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阴雄-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不过现在刘延庆还没有下达命令,不然他们早就撒丫子跑了,毕竟刘延庆老头子是诚意伯,再不济也是勋贵,万一他们提前跑了,到时候人家把罪名扣在他们头上,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而刘延庆这个时候也在犹豫,这次出战,其实它也存着立功的心思,家里的爵位基本上跟他没什么关系了,就连现在这个卫指挥使的位置,也不是那么的稳固,觊觎这个位置的人可不少。

    他想着,这次哪怕只斩首几十级,他也算是大功一件,不说升官发财吧,起码能继续当他的卫指挥使。

    然而敌人实在是太强大了,这五十来门斑鸠脚铳,是他自己想办法从兵部武库司弄来的,火力相当的强劲,而且比普通的鸟铳射程远了不止一倍,这些是他最大的依靠。

    然而这些犀利的火铳,在倭寇面前,居然是被吊着打,倭寇的那些火铳和铁炮,打得他们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死伤惨重。

    而且那些手持倭刀的倭寇,近战能力如此强大,两百人的倭寇,对上他们三千人完全不虚的样子。

    “大人,不好啦!看样子敌人要包抄咱们!”

    突然,一个部下惊恐的说道。

    刘延庆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果然有两艘倭寇的船,脱离了队伍,一处向北,一处向南,很显然他们朝着佛宁门和观音们的方向去的,如果让他们占据了那两个方向,等待他们的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

    “撤退!快撤退!”

    “王佛宁门的方向撤退!”

    如此危机的局面,让刘延庆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大吼着下达命。然后骑上战马,也不管自己的队伍了,朝着佛宁门的方向前进。

    作为诚意伯的儿子,刘延庆还不想这么快就死在这,还有诸多的荣华富贵等着他去享受呢。

    至于老头子收拾他,魏国公的责难,这些都是后话了,保命要紧。

    看到自己老大都逃跑了,剩下的军官们也没有估计,纷纷朝着城门的方向撤退,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至于死伤的部下,那些伤员和尸体,还有那些武器装备,现在已经顾不了。

    原本出城还算整齐的队伍,现在已经变得一团糟,争先恐后的逃跑,甚至还发生了不少踩踏的情况。

    而东洋营的战士们,也按照孔有德意思,衔尾追杀,凡是掉队的明军士兵,都被他们无情的收割了性命。

    明军逃跑的速度相当快,而且从岸边到城墙的距离,还不到二里地,没多久这些羽林前卫的明军,就一股脑的撤退到了城里面,然后紧闭城门,登上城头,协助原本就在这里的明军进行防御。

    由于城头上一些的小型火炮,还有两三门佛郎机,为了避免无必要的伤亡,孔有德就下令让他们退回来了。

    随后,孔有德一心,也上岸了。

    他们现在在佛宁门的外面,整个外墙,一共有十九座城门,洪武二十三年开始建造的,高度在三丈到四丈不曾,周长高达一百八十里,范围相当的大。

    其实这只是南京最外面的一层城墙,整个南京城其实分为四层,外郭,京城,皇城,宫城,可以说是一圈套着一圈,防护强度也是一层高过一层。

    不过孔有德的目标,只是外郭和京城罢了,至于皇城和攻城,防御太过严密,而且打下来的好处也不是很多,所以就没做那个打算。

    skbshge

第549章 明争暗斗() 
就在孔有德正调派部队,为接下来的作战行动做着准备的时候,南京城内已经是一片慌乱了。

    倭寇居然又打到了南京城。

    而且这次不是几十人的倭寇,而是几千人的倭寇,南京城的百姓如何能不惊慌。

    要知道,经历了嘉靖三十二年那次的事情的人,此时还没有死绝呢。

    在他们的渲染下,倭寇的恐怖迅速为人所知,恐慌的情绪迅速在城内蔓延开来,甚至已经有些人开始趁火打劫了。

    甚至有些胆大不怕死的,准备去给‘倭寇’当内应,里应外合拿下南京城,他们也好发一笔横财。

    而南京兵部衙门内,气氛一片沉寂。

    韩赞周,徐弘基,阎鸣泰这三尊南京城的大佛,此刻都阴沉着脸,而眼前站着的,正是刚刚被击溃,跑回来的羽林前卫指挥使刘延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刘延庆带着三千多兵马出城,跟来袭的倭寇交战不到两炷香的时间,就彻底败退了下来,一路丢盔弃甲的逃回了城内。

