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冯永从来没有见过大汉这边有人用楷书的。

    想到这里,他又不禁叹了一口气。

    不管是左伯,韦诞,还是钟繇,皆是北方曹贼的人,无一人是南人。

    由小见大,北方中原乃是天下中心,人才鼎盛,非南方所能比。

    “兄长何故叹气?”

    关姬关心地问道。

    “没什么。”冯永摇摇头,把距离遥远的事情晃掉,继续把思绪拉回眼前。

    “这纸倒是容易。只是这墨……”

    后世只要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谁人不知中国有四大发明?

    蔡伦改进造纸术,历史书也有记载。

    就是用树皮,破渔网之类来源广泛的东西。

    原理可能古人总结不出来,但学会物理化学生物的冯永还是知道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植物纤维。

    所以纤维含量最多的植物,就是目前技术条件下造纸最佳的原材料来源。

    但有一点,来源必须广泛,且容易获得。

    纤维含量多,又容易获得的植物……

    冯永想到这里,眼睛便怔怔地往关姬身上看去。

    “兄长在看什么?”

    关姬看到冯永直勾勾地看着她,心里有些发慌,不禁问了一句。

    “麻啊,桑啊……”

    冯永喃喃地说了一声,忽然哈哈一笑,然后伸出双臂,紧紧抱住了关姬,“我想到了。桑麻桑麻,果然是好东西。”

    “兄长你这是作甚?”

    关姬只觉得心快要跳出胸腔外面来了,她实是没有想到冯永竟然会突然做出这么冒昧的动作。

    下意识反应地就要推开,可是又猛地把力道收回来。

    她知道,如果自己这一推出去,兄长要在地上打好几个跟头还是小事,受了伤才是大事。

    当下只得咬紧牙关,微微地撑开一点距离,脸色发红地问道。

    冯土鳖把人家抱紧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好像激动过头了,可是感觉到怀里那柔软的身体,却又有点舍不得放开。

    “兄长,你再不放开,小妹可要出手了。”

    关姬感觉到冯永的双臂还紧了紧,当下便咬着牙说了一声。

    “咳咳,三娘,我这是一时激动之下,情不由己,莫怪莫怪。”

    冯土鳖感觉到了关姬那作势而推的动作,当下连忙放开。

    关姬的武艺,那可不是说笑的。

    徒手都能劈开案角,单手虐一只土鳖,简直不要太轻松。

    关姬脸上红晕未去,瞟了一眼冯永,眼神带着些许的责怪,却又好像带着些许的水波。

    “兄长激动什么?”

    “纸。”

    冯永把案上的纸拿起来抖了抖,“这纸太差,我想试着制些纸看看。”

    其实从一开始穿越过来,冯永想的第一件事,就是造纸。

    原因很简单,上茅房的时候,那薄薄的竹片,不知把自己的菊花刮破了多少次。

    每一次上完茅房都要火辣辣地疼,那种滋味,实在是生不如死。

    而且那竹片还是公用的,用完了洗洗,等下次再用……

    为了不再感受那火辣的疼痛,冯土鳖没的办法,只好选了一些宽大的叶子。

    用了叶子,疼倒是不疼,但却差点被痒死,鬼知道野树野草叶子上面有多少绒毛?

    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河边精心挑选了一些略为扁平的鹅卵石。

    糙是糙了点,但至少不会再受伤,也不会再发痒。

    就是麻烦一些。

    但自己好歹也是个有下人的地主,用完了就丢给下人处理,自然就不麻烦了。

    至于纸张,东西虽然金贵,但冯土鳖也不是没有偷偷地用过。

    可惜的是质量太差,手指头稍一用力,就把纸给捅破了……

    然后那一天冯土鳖恶心地一天没吃下饭。

    所以冯永在开始的时候,最想要做的就是,其实就是自己造纸,想法子做出自己想要的纸。

    可惜的是他虽然知道原理,可是实际操作能力为零。

    手头上又没条件,最后只得放弃了。

    后来吧,用鹅卵石也用习惯了,就再没想着再折腾这事情。

    如今再被关姬激起这事,原先的想法就突然如野草一般疯涨起来。

    老子现在有条件,有人手,为什么不试着造纸呢?

    不为其他,就为了那一卷洁白柔软的卫生纸,那也得上马项目啊!

    我不会造纸,难道汉中冶的工匠也没人会吗?

    汉中冶没人,难道少府里就找不出人来吗?

    少府找不到,难道外朝的将作监找不出来?

    大不了再和诸葛老妖再搞个py交易……

    造不出纸,怎么搞印刷?

