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6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有来自盛京的援军,身后最近回家的道路又被洪堂军队给拦腰截断了,让坐镇京师的鳌拜和索额图两位主帅心中犯着嘀咕。

    因为宁锦一线被洪堂军队牢牢掌控的缘故,往来北京城与盛京之间的信件实在有些困难,虽然鳌拜他们听说了盛京之中正处于激烈争权夺利事件当中,然而鞭长莫及之下,他们却也只能是望而生叹,谨守着自己的本分。

    大明人的军队,在北京城下驻扎已经有小两个月的光景了,虽然一直都有着种种试探,但是真正大规模的攻城行为,却是少之又少,更别说动用大型攻城器械了。

    鼎盛时期,鳌拜他们手中拥有的兵力超过十五万之数,如今接连失去占领地,整体龟缩在以北京城为中心的防御圈中,多尔衮他们手中的兵力,却已是不足八万之数了。

    除去大清两黄旗一万五千精锐以外,鳌拜他们手中还有蒙八旗子弟一万出头,剩下的全都是汉人军队。

    对于这些汉人军队,除去他们从大清国内带过来一万余众还能让人有些放心,剩下的四五万大军鳌拜和索额图是一点都不敢让其驻守重要据点。

    当初大好的地盘,在孙传庭明军重新打回来之后,很快便落入到对方手中,其中固然有鳌拜他们主力并未与之交火的缘故。但是同样的,却也是因为他们在明朝收服等那些汉人军队重新倒戈,让他们来不及发出援军,便已成为了对方的地盘。

    接连种种,原本己方兵力就不再占据优势的情形下,鳌拜他们却是只能收缩兵力,分散他们的对手,明朝总督孙传庭手中之兵力,寻找机会与其一战了。

84 套锁() 
鳌拜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就此退走,只是可惜的是当初多尔衮他们走得匆忙,长途跋涉怕耽误回去救援的时间,这在大明朝搜刮的物资银钱,超过大半都囤积在了北京城中。

    己方兵力若是突围的话,就算城下孙传庭一部拥有十余万兵力,鳌拜他们也是不担心的。

    只是若是带着这无数量的物资突围,那鳌拜他们却是没有那个能耐了。

    就此放弃这些物资,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大清军队为了这些物资,损失了多少人手,付出了多少代价?

    更何况若没有这些物资带回国内去,以鳌拜他们所知国内所遭受到的破坏,今年的冬天怕是有些难过了。

    这些年里,冬天是越来越冷了,也越来越漫长了,若非如此,他们大清八旗贵族也不会跟着多尔衮这个家伙胡来,将国内八旗子弟绝大多数带出关来,却让明朝汉人抓住了破绽,突袭空虚的王国地盘当中,造成极大的破坏。

    作为皇太极的忠实心腹,鳌拜、索额图本是两黄旗贵族出身,自然是不愿意见到多尔衮或是豪格这些皇太极等兄弟们登上皇位的。再怎么说如今的大清朝能有此番景象,也是英明之主皇太极付出辛劳所建设而成,凭什么故主皇太极等子嗣不能继承先皇的基业,而是交给先皇那一个个野心博大、心胸却未必及得上故主一半的弟兄们。

    故而,鳌拜他们这些两黄旗的贵族们,在豪格与多尔衮两人争夺皇位的期间,暗下黑手从中渔利,最终却是帮助故主皇太极的四子福临登上了皇位,继承了先皇基业。

    只是如今的顺治皇帝年纪太小,虽然有他们这些两黄旗贵族从旁辅佐,但是最终朝廷权力依旧落到了之前亲王之争中的胜利者多尔衮手中。

    曾经在皇太极时期,作为皇族最大助力的两黄旗子弟,因为之前的争嫡之战中得罪了多尔衮,加上这多尔衮贼心依旧不死,还做着未来登基的准备,却是一直在打压他们两黄旗出身的将领和贵族来。

    如今鳌拜、索额图两人留守大明关内,护卫大清此次南征的战果,其中也不无睿亲王多尔衮担心鳌拜他们两黄旗的贵族跟着一起归国之后,又会因为如今多尔衮的失策,而对其进行攻讦。

    当然,以鳌拜他们的心胸,明知道如今朝内正是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他们倒也是没有想过就此带着队伍回去,争夺属于他们的权力地位,为顺治皇帝助阵。

    不过正因为朝内如今正是混乱之际,就连鳌拜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国内会在什么时候才会派来援军,又要他们这支孤军坚持多久。

