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李永贞当初的操作,使笨港暂时还留在李天养的手中,那其中自然有当初朝中大臣对于大元岛的偏见,以为李天养所谓的笨港、鸡笼港描述繁华,但是实际情况怕是会让人大失所望,若是真的置县设衙,说不得就会成为阉党发配己方的苦地!
如今既然让南居益得知其中详情,在此置县设衙也是应有之意,作为福建巡抚他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当然,南居益也并不是想要直接剥夺李天养对于笨港的掌控,在官场打拼这么久,南居益想得很清楚,就算真的在笨港置县设衙,若得不到李天养的认可的话,海外之地李天养有千百种方法让前去上任的官员消失于无形。
所以,按照南居益的意思,那就是由他去向李天养提出置县的建议,然后以土著部族繁多为由,由李天养推荐一个能够压服笨港周边诸多部族的人才出来,这样既能让笨港名正言顺置县,又能让李天养依然掌控笨港。
甚至,在笨港走了一圈,顺道又走了一圈鸡笼港候,南居益连鸡笼港都想要一起置县,这两个地方的繁华比之他所辖的福建各县不遑多让,让其很是眼馋。
然则南居益毕竟是在官场上打拼过及时年的老人,能坐上如今这个位置他的智慧和决断非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他很清楚,只要方法得当,想要说动李天养同意置县笨港未必没有可能,但若是再搭上一个鸡笼港的话,那可就不一样了,这就显得那南居益吃相过于难看,很容易引起李天养的反感甚至抵触。
再说了,鸡笼港是李天养水师提督衙门驻地,有这一层关系在,南居益也不能像对待笨港一样,理直气壮与李天养分说。
来笨港的时候南居益悄没生息,回去的时候也是没有天启丝毫的骚动,李天养甚至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南居益曾经到过笨港。
直到南居益突然召见李天养,这让李天养心里有些发毛,他与南居益分属两个阵营,南居益虽非东林党派,但是与其走得也很近,算是同情东林党徒的地方官员。
如今突然召见自己,李天养实在拿不准对方到底是要做什么,不过好歹人家也是自己名义上的长官,既然召见,李天养也不好不给对方这个面子,因此在得到命令的第二天,李天养就往抚台他们行去了。
“来来来,小李将军,请坐,给小李将军看茶!”南居益并没有在他平日办公的抚台衙门召见李天养,而是将他引到了自家的府邸当中,单独面见李天养。
“谢抚台大人!”南居益越是表现得客气,李天养心里越是犯嘀咕,这说明对方必然有所求,才会在彼此关系平淡的情况下,做出如此客气而热情的招待来。
不过李天养也并不是很担心,他本身实力在那摆着,如今同为大明官员,虽然对方是自己上官,可是李天养也不相信对方会撕破脸皮对付自己,更别说在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南居益惹不起,也不知道与李天养团队关系如何的阉党势力呢!
“老是听过往商号摆谈,说你麾下笨港、鸡笼港何等繁华,本官总是不以为然,原来事实真如外间传闻一样,甚至更有超出,倒是显得本官眼光狭隘,有眼无珠了些!”南居益此时仿佛并非一省巡抚,而是一位慈祥的长辈一样,对着李天养就是一顿夸耀:“小李将军原来不但武功了得,文治方面也颇有建树嘛,真是应了古人那句老话:英雄出少年啊!”
李天养心机敏锐,从南居益这番夸奖中听出了些许跟脚,心中猜测难道这抚台大人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去过笨港、鸡笼港不成,如今怎么感觉他很是看好自己手中两处据点呢!
“抚台大人过奖了,下官乡野村夫出身,家中也就只上过数年私塾,哪里当得起文治武功这等夸赞,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更多还是老天爷得照应,和身边兄弟们的扶持而已。”李天养矜持地笑了一笑,谦逊地回答着。
“呵呵,不管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如今小李将军能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必有非凡之处!”南居益哈哈一笑,抚着额下打理得极好的山羊须:“不知小李将军愿否更进一步呢?”
“不知抚台大人此话怎讲?”李天养不知其意地回答道。
“嘿嘿,本官见小李将军手中兵强马壮,只是那葫芦岛行营也好,还是原本澎湖马公岛行营也罢,其中怕是多有难容此等规模的军队驻扎吧!”南居益一副为李天养所想的模样,不动声色地望向眼前的人:“故此,本官想要上请奏折,以大元鸡笼港为据点,再设一军镇鸡笼镇,不知小李将军觉得如何?”
