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呢?”

    “还有,就是冯郎君为了大汉百姓着想,制出了曲辕犁八牛犁,还敢直言丞相,献策献计,被丞相视为少年英雄……”

    “那就好,那就好……”

    中年人连忙说道,“凡英雄人物,哪会没有小人污蔑?想来那冯郎君的好色之名,定是他们诬陷。”

    “当年那曹贼,也是被人称作英雄人物啊!”老者终于开口说话了,只见他面色木然,两眼无神,“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正是世人对此人的评价?”

    “但那好夺人妻之名,世间谁人不知?”

    子孙辈们一听,心里明白了。

    得,自家大人(大父)终究还是逃不离那曹贼的阴影。

    老者又看向子孙后辈,眼中露出毅然之色,“你等几个,挑几个天分好的后辈,借口回南中去,若是一个月后汉中无消息传来,你等便带着家人隐藏起来。”

    说着,又是一声长叹,“医家为世人所轻,我好学医,奈何误了子孙啊!此行若是出了什么事,你等就莫要再在世人面前显露其所学,让后代学耕务农为要。”

    “大人何以至此?”有人安慰道,“大不了大伙一起回南中,不去汉中便是。”

    “你当都督之子是可随意糊弄之辈?”老者一声冷笑,“再说了,那冯郎君夺了关家娘子,竟然还能让李家公子喊他一声兄长,岂是易与之辈?”

    说到这里,老者脸上突然露出些许惊恐之色,“那曹贼恶名在外,却还能让诸多英雄死心追随。我越想那冯郎君,越是觉得他和曹贼极是相似。”

    “若是他没有过人之处,如何能让李都督家的公子如此折服?”

    “大人,大汉诸君臣,以义为先,看那先帝和关张两位君侯便可知矣!李郎君非常人也,说不得是看那冯郎君心有所属,故这才成人之美……”

    “那张家小娘子和李家女郎又如何解释?”

    老者再次冷笑道。

    众人哑然。

    老者环视众人,咬咬牙,仿佛下定了决心,“我曾受李家恩情,这才苟活至今。今受李家公子所请,便算是还了这份人情债。”

    然后他看向众人,“以后你们就不必再欠李家什么,这才能安心避世不出。”

    “大父……”

    “大人……”

    众人一听,脸上皆是凄然。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屋里却突然变得进了秋风秋雨般,又冷又湿。

    而在离他们不远处的张府,只见一个少女脚步生风地走进自家后院,到了兄长经常练武的地方,拎起一根长矛,却发现很是吃力,又只得放下,拿起一根木制的棍子,就这样展开手脚,呼呼舞了起来。

    舞了一会,又停下身子,一把把棍子扔在地上,还踢了一脚,把棍子踢到一边,娇声骂道,“呸!什么心思歹毒,什么好夺人妻,皆是一群长舌妇人!”

    仿佛脚下的棍子是她所骂的长舌妇人一般。

    一路小跑跟过来的婢女看着自家的小娘子在怒气冲冲地练武,这时又发脾气开口骂人,不由地小心地道,“娘子这是怎么啦?”

    张星忆斜眼看了一下婢女,“还能是什么?还不是那些流言?也不知传出流言的人是安了什么心,简直是恶毒无比!”

    “又是冯郎君的吗?”

    “不是他的还会是谁的?整个锦城里,就是他的流言最多!人都不在锦城了,竟然还能让他人一直说着,也不知他是如何能这般折腾的!”

    张星忆气呼呼地说道。

    婢女心里倒是有些奇怪,不过身为婢女,她自然要与主人共进同退,所以脸上也露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就是!那冯郎君折腾就折腾,为何还要拖累娘子?说什么勾搭,难听死了……”

    婢女话还没说完,张星忆脸上一滞,又是斜眼看了一下婢女,哼了一声,“我说的是这个吗?笨死了!”

    “他……勾……勾不勾搭……与我有什么相干?”

    张星忆自小被阿母教导要成为一个大家闺秀,这勾搭一词,实是太过于不雅,非淑女所能言。听了都要脸红,更何况说出来,一时间竟说不流畅。

    “我说的是,外边又传开了,说他心思歹毒,专出毒计,还喜欢夺他人之妻。”

    “噢,冯郎君岂会如此不堪?”婢女眨眨眼,问道。

    其实她心里想问的是,人家传言,那冯郎君勾搭小娘子你自己,怎么会与娘子你无关?

