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狡猾的郭嵩焘参照当初英国和法国的债务经验要求,提出中华帝国借贷给奥斯曼帝国的债务,全部以注资并购奥斯曼帝国银行的形式来实现。
奥斯曼帝国银行是当初英国和法国资本出资在奥斯曼帝国设立的,它几乎是奥斯曼的国家中央银行,有权发行货币,不纳赋税,是奥斯曼帝国的唯一大型银行,几乎垄断奥斯曼的银行金融业,并通过金融又进一步垄断奥斯曼帝国本土的内外贸易。
而通过借款债务,将奥斯曼帝国银行注资股份稀释,中华帝国成为奥斯曼帝国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也就是说,日后奥斯曼帝国的外部贸易业务,几乎要被中华帝国所垄断了。
有了军费支持的奥斯曼帝国,立刻进行了扩兵动员,并不但组织国内本土兵力,还进一步发动各地方兵力,如驻扎在叙利亚省首府大马士革的奥斯曼帝国第五军团,集合起来往前线输送,这样一来,奥斯曼虽然军事训练不足,武器也不够先进,但硬生生地通过兵力人数优势,将攻势犀利的奥地利帝国军队抵挡下来,双方陷入阵地和堡垒相对的僵持阶段。
而这个时候,留在亚速海的顿河入河口处的中华帝国西征军一路主力,还是丝毫不动,就好像完全不关心前方的战事。
奥地利和奥斯曼双方明白过来,中华帝国的军队不插手,就是让他们两个冤家相互火拼的。
。
第1246章 克里米亚调解()
经过半个多月的激烈交火,奥斯曼帝国与奥地利双方互有损失。虽然奥斯曼帝国损失的军队更多,死伤达4万余人,而奥地利帝国军队只有2万不到的死伤,但最先承受不住的,却是奥地利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都来自疯狂的木斯林为主,虽然来自土耳其各地,甚至还有巴格达省和大马士革省等地的军团,但因为土耳其人口众多,而且军队训练要求不高,简单地几个月甚至临时募集民众突击一个月便成为军人,因此,对于损失4万土耳其军队来说,他们并不心疼,相反,奥斯曼帝国心疼的是那些军费开支和战死者的抚恤赔偿。但如今有了中华帝国兜底,发放大量的贷款,他们自然没那么担心了,哪怕是用整个奥斯曼帝国的财税和关税作为还债担保。
而奥地利军队则不同了,这次会同摩尔达维亚公国进攻沙俄的波多尔高地一带的军队的8万余人之中,有将近一半的军队来自匈牙利地区,而进攻巴尔干山脉以南地区的主力之中,也有2万名以上的匈牙利军队,这样一来,随着奥地利军队死伤近2万的消息传回匈牙利,这些士兵的家属们迅速通过匈牙利贵族向奥地利帝国进行了抵制抗议,要求尽快结束战争,避免将士们的死伤。匈牙利贵族之所以这样做,自然是因为奥地利帝国的扩张对于他们并不是很有利,如今匈牙利地区与奥地利本土维也纳方面的矛盾开始越来越大,已经逐渐有脱离奥地利帝国的趋势,特别是税收和军队服役方面,匈牙利的怨言越来越多,发生战争就要经费开支,死伤战士更要财政抚恤,这些付出当中都要给匈牙利方面带来负担。而就算奥地利帝国占领了以东的大片沙俄领土,对于匈牙利来说,非但不是好事,甚至要变成坏事,毕竟匈牙利成为奥地利帝国的腹地,奥地利帝国对于匈牙利的掌控便会变得加强,更不利于匈牙利当地贵族们的利益。
因此,匈牙利的抵制让奥地利帝国很快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对于奥地利皇帝来说,俄罗斯帝国的领土虽然诱人,但再诱人也没有近在心腹的匈牙利可贵。何况奥地利帝国的最大的目的,吞并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这两个公国的目的已经达成,再与奥斯曼死拼去争抢沙俄领土并不是那么明智。而这个时候,奥地利的外交大臣建议奥皇可以通过施加压力用谈判的手段来与奥斯曼土耳其瓜分沙俄的领土,尤其是在奥斯曼帝国遭遇法国和塞尔维亚公国大规模进攻之后,奥斯曼帝国肯定会出现恐慌,这个时候,逼迫奥斯曼帝国屈服完全是可行的。
奥皇忍不住这种诱惑,能够不付出巨大代价,便让奥斯曼屈服,哪怕是少占领一些沙俄的领土,也是划算的。因此,奥皇很快派出外交大臣前往奥斯曼帝国交涉。
而这个时候,不知为何,波兰的首领博布罗夫斯基打听到普鲁士与中华帝国关系紧密,他也派了一名特使传话给中华帝国驻欧特使郭嵩焘,向其求救,要求中华帝国作为中间人出面说和普鲁士王国和波兰,他们波兰临时政府愿意割让一些领土,只求普鲁士王国的军队承认波兰临时政府的成立合法,停战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郭嵩焘刚刚和驻军在黑海的亚速海的亚速镇上的西征军主帅石达开联系上,得知此事后,便立刻决定这是一个插手欧洲的绝好机会,决定由他出面代表中华帝国,在现在由奥斯曼帝国军队控制的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海港要塞塞瓦斯托波尔,协调各国进行谈判。