    城中的物资堆积如山,就算城外明军围困得死死的,凭城内的物资,鳌拜他们也深信能够坚持一年以上。只是城中更多的是缴获劫掠来的钢铁、丝绸、珍珠种类的军需品或是奢侈品,粮食固然不少,鳌拜他们却也担心会在长时间的持久战中霉变或是被城中虫豸一般的汉人给消耗。

    城外等汉人军队看似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但是依据鳌拜他们散布在周边的精锐斥候来报,在其身后,正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增援而来,似乎是打算正面强攻夺回属于他们的王都了。

    这才是鳌拜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论起坚守战,大清人的精锐部队实话说未必就比汉人军队熟练,很多汉人军队巩固城防的工事、计策,在习惯了弓马上作战的大清军队手中华,能够发挥出来的实力其实要打些折扣的。

    果不其然,正当鳌拜和索额图两人心中焦虑不安之际,围困北京城的明朝军队终于有了动作。

    当着城上大清军队的面,明人军队将战线往前压进至两里左右,站在城上的大清士兵甚至不需要其他工具辅助,只要天气晴朗,都能够看到城下汉人战士身上穿着。

    而让鳌拜和索额图两人有些心惊的,是在明军阵地上,正渐渐拔地而起的十余座炮台,以及在其中军所在,被大清斥候所发现的十余门巨大口径的火炮。

    火炮的发明,让野战无敌的大清人在攻坚之时饱受无数的损失,如今对方在野外构筑炮台,准备利用其来攻城,这本是鳌拜他们曾经担心,但又觉得有些不大可能的事情。

    大明朝固然资源丰富、国力强盛,但是他们在火器制造上却是有些落后了,据大清的情报组织了解,大明朝几乎所有的大威力火炮都是采购自西洋夷人之手。

    就算大明朝如今能仿制西洋大口径火炮,但是其制造技术使得火炮往往过于沉重,且经不起长时间的使用,在这野外作战他们甚至都害怕会被大清骑兵军队的突袭,反过来劫走这些笨重的火炮。

    但是这一批大明军队所用火炮,不但口径巨大,而且其也远比西洋人的铸炮还要轻便,两三匹战马就能拖着它飞跑,使得鳌拜他们却是不敢派出骑兵军队出去突袭,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有恃无恐地搭建炮台,慢慢将绞绳套在己方头上。

    “这样下去不行,得派出骑兵将他们搭建的炮台给捣毁,否则咱们就是这座城池当中的乌龟,接下来将任由对方摧残。”

    鳌拜身为临阵大将,虽然海没有见识过眼前火炮的威力,但是他常年在一线战场作战,却是大致估算得出这些火炮的威力。

    心有忧愁的情况下,鳌拜只能硬着头皮准备做出反应来。

    “不可!”

    索额图却是不赞同鳌拜的意见,发出就的见解来。

    “咱们手中的骑兵数量只有五千,即便强行冲破对方的阵地,若是无法对其看重的火炮产生威胁,一次两次摧毁了对方构筑的炮台,他们也能一次次地将其修复,平白消耗咱们骑兵的实力。”

    “倒不如等他们的火炮全部就位之后,咱们再行发起突击,到时候即便不能一举捣毁几座火炮,却也能多少有些收获,而且还能多拖延一些时间。”

    “哦,看来还是你们这些文人脑子里的坏水多些啊!”

    鳌拜闻言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连连点头赞同道,好歹索额图所言比自己的计划更周详一些。

85 始料不及() 
北方京师附近,即将到来的反攻,在洪门外卫的严密监视下,有序展开着。同时,这一份情报很快便送达了李天养,以及在东北关外的吴杰等人手中。

    之所以对关内京师之地的战争充满关注,是洪门的参机处经过一次次沙盘模拟,以及吴杰他们的深思熟虑,觉得必须在明军反攻回京师之前,势必要将山海关一线长城防线给控制在手中。

    虽然这样一来,会让明军因此在主战场上得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比在局势明朗之后,洪门冒着大明朝不愉的风险控制山海关等重地,却不如他们抢先一步出手,在局势未明之前,拿下山海关这一道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作为进关出关的雄伟高城,不管红丝对于关外的大清,还是对于关内的大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洪门如今占据了之前大明为了防御大清,在关外所打造出来的宁锦防线,然则若是明朝军队在击败了大清留守关内驻军之后,必然会重新染指山海关。

    到时候若是真让大明军队重新占据了山海关,那么随着洪堂军队的重心逐渐北移,到时候想要经山海关杀过来,却是一个需要付出不菲代价的事情。

    大清人在关外,被大明军队阻挡了数十年,雄才伟略的大清两大明主努尔哈赤、皇太极在其面前纷纷刹羽而归,为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足见其险要地位了。