“…………”李天养沉默,只是脸上掩饰不住的惊喜之意从眼神中透出:“这、那下官可就多谢大人成全了。”
军镇与水师衙门驻地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譬如辽东新设的东江镇,几乎可以说是那东江镇总官兵毛文龙一人的地盘,在其镇中,他完全掌握了这一地的生杀大权,各种施令证见均由他出,权柄无出其右!
(本章完)
第868章 说动()
“只是在此之前,本官也要请小李将军帮本官一个小忙的!”见李天养上钩,南居益话题一转脸上带着几分为难之色说道。
“……”李天养虽然心中惊喜莫名,然则见南居益此时此刻做派,顿时明白南居益这是想要凭此换取自己其他支持。
只是自己虽然上任水师提督已有半年时间,可是与南居益打交道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在日常召见或是领取每季奉饷之时有所交流以外,其他时候彼此还是保持着各自互不相干的态度。
官场上讲究互利互惠,此刻南居益突然提出将鸡笼港设为军镇,对于李天养来说自然乐见其成,如此鸡笼港就将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有人眼红也无他法可施。
“大人请说,只要是下官能办到的,定全力而为!”李天养想了片刻,也实在想不出对方所求何事。
“其实对你来说,不过举手之劳而已。”南居益将李天养脸上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只要李天养心动,那么这事就有成功的机会:“本官还想同时上奏朝廷,在笨港置县,设立县衙,统御笨港之中的百姓!”
“!!!”相比之前南居益所给出的利益,此刻南居益提出来的条件在李天养看来实在不是对等交易,因此他本来带着笑意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冰寒如霜地望着南居益回道:“抚台大人,这个请恕下官无能,不……”
“哎,将军且听本官说完嘛!”南居益面色如常,轻声打断李天养的话语:“本官之所以有此想法,其实也是为饿哦大明万年基业考虑,同时也是为笨港中万千百姓所想!”
“如今虽然已经造册,然则笨港毕竟没有一个名分,如今在朝中大臣眼里恐怕还比不得云贵等地的土司百姓。可是恕本官直言,若是没有一个真正的名分存在的话,日后笨港、鸡笼港中万千百姓未来限制多多!”南居益悲天悯人的表情,若是一般人看来,怕是觉得这是一位以民为本的好官:“听说小李将军在笨港、鸡笼两地建立学堂,传授文章,可是你可知道,如开始没有一个正式名分的话,你这些学童日后就算学贯古今也参加不了朝廷科举,难有成就和前途,难道你就愿意让这些学子们寒心苦读数十载,最后依然以耕种为生不成?”
“…………”
“再者说,本官也并非想要谋夺小李将军之基业,本官自然清楚,小李将军为了开发笨港、鸡笼两地,所费精力资源无计其数,当然不愿为他人做嫁衣!”
“因此,本官上奏奏折中,认为笨港毕竟土著生番较多,且不易管理,虽然多有驯服然则依然需要当地有能力和威望之人士安抚邻里,以为初始数十载之县令之职!”
“…………”
南居益洋洋洒洒说了小半个时辰,从各个方面对笨港、鸡笼港两地未来数十年的前景做了深刻的探讨,其中所言多半言之有物,而非夸夸其谈。
当初李永贞受李天养贿赂,虽然为其保留了笨港、鸡笼两地基业不落他人之手,可随之而来的其他麻烦确实使得这两地有着诸多不便,便是连两地百姓出躺远门,也因为没有官府出具路引,而有太多限制。
不愧是能坐上二品大员位置的大人物,口才见识非是一般人物所能比拟,听其交谈良久,李天养都已经不如一开始之时那般坚定反对南居益的提议,而是带着各种深思地在心中计较起来。
当初李天养以笨港、鸡笼为晋身之资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做好了朝廷在这两个地方建立县衙的准备的,只是当初没有想到李永贞及其背后魏忠贤能量巨大,愣是以一不登大雅之堂的借口为其保留了这两块飞地属权。
加上当时朝中大臣摄于阉党气焰最鼎盛时的风头,且本身对于大元这等海外蛮荒之地的偏见,倒也成全了李天养这两块基业短期不入外人法眼。
可是如今既然南居益已然开始谋夺在笨港置县得想法,想来不用多说这两地当中的详情肯定已经为外人得知了,到时候若是传扬出去,即便此刻的南居益暂时放弃打笨港、鸡笼的想法,可也不能保证朝中其他大臣没有这个想法。
而且,在李天养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更大的担忧,那就是他很清楚阉党如今看起来很是强大,可是在李天养浅薄的历史知识当中,这个势力在大明崇祯皇帝登基以后没有多久就分崩离析了。
以李天养的估计,虽然并不知道其时大概是多久,但是想来最多应该不过三五年的时间。
这也就是说,等到阉党倒台之后,不管李天养愿不愿意,为了清除异己,一扫此时分布在朝廷内外的阉党爪牙,那时新上台的崇祯皇帝也会有大动作的。
到时候,李天养就算千百般不愿意,怕也是会因为这两片基业的名分问题,成为别人攻讦自己的手段,引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李天养并不畏惧未来可能得种种不利,随着这些时日一件接着一件的喜事发生,李天养有信心就算离开了大明王朝,笨港团队也依然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和作为。
至少,当初自己所定下保护自己家人和朋友在乱世当中平安生活的目标,在此时看来,已经达成了。
大不了自己直接叛出大明,派出到时候已经规模强大的洪堂舰队封堵海路,这没了强大水师的大明王朝也就只能望洋兴叹,不能奈自己何了!