一个星期之后,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这座号称不败的要塞,东正教徒的骄傲、黑死病的发源地,已经接连被攻陷。
奥斯曼帝国对于能收回这座要塞城市,极为满意。要知道,当初这整个克里米亚半岛,都曾经曾经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个附庸国——克里木汗国,也就是说,这里原本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如今只不过是重新收回故土而已。
由于具有温暖舒适的地中海气候,塞瓦斯托波尔历来被当作历代沙皇的度假地,只是如今,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顶部,花园式海滩城堡里,如今成为了瓜分沙俄的诸国使者谈判的地方。
由中华帝国的驻欧使者郭嵩焘牵头,奥地利帝国外相卡尔路德维希冯布鲁克男爵、奥斯曼土耳其的外交大臣福阿德帕夏、普鲁士王国枢秘顾问布莱希罗德、波兰民族政府特使巴德列夫斯基,都齐聚海滩城堡内,开始了停战会谈。
随着中华帝国的日益强大,还有最近几年对外战争的接连胜利,郭嵩焘的地位越发高贵起来,不复是以往的无人理会的光景了。而且,因为生活在欧洲多年,郭嵩焘如今掌握了几门外语,口音虽然不大纯正,始终带着湘中口音,但因为这些国家都是要依赖着郭嵩焘来居中协调,因此,整个谈判的会议都由郭嵩焘来主持。
郭嵩焘首先直接说出了各方的要求
一、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帝国之间,全部停止交战,南方的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这两个公国,奥斯曼帝国放弃其宗主国的权益,任其自行归入奥地利帝国。而东部的波多尔高地以及黑海沿岸低地,双方以南布格河为界,河岸的西面地区全部由奥地利帝国占领,河岸东面以及克里米亚半岛等,全部由奥斯曼帝国治理。至于其他沙俄领土,谁先占领,便归于谁。
二、至于塞尔维亚公国的军队,奥地利不插手其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争端。
三、普鲁士王国和波兰之间,也停止战乱。普鲁士和奥地利都不能再次攻打波兰,条件是波兰永久性放弃对波兹南公国和克拉科夫自由市的领土要求,波兹南公国交由普鲁士王国治理,克拉科夫自由市交由奥地利帝国治理,除此之外,波兰不得趁沙俄内乱之际,侵占沙俄的领土,并保证不主动向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开战。
这三个要求决定下来,顿时解决了奥地利、奥斯曼、波兰和普鲁士四国之间的争端。但面对虎视眈眈的中华帝国西征大军,奥地利帝国并不放心,特别是如何瓜分沙俄的领土问题,因此,几方又约定,沙俄的领土占领原则,除了波兰之外,实行先占原则,也就是说,各凭本事,但不得相互攻击。
事实上,这就已经确定了如何瓜分沙俄的势力范围了,毕竟,不可能进行飞地的治理,因此,距离谁比较近,方便治理,谁的军队出兵得快,基本上便是谁的领地了。
塞瓦斯托波尔的协议一结束,无论是奥地利帝国,还是普鲁士王国,都抓紧了出兵沙俄的速度,迅速抢占地盘,而沙俄军队则叫苦连连,因为武器落后,加上沙俄的内乱纷纷,毫无战意,连军饷和后勤供应都成问题了,在这些欧洲强国的进攻下,失去沙俄中央政府指挥和支持的地方驻军连连失利,整个沙俄的国土几乎陷入灭顶之灾,将整个世界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
第1247章 两个沙俄政府争相谈判()
而就在这几个欧洲国家都聚集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进行战争协调几天之后,驻守在顿河的入海口——亚速海港小镇亚速镇——的中华帝国西征军,迎来了两伙人。其实准确地说,是一个交战国两批人马——圣彼得堡的沙俄政权和莫斯科的沙俄政权这两个谈判使团。
石达开看向面前的两伙怒目而视的人群,都是比自己高出一头的洋人,看向自己时却一脸恭谨地朝自己谦卑地笑着,不由有几分感叹,这作为国家实力强大的王爷,感觉真好!另外,他想不到内斗的传统在哪里都有,连洋人也不例外。
他知道他今天在这里,只是作为摆设一般,代表中华帝国的最高层,让那些洋人们心安而已,而实际上与洋人们谈判的,还是驻欧洲特使郭嵩焘。因此,郭嵩焘前几天才从这里赶到塞瓦斯托波尔,在那里与瓜分沙俄的那四个国家会晤完毕,便又急急忙忙赶回亚速,参与这次中华帝国与英国以及沙俄的正式停战谈判。
其实也没什么好谈的了,基本的框架和事项,双方都非常清楚了,那就是去年就已经在圣京定下来的备忘录里面的内容,这是基本原则性的条件,已经难以改变了,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这些对于沙俄来说觉得重要,但对于中华帝国来说,其实都已经有些无关紧要了。
