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帝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帝图-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下长安,要靠别人让,那我们也未必就守得住。

    我只是觉得眼下时机不错。其实,孝直,我跟你说句老实话吧。咱们第四军,那也是主公麾下的主力,可是现在待在凉州,基本上无所事事,匪患之类的,都由卫尉接过手了,而长安的曹军又龟缩着不动。弟兄们出来当兵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立点儿军功,或者升迁,或者多拿钱粮。可是眼下,只能眼看着第一军不停地报捷,别说是我心里痒痒了,就是手下的儿郎们也难以安抚。咱们的军队跟别家不同,当兵有期限,十年时间一到,就得脱下军装滚蛋,转回到地方上去。谁不想在这当兵期限内立些功勋,弄好了还能当上军官,至不济到地方上也能寻个好去处。要是虚掷几年,什么军功也没落下就拍屁股滚蛋了,那也没脸面不是。

    袁曹之战,这么好的机会,我们益凉怎么可能不插上一脚?

    孝直,你比我智慧,不管主公是怎么想的,咱们底下人,得先做好准备。长安不下,凉州就是搞建设也不踏实。只要我们先开个头儿,战事一起,就算主公心里不喜,到时候赶鸭子上架,也不得不让汉中的第五军甚至是巴蜀的第二军,来全力配合我们。”

第81节 嘴短() 
(ps:看书的老铁,来几个订阅支持一下可怜的作者吧,多谢啦!)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法正的脑海里不由得浮出了这句兵家名言。

    可是他不是徐庶,不是庞龙。

    徐庶可以擅权,庞龙可以妄为,可他不行。

    他在益凉根基尚浅,在主公那里也未必就深得主公信任。要是没有主公命令,法正是没办法痛下这个决心的。

    其实,在他心里,才是最想早日拿下长安的那一个。

    他本就是扶风人,本就是三辅之人,生于斯长于斯,当然知道,在关西这片土地上,不管是三辅也好,还是凉州也好,都是饱受兵灾之乱,最想要安稳的地方。凉州若没有三辅,没有崤函屏障,怎么可能安心搞建设?虎狼在侧,怎么可能睡得安稳?!

    “没有主公之命,我们终究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以后也不会再是什么十年了,改成八年了。”法正说着,拿起一份卷宗,递给张任,道:“这是今日早上刚刚收到的成都方面的公文,最新的军改公文,还没来得及抄送给你呢。你先看看吧,看完估计你就没心思了。”

    张任接过卷宗,飞速浏览起来。

    边看,脸色边不停变换。

    法正接着道:“主公刚刚平定成都叛乱,就开始整顿军队,整顿卫尉,这一时半会,我们的精力恐怕都会耗在内部治理,而不是攻伐于外了。

    不说别的,裁汰老卒,整顿卫尉署,招募新兵,训练新兵,都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事情。”

    刘璋新的军制改革,重点有几条:一个是三十岁以上的老兵退役,充实到各地方卫尉署,以加强卫尉署的正规化管理,防止再出现成都卫尉参与叛乱的情况;一个是扩军,在原有新军各军的基础上,由军扩编为军团。原来的一个军十校,总计一万人马,扩编为三个军,三万人马。直接扩编三倍;另外,原来的兵役期也缩短了,由十年缩短为八年。

    “老兵退役,新兵招募训练,光是这些,估计就会让我们忙的飞起,更不要说,听说年内晚些时候,还要进行军备换装,各部轮番换装新军备。这样一来,没有个三五年,恐怕我军也没能力发起大的战役,更不要说什么攻城略地了。”法正又接着道。

    ……

    就在河北使者游说李严李恢张任法正甚至刘璋的尚且未果的时候,袁绍在决定出兵伐曹的道路上,又获得了重大利好。

    三月初,袁绍收到刘备方面秘密派人送来的,去年的时候,天子秘密下给刘备的衣带血诏。

    诏曰: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近者权臣操贼,出自阁门,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元老,朕之至亲,可念高皇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怆惶破指,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令有负!建安二年春正月诏

    这个诏书就是历史上那个著名的衣带诏,刘备自己藏了好久的天子密诏,还是血诏。是不是真的咬破手指用鲜血写的,就只有天子刘协自己知道了。

    随诏书一起的还有刘备写给袁绍的亲笔信。

    书信正文如下:

    袁公钧鉴:备闻忠义之士,去乡怀国,忠贞之辈,临难忘身。袁氏四世三公,世受天恩,世代忠烈。袁公之忠肝义胆,天人可见,昔抛家为国,义帜所向,董贼授首。今天子蒙难而奸佞曹贼当道,正该是公再次奋发有为之时。公只须登高一呼,号令天下:清君侧,正朝纲,解民倒悬,重振我汉家江山。届时,必定四方豪杰之士云从,而曹贼崩灭。备虽德薄才浅,亦愿戮力向前,附袁公之冀尾,共攘盛举!

