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海风云- 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福轩、吉仁堂等商号,论实力在各自的老巢中可以说是无人敢于挑战其地位,丹水坑真让他们开设钱庄却又会让他们觉得麻烦,且不值得。

    兔子尚且不吃窝边草,高利贷利润丰厚的背后,是其风险极大,又很得罪乡里乡亲,让自己家族在乡中臭名远扬。

    到了徐海滨他们这种地位,赚钱的门道已经太多了,实在犯不着为了一点利益就让自己家族在乡中无法立足。

    而在其他地方开设钱庄,这却又是一个考验大家背景的时候,同时也容易引起其他人的觊觎。

    如此种种,像徐海滨他们或许很心动与钱庄之利,但是两相比较之后,他们更愿意赚一些踏实钱,最多暗地里收些舌蛇头,以他们的名义放贷,却能少些鱼腥味。

    但是如今李天养的提议,却又不同,洪门在南海当中如今可以说是一手遮天,有他们做后盾就不用害怕自己等人放出去的银钱无法收回来。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算按照洪门李天养所说,不取高利贷九出十三归的利息,而是以低上这个利益太多的利息,大致在总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可是在量大的前提下,其利润可是同样可观的!

    “要不,荣老朽等再考虑考虑?”

    徐海滨等人心中意动,可是却还没有达到化作行动地地步,试探性地说了两句。

    “好,给你们两天时间考虑考虑,正好大家可以在基隆镇多待几天,好好感受一下我基隆镇的风情。”

    李天养应允,没有过多逼迫。

    本章完

第1127章 钱庄之议() 
李天养的提议其实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些时日在商会当中大家彼此拆借资金的活动当中,早就已经验证了李天养提议的可行性。

    临走之前,李天养交给了大家一份关于钱庄开设办法的草案,由得他们打架回去思考。

    李天养草案中关于钱庄的设想,其实跟这个时代的钱庄还是有些差异的,其中最显目的一条,便是允许噗通百姓将家中余钱存入钱庄,并给予其一定利息。

    在这个时代,李天养这个在钱庄上大迈步的举动,让当时看几位拿着李天养草案回去的东主们,第一时间的反应便是觉得这李天养已经疯了!

    众所周知,一般钱庄对于周边普通人家的业务,也就是兑换他们手中的各种制钱,然后换取等比例的官方正钱,同时收取一点手续费;而钱庄赚钱的大头,则是来自于为异地商户发放承兑会票,以及从放贷行为赚取不菲的利息或是手续费。

    而李天养如今这一条出来,却是在让钱庄往外掏钱,换做是任何一个商人看到,都会觉得完全不可思议。

    但是随着李天养在后面解释起其中的用意以后,顿时让在座这些东主们拍案叫绝!!

    究其原因,李天养他们的背后有南洋商会这么一个涵盖了大明海域众多实力不错的友商,其中需要拆借银钱的商号海帮真的不少。

    除了之前那几个大商号以外,实际上南洋商会五十九个成员当中绝大半数都是中小型商会海帮为主。

    海帮是最倒霉的,自从洪门崛起之日起,人马的生存空间一直在被洪门给压缩着,洪门的每一次扩张,也就意味着这些海帮可以容身的地盘又少了很多虽然这些年来他们开始转型,纷纷开始涉足远洋贸易,或是接受其他商号雇佣,运输货物等,可是真要转型起拉开,他们的经济压力无比强大。

    而商会当中的中小型商号,自从洪门将大明海域周边的海贼流寇清剿一空以后,他们海上贸易活动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等到洪门开始组建南洋商会,让这些中小商号搭上洪门这班强大的顺风车以后,他们更是开始迫切地扩张起来。

    吕宋群岛上大片大片地未开发土地、倭国朝鲜对于大明朝各种特产的强大需求、西方人对于华夏丝绸瓷器和香料的追捧,这一切的一切,大家只深恨自己实力不足,资金不丰,看着大把大把地赚钱机会摆在面前,自己却只能拿着一个小碗去舀!

    如果大家能够吸纳到民间百姓手中的银钱,转而用这些百姓手中的银钱拿出去放贷,或是拿给自己周转和发展,那岂不是拿着别人的母鸡来给自己生蛋吗?虽然自己要付出些鸡食给百姓,可是对于自己来说,其风险反而更小了吧!

