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训杨千万两也同时上来,纷纷道贺。

    冯土鳖心里高兴,嘴里却是装逼道,“哪里哪里,封侯非我意,但愿汉室兴啊!”

    说到兴汉室,就想起在阳安关与关姬的约定,想起与关姬的约定,就想起牢中那一日的风情……

    冯永看向关姬,只见关姬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也不知是不是错觉,他只觉得此时的佳人,比以前多了几分光彩,多了几分风情,让某只土鳖的心头就是那么微微一荡。

    “兄长大志,我等所不能及也。”

    杨千万作为一个耿直的胡人,竟然也开始学会说大话拍马屁了。

    冯永闻言哈哈一笑,“什么大志不大志,那都是陛下错爱。”

    虽然封侯是诸葛老妖的主意,但阿斗和张星彩既然选择在这个最特殊的时候派了宫内的大总管过来宣旨,那就是对着自己抛出了橄榄枝,那自己还是要反馈一下的。

    “再说了,诸位兄弟又岂是甘心落后之人?我只是侥幸先行一步,等以后大伙一起互称君侯,岂非妙哉?”

    “这么说起来,小弟岂不是得先叫兄长一声君侯?”

    王训这个老实人也凑趣道。

    众人闻言,一起大笑。

    比冯永从宗正府早出来两天的刘良先是听到冯永得越雋长史一职的事,还强行安慰自己那里乃是夷乱之地。

    等他听到冯永得封关内侯,手里的碗就再也拿不住,“叭嗒”一声,掉到地上,久久无言。

    连自家的大人什么时候走进来也不知道。

    刘琰叹了一口气,捡起碗,放到桌上,看着失魂落魄的儿子,终于说了一句话,“府上的事情,你暂时就不要管了,让你阿母先管上吧。”

    “大人……这是为何?”

    刘良大惊失色。

    “为何?”

    刘琰面无表情,冷冷地盯着他,“若是我还有别的儿子,信不信我今天我就能打断你的腿?”

    刘良脸色发白,嘴唇哆嗦着,没有说话。

    “你阿母与皇太后交好,把府上的事情交给她,想必不管是皇后还冯永,都不会再追究这个事。”

第0478 这个丈母娘不好对付啊() 
刘琰在名义上是大汉排名第三的勋贵,仅在大汉丞相及永安都督李严之下,而且又是皇室宗亲,身份实是尊贵无比。

    但实际上,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不涉国政,平日里最多也就是随丞相讽议时政,提点建议啥的。

    说白了,就是手里没权。

    当然,也不算无权——若是你本人能为丞相所重,所提的建议能为丞相所用,那就算是无权也是有权。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丞相这等人物,本就是才智绝伦,有多少人的建议对他来说是有价值的?

    这三年来,也就出了一个冯明文。

    这冯明文当真是一个例外中的例外,每有所提议,都能为丞相所采纳,计有所出,皆得丞相所重。

    偏偏自己的儿子就是得罪了他。

    作为最早追随先帝的老臣,刘琰自然不用怕刚被封为关内侯的冯永。

    但欺老不欺少,刘琰自知自己在大汉的地位也就这样了。

    堂堂一个都乡侯,任后将军之尊位,兼卫尉、中军师之职,所能指挥的兵力,竟然只有自己名下的自己千余名部曲。

    千余名听起来不少了。

    但看看赵广?

    才二九的年纪,就单独率千人驻守边县了。

    更不用说那个冯明文。

    才刚刚十九岁,就已经掌控一郡之地。

    不要说那个什么孟琰才是太守之类的话,孟琰去越雋当太守,就是去当看门狗兼打手。

    冯明文才是越雋的真正掌权者。

    要平越雋的夷乱,冯明文手里至少要有三五千人。

    更别说还是以君侯的身份去任越雋长史。

    一个掌握着地方实权的十九岁君侯,即便他仅仅是关内侯而不是列侯,那也足以让人侧目以视——因为这已经是如今的大汉所没有过的事。

    如果真让他平乱成功,以他受丞相的看重程度,被封为列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倘若真让这等前途无量的年轻才俊记恨上了,那不叫招惹祸事,毕竟他相信冯永不能对他如何,但那是为子孙遗留祸害。

    冯永才多大?刘琰可不相信自己能比冯永活得久。

    所以刘琰让自己的儿子刘良退让,其实也就是为了他好。

    把府中之事交给刘胡氏,让她顶了这个名头,凭她与吴皇太后的关系,再加上冯永与内宫那错综复杂的关系,刘琰相信,所有人都会看在吴皇太后的面子上,不会再深究下去。

    看着自己的儿子还是有些不服气的模样,刘琰一巴掌就拍过去,喝骂道,“这些日子你就不要出府了!等那冯明文去了越雋上任再说。”

    刘良蒙了,捂着脸不不知所措。

    大人,你是都乡侯啊!比那冯永不知高哪里去了,竟然会怕他吗?

