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冯永听到刘叔父这三字,心里纳闷,开口问道。

    “刘叔父就是刘叔父啊!”

    张姬四处看看没人靠近,这才招招手,示意冯永低下头来,悄声说道,“阿兄且过来,我说与你听。”

    冯永依言低下头,只听得张姬在耳边软语娇声道,“刘叔父叫刘琰刘威硕,从最开始的时候就跟了先帝,算是开国老臣呢。”

    少女那带着微甜的热气在耳边盘旋,让冯永感觉耳朵有些痒痒。

    “刘琰?”

    冯永听到这话,下意识地站直了身子,“原来是他?”

    “对,就是他。”张姬娇笑道,“阿兄这回知道了吧?”

    “知道了。”冯永点点头,心里呵呵一笑,我还以为是哪个大佬呢。

    刘琰确实算得上是老臣,而且身份当得起尊贵二字。

    可在掌握着大汉实权的外来势力重臣中,他却算得上是少有的特殊人物。

    因为他只能算是清谈闲客,手中根本没有什么权利——他平日里的主要工作就是陪先帝闲聊。

    先帝估计也知道他只会清谈,不会务实,没有什么才干,所以给了一堆尊贵的身份,但手上实权却是半点也无。

    冯永之所以知道他,还是因为阿斗。

    因为他是唯一一位被阿斗处于极刑的大臣。

    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那一年,刘琰的老婆刘胡氏在正月里入宫给太后祝贺新春,太后特意把刘胡氏留宫中陪她一个月。

    刘琰一个月没见到老婆,于是怀疑她和阿斗私通。

    刘胡氏回府后,他不但叫下人责打刘胡氏,甚至自己还用鞋子抽老婆的脸,然后休弃了刘胡氏并赶出家门。

    刘胡氏和皇太后可算得上是闺中好友,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气,直接跑去执法部门控告刘琰。

    于是事情就闹大了,最后刘琰被判处死刑,并弃尸街头。

    这虽然是夫妻之间的事,但它的起因不一般,不但牵扯到皇太后,还涉嫌污蔑皇帝,甚至正在北伐的大汉丞相也受到波及。

    毕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这个话,可是诸葛亮亲笔写下的,而且管理宫中的人又是他亲自点名的董允。

    反正在冯永看来,刘琰当时的做法已经称不上是作死,而是自己活得不耐烦了。

    不说刘胡氏算得上是阿斗的长辈,就说堂堂大汉皇太后,难道还会如此明目张胆地亲自给人拉皮条?

    最主要的是,那时诸葛亮这个皇帝的相父还没死呢,董允还掌管宫里的一切。

    阿斗平日里就是想选几个美人充实后宫,都要被董允喷一脸口水,最后还不敢吭气,只能低头乖乖听话。

    怎么可能突然之间,阿斗就胆大包天地搞出这种丑事,而且还一搞就是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期间,董允也选择性地失明失聪,什么也不知道。

    这不扯么?

    刘琰这么做,那可是把皇太后,皇帝,正在北伐的大汉丞相,还有留守锦城的重臣全都得罪狠了。

    甚至在北伐的紧要关头,他这么一闹,根本就是直接动摇了大后方的人心稳定,所以在对他处于重刑这个事情上,大汉皇帝和大汉丞相都是态度惊人的一致。

    所以他不是活得不耐烦是什么?

    阿斗也算是个老实孩子了,诸葛亮说他“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不管是不是吹捧,其他不说,但一个“仁”还是能占住的。

    至少不会滥杀大臣。

    刘琰能把阿斗逼得对他施以极刑,也算得上是天赋异禀。

    就算是赵广这种人型哈士奇和这个这家伙相比起来,那也是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阿兄得罪了刘郎君,不怕么?”

    看到冯永知道刘良的身份后,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张姬好奇地问道。

    “我怕什么?”

    冯永心想,我好歹也是一只可以四处蹦哒的土鳖,他只不过是一条不能动的咸鱼,我怕他?

    在平日与他人的交往中,张姬见多了因慑于都乡侯之子的名声而退让的权贵子弟。

    此时看到冯永一脸的无所谓,心里更是觉得他与常人不同。

    这般想着,脸上不禁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笑意盈盈。

    冯永自然不知道张姬心里在想什么,他还在想着守乐城的人究竟是谁,可惜的是那点灵光一闪被人打断,如今却是再也找不到了。

    不过一想到自己在张姬的提醒下,却是已经把其他人记起了个七七八八,心里又高兴起来。

    更何况,这小女孩竟然还给自己带来了柳隐的消息,这当真是一个意外之喜。

    果然有皇后命的女子就是与众不同,当真是有大福气。

    冯永越看张姬越觉得欢喜,若不是顾及礼数,只怕要狠狠地抱住她亲几口以示庆贺。

    “那个柳隐,他若是当真有从戎之志,我倒是可以帮忙一二。但丞相一向法度严明,他去了军中,说不得要从头做起,当个曲长偏将什么的也是有可能的。”

    按捺住自己的欢喜,冯永继续接上被刘良打断的话题,“四娘你去问问他,愿不愿意?”