    怪不得洪门在李天养这位爷的带领下,能一步步走到这步田地,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至于之后李天养对于钱庄的其他设想,在打架看来,反倒没有什么太过稀奇的了,除了放贷利息变得更低等早就在大家意料之中的事情以外,其他方面倒是与这个时代大明朝中的其他钱庄没有太大区别。

    说是考虑两天,实际上仅仅过了一晚上的时间,徐海滨、徐志友等人就纷纷赵山河李天养的门前,明确表示愿意加入到这个钱庄股东当中来。

    李天养其实也没闲着,在跟几位友商提前打了招呼之后,随即有分批次会见了商会当中那些已经跟董浩然预定号货物的各家商号东主们了,将成立钱庄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了开来。

    李天养的野心很大,既然想到了再建立有看过的钱庄,那么在洪门其实已经拥有钱庄的前提下,再开一个钱庄,他的目的是想借用商会各家商号在大明沿海地带老巢中的影响力和实力,开辟一个覆盖性的钱庄。

    如此一来,在新建钱庄各分号之间承接异地兑换会票的业务,必然比如今大明朝中其他钱庄更有优势,竞争力更强。

    等到在钱庄上累积到足够地经验之后,接下来李天养便能借着铺开摊子的钱庄业务,开始发行具有信用价值的银票,让它提前数百年出现在这个时代。

    至于发行银票所带来的影响如何,至少不是一个笨蛋,怕是都能够明白其中其中蕴含的利益和威力来。

    而阻拦这个时代会票业务发展的缺陷,对于惯于开发各种新奇技术的洪门来说,早就已经有了充足的技术累积。

    自洪门齐心堂宣纸仿制出来以后,洪门从来就没有停歇过对于纸张技术的改进,虽然它本身而言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东西。

    同时还有印刷术的印制技术,研发院也有专门的研究小组,对其进行研究,到现在为止,洪门手上拥有了质感更好、材料更复杂的彩色纸张出现,以及彩色印刷和水印印刷挤时间等等手段。

    这些都被李天养秘而不宣地藏在了自己那间办公室地密室当中,就连洪门自己的钱庄都没有使用过这些技术。

    因此,若是能够让南洋钱庄城里起来,并将它铺设开来的话,至少在其他钱庄办理起来战战兢兢地异地会票兑换业务,在洪门手中,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光是那些投机分子想要仿造出洪门印制出来的会票,没个几年、几十年的潜心钻研,都不可能仿制成功;而等到他们仿制出来的事后,洪门恐怕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技术了,反正总是能超前对方一带,保持己方技术上的先进,这比如今大明朝中会票只采用暗码等手段防伪,要来得强大而安全太多。

    能把生意做大做强的人都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到李天养交给自己的那一份草案背后,在几大商号东主表态之前之后,几乎是一致同意了李天养的提议。

    随后,一个个东主纷纷离开基隆镇,回到各自大本营去筹措银钱去了,为即将开业地南洋钱庄提供本钱。

    本章完

第1128章 南洋钱庄() 
钱庄开办的议题,如同当初南洋商会建立一般神速,甚至于为了筹措开办钱庄每家所需要缴纳的本钱和活动资金,好多实力不足的小商会,或是去借取高利贷、或是变卖一些无关紧要的产业出来,誓求能在钱庄当中占上一股。

    有这么大动力,自然也是源自于李天养对于这座钱庄的设想,以及他为了这份设想,而提前暴露来的几个他准备好的杀手锏,譬如印刷会票样本、官场制钱的供货渠道等等。

    而有了洪门这番操作,只牙科是不傻的人都能看出这个钱庄未来必然会是一个下金蛋的母鸡,留下来传家是最好的机会!

    对此,李天养是乐见其成,同时也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实际上这本就是李天养所希望达成的目的,用利益来换取钱庄的快速筹建,对于大明朝充满了悲观的李天养来说,这是他所需要放弃的一些东西。

    否则以洪门的实力,稳扎稳打四五年以后,他们完全有能力自行将洪门钱庄給发展壮大,让源自于后世的银行体系,为洪门未来的金钱短缺带来坚强地后盾。

    半个多月时间以后,基隆镇地码头上久出现了一队队全副武装、紧惕性十足地船队,从这些船队当中,一箱箱沉甸甸地银钱被运送到了基隆镇,交接给了李天养的手中。

    洪堂舰队这些日子也终于有了正式的任务,对于那些自觉运输大批银钱不保险、几乎可以说是倾家荡产地中小商号东主们,与其用自己那几艘货船、那些普通水手运输银钱,那还不如直接找上李天养,请他派出洪堂舰队随行护航。

    也不知道是谁将近期之内有大批银钱流入洪门的消息给泄露了出去,这些时日里原本风平浪静地洪门掌控海域当中,突然一下子又冒出来一大批海贼的身影,使得李天养他们也不得不越发重视商会成员们的财产安全。

