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三万大军()
西边是莱州湾,只有从海路过来的兵马才会从莱州湾登陆,登州水师舰队已经全部撤退到了长山岛,叛军手头没有任何一艘战船,想要从登州水师眼皮子底下,用渔船运上万军队到莱州湾,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打的王,杨两个旗号,也没听说叛军中有那个实力派是这两个姓氏,倒是有个王子登,之前不过是耿仲明手下的都司,想必也不可能带这么多兵马。
徐从治已经有了大概的猜测,这支军队很可能有是从天津过来的。
“走,随本抚去看一看,这支军队到底哪来的!”徐从治面带微笑的说道,显得十分的淡定从容。
不过他倒是淡定了,搞得朱万年,寇化,徐得时等人一头雾水,不过他们都是对徐从治的能力,还是很敬佩的,徐从治的从容也让他们安心不少。
青罗观距离西门并不远,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武定门城楼上,果然就如报信的差役所说,武定门外,差不多半里的位置,有着两支大为不同得人马,一部分队列整齐,打的都是‘杨’字旗号,另一支则散乱不堪,打着‘王’字旗号。
然后两支十人左右的队伍,举着旗号向武定门走来,在护城河前停住了脚步,为首的两人上前说道“诸位大人,我等是奉朝廷命令前来平叛的兵马,我家大人是通州总兵杨御藩(天津总兵王洪)。”
徐从治捋了捋胡须,对着朱万年和徐得时笑着说道“看来老夫果然没有猜错,真的是这两部兵马!”
朱万年则极为谨慎,说道“抚台大人,虽然他们自报家门,还是先查验一番再放他们入城较好!”
对于这个提议,徐从治没有反对,于是就放下吊桥,让城外的人马将兵部调令吊上城墙,查验无误后,打开了城门。
城外的大军在两个总兵的带领下,开始缓缓入城,徐从治则带领着朱万年等人下了城墙,等候平叛大军进城。
杨御藩一进城,就看到了徐从治,连忙上前,单膝跪地行礼道“属下杨御藩,拜见老大人!不知老大人一别多年,身体可还安好?”
“好,好,玉泽(杨御藩的字,徐从治起的)啊,老夫得知来的人马打着‘杨’字旗号,就猜想是你来了,看来老夫没有猜错啊,来,快起来。”说着,六十岁的徐从治就要扶杨御藩起来。
就在,后面传来一个声音“末将天津总兵王洪,拜见诸位大人,敢问山东巡抚余大人,现在何处?我等还要前去拜见一番!”
王洪看得出来,这徐从治的穿着,不过是一个五品服饰,杨御藩跟他如此行礼,而且听口气他们早就熟识,也是情理之中,这年头虽然武将地位低,自己好歹是一镇总兵,正二品,用不着去巴结一个正五品的文官,所以有些倨傲的问道。
看到王洪这个样子,朱万年站了出来,淡淡地说道“余大人已被革职拿问,现在主政山东的乃是这位徐大人,还不快上前行礼!”
杨御藩也有些惊讶,然后再次双膝跪下,兴奋地说道“末将恭喜老大人,没想到老大人现在是山东的父母官了,山东百姓有福了!”王洪也赶忙跪拜徐从治,生怕得罪了他。
要说这杨御藩,其实和徐从治早就有交情了,而且还可以说是他们杨家的恩人。
杨御藩的父亲不是别人,就是前山东总兵杨肇基,天启二年,白莲教在兖州府邹、滕等地造反,一度扩大到数十万人。
时任山东监军徐从治深知杨肇基实为难得将才,急报抚院奏明皇帝,封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挂印征战。
当时杨御藩身为杨肇基的儿子,也有军功在身,随军征战,当时杨御蕃,和他大哥杨御荫,副将周世锡(杨御藩妹夫),就是在徐从治的指挥下,多次大败叛军。
事后,杨御藩因军功升至通州副总兵,徐从治也升至山东右布政使,可以说交情匪浅。
朱万年看到这一幕,脸上也显露出了笑容,听着杨御藩和徐从治的这些往事,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一定能够将叛军剿灭干净。
下午的时候,又有两支兵马赶到莱州,一支是杨御藩和王洪麾下的骑兵队伍,人可以坐船快速赶来,马坐船就不大合适了,还不如直接让骑兵从陆路过来;另一支兵马,则是保定总兵刘国柱的五千人马。
一天时间内来了三支兵马,现在莱州的战兵们现在已经超过三万人了,让紧张了两日的莱州百姓,顿时安心下来了。
随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本来徐从治和朱万年等人,还有些担心佘五化会肯遵守命令,去兖州押运粮草,现在好了,有了这新来的接近2万人的军队在手,佘五化根本不敢掀起什么风浪。
徐从治一道命令下去,佘五化第二天就老老实实的带着五百士兵,去兖州押运粮草去了,没有任何反抗的举动。