    刘良的世界观有点崩塌。

    与此同时,丞相府的后院里,侍女正对着黄月英禀报道:“禀夫人,冯君侯求见夫人。”

    “冯君侯?”

    正在组装着东西的黄月英一怔,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问道,“哪个冯君侯这般没礼数,这般突然上门就算了,连拜帖都没有?再说了,怎么会有君侯来找我?不应该是找丞相的吗?”

    倒是正在不远处读书的张星忆听到“冯君侯”的称呼,眼睛就是一亮,然后咭咭一笑,“叔母莫不是忘了冯郎君前天刚被封为关内侯?”

    黄月英“呀”地一声,亦是失笑道,“竟是忘了他,让他进来吧。”

    冯永得了允许,抱着一个藤条箱子进入后院,把箱子放下后,对着黄月英恭敬地行礼道,“永见过夫人。”

    黄月英脸色一板,却是故意不去看他,手头上没停下,嘴里淡淡地说道,“这不是刚被封侯的冯郎君?我还以为你今日还在大摆宴席呢,没想到竟是有空来这里?”

    冯永得封关内侯,架不住兴汉会众人的热情,只得在庄子上摆了宴席。

    这本也没什么,毕竟是喜事。

    但关键是关姬昨日是卡着关城门的那一刻才回来的,回来后没有回关府,直接就过来找她,在丞相府里睡下了。

    黄月英是过来人,所学东西又驳杂,自关姬去牢里看过一次冯永之后,她一眼就看出关姬已经失了身子。

    她本就是把关姬当了亲生女儿看的,如今得知女儿在牢中被某只土鳖给糟蹋了,心里就已经觉得吃了大亏。

    昨日再看到她时,只见她双颊酡红,两眼水润,媚态惊人,如今又是禁酒的时候,没喝酒她都能变成这样,答案就只有一个。

    想想女儿也不知道被那冯土鳖欺负了多久,黄月英当下真是气得发昏。

    所以今天看到了人,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

    冯永有些心虚地一笑,“永在夫人面前,封不封侯有什么两样?夫人不都是永的长辈么?”

    黄月英这才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人说巧言令色冯郎君,果然是有道理的。”

    说着,看了一眼站在一旁都快要把两眼放光,都快要把眼睛陷进去的张星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冯家阿兄……”

    刚刚十四岁的张星忆折纤腰以微步,款步姗姗,走到冯永跟前,脸上微微发红,有些娇羞地说了一声。

    眼中灵眸亮若星辰,情丝不言而生。

    “好久不见,小妹甚是想念。”

    这个想念,应该只是朋友之间的想念,而不是什么别的。

    冯永后背微微有些流汗,看了一眼黄月英,只见夫人那冰冷的眼神让他更加心虚。

    “呵,咳,四娘缘何在此?”

    要是知道张星忆在这里,冯永哪敢过来?

    “小妹听了关阿姊在南中斩将夺旗,领军冲阵之事,心中佩服之极。可惜小妹习武天资不如阿姊,这武艺看来是没办法赶上阿姊了,故想学些兵法,想着以后若是有机会,也能领军大败贼人。”

    十四岁的张姬身子已经长开了,袅袅婷婷,正是最美好的年纪。

    只是冯土鳖听到这话,却是干笑一声,“四娘有这等大志,不知令世间多少男儿羞颜啊。”

    你想干嘛?

    我就问你想干嘛?

    关姬斩将夺旗,领军冲阵,那是她的事,你说你一个皇后的妹妹,好好当个大家闺秀不就完了?非要学什么兵法?学了有什么用?

    读读《女戒》,学学刺绣,那不是挺好吗?

    干嘛非要和你的关阿姊比呢?

    张姬很明显不这么想,听到冯永的恭维,当下双眼就弯成月牙,柔声道,“在冯家阿兄面前,有几人敢不羞颜的?小妹可当不起阿兄这个话。”

    年经虽小,但那略带青涩却又有些柔媚的气质已经在她身上出现了。

    “冯君侯,此次你来,原来是找四娘的?”

    黄月英一看这不行啊,连忙插嘴问了一句。

    “哦,当然不是。”

    冯永得了黄月英的救援,连忙接上话题,“永是……嗯,是从南中回来后,一直没有机会过来看看夫人,所以今日这才专门找了时间过来,探望一下夫人。”

    打了个嗑巴,眼睛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张姬。

    张星忆柔柔一笑,再微微一福,极是善解人意道,“冯家阿兄有事与叔母说,那妾就暂且先回避。”

    说着,又是眼波流动,柔情似水,“妾先谢过阿兄前些日子的关爱了。”

    说完后,抱着书本,作纤纤细步,消失在刚长出嫩芽的花草丛中。

    四娘……长大了啊,变得懂事了,再不是以前那个喜欢黏着人的天真无邪小女孩了。

    冯土鳖看着张星忆的背影,略有惆怅。

    “怎么?眼睛拔不出来了?要不要追上去再说几句?”