    刘延庆也是一脸后怕的矗立在这,刚才的战斗还让他心有余悸,要不是倭寇不熟悉地形,早早地来个包抄,他这条命估计就扔在那了。

    原本被派出去防卫佛宁门和观音门,他是有些不乐意的,但后来想想,说不定倭寇没那么可怕,而他手里有三千多人,还有五十多门斑鸠脚铳,拼一把说不定还能捞点功劳,干掉一些倭寇,于是也就安心准备作战。

    结果事情完全出乎意料,他全程都被吊着打,要不是他们撤退的快,损失只会更大,即使如此,他带回来的人,还是少了九百多的,可谓损失惨重。

    战败之后,他就迅速退回城内,本来打算先回家跟老爹汇报,让老爹帮着拿个主意,看看怎么把此次战败的责任降到最低,虽然老爹一定会责备他,但肯定不会害他的,毕竟是亲儿子。

    不成想,包括他老爹在内的诸位伯爵,侯爵,还有魏国公,都被叫到了这兵部衙门。

    他家门口也有兵部的人等着在,直接就被带到了兵部衙门,然后当着所有文官,勋贵,太监的面,把这次屈辱的战斗,全部复述了一遍。

    不过他也不是笨人,着重强调了倭寇的武器精锐,火铳隔着六七十丈都能打到人,而且数量庞大,总之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敌军太强大。

    听他讲完此次战斗的经过,再加上城墙上也有他们的眼线,禀报的一些情况,也基本对这次战斗有了了解。

    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场的众人也都清楚,并不打算拆穿,因为接下来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对付这些倭寇。

    现在他们这个三个头头,还有在场的勋贵,文官们,都觉得这次麻烦大了。

    尤其是韩赞周这个南京守备太监,他在此地没什么根基,完全就靠着为人圆滑才混了这么久,他和另外两个大佬不能比,如果在他担任南京守备太监期间,出现严重的问题,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一开始听扬州的盐商们汇报,说南直隶沿海的盐场受到倭寇袭击,而且数量庞大,他们虽然也有些吃惊,但仍旧没当回事,倭寇的目标是盐场,就必然不会太深入,估计抢掠一番海盐就会退去。

    到时候派一些兵过去,斩杀一些还没有来得及撤退的倭寇,哪怕一两百人,这件事情就可以交差了。

    结果昨天中午,扬州知府韩文静又发来求救公文,说数千倭寇乘坐战船,出现在了扬州港口,并且把扬州城都给包围了起来,看样子是准备攻打扬州城。

    韩赞周就和阎鸣泰还有徐弘基商议一番,先期派出去了六千军队,准备驰援扬州城,如果战事不顺利,再派遣一万人过去,同时下令给常州,苏州,太仓,泰州,滁州等地的卫所,水师,让他们立刻驰援扬州。

    而且还专门从南京水师调拨了十多艘战船,参与到对倭寇的进攻中,再加上淮安的漕运总督,他手下有着至少五万大军,去掉那些卫所军,也还有两万战兵可用,顺着运河南下增援,在倭寇攻陷扬州城之前抵达,问题应该不大。

    到时候,四面八方大军齐聚,至少能凑够五六万兵马,而倭寇据说也就四五千人,就算倭寇再能打,

    如果运气好,他们甚至还有可能全歼这股倭寇,他韩赞周,未必不能凭借此等功劳,成为司礼监的大裆。

    结果到了今天中午,情况急转直下,那些倭寇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居然大举出动,朝着长江上游冲过来了。

    而且前驱增援的十余艘水师战船,连同其余的两百多艘民船,居然都没能逃脱倭寇的魔爪,听逃到南京的民船带来的消息,这些倭寇的船只并没有停下来了,而是继续西进。

    想也想得到,他们的目标必然是南京城,尽管不知道倭寇倒地哪来的这么大胆子,但事实摆在眼前,他们也只能被动防御。

    于是包括羽林前卫在内的十一个亲军卫,都被派出城去,负责外郭墙外区域的防守,十九座城门,基本上一个卫负责两个城门,压力并不算很大。

    原本以为这样的安排,就算不能将来袭的倭寇赶走,但撑住一段时间总是没问题的,他们有城墙的防护,城头上也有少量的火炮可以支援,

    这十一个亲军卫,基本上就是当炮灰用的,不指望他们杀伤多少倭寇,他们的目的就算跟倭寇拼消耗,等到倭寇的体力,人数,士气和物资被消耗一部分,再让核心的神机营,池河营,振武营三大营上去,将倭寇聚而歼之。