他也不是笨人,原本确实想着可以学耿仲明,作为内应打开莱州城们,然后几个辽东兄弟一起攻城略地。
但是这通州,天津,保定三支兵马进入莱州城,想要弄死他真的是轻轻松松,徐从治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没有直接将其诛杀,毕竟他没犯死罪,站前随意诛杀领兵大将也不适合。
佘五化也不是笨人,当初余大成还是巡抚的时候,朱万年就总想除掉自己,现在余大成倒台了,他如果再准备搞事,这两人新来的兵马他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所以他决定老老实实做事。
先蛰伏起来,伺机而动,若是他的把兄弟孔有德和耿仲明李九成被朝廷灭了,他就老老实实当大明的参将;但要是自己的那几个辽东兄弟给力,能够打赢这些平叛大军,他不介意将兖州的粮草押运到之后,当一次内应,然后兄弟们能共享荣华富贵。
现在去兖州,等来回的时候怕是一个月之后了,到时候这些平叛大军和自己那些辽东兄弟,孰强孰弱,自然是能见分晓了。
第189章 燧发枪仿制成功()
莱州城的文官武将们在商议着东征,黄县的李九成,耿仲明,魏望侯,李应元,王子登等人也在商量着西征,双方的大战随时都可能爆发。
然而,这一切孔有德都不清楚,就算他清楚,也不会关心,只要李九成能够在莱州一代,挡住朝廷的军队五个月就够了,原本历史上可是挡住了七个月,相信这次他们同样能够办到。
他现在关心的事情,就是眼前的这六支火铳。
这六支火铳,就是火器局的那六个技术最熟练的工匠,根据自己提供的燧发枪样品,仿制出来的,其实有的人昨日就已经制作完成了,但是昨日是元宵节,他们就等到今天,一起来到了总兵府。
他们都按照孔有德的要求,将短枪管改成了长枪管,尺寸差不多和之前生产的鸟铳一样,从外观上来看,区别并不是很大,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效果如何,还要检验之后才有效果。
孔有德就带着一行人来到了试验场,这地方是孙元化下令建造了,在他执掌登莱以前,登州可没有什么火器工坊,要么是从葡萄牙人那买的,要么是从京城调运过来的。
孙元化建立了一些列的武器工坊,培养了大批的火器相关的工匠,生产出来火器之后,自然是要进行试验的,这个试验场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建造的。
场地并不是特别大,还不到后世一个足球场的面积,不过对于鸟铳来说足够了,因为火绳枪的射程也就不到五十丈,用不着那么大的场地。
“开始吧!”孔有德下令道。
听到孔有德的命令,叶成凯和包凯强等人就用绳索,将仿制出来的燧发枪装填好火药和弹丸,然后固定好,用绳子绑在扳机上,人则退到了一丈开外。
孔有德有些好奇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包凯强解释道“将军,是自生铳我等第一次仿制,以前并没有制做过,也不知道质量究竟如何,若是由人来操控,发生炸膛可就不得了了!”
这么一说,孔有德有些明白了,搞了半天是他们怕死啊,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不是战士,不必要求他们勇敢,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做的火铳,一定不会发生炸膛事故。
万一炸膛,可不是闹着玩的,烧伤是轻的,万一有什么碎片打进眼睛里,那就多半会瞎的。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工匠直接将制作完成的火铳拿在手上试射,结果运气不好,真的炸膛了,然后就瞎掉了。
眼睛用不了,就算他手艺再好,也无法继续为火器局打造火铳,工匠的活也没办法干下去了,生活来源没了着落,虽然同行和好友偶尔会接济一下,但是日子过的还是很凄凉。
有了这样的教训在前,其他的工匠也不愿意冒这个险,于是他们就想办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既然拿在手上会伤到自己,那么放远点射击不就好了,即使炸膛了,自己也不会受伤,顶多是报废了一支火铳罢了。
这次试验的靶子是一块木板,差不多有两寸厚,放在燧发枪前面十丈的位置,之所以放这么近,是因为这次测试的不是准度,而是这仿制燧发枪的威力和可靠性。
只有制作成功了,才能继续接下来的改进工作,两寸的木板强度,差不多相当于普通皮甲的防御力,如果能够穿透,就说明能够击穿皮甲,有效杀伤敌人。
“放!”孔有德一声令下,包凯强拉下了绑在扳机的上绳索。
“砰!”
