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清兵又有两百余人中弹落马。剩下的清兵,见势不妙,连忙簇拥着中间的几十人,往东南面逃窜。
见清军逃走,石达开和谭绍光两人豪气大生,高呼一声:“杀清妖!”率领身边的亲兵朝清军追去。而张英等八百马兵,也纷纷嚎叫着将手中射完的左轮手枪重新插入腰间,抽出背后的马刀挥舞着,杀气腾腾朝清兵追杀过去。
清军根本无心作战,四散奔逃。
黑夜中,一片混乱,不少清兵逃散了,辨不清方向,不是被讨虏军发现砍死,便是撞上绊马绳摔下马来被俘。
石达开和谭绍光两人领着近百亲兵,紧紧跟随一伙清军,跑了一里多远后,却发现追击的清军越来越少,竟慢慢分散各自逃窜了。
见这伙清军只剩下数十人,石达开和谭绍光两人各率五十余骑兵,想分成两路包抄过去,不料清军骑术高超,竟追赶不上。
眼见追击的清军就要融入黑暗之中,忽然前面一片火光,却是另外的一股讨虏军见是清兵,便是一阵开火,射杀十余名清兵,将这伙清军拦截下来。
清兵见前有阻截,便欲转向往侧面而逃,无奈这一耽搁,速度慢了下来,一下,便被后面追来的石达开和谭绍光两人领兵双双截住。
清兵二十余人抽出马刀,将另外十余人围在中央护卫起来,显然是保护着什么重要人物。这个举动更加引得讨虏军战意盎然,谭绍光领兵便砍杀过去,石达开见状,也分出二十余人上前厮杀,另外三十人,紧紧盯住中间的十余名清妖。
很快,这二十余名清兵被气势如虹的讨虏军将士一一砍杀落马,而讨虏军将士只战死一人,伤了数人。
中间的十余名清妖刚想逃跑,便被石达开领着的三十余人团团围住。见状,其中的三名清妖从头顶摸出一枚长长的发簪,插入自己的喉咙。石达开等人这才惊异地发现,这十余名清妖竟然都是女人!
连忙上前将剩余的清妖全部掀翻落马,俘虏起来。
将俘虏的九名女人押回山谷的时候,天色已经开始蒙蒙亮了。除张英的八百马兵外,其余的讨虏军都已经回到山谷谷口。
战事已经基本结束,讨虏军将士正在打扫战场。
一夜激战,尽管很是疲惫不堪,但一场大胜,让讨虏军将士很是兴奋不已。
谭绍光也是兴奋得满面涨红,而他身边的义王石达开也是,不复平日里的一幅沉稳模样。原因无他,便是他们俘虏的8个女人。
石达开也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俘虏了这么重要的人物:
为首者,是皇后钮祜禄氏;
其次,分别为婉嫔索绰络氏;云嫔武佳氏;容贵人伊尔根觉罗氏;伊贵人伊尔根觉罗氏;祺贵人佟佳氏;玫贵人徐佳氏;璷贵人那拉氏。
总共八名咸丰的后妃。
可惜的是,清妖太妃博尔济吉特氏和新晋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杏贞没有发现踪影,而丽嫔他他拉氏和吉常在王氏、庆常在张氏三人,眼见逃不掉,便拔银簪自尽而亡。
为了不让其余的妃嫔们自尽,谭绍光粗鲁的威胁着,若是谁自尽了,便将其全身脱光,放在北京城门外示众!顿时,再没人敢打自尽的主意。
石达开大喜,和谭绍光稍事商议,便将伏击清军的战况,尤其是俘虏到清妖酋的9名后妃的事情,急报给圣王冯云山!
一个时辰后,张英率领七百八十多名马兵,押解着三百余名俘虏和六百余马匹,缓缓走来,张英也是一脸喜色,牵着一匹马,背上驮着一名手脚被五花大绑的满清大官,一问,才知道竟是清妖的怡亲王载垣。
这时,天色更亮堂了些。其余的千余马兵也都从山谷周围返回谷口,而山上的步兵团将士和官道两端的讨虏军将士们,也都纷纷集结起来,各团团长纷纷向石达开和谭绍光禀报战事情况。
昨夜对清妖的伏击,可谓大获全胜。在驿站、山谷两处以及沿途路上,当场击毙清妖骑兵一千七百余人,俘虏近三千人,其中受伤的清妖兵千余人,满清官员王爷以及后妃和太监宫女等二百余人,清妖只剩不到千人逃走。
让石达开和谭绍光郁闷的是,清妖酋咸丰竟然逃走了。跟随咸丰一道北逃的朝中的主要大臣,也都没见踪影。
……
距离山谷的东北方向近二十里外的一处前往密云的官道上,咸丰一脸狼狈的躺在满是尘土的荒地里,一脸颓然地仰望着天空,心中屈辱无比。
这一晚所遭遇的苦难,比他一辈子都多!