    落款为:大汉子民刘备。

    建安三年春三月。

    袁绍拿到密诏以后,立即大喜,立即召集众文武,商议出兵伐曹事宜。

    然而,天子密诏一出,震动最大影响最大的,还不是河北,而是许都。

    曹操是最先得知消息的。得知小皇帝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给大耳贼刘备下了一道密诏,老曹立即勃然大怒,责成程昱等人彻查。

    于是,许昌城内立即就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

    曹操在许都举起的屠刀,尤甚于徐庶在成都的杀戮。

    无数官宦,无数豪门,无数世家大族,都受到了牵连株连。

    一时许昌城也是杀得人头滚滚,在袁军尚未打来之前,已经先自杀得血流成河了。

    包括国舅车骑将军董承,皇后伏氏,贵妃董氏,外戚如伏德等,还有一干黄门、宫女、侍卫,以及朝廷重臣,如太尉杨彪,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等,全部一网打尽,满门抄斩,皆夷三族。

    若是对比许都之乱,来看徐庶在成都平乱的作为,就只能感慨徐庶太仁慈了。徐庶也只是诛杀了犯事之人,抄没了些家产,而曹操程昱则直接夷三族。

    三月初三,草长莺飞。

    就在袁绍即将挥军南下,许都还在血雨腥风中的时刻,阎行来到了新野。

    阎行也是没办法。

    刘璋给中情局下了死命令,要求:必杀赵韪!

    而且,还只要死的,不要活的。

    而且,还要尽速。

    中情局之前就是搞情报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庞龙接手以后,才开始专门招募相关的行动人员,这才有了后来的龙组。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多少行动经验,没有什么成功案例。

    这次等于是第一次接受这么重要的行动任务。

    阎行刚刚接手中情局,可不想搞砸了,所以只得暂时抛下河北的事情,亲自南下,准备决杀赵韪。

    中情局在兖州,在河北,都是很早就布置了重兵,早就布置了很多明桩暗桩,无数的眼线内应,反而是在荆州,在江南,中情局的力量要薄弱很多。所以会如此,自然是因为刘璋之前不够重视,包括徐庶庞龙之前也不重视。因为,荆蜀之间,山川沟壑为邻,谁也不好打对方的主意。相亲相爱谈不上,但相互攻伐更不至于。

    但眼下不行了,眼下赵韪一石激起千层浪,搅动了荆蜀之间的这一池春水。

    这个时候,中情局在江南的力量,就显得捉襟见肘,不堪驱使了。

    这也是阎行不得不亲自南下的原因。

第82节 嘴短2() 
(ps:看书的老铁,喜欢本书的订阅支持一下可怜的作者吧,多谢啦!)

    新野城外,到处都是踏青的百姓,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新野,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至少也得超过一千年之前,甚至在周之前,古时候这里,包括整个南阳郡,都是一片沼泽湖泊。后来湖水退去,剩下一片沃野,所以就被命名为新野。

    《尔雅》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

    县名新野,即新都之野也。

    阎行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百姓,一时有些好奇。

    从河北到兖州,这一路上都是弥漫着紧张的,令人窒息的,临战气氛。然而到了荆州,到了新野,这种一触即发的大战气氛瞬间消失,代之而来的是悠然安静的平常生活气息,一时让他有些很不太适应。

    阎行之前在的凉州,这些年,从黄巾之乱开始,一直都是战乱不已。凉州平定以后,阎行又跑到了西域去追杀马超,也没怎么享受过几天太平日子。然后紧接着又被刘璋临危受命,又跑到了河北。这些年,疆场厮杀,纵横奔走,刀口舔血,阎行难得能有片刻安宁。

    然而,这一刻,站在新野郊外,站在淯水岸边,看着两岸三五成群的百姓,阎行一时有些恍惚,有些出神。

    湍水淯水在新野南下入汉水,汇入长江。

    其实,在后世,新野,包括南阳,都还不算是南方,而是属于在黄河长江之间的中原地区。不过在汉代,在汉末三国,这里就是荆襄九郡,就是南方了。此时,整个南阳郡都是隶属于荆州。

    “…,公子,公子。”

    “嗯?”

    “龙组的人已经从上庸过来了,公子现在要不要见见?”

    阎行听着汇报,有些心思不属,问道:“龙五,你是本地人,你说说这些百姓,都在河边干什么呢?”

