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昨夜俺家大牛在野外套了只兔子,要不今晚上来俺家聚聚,俺们两个喝一口?”
“那感情好啊,就这么说定了啊!”
老陈也不是客气的人,两家多年交情在,对于杨老汉这伙计他可一点都不生疏地。
家里有了支取的五斗粮种,又有了崭新工具,而且多余一块银元还能改善家中环境,着实让杨老汉一家,在这十几年里,头一回感到了生活的美好。
洪朝的春耕支持不止于发放实物,但是这些没有太高门槛的实物发放,却是再一次将民间百姓们对于大明朝数百年累积下来的正统名声,最沉重的打击。
至此,洪朝统治下已经登记了名册的一千余万人口,除了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恐怕再也没有多少人,还会念记着明朝朱氏这位故主的好。
打铁趁热,洪朝农业部不仅为北方数省百姓们,准备一百万石的优秀粮种,同时他们还早早征调了数千名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农业技师,聘请他们去到乡间地头去,推广如玉米、红薯这一类外来作物的种植,还有“占城四号”、“麦芒二号”这些改进粮种种植时,所需要的注意事项。
经过多年对于农业种植的重视和研究,洪朝的人才们,再也不会认为种植粮食是一件多么见到的事情了。
各种粮食之间的种植间距,粮食施肥除草等等事项,无一不蕴含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种植风格,最后带来的种植结果,往往就会差距二三十斤。
看似差距不大,但别忘了这只是一亩地的差距,放在十亩二十亩,那可就伤口一两石的差距,再扩大下去,所带来的差距,更是不可估量。
洪朝建立至今,其他的任何物资,乃至金钱方面,他们都需要精打细算,可偏偏就是在粮食这方面,农业部从来就没有太过担心。
仅以如今洪朝开发出来的大元岛、琼州和吕宋群岛,所产粮食不仅足以供给洪朝所有版图之百姓军队所用,甚至还有不少盈余,可以出售給东北的叶赫伊通部等其他势力。
“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更新最快 手机端::
如果说杨老汉他们的村子又什么大变化的话,那么久不得不说一说他们村子里新建起来的村委会了。
村委会的组成人员也是简单,除了村长和村会计是县城里派来的以外,其他的副村长和两名村委成员,则是杨老头他们村子里有名气又有学问的人员。
看似不大的村委会,却是做着一千里正所办的事情,甚至还要更多。
还好,杨德旺老汉他们这个村子,以前时常受到战乱侵袭,相亲们逃的逃死的死,曾经在村里占据大多数的大姓家族先在人口却是与其他在此定居的人家之间,实力差距不大。
以前村里但凡发生什么事情,大家总是寻求村里年长者和大族族长,还有那里正来解决。
而现在,村里有名望的老者被请去了村委会担任名誉成员,有纷争时可以从旁给予村长他们一定建议,可实际上真正做出决定的人还是村长和副村长他们。
尤其是村长的权力,却是比副村长大上太多。
村委会成立之后村长他们第一件事情,便是在村中心挂上一口老钟,有事的时候敲响大钟,也就是在告诉村里的家中主心骨们,到村委会议事了。
“今天把大家伙找来,其实伤口有几件事情跟大家通报一下。”
村长是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毛头小伙子,没有跟他们这些村民一样的长鬏,却是一头清爽干练的寸头,站在村中最宽阔的广场上,甚是惹眼。
别看这少年人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但是在村里这几个月下来,却是实打实地用行动,获得了大家的敬重。
尤其是这些时日里,他带着人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解释洪朝春耕政策,同时手把手为大家分析洪朝提供粮种的各种优缺点,可算是为大家帮了很大的忙了。
平时行为处事时,年轻村长一副文弱书生的打扮,却能跟着大家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而且还没有任何怨言,这却让本就对读书人高看一眼的庄稼汉们,更是觉得这样一位长官,很是让人亲近。
“一个事情,马上春耕了,咱们山阳县农业局派出来得一名农业技师,会在明天到咱们村里来,教授大家如何种植玉米、红薯,所以,希望大家明天先放一放手里的活计,好好跟咱们这位师傅讨教讨教。”
“大家可别认为这种地还需要什么学习的,你们都是从小便种地的主儿,该怎么种粮,还需要人教吗?”
“要知道,在咱们洪朝大元岛那边,一亩地光是依靠技术种植小麦,一季就能收获三石以上的粮食,这可不是特例,而是常态哦!”