舍弃马车后,他好不容易克服童年的阴影和心中的恐惧,骑上马,在亲军侍卫和前锋营、骁骑营等护卫下,逃出山谷,却马上又遭一伙同样是马兵的粤贼伏击。
可恶的粤贼,仿佛提前知道似的,早就埋伏在那。咸丰当时便心如死灰,情知逃不出去而来,正在犹豫到底是该自杀,还是和贼兵讲和,留自己一条命的时候,还是怡亲王载垣,主动率领数百骑兵往东北方突围,将贼兵都吸引过去。御前侍卫珠勒亨率领三百骑赶来,护卫着他和太妃、小阿哥先撤向东南,在潮白河边上发现一处水浅之处,淌水过河,这才摆脱追兵。
回想起一晚的经历,犹如噩梦一般,咸丰一辈子都没这么惶恐过。
他披头散发,半路上为了不显露自己身份,脱掉龙袍,换上一名亲军侍卫的衣服,被一路的树枝荆条划破皮肤,过河时虽然是由几名亲军侍卫背着,还是沾湿了衣服,搞的浑身湿冷,一路骑马大腿内侧摩破了皮,渗出了血水!
这些,都是他一辈子都从未经历过的。他暗暗发誓,回到热河行宫,要重整兵马,将粤贼都斩尽杀绝,方解今日之恨。
稍稍休息片刻,咸丰害怕贼兵还会追来,便立刻催促再次逃命。
一路上,陆续有二三百逃散的清军骑兵赶来,汇合在一起。见有六百余骑了,咸丰心中稍安。他将御前侍卫珠勒亨召来,问道:“爱卿,距离密云城还有多远?”
珠勒亨脸色阴郁,哭丧着脸回道:“皇上,离密云城还有十余里。皇上……”
珠勒亨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咸丰怒道:“有什么事情,说!”
“皇上,听刚才逃出的几名二等侍卫说,皇后娘娘和一干娘娘都落入贼兵之手!”珠勒亨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大哭请罪:“奴才该死,没能保护好娘娘们!奴才死罪!”
咸丰闻言,如遭雷击,只觉胸口一痛,翻身便从马背上一头栽了下来。
第588章 前往圆明园路上的跨时空思念()
八里桥大胜之后,冯云山只是让讨虏军稍稍休整了半日,便决定次日一早就开始攻占北京城。
八里桥的战事结果已经全部统计出来了。
蒙古和满旗骑兵一共被击毙四千余骑,俘虏一千骑;满旗步卒和汉军八旗步卒被死伤三千,俘虏四千余人。最让冯云山心动的是俘获了一千五百余匹蒙古战马,虽说不是特别高大,但毕竟是战马,终于可以组建一支小型骑兵了。
不过,冯云山不会组建像蒙古骑兵这样的骑射兵种,训练费劲不说,在这与火枪对战的时代,根本就没什么作用了,反倒不如直接冲杀过去的重骑兵。而冯云山想象的是组建一支火枪骑兵,将骑兵专用的夏普斯卡宾枪装备上去,必定能所向披靡,为日后平定北方做好准备。
讨虏军将士,也牺牲了四百余人,其中黄埔二期的学员就有十六人之多,让冯云山心中不由一痛。他不明白,那些历史书上写的英法联军在八里桥战役中,只战死了十二人,怎么来的?难道自己的讨虏军将士,与洋人差距还有这么大?还是满清知道洋人不会夺取他们的江山,所以直接放水弃战而逃?
这些,冯云山却是难以追究了,他也没空理会这些事情。先是连夜将石达开和谭绍光派遣出去后,便同时派出探马,将整个北京城的防守情况侦查起来。
次日一早,冯云山接报,城外的近万清军不战而退,而咸丰已经率领五千余禁卫骑兵,带着后妃和一干大臣北逃热河,派他的亲弟弟恭亲王奕?留守北京城。
而奕?认为北京城太大,守兵不多,加上留守北京的一应王公大臣都说“城不可守“,于是,他干脆下令将整个外城放弃,将兵力集中防守内城。
于是,除了僧格林沁的二万多名清兵从朝阳门退守回内城,整个北京外城的万余清兵也都撤入内城,连圆明园内的没被咸丰带走的四千禁卫旗兵也全部调回北京城内,直接将北京外城全部弃守!