    搞不出印刷,怎么打破世家的智力资源的垄断?

    虽然冯土鳖最本质的想法就是为了那一卷洁白柔软的卫生纸,但他相信诸葛老妖的目光不会落在他的菊花上,而是会落在世家的菊花上……

    只要手里有会造纸的匠人,冯永有把握解决纸的质量。

    毕竟原理就在那里,只要知道了流程,再把原材料改一下,想必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多次试验得出最优解,冯永最不怕这个。

    只是就算是解决了纸的问题,但这墨却是不好解决啊。

    关姬说仲将墨墨汁芬芳,是因为墨汁中含有什么香味,而且十有八九是松香。

    松香墨嘛,谁不知道?

    如果要想印刷,可以在雕版面上涂些油脂,最大地防止木头过于吸墨。

    油墨油墨,所以墨里还要加点油才行。

    墨里加油不但可以让墨水更加粘滑,还可以让印出来的字更长的时间不会褪色。

    只是如何用松枝烧碳制出好墨来,对冯永却是一个未知的难题。

    因为他根本不懂制墨。

    本着我不用懂,只要手下懂就可以的想法,冯永又再一次把主意打到汉中冶诸冶监将作监这些部门头上。

    还是那句话,弄不出油墨,怎么搞印刷?

    搞不出印刷,怎么打破世家的智力资源的垄断?

    虽然冯土鳖最本质的想法就是为了在关姬面前装逼,但他相信诸葛老妖的目光不会落在他装不装逼身上,而是会拿着这个东西去世家面前装逼……

第0304章 想搞腐鲲的土鳖() 
至于为什么看着关姬才想起桑麻,确切地说是看着她身上的衣服才想起桑麻,当然是因为这个时候的衣服,基本都是与桑麻有关。

    种麻抽丝,麻线做布。

    所以麻是最好的植物纤维来源。

    还有就是桑树。

    桑叶养蚕,蚕丝作帛。

    后世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甚至是大西北,桑树都是比较常见的树种。

    当年冯永在大西北吃沙子的时候就知道一件事情,基本只要是大点的村庄,都会种有桑树。

    有时候在野外拉练,一天都吃不上饭,路边的野桑树上的桑椹,野苹果树上的野苹果就是救命粮食。

    在荒凉的大西北,只要不是种在农户的院子里和地里,又没有什么特定标志的果树,一般都算是野树。

    虽然因为没人打理,果子长得又小又丑,但好歹也能哄哄肚皮。

    大西北的桑树大多是种来收桑椹的,至于南方的桑树,有很多则是用来养蚕的,需要年年打顶,不会让它长过两米。

    所以桑树冯永很熟悉啊,从小见到大,从南方见到北方,又在自己最饥饿的时候给了自己一口吃的。

    特别在拉练最疯狂最饿的时候,看到吃的就发了疯一般,连桑椹都来不及摘,直接就扯下一根树枝,如同猪拱食一般,用嘴巴把上面的桑椹拱到嘴里。

    有时连桑叶都随口嚼下去。

    冯永记得,在扯桑树树枝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连带着扯下一大条树皮。

    所以说,桑树皮是很好剥的。

    多么好的桑树啊……

    不剥了它的皮拿来造纸试试看,岂不是浪费了?

    再说了,桑麻本就是官府大力鼓励种植的东西,简直完美!

    不明白冯永打算的关姬听了这话,眉头却是一皱,“兄长又何必争这一口气?小妹不是说了吗,兄长之才,不在于此,而在定国安邦……”

    “这不是一口气的问题。”冯永摇摇头,心道此事如今没办法跟关姬解释清楚,只好临时找了个借口。

    “如今校堂读书识字的孩童越发多了,总不能让他们一直拿着木板石板用,这也太不方便了。这纸张,迟早是要自己做的,赶早不赶晚,早一些做出来才是正经,买来用终究不是办法。”

    木板石板只能算是最初始的学习文具,如果要再进一步,纸张和笔墨,那是绝对少不了的。

    关姬经冯永这么一提醒,仿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下点头赞同道,“是小妹没想周全。我们工坊校堂里的孩童,迟早要用到纸张笔墨的,原来兄长早有准备。”

    “校堂里的孩童,也不算少了,以后总是要用到纸张笔墨,如果一直买的话,不知要费多少钱粮。还是自己造方便一些。”

    冯永嘿嘿一笑,也不解释。

    不过他倒是对关姬无意间露出来的话很是感兴趣,只见他嘻嘻一笑,道,“是极是极,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工坊呢。”

    关姬脸一红,美眸瞪了一眼冯永,嗔道,“兄长,小妹在跟你说正经事呢!”