“所以,大家想要地里的粮食多产量,那么大家可一定要好好跟怎么这位师傅学习,最好能将他的所有技术都淘干净!”
377 政策()
“这第二个呢,则是咱们县里要开办学堂了,所有大家家中年岁在六岁以上十二以下的孩童,都需要再进县城学堂读书。”
第一件事情说出来,虽然大家都对自己种地农活充满信心,可若是能从其他师傅身上学到些技术,那也不算坏事,故而当村长給大家提要求时,他们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当村长提出让孩童们去上学的要求时,在场众人的神色却是各有不同了。
“放心,初级扫盲学堂不需要大家出具束脩,咱们洪朝教育部有提供专门的资金,来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到中级学堂和专业技校之时,才会需要自己提供学费,不过这就需要各位家长们自己自愿了,我洪朝绝对不会强求的。”
即便村长说出无需缴纳学费的好消息,在场各家的家长们,依旧还是不那么看好这件事情。
在他们心里,家里的半大小子也是能够做不少的事情的,放牛放羊,帮家里打理家务,做饭打柴都能抵上大用的,这一下子被村里带去学习,岂不是让家里少了不少劳力吗?
现在正是春耕之时,家家户户都有十几二十亩良田需要种植,人家都闲家里劳力不够呐,现在突然来上这么一出,至少眼前这些没有太多远见的百姓们,可想不到这事背后的好处。
“俺家那个笨蛋,学识字有啥用出都没有,可比浪费这个时间呢!”更新最快 电脑端::/
人群里,有人在底下发出抱怨。
虽然大家平日里对有学识对书生都格外地敬重,可真要这等好事落到自己家的孩子身上时,这些农夫们总难免会觉得自卑自弃,认为家里都孩子不是读书的料,甚至连让他们去试一试的想法都少有。
“这个是我洪朝的政策,所有敢于违抗这道命令的,我朝将会收回发放給你们的土地,停掉你们的贷款。”
从洪堂笨港学堂毕业的年轻村长吴江也是无奈,很多时候对于他麾下这群老百姓,他是打心里面觉得这些人有时候真是不可理喻,明明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他们却总会为了端起的小利而死活不愿让步,这时他当上村长之后,最大的一个感受。
“你们别想耍滑头,在你们登记名册之时,你们家中孩童就已经上了咱们学堂的名册中,到时候哪家要是不送孩子们去读书识字,那么不好意思,我这个村长可是真会带人去操家的!”
想要打消百姓们心中固有的观点,很多时候光是靠解释劝说是不行的,反而像这种威胁恐吓的办事风格,却是能很快达成效果,让百姓们接受。
“可、可是县城距离咱们村子百余里地的路程,孩子们来去不太方便吧?”
面对洪朝强硬的政策,百姓们最终能够做的不多,仅有妥协而已,不过随着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一个事实之后,却也多了几分对于家中孩子的顾虑。
“咱们洪朝学堂实行的寄宿制教学,每一旬授课七天,然后放假三天,遇到农忙之时也会有相应对假期的,大家不需要太过担心他们在学校的事情。”
“而咱们村里孩子前往县里读书,我村委会会雇上一辆牛车,将孩子们安全送到学堂,以此解决大家的麻烦,让大家能放心。”
洪朝政府的摊子还是铺的太大了,各个地方都需要人手,即便在北方各地也逐渐开始招收有能力的人才加入政府建设,可是依旧还是有无数的工资哦岗位需要人手。
当然,这也与洪朝政府工作岗位需要条件有关,至少洪朝绝大多数的岗位,都需要通识文字,且有一定的开拓眼光,放眼如今各省凋零的情景,又能有多少人才留给洪朝呢。
大元岛和吕宋群岛这些年来所积攒对人力资源,几乎被洪朝李天养他们給抽调一空了,却是搞得大元岛和吕宋群岛上的百姓们怨声载道。
原因无他,读过书的年轻人,自然希望能走出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毕竟大家寒窗苦读十数载,学了一肚子的文化知识,也是需要一个舞台来施展实践一下的。
而他们都父母,当初将孩子们送去读书,为的是自己都孩子能够有一个稳定而有前途的工作,然后大家一家子人和和美美住在一起,那就可以了。
只是,现在洪朝政府安排給年轻人、文化人的工作有前途倒是有前途,但是却是需要远渡重洋到数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去工作,这对于这个时代还保留着养儿防老等思维的老人们来说,却是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在未来至少几年时间里,大元岛上出来的年轻人们,是不可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甚至有可能还会被着自己的父母家人,在外面成家立业者只会越来越多。
如此一来,大元岛和吕宋这片洪朝开基之业中老百姓们,少不了因此而对政府有着诸多不满,同时抵触自己的儿女们前往外地工作。
可是在洪朝年轻人们的坚持,还有政府的鼓励下,老人们的坚持最后只能变成妥协,最后将不忿藏在心中。
可即便如此,洪朝政府有文化能力的嗯嗯,也依旧不够用,故而现在为了节约教育资源,便只能以县城为单位,将大量的毛头小伙子们聚集在一起,然后再统一施教。
“俺家女娃不用送去读书吧?她们读书出来也没什么用,家里可还需要她们来帮衬一下呢!”