    好在,如今洪堂舰队一直都致力于清剿周边海贼团伙,加上洪门又将北方海域有实力地还在帮派纳入到了南洋商会当中,这些临时冒出来的海贼团伙,最多也就是给如今坚船利炮地洪堂舰队带来一些麻烦以外,倒是对商会成员门运输银钱地船只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除了一艘运送银钱地货船突然触礁以外,这些商号东主们就再也没有遭受过其他损失了。

    钱庄筹建的行动,甚至热火到了很多商号东主在除夕佳节里,也都是前往洪门基隆镇的航线上度过的,就怕自己耽误了行程,得不到一份参与钱庄筹建的机会。

    而李天养他们,同样也因此变得匆忙,忙着登记各家商号运输过来的银钱,忙着跟董浩然他们商议钱庄总号的选址和第一批几个钱庄分号地布局等等。

    对,李天养既然把这么多的商号东主们给拖下水来,自然不会是再走以前他们发展的老路,一步步稳扎稳打了,而是以一种强烈地进取精神和态度,从一开始就准备开设一家总号和五家分号这样一来,以后商会成员在基隆镇的采购行动当中,就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心惊胆战四运输这么庞大地一批银钱过来了。

    而钱庄若是能够尽快地开办起来,那些个为了入股而借取了高利贷地中小商号东主们,也能等到钱庄建成以后,再从钱庄当中将钱借出来,去填补自己借取高利贷的亏空,免得时间一长利滚利下来,将会因此危及到他们的商业买卖。

    对于这样的操作,李天养是放任他们这样钻空子的,他之所以要跟所有商号冬至说出这个计划,就是要集中众人之力,让他在未来大明朝倾覆之时,手中可以利用的筹码更多。

    自从建立南洋商会,共同开发吕松群岛以后,李天养才算伤口明白一个道理,很多时候一个人吃独食地行为是不可取的,也是愚蠢的。

    只要像之前在吕宋群岛上的发展那样,洪门付出很小的代价,以及一定的利益,却能坐着赚钱,还有了一大片后勤补给基地,对于如今已经渐渐开始彰显地明朝粮荒,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整个崇祯七年的春节,李天养他们都是在忙碌当中度过,与家人伙伴之间的团聚时间少之又少,但是最后的收获却是,在正月结束之前,洪门一共接收到了来自其他五十九个商会成员所运输过来的银钱六百三十三万两之巨!

    其中尤为让李天养感到好笑的事,当时分红之时吕宋苏禄王国派出了他们的一个小王子前来拜会,正好也得到两艘这个消息事后他带着这个消息回去告诉他的父王的时候,苏禄国王随后久派遣出使者、以及五万两黄金找到李天养,死活要加入到这个计划当中来。

    而李天养在想到,日后南洋商会在吕宋群岛的产业发展起来,以及苏禄王国所在地的棉兰老岛上,丰富的黄金矿产终究会要运输回来,其间的经济贸易必然会很频繁,到时候南洋钱庄肯定会有仰仗苏禄王国这个地头蛇地时候,故而李天养也就点头同意了苏禄国王加入的请求。

    有了充足的银钱资源,那么南洋商会旗下的第一份产业……南洋钱庄的诞生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对于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的李天养他们来说,有了银钱以后,想要开设钱庄那还不就是几句话、一些不动产置办的事情罢了。

    崇祯七年二月二十五,基隆镇上的繁华贸易区中心,在一片喧哗至极地鞭炮轰鸣之声当中,南洋钱庄总号正式挂牌开始营业了。

    营业之时,钱庄所有股东们纷纷到场,就连之前德福轩地东主……已然六十余岁地徐成飞也第一次站立在洪门地土地上。

    甚至这件事情还惊动了福建巡抚朱一冯朱大人,为了继续拉拢李天养这个麾下地实力派人物,朱一冯大人还亲自前来为李天养他们撑场子,可谓给足了李天养他们面子,也让在场的商会股东们心里更是放心了很多。

    本章完

第1129章 杠杆下的支点() 
基隆镇的钱庄总号开业之时带来的热闹,一直持续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直到进入晚春时节以后,才渐渐归于平静。

    在此之间,月港、福州、杭州等五个重要的城市当中,南洋商号的分号也纷纷建立了起来,并逐渐开业。

    新颖地钱庄制度,让南洋钱庄从开业以后,就饱受当地百姓和商户们的关注,谁都不敢相信,原本不管是存钱、借钱和兑钱的钱庄,如今竟然会被南洋钱庄打破了这数百年的规矩,只要存钱在钱庄当中,就有银钱可拿。

    众多的老百姓和地主士绅们纷纷侧目,等待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试水,这个时代除了走南闯北的商人,因为需要在全国各地走动,采买商品物资,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