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得身后的关姬“扑哧”一声,然后又是闷闷一笑。
冯永的动作停顿了半天,这才悻悻地说道,“请他进来吧。”
句扶的来访并不让冯永觉得意外,让他意外的是句扶会来得这么快,他还以为至少要等到明天。
“扶见过冯郎君,见过关郎君。”
句扶进得屋来,先是行了一礼。
“句都尉不必多礼,请坐。此番来,是有何事?”
句扶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冯永,眼睛瞟到他身边那位俊美无双的关三郎,神情突然有些凝滞。
这关三郎,神色怎么……好像不太对劲?
关姬脸上的红晕还没褪下去,刚刚吃了冯土鳖不少口水,眼中的绵绵情意仍在。
看到关家三郎这副样子,句扶心里不禁有些打鼓:这冯郎君和关郎君……不至于是那种人吧?
“句都尉,请坐啊,怎么这副样子?”
看到句扶一副魂不守舍,眼神飘忽的样子,冯永觉得有些奇怪。
“哦,哦,谢过冯郎君。”
句扶看了看四周,挑了一个最远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坐下。
“不知句都尉此来,有何指教?”
“不敢不敢,下官就是过来问问,冯郎君还有什么需要的。张郡丞说了,若是有事,请尽管吩咐下来,朱提郡上下,皆会尽力帮忙。”
句扶觉得脸皮有些发烫,这些话,太露骨了,可是这是郡丞的吩咐,他又不得不咬牙说出来。
“目前倒是没什么事,不用劳烦张郡丞了。我就是带着人,到处看看。”
反正又不是自己有求于人,你不明说,我就当是不知道。
“冯郎君,可是要把整个朱提郡看完?”
句扶听了,低声问了一句。
“嗯?”
冯永看了一眼句扶,这是什么意思?
想了想,回答道,“也不一定。毕竟这南中的农事,又不是一时半会能提高起来的。我就是随意到各郡县看看,先了解一下情况。”
“原来如此。”
句扶点头。
益州典农校尉督益州农事,到处察看各地耕种情况,这是本职工作,很正常。
“听说冯郎君想在南中种甘蔗,想来此次察看南中农事,也与此有关吧?”
句扶又问了一句。
“是啊,南中这些年久受叛乱之苦,开垦庄园,再想法子招些僚人帮忙,不但可以让他们安心生产,减少叛乱,还可以在南中垦殖些土地出来。”
“久闻冯郎君善耕种之术,没想到在南中这等多山之地,竟也能垦殖?”
句扶赞了一句,“冯郎君若是想在朱提郡开庄园,下官倒是知道个好地方。”
“哦,是哪里?”
“堂郎县。”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0435章 哪有平白的好事?()
“堂郎县?”
冯永和关姬对视一眼,这不正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对,堂郎县。堂郎县西靠越,南接味县,那雍曾盘踞于此,由是堂郎县百姓流离,土地因此久废不耕。若是冯郎君有意,只要在那里重新开出庄园,想必会省下不少力气。”
熟地重新耕作,当然要省不少力气,只要把杂草一除,再加上八牛犁或者曲辕犁来个深翻,基本就差不多了。
当然,如果再讲究一些,可以先种一季豆。
但甘蔗这种东西,本就是长得高大,只要有底肥,前期细心照顾一些,等它们长高起来,底下基本就没什么阳光了,杂草长得要比种其他农作物的田地稀疏得多。
到时候让人再清除一下,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不种豆直接种甘蔗,也是可以的。
而且堂郎县南部正好是五尺道经过的地方,交通也算是方便。
但关键就在于,既然堂郎县这么一块大肥肉,为什么朱提郡的众官员都视而不见,直接拱手让给了自己?
难道朱提郡的官员都是安贫乐道之辈?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一郡之地的官员里,可能会有那么一个两个三个会临官忘家,舍小家为大家。
但大多数人还是会小家为先。
如果朱提郡全郡的官员当真都能做到“临官忘家”,冯永就敢去锦城墙头直播如何用旗杆上吊自杀。
看看汉中就明白了,大汉的勋贵为了能多开点地,连民团这种披了一层外衣的捕奴队都能整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们所不敢的?
跟着先帝拼死拼活,为的不就是谋一份从龙之功?
有了从龙之功以后呢?
还不是为了能有一份传下去的家业,最好传子传孙传个千秋万代不断绝?