一声巨响传来。所有人的耳膜,都是轻轻一震。
之间一股黑烟冒出来,被风吹散过来,空气中马上充满了呛人的黑火药的味道,孔有德伸手挥舞了几下,试图驱散这些烟雾,心想着什么时候能弄出无烟火药就好了,可惜自己只知道点理论,现有的条件根本没法做出来,只能等以后慢慢来了。
枪响过后,孔有德立刻派人跑到木板的位置查看,木板上有一个空洞,但是让人失望的事,弹丸并没有穿透而过,而是卡在了木板之中。
虽然木板后面已经有一块凸起,弹丸几乎打穿了木板,但是毕竟还是没有击穿,孔有德不由得有些失望,不过并没有气垒,说不定这一支的工艺差一点,其他的效果不错呢。
包凯强也有些失望,毕竟第一支是他做出来的,结果连木板都没能够击穿,若是其他人做的都能打穿木板,他的地位可就要受到影响了。
“继续试射。”孔有德不动声色的说道,说不定这一支的工艺差一点。
听到孔有德的命令,包凯强还是行动起来了,将第二支自生铳拿了过来,继续进行试射,熟练的推弹入膛,放入发射药,一切准备完毕。
“放”
“砰!”
第二支仿制的燧发枪发射。等硝烟散去,依旧是派人去查看效果,结果回来禀报说,没有再木板上找到空洞,应该是打偏了。
制造这支火铳的工匠顿时无地自容,包凯强做的没能打穿木板,好歹击中了木板啊,但是他做的连打中木板都做不到,算是在将军大人面前丢脸了。
孔有德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淡定的下令继续试射,很快,六支仿制出来的燧发枪,都已经射击完毕了。
除了两支打出的弹丸不知道飞到哪去了,其余四支都成功的击中了木板,只有两发成功的击穿了木板,效果并不算是特别的好,但是孔有德已经很满意了。
因为这六支燧发枪,都没有出现炸膛的情况,而且都成功的激发,射出了弹丸,可以说仿制燧发枪的计划,已经成功了。
能不能打中,以及能不能击穿木板,都不再是大问题,后面慢慢改进就是,从火器出现到完全取代冷兵器,用了几百年,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没必要一步登天,做到完美。
“继续试射!”
孔有德挨个查验这六支燧发枪后,就下令继续试射。
第190章 改进燧发枪()
亲兵们也学着工匠们的样子,将这六支燧发枪装填好击发药和弹丸,然后固定住,扳机绑上绳索,站在后面拉动绳索射击。
“砰砰砰!”枪声不断,硝烟弥漫。
后面的试射孔有德没有要求命中木板,现在只是为了检验这些燧发枪的可靠性,看看这些燧发枪能够承受多少次射击才最终炸膛,随意根本不用管子弹打到那去了。
其实大明朝廷配备给士兵的火铳并不少,洪武年间,卫所制建立的时候,就规定过,每百户铳十支,也就是每个百户所要被配十支火铳,但是到了明朝后期,战场上很少见到大规模使用火铳的情况。
这都是因为害怕炸膛引起的,由于明末落后的采购机制,除了登州之外,负责生产活期的工匠们,一般都不会特别认真,生产出来的火器质量好坏与他们所获得的利益没啥关系,又不是他们自己用,为啥非要浪费那个力气制作出精良的火铳呢?
于是,到士兵手上的火铳,质量都不咋地,在加上很多士兵不会熟练地使用火铳,装填超量的火药,经常发生炸膛事故。
这还没接敌呢,就先被自己受伤的武器伤到,士兵们自然不愿意使用火铳,他们对于火枪本身的恐惧,甚至比对敌人的恐惧还要厉害,就连张可大这样的总兵,都很排斥火器。
孔有德麾下的火器营之所以能屡立战功,无非是孙元化督造的火器质量好,以及士兵们都受到了极为严格而且规范的训练,炸膛率被大大降低,他们也就更安心一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不担心,如果能够测试出来,这样的燧发枪射击多少次才容易炸膛,士兵们也就能够更安心的作战了,虽然对战斗力提升不明显,但有时候就是这些许的提升,就能够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
“砰砰砰!”这六支燧发枪,仍旧在亲兵们的手上持续射击着。
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一直到第七十五次,才出现了第一次炸膛的情况,孔有德也没有喊停止,而是让他们继续射击下去。
他是准备将几支火铳都打报废,反正这几个工匠已经成功仿制出了六把,再仿制六百把也不是个事儿,打坏了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