    而此时留守关内的鳌拜、索额图,为了应对大明朝十余万大军的大举进击,将更多的兵力部署在了京师一带,而留守在山海关一线的,更多是中看不中用的汉军士兵。

    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洪堂军队与大清主力军队在关外的一战,损失及其惨重,甚至差一点就被大清主力公司打回到老家去了,此时他们不抓紧时间好生休整、扩军,等到大清军队回过一口起来重整旗鼓杀回来,他们还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当初因为大明王朝这个庞然大物等存在,让大清人忽视了对东江镇明军真正来历的了解和关注。加上东江镇尚可喜一部早前虽然给清军造成了不少的麻烦,但是其所展露出来的实力,在当时却还是不足以让大清任正视。

    随着洪堂军队在大清王朝亮剑,给予大清国境以沉重打击,最终让大清人的目光开始聚焦在他们身上,进而其王国间谍系统开始启动,查到了东江镇将士背后潜藏了良久的洪门存在本身。

    谁也没有想到,看似强大的大明王朝官员里,竟然有人利用其庞大的体量做掩护,在这些年里暗地里发展出另外一个几可与大明朝相匹敌的势力出来。

    这不仅仅是大明朝的失职和耻辱,同时也造成了大清王国灯下黑的轻视,最终使得大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等到大清人反应过来,举一国之力对其进行围剿,最后却是刹羽而归,让大清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地盘上吃了一个大败仗。

    鳌拜和索额图是知道多尔衮亲王的为人的,明白多尔衮手绝对不会坐以待毙,让洪堂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重新站住脚跟。

    等到大清国内的政局重新稳固之后,多尔衮亲王势必会卷土重来,将辽阳以南的洪堂军队赶回到他们曾经来的地方。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鳌拜他们相信,关外的洪堂军队此时怕是正在紧锣密鼓地整顿军队,扩张实力呢,根本分不出心神来管他们西南方向的事情,更不可能聚集大军来攻占山海关这么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的。

    然而,鳌拜他们却是低估了洪门本部李天养想要争霸天下的决心,既然已经走出了这第一步,而且这第一步看起来并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么艰难,李天养便开始为接下来的战局开始做着准备了。

    他曾询问过吴杰他们洪堂驻守东北的军队将领,对于拿下山海关有没有把握,是否有机会等等,得到的回答却是没有问题。

    大清人朝堂上政局的变换,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斗出一个水落石出来,虽然多尔衮亲王在有了两黄旗贵族们的帮助之后渐渐开始掌控其局势来,但是豪格、代善两位亲王他们也不是没有反叛的机会。

    故而,此时洪堂军队若是暗中组织人手攻打山海关,并在攻破城池之后迅速回防,其也未必会给大清人多少反攻的机会的。

    任谁都想不到,差不多被打残,还没有补充完全的洪堂军队,竟然还有勇气发起又一场战役。而恰恰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候,正是他们洪堂军队动手的良机。

    而且,此时攻打山海关也还有很多的优势之处。

    一来,山海关贴近沿海,当初吴杰他们率领洪堂军队突袭山海关,断了大清入关军队的后路,正是依靠洪堂强大的水师运载能力,让拱卫山海关的大清士兵防不胜防。

    二来,当时吴杰他们抵死阻击大清入关的清军将士,拖慢他们回归大清关外的时间之时,虽然最终还是被大清人将山海关重新夺了回去。可是为了夺回山海关,大清人所发起的攻击及其凶猛随城池造成的破坏也是极大。

    随着大清急于赶回国内救援,他们也没有时间对于他们所造成的城池破坏进行修缮。同时他们手中也没有像水泥这样的金手指般修筑神材,直到现在,山海关在鳌拜他们手中大半年了,依旧还是破破烂烂,城防建设大半都还维持着远样,再不复当初在大明人和洪堂手中之时的天下第一关模样了。

    第三,还是山海关中驻守的大清士兵除了有一千人为满蒙混杂的忠诚将士外,其余防卫的上万士兵,都是在大明战场上招降的汉人军队,他们不管是从对大清的忠诚度上,还是在临战意志上,都是滥竽充数的主,对于能跟大清八旗主力都打个不相上下的洪堂军士们来说,不敢说手拿把掐,但是却也能说胜算极高了。

    如是种种,让洪堂军部对拿下山海关已是信心十足,如今便已开始在等待着京城那边的大战打响之后,开始行动了。

86 动手了() 
孙传庭一部对京师城的攻击,没有让洪堂将士等待太久,在崇祯十九年七月十一那天,随着一声声如炸雷般的火炮轰鸣声响起,大明王师反攻京师的号角,就此响起。

    千年古都,或许是第一次被人如此不遗余力地用大威力火炮给轰炸着,城墙内外,到处都是飞扬而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