    若是换了别人,冯永自不敢打这个包票,但那可是柳隐啊!

    那这位可是经过历史验证,忠心于大汉的良臣猛将。

    而且还是有志从戎,好,好滴很!

    这种人肯定要往死里用,不然怎么给大汉续命?

    大汉不续命下去,怎么给自己安排一个安详的晚年?

    总不能等自己成了瓜老汉,还要身处战乱之中不是?

    反正自己如今也和蜀中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说李遗李球,就是黄崇,不也是在自己的推荐下才当了南乡县县尉?

    李家六房的李慕李同两姐弟就不必说了,一个帮自己看管纺织工坊,一个帮自己种菜。

    远在沮县的何忘——那也是俺的盟军。

    再加上一个柳隐,怕什么?

    张姬当然不知道冯土鳖心里转的念头。

    在她看来,连身为君侯的自家亲阿兄都不愿意帮忙的事,那肯定是有难度的。

    对冯郎君来说,难度只怕会更大。

    可是没想到的是冯郎君竟然会这么干脆地答应下来。

    所以张姬觉得,十有八九是因为此事是自己提出来的,他不愿意拒绝自己的缘故。

    这般想着,心里就越是甜蜜。

    “阿兄若是觉得此事难办,也不用为难自己的,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

    到了此时,张姬反是柔声劝起冯永来。

    “不为难。”

    冯土鳖难得豪气一回,拍着胸口保证道,“四娘你只管去跟他说。而且这事毕竟是你提出来的,我既然能办到,如何能拒绝?”

    果然!

    张姬一听这话,只觉得身心都酥了。

第0378章 岂曰无衣() 
建兴三年三月,大汉丞相率军南征。

    大汉皇帝赐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以壮相父南征之行。

    锦城外十里,大汉皇帝亲自率众臣送丞相诸葛亮南征。

    旌旗猎猎,甲士阵列,刀枪闪着白光,平空增添了几分杀气。

    这个时候的锦城,本已算是开始暖和起来了。

    但在这凝重的气氛中,仿佛气温又被重新压低了下去。

    “南中乃是瘴疫之地,相父此去,还望多保重身体,大汉天下,少不得相父。斗留守锦城,日夜盼望相父早日凯旋归来。”

    阿斗看着相父的斑斑双鬓,深深地行了一礼。

    “老臣既负先帝所托,又得陛下所重,岂敢不拼死效劳?”

    诸葛亮连忙躬身还礼。

    “相父此去,斗心中惶然无依,在临走前,能否告知我,大约何时能归?也好安我之心。”

    阿斗看着离得远远的众臣将士,低声问了一句。

    “南中小丑,不足以当得大敌。只是路途遥远,去一月,回一月,再加平乱半年,年底可回。”

    诸葛亮看着阿斗,又安抚道,“无论北边有魏将军挡着曹贼,东边孙吴乃是盟友,锦城老臣亦留有向巨达、费文伟、董休昭等人,足以协陛下处理政事。”

    “赵子龙军中威望颇高,有他在,锦城定可安保无恙。陛下且放宽心就是。”

    阿斗点点头,说道,“既如此,斗就安心等相父在年底归来。南中的安定,就劳烦相父了。”

    “老臣定不负陛下所望,老臣这就去矣!”

    诸葛亮再行礼,然后转身,举起象征帅印的长剑,喝令道,“出发!”

    一声声号令被层层传下去,原先静止不动的军阵一下子就开始活了。

    只见一队队士卒如蛇般,开始缓缓地向南边蠕动,然后动作越来越快,扬起了一阵阵尘土,最后变成了漫天黄沙……

    冯永还没有资格站在重臣里头送诸葛亮,他只能是站在人群边缘,远远地眺望着。

    看着那整齐的军伍,斗志昂扬的士卒,沉默而又坚定地跟着前头的帅旗向南而去,冯永心里不由升起一股对诸葛亮的深深钦佩之情。

    两年前,大汉丧师失土,军无斗志,民无信心。

    两年后,大汉就已经能重整旗鼓,不但让百姓安心生产,连士卒都军容如此肃整,实是难得。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也不知从哪里传来歌声,声音悠扬而空灵。

    歌声刚落,送别的人里就传来大声喝彩:“彩!”