    “冯郎君当然不会如此不堪……他为国献策,就算是毒计,那也是为朝廷分忧。还有,他怎么会喜欢夺他人之妻……”

    说到最后半句,张星忆声音却是稍微低了一下,脸上露出有些疑惑的神情。

    关家阿姊之事,她当然是知道的。

    虽然她不太明白为何关家阿姊为何突然又不嫁李家公子了,但这并不妨碍她知道关家阿姊的性子。

    对于关阿姊的婚事,连关伯父都要听她的意见呢,世间又有谁能强迫阿姊做她不愿意做的事?

    只有取错的名字,哪有取错的名号?

    巧言令色,虽然不好听,但冯郎君善哄女郎,张星忆自己却是亲身体会过的。

    如果说关阿姊的事是巧合,那李家女的事又怎么解释?

    难道也是巧合?

    难道当真是因为那廖立曾骂冯郎君是巧言令色之辈,所以冯郎君才强夺了他的未婚妻?

    好吧,就算这也是巧合,但《长干行》此文,那根本就没办法解释了。

    与冯郎君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者,不是她自己,更不是关阿姊,而是那已嫁为人妇的又一个李家女。

    这才是张星忆最为介怀的!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从哪里传出来,冯郎君曾有过一个未婚妻,又被人退婚,惨遭情变之事,而且还被人编得有板有眼。

    而那篇《长干行》,则是最重要的证据。

    什么十四为君妇啊,什么十五始展眉啊,最最重要的,还是那一句十六君远行!

    冯郎君十六岁的时候,不正是他发疯进山,人不知所踪的时候?!也正是那个时候,他的那个未婚妻,嫁作了他人妇。

    这篇《长干行》,写得却不是嫁作他人妇,而是嫁与他自己,这个除了冯郎君是心有所怀,臆想出来,还能是什么?

    所以外面的人都在传,正是因为冯郎君遭此情变,所以才变得心思歹毒,好夺他人之妻!

    张星忆蹙起眉头,心道莫不成这传言,也有几分道理?

    心思歹毒她肯定是不信的,就算是再歹毒,那也是对贼人,自己的大人生前还吹嘘自己天天杀人呢,怕什么?

    只是这好夺他人之妻嘛……

    张星忆想了想,吩咐了婢女一声,“备车。”

    “娘子这是要出门?”

    “废话,我不出门,难道备车让你坐?”

    张星忆瞪眼道。

    说完,她又转身去找自己的阿母。

    想要出门去,得先向阿母说一声。

    “要出门?出门作甚?”

    女儿长大了,再不能像以前那样毫无规矩地四处乱跑,所以张夏侯氏要问个清楚。

    “女儿有些武艺上的事情,想去找叔母。”

    张星忆大眼睛骨碌转了一圈,说道。

    张夏侯氏正坐在一辆纺车面前低头纺线,时不时地捻一下线头,却是没有注意到女儿的神态。

    若是她看到了,就会知道这个女儿肯定不会是去找她的叔母这么简单。

    “你多看些书,学些女红才是正经,女儿家家的,武艺要那么好有什么用?难道还能像上沙场杀敌?”

    张夏侯氏没好气道。

    “学武如何会没用?”张星忆嘟嘟嘴,“宫里的侍医也说过了,要不是阿姊学过武艺,身子底子好,说不得……”

    “行了,此事莫要再提。”

    张星彩难产差点丧命之事,让张夏侯氏到现在还在后怕。

    不过也幸好阿斗那孩子是个厚道心善之人,宁愿舍了孩子,也要保下三娘。

    当了皇帝还能如此对待三娘,三娘总算是没嫁错人。

    想起嫁人,张夏侯氏终于抬起头,看向搬了小凳坐到自己身边,正好奇地看着纺车的四娘。

    “说起来,今日你不是去了许家女儿的聚会,如何这般早就回来了?”

    张星忆闻言,撇撇嘴,说道,“遇到了几个外人,女儿不喜欢,就回来了。”

    女儿家的聚会,所谓的外人,多是一些别家的公子郎君,有时是无意,有时是有意,但这很正常。

    女儿长大了,多认识一些人总是没错的。

    以后等她嫁人的时候,与其嫁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人,倒不如让她嫁一个认识的人。

    当然,如果这个人她本就喜欢,那就更好了。

    “是何人让你不喜欢?”

    四娘虽然心性纯真,比不过她的阿姊心思多巧,但却不是个呆板的,性子也算是精灵古怪,再加上张府这个名号,张夏侯氏倒不担心她吃了什么亏。

    “一些长舌妇罢了,”张星忆眼露鄙夷之色,“身为男儿,不思为国效力,反而搬弄是非,诋毁他人,女儿与这些人呆在一处,深以为耻,故早早就回来了。”

    “这又是何人,竟让你说得如此不堪?”

    张夏侯氏皱眉,心道许家好歹也算是名门望族,如何会有这等小人?