    “公子,原来你问的是这个。今天不是上巳节吗,百姓们每年这一天都要到河边洗洗脚,祛病消灾,说是这一年都会没病哩。而且,不但百姓,就连官府每年三月三都会临水设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呢。”

    “上巳节?三月三,上巳节,原来是上巳节到了。”阎行道了一声难怪。他是西北人,西北干旱少雨,本来也没几条河流,不像南方这么水网发达。凉州百姓就不怎么过什么上巳节。所以他才刚才有些好奇。

    消除了心中的疑惑,阎行这才心思转到正经事情上。于是问道:“人都安顿下了?东西也带来了?”

    “都安顿下了,东西也藏好了,只等公子一声令下了。”

    听到一切都准备就绪,阎行忍不住点了点头,然后朝不远处的一处茶寮走去,坐了下来,要了壶开水,自己从身上摸出一包刘璋家自制的茶叶,很吝啬的捏了一小撮放进了茶碗,用开水一冲,茶香袅袅升起。

    “坐下,喝口热茶。”阎行招呼道。

    “谢公子。”龙五告谢。

    龙五是代号,不是真名。龙组成员,代号都冠以龙字。

    龙五轻啜了一口茶水,一股清香袭来,沁人心脾,一时间让人有些心神沉醉,头脑也似乎清醒了几分。

    茶寮里没什么人,也没人关注阎行两人。

    “好茶!”龙五忍不住赞了一声。

    “这是从主公家里顺的,听说市面上也很少有卖,等这次办完事,再去主公那里寻些来。只要你们把事情办好,赏你们一些也是可以的,这东西用来醒神提脑祛暑解渴最好不过。”

    “谢公子惦念。不过这茶是金贵东西,都是先生们享用的,属下和弟兄们都是武夫,不敢奢求,若能赏下两坛美酒,就心满意足了。”

    “你还真敢想,茶叶不要,想换美酒。也罢,若事情顺利,赏你们几坛酒也不是大问题。”阎行虽然觉得这些龙组的混账有些不识货,就知道喝酒,不过还是应下了。比起一些茶叶美酒等,阎行更在意的是任务能不能顺利完成。“关于目标,有什么新消息没?”

    “没有更多的消息。目标自来新野以后,就没有单独活动过,而且也几乎没有公开露面过,基本上都是待在家里。他的府邸紧挨着县衙,由刘豫州的亲卫守卫,守护得铁通似的。还有,每天至少有一名大将贴身保护,关张赵轮换。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有什么合适的机会。”

    龙五的话,让阎行眉头紧皱。

    他不怕对手厉害,就怕对手当缩头乌龟。

    两个人正在低声说话的时节,茶寮里又三三两两来了一些客人。大部分都是些踏青游春玩累了的一些人。大家边喝边聊,谈天说地,说的最多的还是即将爆发的袁曹之战。

    “看来曹贼这次是好日子到头了,听说袁公要尽起河北人马,七十万大军过黄河,曹贼休矣!”

    “七十万大军,吹的吧?当年卫大将军远征漠北,窦大将军横扫西域,他们打匈奴人的时候,也不过才十几万大军,那还是以整个大汉之力。袁公就是再厉害,能纠集到七十万人?”

    “七十万人?七十万人马,别说打仗了,光吃饭也得把袁公给吃穷了。”

    “你们还别不信,是真的。听说这七十万人,不止是河北的兵卒,还有草原上以及辽东的蛮夷。光是河北的兵卒,当然没有那么多了。”挑起话头的人,急忙解释道。

    “原来是请了蛮夷外族一起参战。那些蛮夷,尤其是草原上的,听说每次打仗,全家老少一起上阵,要是这么说的话,凑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听说这些蛮夷饮毛茹血,最是残暴,袁公怎么会与这些人为伍,岂不是自降身份?”有人又再次质疑道。

    “你知道什么,没听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吗,只要能把曹贼消灭,就算是借助一些外力,又有何不可?”

    “听说,就连刘皇叔也准备响应袁公义举,昨日已经派人去了汝南,襄阳的刘荆州也开始秣兵厉马,准备出兵北上,共伐曹贼了。”

    然而又有人不同意了,斥道:“谬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蛮夷残暴,能驱曹贼,也能戕害百姓,袁公此举已入魔道矣!大谬!”

    ……

    阎行听他们说的热闹,不由得有些失笑。

第83节 嘴短3() 
(ps:看书的老铁,喜欢本书的订阅支持一下可怜的作者吧,多谢啦!)

    “兴衰千古事,枯荣一江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