家国家国,当然是先家后国。
先国后家的也不是没有,但很少,所以才会被世人所尊重和敬仰。
先家后国才是主流,越是历史悠久的世家,这种观念越是牢固。
所以大汉才会在世家的冷漠旁观中,甚至在世家的推波助澜中轰然倒下。
到了世家当权的西晋,他们甚至会为了自己的争权夺利,主动肢解国家,喜迎胡人入主中原。
至于治下的两脚牲畜们会遭到什么样的命运,那关他们屁事两脚羊不还一样是牲畜吗?
虽然朱提郡的官员不至于做出超出底线的事,但若要说他们所有人都节操满满,面对着这么一块大肥肉而毫不动心,谁信?
“这是张郡丞的意思?”
冯永有些不相信地问道。
“对。”
句扶点头。
“那不知张郡丞有什么要求?”
“堂郎县内有些叛军残余,还收拢了不少生僚,啸聚山林中,委实让人头疼,故张郡丞想请冯郎君援手一二。”
“待堂郎县安定以后,县内的熟地冯郎君可复垦一半。”
帮忙把堂郎县内的叛军残余清扫干净,就能得到县内的一半熟地?
不要怀疑张表有没有能力做出这样的事来。
在冯永看来这才是正常的官员表现。
摞荒的熟地,难道就不是荒地了?
在本县的户薄上写个平定堂郎县后某某人开荒多少亩地,那还不是简单至极的事?有本事你也去开啊!
而且根本不用担心有后遗症。
战乱之后的重建工作,本就要鼓励的。现在本郡丞想尽办法让人过来复垦,有错吗?有错吗?
就算是到了丞相面前,张郡丞也敢拍着胸脯说他没错。
只是冯永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看了看句扶,突然问了一句,“那句司马何以教永?”
句扶一怔。
抬头看去,只见冯郎君面色沉静,正静静地看着他。
眼前这个郎君,和宴席上那个满脸堆笑,平易近人的郎君好像换了一个人。
想到这里,句扶突然打了个激灵。
他本就是受了上官的嘱托而来,所以下意识地就想维护上官。
但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说出话来。
此时的冯郎君虽然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但自有一番气势,眼神透露出来的意味很明显:我知道这其中有内情,不要想着骗我。
句扶在心里暗暗想道,若是换了他人,听到能得一县之地的一半耕地,只怕早就迷了心智。这冯郎君见利而心智不乱,当真是难得。
张郡丞看这冯郎君年少,就想着要糊弄对方一番,只怕是算错了心思。
想起那个“巧言令色冯郎君,心狠手辣小文和”的名声,句扶更是叹气,能有这番名号的人物,又岂是易与之辈?张郡丞未免也太小看人了。
左右为难地想了半天,句扶最后在心里骂了一声去球的,老子当真是蠢!
自己得了这个军司马之职,是因为王子均,又不是因为张伯达。
王子均能得荡寇将军之位,还不是因为眼前这位冯郎君?
自己不抱眼前的大腿,难道要去给张伯达背锅?
“冯郎君可知,越太守龚太守,前些日子被夷人所害?”
句扶想通后,这才开口说了一声。
“龚太守?”
冯永疑惑地问了一句,他还真不知道这个事,“丞相的大军,不是刚从越离开吗?怎么夷人又反了?”
“龚太守是随着丞相一起南征,平定越后就留在越抚民,哪知丞相大军刚撤离,越夷帅李求承就反了。”
“龚太守前去平乱,没曾想随行所带的士卒太少,反被那李求承所杀。”
冯永心里大吃一惊,“越的夷人竟能猖狂至此?”
句扶苦笑道,“冯郎君有所不知,如今越虽说是没有高定在时那般大乱,但放眼整个越郡,那是时有叛乱,好多县乡都被那夷人所占,县长县令都不敢去上任。”
“而堂郎县与那越相邻,又曾是雍盘踞之地,和那越郡夷人同气连枝,故张郡丞也是在头疼不已。”
“如今只能是利用五尺道守住堂郎县南部,至于西边与越相邻之地,却是没得奈何。”
“所以那张郡丞,是想把堂郎县西边的耕地划给我,他自拿了南边的地?”
听了句扶说了那么多,冯永终于开口问道。
“张郡丞……是有这个打算。”
句扶不敢去看冯永的神色变化。
“我明白了。”
冯永点点头,平静地说道。
这让句扶有些惊讶,没想到这冯郎君竟然能这般沉得住气。
“有劳句司马了,烦请句司马回去告诉张郡丞,就说我会考虑这个事的。”
于是句扶怀着满肚子的疑惑走了。
送走了句扶,冯永让人把赵广和李遗叫来,把这事与他们说了。
赵广一听,连连跳脚,“兄长,那张表也太会打算了吧?好处他捞,坏事全让我们扛?”