但是,花了千百般力气和精力才打入大明朝廷,有了如今的官身,到时候若是因此与大明割断联系的话,那岂不是很不值得。
而在李天养渐渐膨胀的野心当中,如果能保留住自己如今的地位,在未来的乱世当中所能谋道的利益,可比到时候封闭大元,断绝与大明的往来所得到的短暂安宁要强上太多啊!
“正好本官将这两封奏折带在身上,要不李将军过目一二,提个建议?”见李天养的年轻愈发柔和,南居益趁热打铁,将早就准备好的奏折拿了出来,递给李天养。
李天养神色阴晴不定,看着眼前的奏折,最终一咬牙还是拿起来仔细阅读起来。
(本章完)
第869章 琉球海贼战事起()
其实在李天养拿起自己递上去的奏折的时候,南居益心里就已经有七八分肯定,自己的说辞打动了李天养。
而后面的事实告诉他,果然与自己预料的一样,李天养拿着走了仔细阅读一遍之后,见两封奏折上所写与南居益此刻所言并无半分差池,心中已经释然不少。
不过最终,李天养还是提出了不少意见,不、不能说意见,而应该说是条件,在大方向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李天养为此提出了不少有利于自己的条件来,以弥补自己的损失。
南居益很干脆的答应了下来,李天养提出来的条件,与此刻自己所获得的官场利益相比,那都是小收益了。再说了答应下这些条件,对于南居益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损失,付出的最后其实也不过是朝廷而已,那他又有什么顾虑呢!
达成一致之后,李天养回到笨港,而南居益则快马加鞭将这两封奏折给送去了京师,以免因为夜长梦多而有什么闪失。
当然,李天养临去之前,南居益也装模作样地请李天养修书一封送与京师李永贞他们,向他们解释一番此事他的态度,免得生出什么误会来。
回到笨港,李天养得内心自然是有些不甘心的,想想日后笨港、鸡笼就将正式纳入大明版图,他苦心孤诣多少年,最后却被大明接盘,若说心里好受那肯定是假的。
不过仔细想想,李天养其实也清楚,自己付出的不过是这两个据点名义上的名分而已,实际上他李天养依然牢牢掌控着这两地。
除非自己过世,否则笨港、鸡笼两地将一直打着他李天养的标记,其他人想要对它们动手,那就要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牙口,这个胆量了!
而自己所得到的呢?
鸡笼港正式建立军镇的话,那么作为军镇必然的总兵人选,李天养将名正言顺地成为鸡笼唯一的军政一把手,没有其他人掣肘。
笨港虽然有了名义上的县令,可是县令人选却是自己的人,其实又跟现在李天养放手鸡笼港、大安港给章宇彦、甘大彪他们有什么区别吗?到头来,这笨港的一切,不还是李天养说了算的吗?
更别说到时候笨港、鸡笼两地的学子们,也不用李天养再花费心机精力去打点上下,为他们安排身份,伪造清白身家去参与科举了。
等等等等着一切,到最后李天养仔细盘算下来,他付出的与得到的其实也还算合理,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不过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李天养就是将安先国拉过来教训了一顿,从之前与南居益得交谈当中,李天养可以断定,南居益必然是微服造访过笨港、鸡笼港,否则在南居益的话语中,断然不可能如此断言笨港、鸡笼港的繁华景象和其中百姓情况。
作为内卫部长,安先国很显然之气这件事情上失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