    “女儿也不知。当时女儿在这头,听闻隔院亦有聚会,还听得那些人大声议论,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

    张夏侯氏看了一眼张星忆,心道人家就是怕你听不到,所以这才在隔院大声说话。

    不大声说话,如何能引起你的注意?

    “他们说了什么?”

    “开头只是说些文章诗赋之类的,还作了好些诗赋呢,不过听起来却是差劲得很,一点文采也没有,也好意思拿出来吟诵。”

    张星忆浑不在意地说道。

    “你懂什么文章诗赋?”

    张夏侯氏又好气又好笑,这女儿,识字倒是识得,可是她连文章都背不下几篇,何来知晓文章诗赋之说?

    “女儿怎的不懂?那《蜀道难》和《长干行》,不就是世间难得的好文章么?”

    张星忆不服气地说道,“反正他们吟诵的,肯定比不上冯郎君写的文章好。”

    “在场的姐妹有人说他们写得不错呢,可是我问了一下,和冯郎君那两篇文章相比如何,她们都说冯郎君文采,已非人间所有,不可轻易置喙。”

    张夏侯氏心里一声叹息,那冯郎君写一篇《蜀道难》的雄文便罢了,最多让人觉得他文采无人能比。

    但再写一篇婉转妇人心思的文章,而且还写得如此细腻真实,却是不知害得多少闺中女儿相思成灾。

    如今闺中女儿,皆道那冯郎君乃是女儿家的体贴知心人,不然何以能把女儿家的心肝肺都写了出来?

    这般多情郎君,偏偏又惹上了自家的女儿,也不知对女儿是好是坏?

第0307章 流言之始() 
想到这里,张夏侯氏却是不想再让女儿谈那冯郎君文采之事,于是问道,“然后呢,说完诗赋之后,他们又说了什么?”

    张夏侯氏不问则好,一问便让张星忆小脸气得通红,“他们不敢与冯郎君比文采,便拿他的人品来糟蹋,说什么冯郎君文采尚可,心性却是难以称善。”

    张夏侯氏一听,便大概知晓女儿听到了什么,心里暗暗想道,冯郎君心性如何,就是连丞相都未必敢说完全知晓,何曾轮得到那些公子郎君来下定论?

    “还有,他们还说冯郎君喜夺……他……他人之妻……”

    张星忆脸上更红了,吞吞吐吐地说出这话来。

    “哼!”张夏侯氏听到这话,终于怒哼一声,“以后许家你少去,没想到许太傅去后,那许家门风竟堕落至此,什么人都让进门!这些人也真是,为了……”

    说了到这里,看了一眼自家女儿,却是顿住了口。

    “为了什么?”

    张星忆好奇地问道。

    “没什么,你不是要去找你叔母去吗?快去吧,莫要妨碍我纺线。”

    张夏侯氏摆摆手,把女儿赶了出去。

    张星忆看到阿母神色有异,心里明白过来,看来这其中必有自己不知道的内情,当下也不再问。

    只是她在心里暗暗说道,阿母不说便不说,我自问叔母去。

    想到这里,她便告退出来。

    她却是不知道,在她走出房门时,张夏侯氏看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也不知是想什么。

    “以后要是有人问起那冯郎君那什么勾搭的流言,你只说不知,不然我也保不下你。”

    张星忆出得门来,拉贴身侍女到一个无人角落,恐吓道。

    “阿母只听了我所说冯郎君心思歹毒之事,便怒不可遏,若是听了那勾搭之言,只怕是要打死人。”

    “婢子不说,婢子什么也不知道。”

    贴身侍女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家的主母是什么样的人,当下心里就马上相信了,脸色煞白,连连说道。

    当初她也只是出府办事时无意中听到这些传言,心里气不过,这才回来告诉小娘子的,那时可没想到此事会这般严重。

    张星忆看到完全吓住了这小侍女,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出了府门上了牛车,让下人一路赶向丞相府。

    张星忆到了丞相府,不用下人禀报,一路径自走到黄月英平常所呆的地方,人还没进门,就喊了一声,“叔母,四娘来看你了。”

    待她走进去时,看到黄月英面前有一物,当下不禁有些惊讶道,“噫,此物怎么的这般眼熟,和阿母那纺车竟然好生相似。”

    黄月英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笑道,“何止相似,你阿母手中的那个纺车,可是我送过去的。应该说与这个纺车一模一样才是。”

    “此纺车,怎会如此古怪,与侄女往日看到的大不一样。”

    张星忆好奇地问道。

    “这种纺车是改过的,一日纺出的线,比以前的纺车要多好几倍。”

    黄月英解释道。

    “哇,这般厉害!叔母好厉害!”

    张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