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5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太极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君王,在吃过无数次火器之苦以后,他们对于火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加强,只是碍于本身火器根基不稳,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又缺乏铁器等重要物资,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也就只能通过投靠他们的晋商范氏等商家穿针引线,为其采买军火。

    只是他们虽然已经极为保密了,可是他们采买军火的动向,却是早就已经落入到了洪门内外卫情报系统的耳目之中了。

    身为对外开放性的埠头,洪门并没有在采买这方面对这些背后实际推手为大清王朝的商人们过多刁难,除了拖延一些时间之外,却是再没有其它的动作了。

    若是因此以为洪门真的良善可欺,那恐怕这个时代最单纯的老百姓们可能会有的想法,就连李天养自己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是这种正直的人。

    搜集了对方商队等资源和情报,不做点事情很明显不是李天养和洪门的风格,如今就算洪门自己不出手,但是凭借他们在大江南北所布下的棋子,只要一句话带出去,自然会有人能够出售对付他们的目标。

    一如现在被洪门所关注的对象,那只前一(个多月刚刚才在大员岛基隆镇采购下十余门火炮、上千支火枪的商队。

    而今天耿仲明他们的目标,便是这支沿着辽东边关深藏山林之中的走私路径,将好不容易从南方大员岛上采购的火器,运输到辽东来的商队。

    此时这支还不知道自己被定为了目标的商队,正在这条隐秘的山路当中艰难跋涉着,为了保证这支商队的安全,从大员岛采购下这批火器之后,商队除了将物资运送到福建内陆,动用了海船运输以外,即便是明知道此时北方动乱,他们也没有敢使用海运将这批物资运送上北方。

    实在是此时洪门在海上的实力太强大了,这支商队的主事者,以及他们背后真正的主人……大清王国,不敢拿自己好不容易筹集资金采购的军火来冒险,只能硬着头皮、花费更多精力使用驼队等方式,往北方运送。

    沿途一路上这支商队经历了无数的难关,好在当初晋商几大家族的余威和人脉都还健在,这几年大清王朝所需要的物资,基本上都通过这些隐秘地渠道,源源不断地送了过去。

    洪门外卫一直都在关注着北方大清人的动向,对于他们在大明王朝的各种渠道打探自然也不会少,几年之间已经知晓了不少对方的隐蔽走私渠道。

    对于李天养和洪门来说,大明朝和大清朝之间鹤蚌相争,他这个渔翁才能更加得利,因此即便洪门外卫已经搜集到了不少的大清走私渠道,可是到头来除了洪门自己人知道以外,他们却是从来没有将其交给明朝官府,让其出兵将其捣毁。

    直到现在,洪门将其中一支商队的情报系统告知给尚可喜他们,让其来捡一捡这个便宜,一来能够让大清折损一大笔物资银钱,二来也能填补东江镇尚可喜他们的物资,增强一下自己的实力,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将军,有人来了!!”

    在耿仲明他们埋伏在这片选址好的山林之中三日之后,终于这群姗姗来迟的目标,显现在了斥候的眼中,汇报给耿仲明。

    “让弟兄们都打起精神来!!!”

    耿仲明闻言精神一震,在这山林当中被蚊蝇叮咬了好几日,日晒雨淋地终于等到了目标,如何不让他兴奋难当:“对方人数多少?马匹货物几何?”

    “人数在一千有余,马匹五百多匹!!”

    斥候将其所得情报报告给耿仲明,耿仲明将其和自己所得情报一对比,然后一拍大腿说道:“对头,就是他们了!!!”

    说话之间,山林南部已经开始出现了稀稀落落地人嘶马鸣,洪堂五千将士纷纷潜伏在山岭高处,悄悄无声地,静静等待着对方入瓮。

    “杀!!!”

    眼见着对方一步步走近包围圈,耿仲明抓住机会一声大喝,隐藏左右的五千将士顿时鱼跃而起,朝着脚下的目标冲了上去。

    

第1280章 战术对抗() 
“啊!!!”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个奄奄一息的女真族战士,就此没有了生息。

    五千战士养精蓄锐埋伏一支不过千余人的商队,对于洪门将士来说,几乎不可能会出现失败的机会。

    虽然大清朝已经十分重视他们这一支驼队了,在过边关的最后一段路程之前,就已经派出了一支五百人的女真骑兵前往接应了,可是面对洪堂军队摧枯拉朽一般的战斗实力面前,五百女真骑士虽然给洪堂子弟带来了一些麻烦,可最终依旧难以阻挡洪堂军队的脚步,被其给全歼了。

    为了俺人耳目,耿仲明没有俘获俘虏,所有还有一口气的女真人和出卖大明利益的商队伙计,都被冷血地耿仲明直接削去了脑袋,连一口活气都没给,甚至那些明显留着鼠尾辫的女真骑士头颅,还被耿仲明叫人給收集起来,装在麻袋里,准备拿回去送给山东巡抚衙门那边去,给东江镇将士们请功去。

    “走了!”

