯正是因为知道了此事,所以才觉得有必要知会陛下一声。”
呣,这关家,确实是忠义啊,阿斗再一次地点头确认。
“冯郎君,这等大事,你觉得要不要跟相父说一声?”
乖宝宝阿斗又想起一个问题。
“陛下,这等事,自然是要告知丞相的,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等那许慈注解出来,再让南乡说唱人在南乡试着说唱,最后再挑选出百姓最喜欢听的段子,统一编辑成书。”
“到时候,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再说与丞相听才好。不然,以丞相的性子,一旦同意此事,肯定就要操心上了。丞相烦忧国事,已经是劳累无比,我们自己能做好的事,就不要再去打扰他了。”
从世家手里抢夺话语权,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诸葛老妖一旦知道了这个计划,只怕又要强行插手。
还是等事情出了成果,再说给他听,后头的具体操作,再让他来布局。
如今能让他少操心一点,就少操心一点吧。就当是回报黄月英夫妇对自己的维护之意,怎么说也是半个外姑外舅呢。
阿斗犹豫了一下,“这个,会不会不太好?”
“放心吧陛下,此事永一力担着,丞相定然不会怪罪的。”
看看,这就是一直保护在温室里的后果了,一点主见都没有。
看到阿斗仍是一脸不决的模样,冯永只得说道,“此事尚未有定论,张君侯家还不知道是怎么个想法呢,陛下不如先告知皇后一声?”
“对啊,我怎么没想着问……”
话没说完,阿斗又立马顿住了,咳了一声,“也好,此事尚未有定论,我先回宫说与彩娘听,看她是个什么说法。”
噫,耙耳朵!
别以为你只说一半我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陛下,你看,这正事也说完了,天色也不早了,陛下可要吃些饭食?府上别的倒是没什么,就是这吃食还能勉强拿得出手。”
“冯庄的吃食,全锦城都是有名的。”
阿斗一听,胖乎乎的脸上就堆起了笑容,“听说这勋贵子弟到了庄子,都舍不得走了。我今日,可得好好品尝一番。”
“陛下,正好这饴糖出来了,府上出了几道新菜,都是用饴糖当佐料做成了,味道还不错。”
刚才说起交州粗糖的事,阿斗那小眼睛放出的光可亮了,冯永看得清楚,今日就让他尝尝什么叫糖醋里脊,红烧排骨,拔丝竽头……
吃喝玩乐嘛,这一套冯永自然能把阿斗安排得妥妥的。
“饴糖当佐料?”
阿斗果不其然地咽了一口口水,“那敢情好。”
“那陛下请稍候,永这就下去安排。”
出得门外,正要转去厨房,忽然有人从背后拉住了自己。
“谁?”
冯永转过头。
“是我。”
只见关兴从背后出现。
“阿兄?你在此做什么?”
冯永亲热地问道。
这一声阿兄喊得关兴眼角抽抽,“等你。”
“阿兄找我何事?”
关兴左看右看,仿佛地下工作者,只听得他低声道,“那生子师门秘法,能多传一份么?”
“三娘不是有么?怎么没给阿兄?”
“怎么想的呢?这等事情,三娘如何好意思与我说?”
关兴恨不得拍冯永一巴掌。
冯永恍然,也是哈,闺房之乐……
还没等他说话,忽然旁边又有一个低沉地声音传过来,“两份,我也要。”
第0514章 养猪业的兴起()
冯永转身望去,原是张苞。
只听得张苞言道,“既然你能多给安国一份,想来定不会介意再多给我一份。
凭什么?
关兴是我的舅子哥,你是的我什么……咳!
算了,看在张星忆的面上,给就给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嗯,没问题,我再多写两份,到时张君侯也拿一份。”
“什么君侯不君侯的,你也是做了君侯的人了,注意自己的言行。”
关兴皱眉道,“再说了,我与兴武情同手足,你唤我阿兄,又何须对兴武这般生分?”