    结果一个照面,羽林前卫就被打的全军溃败,狼狈逃回城内,其他的亲军卫前来支援的机会都没有,现在也不敢轻举妄动,免得落得同样的下场。

    现在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最后背锅的很可能就是他了,徐弘基是勋贵代表,而且国朝之初就延续到现在,除非是犯下谋逆之罪,或者南京城被攻陷,否则他的地位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阎鸣泰是东林党人,这南直隶就是东林党的地盘,而且朝堂上东林党的权势也很大,出了问题有他们的帮助,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他韩赞周就不一样了,说白了就是皇帝的一条狗,当年魏忠贤是何等的权势滔天,还不是说杀就杀了,皇帝杀个文官武将可能还有所顾忌,杀他就真的跟杀狗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要召集,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对兵事不通,而且阎鸣泰也是个强势的人,能拿到的权利都被他拿到了,就算他韩赞周出来指挥作战,命令能不能得到执行还是一回事了。

    瞪了一阵子,看到在场的人都不说话,韩赞周先开口了“阎大人,现在看来,这倭寇定然是有备而来,出动数千精锐,还有众多战船,定然是图谋南京而来!当务之急,是先把这支倭寇消灭掉!”

    “我等就算是死在倭寇手里也无足轻重!但太祖皇帝的陵寝就这,已经安宁二百余年,若是让倭寇滋扰了打扰了他老人家的陵寝,我等定然是难辞其咎!到时候要是让皇爷知道了,我们不能守护宗庙,我等就是诛九族的下场!”

    阎鸣泰和徐弘基一听,也是顿时一愣,顿时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不少,不由得脸色微变。

    韩赞周这番话说的很是在理,原本他们还不算太着急,这南京城可不是一般的城池,接近十万大军,有四层城墙防护,那倭寇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奈何不了他们。

    但他们开始忽略了明孝陵的存在,明孝陵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合葬了开国帝后二人。

    明孝陵的意义相当重大,当初朱棣起兵靖难,进入南京城,就是先去“谒孝陵”,以表明自己的正统性。

    有明一代,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

    如此重要的明孝陵,就在南京城的外郭城内,而外郭城虽然坚固,但长度足足有一百八十里,如果倭寇从某一处突破城墙,而后跑到明孝陵一带肆掠,让宗庙受到惊吓的话,崇祯皇帝必然震怒,他们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这件事情肯定拖不得,一旦出现意外,韩赞周担待不起,他徐弘基和阎鸣泰也好不到哪去,原本还打算精打细算,看看如果利用此次事件,来攫取更多权利的二人,也不得不着急起来。

    阎鸣泰有些担忧的说道“缺如韩公公所言,此时耽误不得!当务之急,还是趁着倭寇立足未稳之际,将其赶下长江,否则的话,将会后患无穷!不过我这个兵部尚书,对战阵指挥之道不如魏国公,不知魏国公可有何良策?”

    徐弘基暗骂一声老狐狸,都这个时候了,还在玩这个阴谋诡计,你阎鸣泰虽然不懂指挥,但手中全部能力那么大,击中兵力拼硬都不是什么问题,现在却来征求我的意见,不就是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好找人担责任吗?

    不过腹谤归腹谤,事情还是要解决的,他想了想,开口道“依我之间,这倭寇既然率军大局进攻南京,就说明扬州城已失陷,再去救援扬州已经没有意义了,当务之急,乃是先把派出去的八千军队撤回来!增强南京的防务,至于扬州的战事,就交由漕运总督刘大人和其他各地驻军负责吧!”

    韩赞周也附和道“恩,这点确实不错!现在倭寇来势汹汹,咱们的兵力越多越好!阎尚书,现在派出去增援扬州的大军,应该还没有出六合县,不若现在就下令,将他们召集回来!”

    “接下来,我认为需要从江面和陆地两处,同时着手此时,齐头并进,方可快速解决这股倭寇!否则单单只把倭寇赶跑,必然会卷土重来,后患无穷!”

    阎鸣泰捋了捋胡须,表情平和的货到“齐头并进,好办法!不过这需要有人负责指挥,不知魏国公可有合适的人选?”

    “本国公现在担着提督操江一职,这水面上的进攻,就暂时由我负责吧!至于这陆地上对倭寇的进攻,我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就看看各位有没有愿意主动担当大任的?”

    徐弘基盯着在场的诸位伯爵和侯爵,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在,主动承担此次任务。

    其实他也在考虑利弊得失的问题,本身他的强势在就在江面,身为提督曹操江,换句话说就是南京水师提督,他手里还有不少战船,平日了搜查往来商船,收取各种好处,现在并不算太弱。

    如果全部拉出来,虽说不一定能打得多倭寇的战船,但至少不会太吃亏,而他的打算是,根据陆地上的战斗情况做决定,如果陆地上打得好,倭寇要撤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