    见战场打扫得差不多了,耿仲明挥了挥手,让将士们带着俘获的物资和战马,沿着原路迅速返航,此时他们再也不用隐藏行踪了,回程路上所遇到的女真、蒙古部族,纷纷成为了他们手中等战利品。

    等到女真人的军队获知消息,赶过来为他们死去的部族乡亲们报仇时,洪堂军队已经来到了辽东的海岸线边闪婚那里早就有洪堂舰队的船只在海面上游弋,等待着他们的凯旋而归。

    女真人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洪堂舰队耀武扬威地携带着他们所获取的物资和斩获,缓慢地消失在大海深处。

    此后,东江镇的洪堂军队,将游击战术的精髓和他们手中最有力的舰队力量给发挥得淋漓尽致,给予大清人远超过当初毛文龙在皮岛上时所造成的麻烦荷损失。

    因为尚可喜他们的存在,整个崇祯十三年过去了大半时间,大清人都没能有机会和精力去入侵大明朝等边关,大明朝边关赢得了难得的和平时光,终于有时间好生休养生息一番。

    从此,大明中枢内阁也算是对于他们同意重建东江镇的布局松了一口气,东江镇如今这般有效等动作,早就已经证明了他们所做安排是正确儿明智等,这对于一直跟大清朝对垒之中吃瘪等大明官方来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情。

    大清人吃亏在水师力量不够强大,只能由着洪堂军队依托他们强大的水师,肆意在辽东的海岸线上胡作非为,就算想要在沿海建立坚固据点,可是面对洪堂水师强大的炮火力量面前,好不容易才筹建起来的据点,不过在数日的炮火当中,就变成了一堆残破的废墟,徒花金钱不说,还消耗着大清人原本就不充足的物资储备。

    可就此任由洪堂军队在自己的沿海如此胡乱破坏也不是一个事儿!

    洪堂军队实在是太滑溜了,大清人在沿海布置据点等时候,他们都能够时不时地渗透进来,跑到辽东半岛的土地上肆意破坏一遭,若是女真人放弃对沿海的驻防,说不得辽东内腹会被洪堂军队搅动成什么模样。

    皇太极虽然已然称帝,可是大清人真正可以耕作的土地本身就不算太多,边关常年动乱,虽然大明人少有会敢于入侵大清人的地盘,可是边疆一带依旧不是合适地耕作之地,易遭破坏。

    而盛京周边可耕种土地不少,但是如今北方正好处于小冰河时期,每一年这冬季来得是越来越早、也越来越远,使得大清王朝的可耕种土地即便耕种粮食,却总是无法保证丰收。

    随着大清朝人口越来越多,光靠他们之前的游牧生活方式,是不可能养活这么庞大人口的,而且皇太极的目光和远见,也不可能就此停下他们王国的脚步,眼睁睁看着南方更加肥沃的土地和人口,空有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队,却不能有所动作。

    因此,每年皇太极都让他们女真蒙古八旗子弟进行劫掠行动,消耗大明朝根基等同事补充大清朝的实力,一边它也不忘让其麾下的百姓开始改变生活方式,从大明、朝鲜劫掠来的人口成为他们耕种等主力,为大清朝的物资、粮草补给做出巨大贡献。

    原本耕种土地就不足,此时若是因为皮岛等洪堂军队骚扰,就此放弃沿海一带数百里的土地,这却是有志于天下的皇太极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就此,整合辽东的大清人算是跟皮岛上等的洪堂将士给杠上了,皇太极一边派出使臣,联络朝鲜王国国王,让其派兵协助自己攻打皮岛,一边则将女真八旗最精锐的骑兵布防靠近沿海一带的腹心城池当中,等待着洪堂军队的出现。

    如此有来有往地接连作战无数次,洪堂军队与女真军队之间互有往来,洪堂军队损失不小,而女真人的军队同样也没能够讨得好去,彼此算是打了一个半斤八两。

    但是归根结底,洪堂军队还是吃了些小亏,虽然他们不用担心自己后路被堵的问题,只要他们不深入到辽东腹心地带,只是在沿海一带活动等话,有洪堂舰队压阵的情况下,女真认为的骑兵也不敢过去逼近,免得成为洪堂舰队的打击目标。