在得知两个沙俄政权都派出使者的时候,石达开愣住了,不过继而便是一阵好笑,一阵欣喜。石达开和郭嵩焘昨日便商议了一下,认为让两个沙俄政权一起出现,相互刺激一下,然后再将他们各自分开谈判,更有利于自己这边的谈判。就好像让两个买主一起来争抢竞拍货物,让他们知道有竞争对手,还非要不可的,却又不清楚到底多少价格,不得不哄抬起来。
果然,两伙人为谁先来谈判便争执不下,异常地激烈,要不是害怕给在场的石达开等人不好的印象,还真可能直接就打起来。
圣彼得堡方面派出的是沙皇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的特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此人曾出任过沙皇政府的外交大臣,如今归顺了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成为其心腹。而莫斯科方面,派出的却直接是哥萨克军队中的一名上将斯科别列夫,因为莫斯科的官员奇缺,到目前为止,莫斯科的沙俄政权还没有足够的官员胜任政府各部门官职,而是以战事状态为主,里面的许多部门都临时由军队中的将领充当,因此,这次前来参与谈判的,便是由斯科别列夫上将充当特别使者。
面对两人的竞争,石达开和郭嵩焘都又是好笑,又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最后还是石达开直接开口,说是中华帝国自古以来以年长者为尊,因为圣彼得堡的沙皇是叔父,年纪比莫斯科沙皇年纪大,而圣彼得堡派出的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年纪也比莫斯科方面的斯科别列夫大上一些,因此,就先由圣彼得堡先同己方进行谈判。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虽然年近古稀,但却还是满面红光,精力旺盛,他从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便出任沙俄的外交大臣,一直试图将战败的沙俄重新在国际地位上拉升起来,尽管他已经做得很好,原本已经开始让英国法国和奥地利答应沙俄在克里米亚半岛驻扎少量军队,但没想到,事与愿违,随着沙俄的两次出兵与中华帝国交战都惨遭失败,沙俄的名声一落千丈,这还不止,偏偏沙皇竟然被刺杀身亡,一下子便造成整个沙俄的彻底分裂,四处叛乱不说,连沙皇的正统都开始动乱了根基,圣彼得堡的沙皇登基不久,莫斯科也出现沙皇登基,他对于谁出任沙皇并没有多少兴趣,但沙俄的首都必须还是在圣彼得堡,这样才能出海,才能更好的发展俄罗斯帝国。因此,对于沙俄的动乱,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忧心忡忡,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将沙俄带领出目前的困境。而这个方法,目前看来,只有与中华帝国和谈才行,而自己能做的,只有尽力为俄国减少些损失罢了。
“亲王殿下,还有郭特使,首先声明一点,我们俄罗斯帝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是在圣彼得堡,唯一的俄罗斯皇帝陛下,是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陛下。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商谈一切的外交谈判,否则的话,我们俄罗斯帝国不承认一切条约!”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虽然一脸的谦恭之色,但说出来的话,却让郭嵩焘有些吃惊,他没想到,这位年老的洋人有这份胆色,还这么忠心地对待圣彼得堡的这位新沙皇。
听完郭嵩焘的翻译,石达开直接开口答复道“使者先生,你要想清楚,我们中华帝国的选择很多!首先,不一定非要同你们沙俄谈判,其次退一步讲,不一定非要同你们圣彼得堡谈判!你也看到了,我们中华帝国的军阵严明,我们虽然不大情愿再进一步攻打贵国,但若是一直看不到贵国的诚意,也不排除勉为其难地继续进军。何况,还有其他那么多的欧洲国家也在近期攻打贵国,贵国真的没有压力?更何况,旁边的莫斯科政府还等着要跟我们谈判呢,你们不能答应的条件,他们应该能答应!没办法,我只能承认他们代表沙俄政府!”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脸色大变,他没想到面前的这名华人亲王竟然如此犀利跟直接,一句话便将他逼入绝境。无奈之下,他只能退让道“亲王殿下,我只是恳求殿下承认我们圣彼得堡才是沙俄的唯一合法政府!至于当初杜加麦利答应的条件,大部分我们都予以承认和接受!”
郭嵩焘哈哈一笑,道“这个问题不需我们义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