    接着又有人击剑而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一时间,又有不少人跟着唱和起来。

    看着眼前这逐渐高涨的一切,冯永只觉得胸口有一股气息在回荡不已,几欲喷薄而出。

    他转身对着跟在身后的李遗和杨千万说道,“走!回城!”

    说完,令部曲牵马过来,翻身上马,一勒马绳,身下的骏马长嘶一声,一人一马便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窜去。

    “兄长好骑术!”

    李遗跟在后面,远远地大声称赞一声。

    越靠近锦城,行人就越多,冯永也仅仅是冲刺了三四里路,便不得不勒住马绳,漫步而行。

    虽然路程不长,但冯永胸口的那股气终于吐了出来,感觉神清气爽,畅快无比。

    想想刚才,简直就是像是突然被加了buff,骑术一下子突飞猛进。

    上马,起步,加速,一气呵成,半点多余的动作也没有。

    杨千万本就是氐人出身,骑术精湛,倒是全程紧跟着冯永。

    过了一会,李遗也到了,只见他爽朗地对着冯永笑道,“观兄长这般骑术,乃知我大汉男儿是何等雄风!”

    “大汉雄风……”冯永重复了一句,哈哈一笑,“只愿大汉雄风永不倒,丞相必会扬天威于南夷。走,去和那些人会会面。”

    锦城里,黄家开的食肆今日不招待外人,只招待特定的来客。

    食肆里头最大的空旷之处已经被重新修整了一遍,四周围上一圈屏风,生生地造出一个大空间出来,然后又摆满了案几。

    不少案几已经坐上了人,还有陆陆续续有人进来,各自找了位置坐下。

    有人独自坐在一个角落沉默不语的,也有人专门找了靠近相熟之人的案几坐下。

    其中坐在最靠近主位的一个案几,最是受人另外相看,几乎所有进来的人都要与坐在那里的人打声招呼。

    此人面容俊雅,坐姿端正,看起来很是雍容华贵,脸上带着和煦春风般的微笑,让人一看就心生亲近之感。

    有不少人看到他,心里都是吃了一惊,暗暗想道,他如何会在此处?

    待门口好久都没人再进来,众人都以为人都到齐了以后,只见门口的帘子突然被人掀开了,又缓步进来一人。

    来人环视了一下众人,展颜而笑,“看来是邓某来迟了。”

    听到此人说话,众人皆是纷纷起立,“邓郎君随令大人送丞相,来迟了那是正常。”

    “是啊是啊,不像我等,只能远远地看着,所以这回城自然就要快一些。”

    ……

    虽然嘴里对着邓郎君说话,但各人眼中皆是有讶色,忍不住地暗中对视。

    这宴席的规格,好像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邓郎君,不如就坐此案吧?”

    雍容华贵的俊雅公子最后开了口,微笑着指了指自己对面的案几,“看来人差不多都到齐了,今日应该是没人能比你我二人更合适坐这两个位置了。”

    邓郎君看了看四周,果见除了那个案几,其他的案几都坐了人。

    当下只好拱拱手,笑道,“那邓某就不客气了。”

    邓郎君坐下后,这才问向对面的公子,“糜郎君如何会在此?”

    俊雅公子淡然一笑,“邓郎君难道不知我糜家祖上是做什么的?我出现在此,并不算奇怪吧?倒是邓郎君出现在此才让人觉得稀奇。”

    “不稀奇不稀奇,”邓郎君摆摆手,“大人出使东吴,与去年来蜀的张使者交好。张使者神交冯郎君已久,还曾托大人转交书信给冯郎君。故我家大人交代了我,让我与冯郎君多多亲近一些。”

第0379章 第三篇() 
糜郎君听了,嘴角抽动,心道这个理由还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去年东吴使者张温来蜀,朝廷上下皆曰其有才能。就如同这邓郎君的大人,出使东吴,折服了东吴上下一般。

    故这汉蜀两国使者成了至交,那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那张温来蜀,听得《蜀道难》与《长干行》两文,曾在公众场合大加赞扬,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故邓郎君所说张使者对冯永神交已久,并且还亲自写信,那倒是没人怀疑。

    这时的冯永等人走到食肆前,正要进去,只听得一个声音说道,“可是冯郎君?”

    循声望去,只见两个中年人正站在不远处对自己拱手行礼,他们身边还站着两个十来岁的少年。

    “正是。敢问几位是?”

    冯永疑惑地看了看对方,确认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