李遗也赞同道,“即便是我等能平了堂郎县西边的夷人,但只要越那边不宁,堂郎县西边又如何能安?这张表岂不是明摆着让我们帮他挡住西边越的夷人?”
冯永看向李遗,问道,“文轩也觉得越难定?”
李遗点点头,“平易定难啊!南中五郡,柯有南夷道,朱提有五尺道,五尺道又连着益州郡官道,故此三郡皆是可控。永昌郡虽是绝域,但有王伉吕凯这等忠义之士在,自是稳定。”
“唯有越一郡,虽说是临近犍为郡,但多山难行,与大汉隔绝。不然也不会任那高定恣睢越近十年而对其无奈何。”
冯永听到这里,也是叹了一口气,点头算是同意李遗的话。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0436章 我也没喝过()
犍为郡属于锦城平原,已经算是大汉的核心地区了。
越郡接壤犍为郡,那就是接壤大汉核心地区,但高定在越叛乱已经有近十年了,可不是像益州郡柯郡那样只有短短的两年。
那时先帝才刚定蜀地不久,大汉军势正盛,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高定在越恣睢而不能止。
而且在南中之乱全面爆发后,高定在南中叛军中的实力也是最强的。
这些都是有原因的。
五尺道和南夷道连接着南中三郡,而永昌郡至少还有水路通往益州郡。
唯一剩下的就是越郡,它是南中诸郡与大汉最为隔绝的地方之一。
它的西边就是后世的横断山脉,越郡处于横断山脉的余脉,不但海拔高,大部分地区除了山,还是山,偏偏还没有什么像样的道路能走。
更奇葩的是,群山环绕中,竟然还有一条狭长的平原。
这个平原两边都是高山,宽倒是不宽,最宽也就十来里,最窄那就仅有三四里,但长度却是非常长,延绵几百里。
从冯永目前所能了解的情况看来,这个平原总面积算起来应该是很大了,算得上是蜀地的第二大平原。
这个平原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是极佳的产粮之地。
高定只要利用平原北边的高山挡住汉军,后边的平原就可以为他源源不断地提供粮食。
夷人在那种环境下,当真是如鱼得水,打不过可以跑到山里藏起来,只要能适应高原气候,他们甚至还可以直接爬到青藏高原上去。
对于汉军而言,越郡的群山却是个连后勤都难以保障的地方。
所以诸葛老妖才苦心积虑地让高定把所有叛军都集合起来,一举歼灭。
而且就算是平了高定,汉人官吏进入了越郡的平原,也很难在那里立足。
原因还是在这个平原上。
这个平原太狭窄了,只要夷人从两边的高山上冲下来,就可以形成俯冲合围之势,而对于汉人来说,他们所呆的狭窄平原那就是等死之地。
所以对大汉来说,这是一个极难治理的地方,而对夷人来说,这里却是天生为他们所造的生活之地。
夷人占了,可以增强实力,汉人占了,却要日夜担心两边高山突然冲下夷人叛军。
在民团这种怪物闹得最厉害的时候,越郡也不是没人去过,但相比于其他地方,进入那里的民团伤亡是最惨重的。
整队被人围住杀掉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越郡的夷人乱象至此,所以高定才刚死,又冒出来一个李求承,那当真是一点不奇怪。
虽然听起来规模比不过高定,但连越郡太守都能杀害,想来也不一般的叛乱规模。
偏偏堂郎县和越郡之间也就是隔了一个堂郎山,又不是什么天险,那些乱军要过来,当真是简单得很。
“越不平,堂郎西部就难安,那张表把西边的耕地分给我们,岂不是让我们帮他白干活?”
赵广又说道,“真是岂有此理!这抚民本就是他郡丞应做之事,他不干,偏诓我们来干,我们还管他做甚?兄长,我们直接走吧。”
“二郎你急什么?”
倒是坐在旁边拿着干粮在啃着的黄姬开口说了一声,“我观那张表,为了此事,对兄长的态度也算是卑谦,想来此事对他定然是重要。”
“故此时着急的应该是他,而不是我们。待他耐不住了,自会再来求兄长,到时我们再提要求,岂不是更好?”
“不然若是就这般离去,置堂郎县夷乱而不顾,传到丞相耳里,终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