    “好好,正经事。这纸张笔墨,我们都要自己做,只是这工匠,还是得想想法子。”

    嘴里说着这个话,其实冯永心里想的是,校堂里的孩童,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在校堂里有机会用到纸张笔墨的话,那就算是出乎他的意料。

    因为就算是世家里,也只是尽力让其子弟能看得懂字,能勉强写得出字。

    想要再进一步,那一样是得看天分和努力。

    冯永又不是慈善家,他怎么可能会让那些孩童无忧无虑地呆在校堂一直学习到能毕业为止?

    再说了,他也承担不起那个费用。

    学会了基本常用字和基本算术,如果再没有进一步的潜力,那就滚出校堂,直接进入牧场工坊乃至矿场去实习。

    大汉的花朵,不去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而且就算是如此,他们肯定也会混得比他们的父母好一些。

    毕竟这年头能识字能算术的人,放在军伍里,就算没资格没背景,当不上粮草官,那也是粮草官的属吏。

    留在校堂的人如果能剩个两成,那冯永就很满足了。

    哪怕是一成,那也是满满的收获。

    世家之所以长盛不衰,不就是因为知识的传承和财富的积累么?

    对于那些努力拼搏,想着要活下去,然后活得好一些,再好一些的黔首以及他们的孩子们来说,冯永给不了他们财富的积累。

    但他可以给他们财富积累的途径。

    他还可以给他们知识的传承。

    虽然这些知识在世家眼里只是微不足道的,单纯地识字,以及一些他们看不上眼的算学,工技之类的东西。

    虽然冯土鳖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得到更优质的劳力资源。

    但人数多了,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祖传基因可能优秀一些的,或者会突然基因爆种的,这就是冯土鳖最大的期望所在。

    祖传基因优秀一些也好,突然基因爆种也罢,只要冯永能再追加点投资,那回报就是绝对的丰厚。

    这一点点投资,最小的就是纸张笔墨。

    仅仅是那样,就可能会得到一个比那些普通帐房管事之类更进一步,堪比大管事总管事之类,而且大部分还是忠心耿耿的下属。

    如果还有人能走得更远,那冯永也不介意再加大投入,比如说给些人脉资源,把他送到一方主官的位置,当个县长或者县令之类的。

    资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就是当个小官小吏,那也算是成功了。

    至于更远的,那就是万中无一的幸运儿,冯永拼了老脸,也要把人送到诸葛老妖面前,相信诸葛老妖肯定也会欢喜不已。

    不过最后这种情况鬼才知道一辈子会遇到几个?说不定连一个都遇不到。

    第二种情况至少会有那么几个。

    如果冯土鳖把自己弄的土鳖孵化池规模努力搞大了,会有十几甚至几十个也说不定。

    反正大汉缺人才,只要能用,质量上不需要过于高要求。

    其实最多的,还是第一种,要继续为冯永或者什么其他的主家卖命,过上比他们的父母辈要好得多的日子。

    但就算是第三种,那也是希望,是冯永如今手下那些奴仆奴隶们的希望,这点希望就足以让他们去拼命。

    嗯,为了孩子的一切。

    说得明白一点,没有属于自己造血能力的事业,那就是建在沙滩上的楼阁,一个海浪过来就全塌了。

    所以虽然动机不纯,但冯土鳖心里其实对最后一种情况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小奢望的,那就是万一自己的土鳖孵化池孵化出几条腐鲲呢?

    毕竟自己还是要靠大汉吃饭的,屁股还是要坐在大汉这边的。

    这叫政治正确。

    后世常叹大汉后期无大将,唯姜维一人难以如其师那样撑起大汉的一片天空。

    话虽然绝对了一些,但道出了大汉后期的窘境,那就是人才凋零。

    究其根本,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北方和东面,都是背靠世家,由世家给他们供血输送人材。

    大汉不敢靠世家,自己又没有能力培养,全靠捡漏,你指望能撑多久?

    还真当自己是垃圾佬啊?靠捡垃圾就能发家致富?可能吗?

    所以在冯土鳖看来,既然世家这一条路不敢走,说不得那只好搬出自己师门法宝——大力出奇迹!

    哦,说错了,是大力扫盲,然后再教育平民化。

    最后利用庞大的数量去冲击和摧毁世家的智力垄断。

    冯永之所以这么做,那也是有先例,不,应该叫后例。

    后世的天朝也是先下死力气扫盲,然后再不管不顾地流水线般地生产出勉强符合现代工业的工人。

    最后生生打造出一个国际高精尖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