“不行,我朝政策里所说的孩童,可是不分男女的!”
村长断然否决了人群里有着诸多认同的一份建议。
“谁说女孩儿读书么努力用的?”
“咱们县政府教育局局长可就是一位女子,县医院的院长也是女子。”
“在咱洪朝政府各部门里,所有男子能干的工作,咱们朝廷麾下的女子同样能够干,而且干得也不差!”
“所以,大家别想使其他的坏主意,家里到年岁的女孩儿,都要跟男娃儿们一起,送到学堂就读!”
378 远方之客()
曾经大明最大卫所之一的天津卫,现在却是成为洪朝政治中心北迁之后,最是繁华的一处埠头。
洪朝倚仗着他们强大的海上实力,在封锁了江南大明王朝的远洋贸易渠道的同时,却还有余力来继续他们的远洋贸易。
而随着山西这座瓷器制造天下闻名的省份,落入到洪朝,而南方琼州省、大元省也逐步开始发展起他们的丝绸制造业,实则曾经远东华夏之地的绝大多数特产,洪朝都已经能够独立地供应給外来西洋海商了。
当然,受限于产能和技术、原料等因素,洪朝现今尚不足以满足西洋人庞大的贸易需求,这些产业也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洪朝政府在京师,也就是现在被李天养命名为后世北京的地方,权利地位逐渐稳固之后,已经消沉了一段时间的贸易体系,又开始重新恢复生机。
天津城作为毗邻北京这座洪朝政治中心的优良深水码头,无数来自南方大元、吕宋的物资,都会在此靠岸。
而东北辽宁省,这些年作为洪朝重要的工业基地,一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各种先进技术,现在也到了开始收获的季节了。
鞍山矿场现在的钢铁产出,却是已经达到了琼州省石碌矿场的规模,每月产出的钢材以数十吨记。
不过由于石碌矿场钢铁含有其他不知名元素的关系,使得石碌矿场的钢铁,依旧作为洪朝军队专有之钢材生产地。
也就只有鞍山矿场中产出的钢材,一方面因为有南洋商会无数成员投入的关系,二方面则要提供民生流通,故而这处矿场所产钢铁,大多数都会下放到民间,而其流通源头,绝大半数则是发送至京师中来分配。
“你好,我们是来自欧洲尼德兰共和国的使者,带来我国威廉三世国王,对洪朝陛下荣登皇帝的祝福。”
天津城除了商业最为繁盛以外,同时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这里算得上是洪朝新建外务部的重要据点。
特别是李天养宣布建立洪朝天下,并自封为帝的这几个月来,更是有不少的船队在此靠岸,想要进北京面见李天养。
仙子的李天养,可不是当初在大元岛上之时,谁人想见便能见的了,不管是出于对李天养安全的考量,还是作为一国之主的身份问题,李天养想要走出紫禁城都是需要说服无数的大臣武将,同时还会兴师动众,更别说外人的拜会了。
今天设立在天津城的外务厅长官,是洪朝新生代的突出人物,姓李名杰,现在身为天津外务厅厅长,刚上班没多久,便听到一位头顶棕红头发,带着口音的外国洋人,走到自外务厅来,发出请求。
“请问,您有什么证明吗?”
李杰带着笑容,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发出提问和要求。
“哦,我叫詹姆斯,这里有一封我国国王盖有王国纹章之金泥信件,还有我国议会签署的证明文书。”
“我本人是尼德兰共和国荷兰省郁金香子爵,这是我国议会与国王共同开授的证明文书,请大人过目。”
叫做詹姆斯的洋人,穿着很是花哨,至少很不符合洪朝人的审美观,但却也透露出他的贵族气质。
结果对方给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