    可是洪堂军队的数目也就只有这区区两万人,连番作战的情况下,那有不折损将士的战斗,到如今接连战斗骚扰下,两万将士却是只剩下一万两千余名了,虽然给女真人造成的损失更大,可是没有足够的补充兵员,是洪堂这一支孤军最大的问题,渐渐地,尚可喜他们也就慢慢歇了下来,不再过多、频繁地去找女真人的麻烦了。

    物资补给、弹药补充等,洪门本部和大明朝官方都能够提供东江将士足够的消耗,毕竟只是不过一两万将士的补给,大明朝再是颓废,可是这点本钱还是没有问题的,在见识了洪堂东江镇的战果之后,中枢内阁等这群大佬们自然是分的清其中投入回报比的,不会对东江镇的洪堂将士故意拖欠粮草补给等。

    但是这兵员的补充,却是有些麻烦了,成为了东江镇将士上下的一个肉头疼的问题。

    

第1281章 新的任务() 
陕西陇县,李自成所部在崇祯十三年从四川边境入陕以后,便一直在陕西地界活动。

    大学士杨嗣昌被京师召回,缘由是他耗资巨大而布局广泛的镇压农民军行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不见确实的成效。

    虽然好不容易大将左良玉他们击溃了张献忠的本部所在,但是却没有能够抓获任何一名起义军大将,其战果也不足以让朝廷重臣们心服,因此被御史弹劾,至此回归京师述职并做解释。

    没了杨嗣昌的指挥,刚刚被打压下去的张献忠气焰顿时再次嚣张起来,连带着让入川的李自成本部也有机会充实自己实力。

    不过张献忠之流固然名义上听从李自成这位闯王命令,可实际行事上他们彼此之间还是各行其事的,李自成突然闯进自己的地盘,张献忠表面上没有什么表示可是内里还是十分抵触的,旗下将士对李自成一部多有刁难之举。

    面对此情此景,李自成心腹幕僚李信最后还是提议退让一步,故而李自成一部又转回到了陕西发展,也算是皆大欢喜。

    陇县县城如今已是成为了闯王李自成休憩议事之所,而诸如李信、何三江这些李自成的心腹大将们,则将住所围绕在李自成住所的周边,以便随时能跟李自成联系。

    距离上一次被洪堂军队击溃,已是一年有余了,此时的李自成一部再次恢复到了原有实力,甚至可以说还有增长。

    这便是身为弄好没军最大的优势,他们的人员补充实在是太容易了,在这种战火纷飞,水深火热之际,百姓们的生活实在太苦了,没有办法想要活下去的百姓总体选择从来不多,加上李自成等人的口号,对于百姓们来说更加诱人,因而他们每到一处,总有百姓乡亲们集体来投,队伍实力想不增加都难。

    只是相较之前而言,这支队伍的实力恐怕还是要稍逊几分的,像何三江所部原本的五千骑兵,自从之前大战损失近两千到如今却也还没有补充完全,只有四千左右规模。

    何三江所在住所,原是一户大户人家的宅邸,三进的大宅子里住上何三江以及他所劫掠而来的妾氏、以及身边亲卫却是足够了。

    此时的何三江住所里,白玉山和一个面目颇生的青年人坐在一起,沉声静气地盯着彼此。

    “两位前辈,家中此番派我前来,实是如今风向有变,家中让我协助两位前辈努力发展!”

    面生的面孔,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原本按照谍战所的规矩,暗谍之间的联系不应该如此不谨慎的,在何三江他们的记忆和学习当中,从来没有这样的见面方式,故而两人面对这位拿出了正确对接方式,联系上自己的这位接应谍子,感觉十分的不适。

    这里可是闯贼的大本营,稍有不慎他们几人可能就会身首分离,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特别是上次闯贼颇为信任的彭志海等人突然反叛,让自己最终被明军击溃之后,闯王李自成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连带等影响便是,即便是对何三江他们这样的心腹将领,李自成也再不像以前那样信任了,连连疑神疑鬼的。

    “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吗?”

    何三江脸色微变,关切地问道。

    “这倒没有,不过家中对于咱们接下来的安排有所变化。”

    刚从大员岛基隆镇赶过来的新人面色平静地回答道,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来意:“从今日起,在未来的三四个月时间里,家里会陆续安排一批人数在百人左右的优秀队员过来,请两位前辈做好准备安顿他们。”

    “而我这次前来与两位前辈交接,就是为他们的到来打好前站的,作为他们与两位前辈联络的中间人!”

    “哦,那不错啊!”

    何三江和白玉山大喜,不由得发出赞叹。

    赞叹声过后,何三江却又有些疑惑:“家里怎么突然安排这么多弟兄过来,这是……”

    “家里面认为,从今以后已经不需要你们再韬光养晦了,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