    黄月英的语气冲得厉害。

    冯永连忙收敛心神,“是永失态了,望夫人见谅。”

    “你现在可是大汉的君侯了,可不像以前那般,所以我见谅不见谅的,有什么区别?”

    黄月英冷淡地说道。

    “自然是有区别的,永是不说了么,夫人永远是永的长辈呢!”

    冯永陪笑道。

    “有事说事,少来这一套。”

    黄月英没好气道,“我可不是三娘和四娘,吃你这一套。”

    冯永暗道这个丈母娘不好对付啊。

第0479章 找个合适的() 
“是这样,眼看着这就要开春了,虽说天气开始转暖,但初春最是怕春寒,所以我让汉中那边,精心挑选了最细的羊绒毛,织了几套衣物,今天我就是特意给夫人送毛衣来的。”

    冯永说着,转身打开了藤条箱子,拿出一件白色细绒羊毛衣。

    汉中工坊这两年来织布技术不断改进,再加上牧场羊群的扩大,也就有了对羊毛进行分类加工的基础。

    冯永临走前,留下来一本关于工坊管理规则,以及羊毛加工产业前途推测的本子。

    李慕根据这个本子里头的内容,令人细心筛选出最好的羊绒毛,再精心挑选出工坊技术最好的女工,这才做出了第一批细绒羊毛衣。

    要不说这李慕不愧是世家里出来的呢,审美能力高人一等不说,还根据女子的喜好,对这细绒羊毛衣进行了改进。

    效果很明显,雪白而漂亮的细绒羊毛衣一出场,就吸引了黄月英的注意。

    即便她是荆州大族世家出身,仍然抵挡不住漂亮衣服的诱惑。

    虽然她想多晾一会冯土鳖,但双手却是情不自禁地伸手接过来,“你何来这等罕见衣物?”

    入手细滑,柔软,暖和而舒适,当真是难得的东西。

    “这是前些日子汉中的工坊就已经送过来的衣物样品,想问问我的意见。只是我一直没空,再加上我看这等衣物正是适合女子,所以这才给夫人送过来,想让夫人试试。”

    “夫人可以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到时跟我说一声,我让汉中的工坊再行改进。”

    黄月英看了一眼冯永,心里感叹一声,朝廷设立在南郑的工坊还没能正常纺织,这南乡的工坊就已经做出此等衣物,此子确实是个有才的。

    “你现在好歹是一方父母官,好好把心思放在治理地方上不行么?怎的老是搞这种稀奇奢侈之物做什么?”

    黄月英嗔怪道,却是口嫌体正直,手上不停地抚摸着衣物,很明显就是爱不释手的样子。

    “是,是。”

    冯永嘴里应着,“这其实不是我搞出来的,是工坊的管事搞出来的。人家费了心思,我总不能拂了她的一片好意。”

    “工坊的管事?你说的是那个南乡慕娘子吧?”

    没想到黄月英竟然知道李慕,她看了看冯永,眼神有些古怪。

    李慕是被阿郎丢到南乡去测试冯永的棋子,没想到这小子没被测出来,李慕却在南乡得了一个好大的名声。

    每每提起此事,大汉丞相皆是哭笑不得——若是南郑工坊有这等厉害女子在,又何须到了今日都纺不出毛布来?

    “对对,就是李慕,就李家六房的那个女子。”

    “她倒是有心。”

    黄月英点头,眼睛看了一下地上的藤条箱子。

    冯永会意,把箱子抱过来,说着,“夫人,这箱子是专门用来存放这细绒毛衣的,你看,这是用樟木树皮混合其中,可以防虫。”

    “还有这香囊,里头乃是用南中特有的香料,不但可以清醒神志,还可以给衣物薰香。”

    黄月英眼睛一亮,把毛衣细细叠好,小心地放进去,然后满意地合上,左看看右看看,终于露出笑容,“这箱子做得挺精致。”

    冯土鳖一看到丈母娘终于展颜,当下连忙发动本命技能。

    “还有,夫人你看,这上面有一块铭牌,精铁打造,乃是南乡的匠人费了不少劲,这才在上面刻下的编码。”

    “编码?”

    黄月英疑惑地问道,“是什么?”

    “便是这个,尾数为二,表明这件衣物乃是工坊所制的第二件毛衣,衣物上也有同样的编码,与箱子上的一模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