冯永额头又开始微微冒汗,一个是舅子哥,一个是前小女友的哥哥,而这两人又偏偏是好兄弟,这生不生分的,似乎都不太好……
张苞似乎看出了冯永的心思,瞟了他一眼,又以目示意关兴。
关兴咳了一声,说道,“南乡那里是你的地盘,四娘去了那里,让人注意着点,可莫要让她受了什么委屈。”
“不会的不会的,”冯永抹了抹额头,“我早已传了消息过去,让人好好地看着。”
你竟是早就传了消息过去?
关兴一听,有些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冯永。
张苞同时也斜视过来,眼中带着强烈的防备之意:你想干嘛?
我能干嘛?叫我帮忙看着点的是你们,我说早就传了消息过去你们又这眼神,什么个意思?
没意思透了!
“两位阿兄,我先去吩咐庖房做菜。”
冯永实在是受不了这诡异的气氛,只得脚底抹油溜了。
关兴和张苞对视一眼,还没说话,只见冯永又有些尴尬地退了回来,“那个,两位阿兄,想吃点什么?小弟让庖房顺便也做点。”
唉,外头一堆人喊自己兄长,这回到府上,就多了两位阿兄,有点不习惯。
关兴沉吟一下,“上回三娘带回府时带的那个猪蹄子味道不错,挺好吃,吃着也有嚼劲,整几个大的,大猪蹄子。”
“大……”
冯永张嘴结舌,哼哼一声,嘴角抽抽。
倒是张苞听到关兴要吃猪蹄子,有些吃惊和意外,“那玩意能吃?”
关兴点头,“别人做出来的不能吃,但这小……嗯,这冯府上做出来的却是一绝。第一次吃的时候若不是三娘说是用猪蹄做出来的,我还不信呢。”
“安国既如此说,那我也来几个吧。”张苞点点头,又强调地对着冯永说道,“大猪蹄子。”
冯永:……
“两位阿兄,我不是大猪蹄子。”
冯永幽幽地无力辩解道。
关兴有些担心地看了冯永一眼,“你无事吧?怎么说起胡话来了?”
心道莫不是陛下和皇后突然来到冯府上,让这个妹夫过于紧张,导致旧疾复发?
“没人说你是大猪蹄子啊,是叫你去做大猪蹄子。”
张苞也跟着说了一句。
我特么的……
我也不想做大猪蹄子啊!
冯永幽怨地看了一眼无辜的两人,灰溜溜地败退。
不一会儿,府里开始弥漫起食物的香气。
冯府的吃食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阿斗在宴席上吃一口称赞一句,胖乎乎地脸上因为嘴里塞满了食物,显得更是圆鼓鼓的很有喜感。
特别是对红烧肉情有独钟,吃了个满嘴流油。
就连身为女子的张星彩,亦是毫不示弱,不但把自己案上的糖醋排骨一扫而光,甚至冯永还从她脸上看到了意犹未尽。
于是连忙跑下去又让人把各份菜肴多做了几份,这才满足了几人的胃口。
临走前,阿斗还把府上没吃完的食物全部打包,连关兴原本想留两只猪蹄,带回自己府上慢慢吃,也被阿斗拿走了。
“阿兄莫急,这猪蹄虽没有了,但庖房里还有半扇猪肉,阿兄还想吃什么?待会小弟让厨子再多做一些,后头让人送过去。”
冯永悄悄地安慰关兴。
这时候的肉类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珍贵的。
猪肉在汉代时,非但没有被贬低到唐宋时代的那个低贱地位,恰恰相反,反而是比先秦时期的地位有所提高。
西汉的皇族刘安所写的《淮南子》中就有记载:夫飨大高而彘为上牲者,非彘能贤於野兽麋鹿也,而神明独飨之……
也就是说,猪肉乃是上等肉食,是平常用来祭祀神明的东西。
大地主家里,甚至还有专门的养猪人。
不过在南乡对猪进行大规模舍养之前,世间大部分人养猪那叫牧猪,也就是赶着猪到野外觅食,像牧牛牧羊一样。
这种放牧式养出来的猪,性格极为凶悍,一般人还真做不来杀猪匠,至少孔武有力那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