冯云山大喜过望!原本以为,历史上的奕?和僧格林沁虽然也将北京外城弃守,但那时对洋人的军队,对于讨虏军,冯云山以为清妖必定会严防死守,可没想到,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想不到,他们还是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于是,冯云山直接调动讨虏军大军,行动起来。
由于讨虏军兵力不多,冯云山并没有下令直接分散开来去包围北京城,而是集中兵力,分为三路进攻。
林凤祥率领甲一师一万讨虏军将士从城东攻打东直门和朝阳门;
陈天仕率领甲八师一万讨虏军将士从城西攻打阜成门和西直门;
而罗大纲率领甲五师的四个陆战团和甲十师的四个陆战团近万人,直接轻松占领外城,从城南攻打正阳门。
而冯云山自己,则亲率甲九师剩余的四千将士和乙一师的三千将士,以及近二千余名甲十师和乙五师的水师,驾驶小型战船,经过清河内河道,前往北京城西北郊的圆明园。
虽然已经十月份,太阳依然有些晒人。冯云山和七千将士走的是陆路,顶着烈日,大步地向前推进。不过,因为知道清妖都已经全部撤回北京城,城外即便有清妖,也是少数的探子和残余的兵力,冯云山并没有小心翼翼,而是直接取道小路,向圆明园进军。
看着道路两旁的清代民宅,以及一片片农田和菜园。冯云山不由感叹,这是北京城啊,若是一百多年后,只怕这里会是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而此刻,却还是偏远的乡下。
一路上都是盘根错节的树木,灌木丛,若不是提前让一些乡民带路,还有数十名俘虏在前方指点,冯云山怀疑在这乡间绕来绕去的只怕会迷路了。
一路疾走,怕是走了四十余里,却还是没能在天黑前赶到圆明园。见讨虏军都是疲惫不堪,且天色已晚。
探马四下探查,发现旁边有座真武庙,于是讨虏军便在真武庙附近就地扎营。
天空晴朗,望着漫天的星光,冯云山忽然想起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五,是父亲的生日。顿时,一股思念的潮水,从心底漫延,心情不由有些激荡起来。
在后世的那一生,冯云山,不应该是叫冯绍光,冯云山苦笑起来:几乎有些忘记了自己原本的名字了。当时的冯绍光,虽然来过北京很多次,但每次不是匆匆经过,就是忙于工作的事情,还从未在北京的土地上,这么有闲暇地望着星空。
冯云山记得,有次想换工作,在北京面试国内最大的煤炭集团旗下的炼化企业,便在北京呆了一晚。记得那次,也是农历十月初五,冯云山原本没怎么有思乡之情,突然听到电视里想起了天气预报那个熟悉的音乐,顿时发现,竟然如此想家,这才想起这天竟然是父亲的生日,自己一处差忙了都差点忘记了,于是赶紧打个电话回家。
而今晚,竟然这么巧,居然又是十月初五了,自己又来到了这北京之地。但可惜的是,自己再也不可能打个电话回家问候下父亲,给他道声生日快乐了!
冯云山望着漫天的星光,想起小时候每次父亲生日的时候,母亲总会煮几个鸡蛋,而每次都会让他陪父亲过生,享受那鸡蛋的美味。
冯云山后来吃过无数的鸡蛋,可都再没有那种美味了!
一时间,冯云山不由回忆起许多事情来,从小到大,过往的点点滴滴,不禁让他泪流满面,思念如潮。
不知道,自己父母会怎么样?失去了儿子,伤心欲绝是肯定的,也不知道过了这两年多,他们有没有好一点?
不知道母亲的糖尿病好些了没有?不知道父亲的肩周炎,还是不是老在折磨他老人家?
不知道自己被那博物馆的火炮炸死,有没有赔偿给父母一笔钱,让他们安度晚年?
在跨越时空的思念里,泪眼朦胧之间,冯云山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589章 千古一绝圆明园(祝大家520快乐,大章求支持)()
次日一早,冯云山便继续领军前行,赶往圆明园。
对于圆明园这处中华文明的瑰宝,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不过,这样的评价,一看便知是洋人所评论。
对于后世以洋人的观点为准则的社会风气,冯云山深恶痛绝,自然,在这个时代,他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同时,圆明园,因为有自己在,必定不会再让它像历史上一样,被西洋侵略者所洗劫一空,再焚之一炬!
在十余名“满奸”的领路下,冯云山率领七千讨虏军将士,穿过一个名为八家村的村落,便进入了海淀镇。
“满奸”介绍,海淀镇一带住的人,不富即贵。冯云山扭头一看两边的住宅,还真是,一处处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皇家宫第,出现在眼前。走过一座横跨名为清河的运河上的壮观大桥,便来到一条笔直的林阴大道。
大道的一边,一个个园林和满旗贵族的私人府邸庭院交相掩映,另一边,则是高大的不知名绿树排列成行,煞是好看。
林阴大道直接便是通向圆明园的大门,大门前有个很大的广场,广场构成一个巨大的凸字形,四周都是榆树,冯云山置身广场中间,忽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整个广场全都用汉白玉砌成,四边各有一只巨大的鎏金铜狮,立在 3 米多高的大理石底座上,威风凛凛,只不过,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