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不要命地往前冲去,真个是前赴后继。
忽然,城头上也擂响了战鼓,擂鼓的正是祁县县令纪科。随着这阵鼓响,城头上忽然推下许多滚木、擂石,还倒下一罐罐的冒着白雾和臭气的金汁。金汁这东西十分恶毒,其实就是烧沸的人类排泄物,沾到身上不仅会造成灼伤,而且有毒,很难治愈。推动滚木擂石还需要些力气,而倒金汁甚至不需要费力,随便拉个民夫就能完成。
尽管伤亡惨重,但是汉军士兵们还是勇敢地冲到了祁县城下,长梯也架上了城墙,弓弩手们冲过了护城河,在大盾的掩护下朝着城头回射,城上城下不时传出阵阵惨叫。
攻打祁县的战斗从黄昏前一直打到天黑,汉军连续组织五次冲击,付出了近千人的巨大伤亡,而祁县城仍然掌握地袁军手中。张辽没有收兵,吩咐挑灯夜战。
第六次,终于有二十多名士兵攀上了祁县城头,但是后续部队未能及时跟上,站上城头的二十多名勇士最终寡不敌众,全部英勇捐躯。
左右劝道:“将军,士卒们远来疲惫,如今天色又晩,不如暂且收兵,待明日再战。”
张辽一把甩掉身上的锦袍,提刀喝道:“不行!拿不下祁县城,誓不收兵!”
第725章 坚壁清野()
左右不敢再劝,却听张辽大声喝道:“来人!擂鼓!”
战鼓声再次响起,汉军士兵们又扛起长梯冲向祁县城。就在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祁县城下的时候,人群中忽然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张辽手提着大刀冲在了队伍当中!
看到自己的主将身先士卒,本来因为连续攻城不果而受到打击的汉军士气又重新鼓舞起来,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汉军中的将校们却都为张辽捏着一把汗。
这时,城头上的守军似乎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乱箭纷纷朝着张辽射来。张辽大刀狂舞,将羽箭纷纷拨落,脚下却没有丝毫停顿,转眼间便冲过了架在护城河上的长梯。张辽的神勇让城头上的守军都是一呆。
其实,城头上的守军经过几个时辰的激战,此时也已经非常疲劳,弓箭手的双臂都已经发麻,射出的羽箭也没了力道,失了准头,这也令张辽的冲锋轻松了许多洪荒之无极圣帝最新章节。
就在城头守军愣神的功夫,早有两名汉军士兵将长梯架上了城墙。张辽单手提着大刀,另一只手扶着长梯,飞快地向上爬去。当张辽爬到一半的时候,城上的守军才回过神来,有人当头就推下一根擂木。
张辽攀登的速度丝毫不减,大喝一声,刀背狠狠在磕在擂木上,“嘭”的一声闷响,擂木凌空飞起,翻了个跟头,落在城头上,竟然将城头上的守军砸倒一片,城上城下齐声惊呼。
利用这个空档,张辽飞身跃上城头,一口刀上下翻飞,当者披靡。纪科在城头上守了几个时辰,水都没有顾得上喝一口,正等着汉军退下去的时候能够缓了口气,没想到却冲上来一个杀神。纪科拔出了腰间的佩剑,但他终究只是一名文士,那柄剑不过是件装饰,难道还指望可以对抗张辽吗?
眼看着城头上的缺口越来越大,纪科明白大势已去,仰天长叹一声,突然将佩剑架在脖子上,双手一齐用力,鲜血飙起,缓缓倒在城头上。
令张辽意外的是,纪科自杀身亡,守军非但没有放弃抵抗,反而更加激烈了。张辽接连砍翻冲过来有十多名守军士兵和民夫,大刀一挥,暴喝一声道:“都给某住手!”
正在激战的双方被他这一喝都停了下来。张辽沉声说道:“纪科已死,放下武器者不杀!”
有守军大声叫嚷道:“不行!我们要为纪大人报仇!”
这座祁县城虽然坚固,但是比起襄阳城西郊的那座训练中心也多有不如,而汉军却攻得如此艰苦。这里是刘欣计划攻占的几座城池中,最为坚固的一座,张辽没有动用一些重型攻城器械,以尽量保持城池的完整,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纪科平时深得民心,祁县军民都愿意并力死战,这一点张辽已经看出来了。
张辽知道现在不是和那些守军士兵和民夫讲道理的时候,他将手中的大刀重重地顿在地上,转头吩咐道:“虽然各为其主,但是纪大人的忠勇令人敬佩!来人,将纪大人抬下城去,好生收敛。另外给纪大人的家眷发放抚恤,任何人不得骚扰,违令者杀无赦!”
这场攻城战,汉军伤亡惨重,士兵都心怀愤恨,如果守军不敢投降,他们正好可以趁机大开杀戒,为死去的同袍们报仇雪恨。没有了城墙的依托,即使这些守军士兵和民夫再怎样悍不畏死,在强大的汉军面前,也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听了张辽的话,士兵们都焦急起来,议论纷纷。
张辽面色一沉,喝道:“执行命令!”
军令如山,士兵们心中再怎么不甘,也不敢多说,上去几个人将纪科的尸首抬了下去。守城的袁军士兵和民夫见这名汉军将领对纪科颇为尊敬,军心顿时瓦解,纷纷扔掉手中武器,匍匐请降,祁县遂克。
张辽又何尝不想大杀一场,但是守城的袁军姑且不论,这里面还有许多民夫,这些民夫都是本县的丁壮,如果将这些人尽数杀死,也就失去了祁县的民心。他攻占祁县,是要以这里作为抵挡鲜卑骑兵南下的基地,如果失去了民心,这城就很难守了,更不要说以此为基地实施反击了。
守城的军民投降以后,张辽并没有食言,赦免了所有人,愿意留下来共同抗击鲜卑骑兵的,编入民壮队伍,不愿意留下来的,发给路费予以遣散。
这几天不时有北方逃难的百姓从此路过,县令纪科倒是心善,答应放这里百姓进城。只是这些百姓担心祁县离鲜卑人的大营太近,大多数只是稍作停留便继续南下了。而碍于袁绍的命令,纪科也不敢公开宣扬对抗鲜卑,这是唯一让城中军民不满的地方。现在,城中的军民发现这支新来的军队是真心准备与鲜卑人作战的,愿意留下来编入民壮的倒占了大多数。
张辽看到祁县已定,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城,自己则连夜带了五千步骑增援大陵龙战都市。走到半路上,却见对面火把排成一条长龙,一支人马迎面而来,领头之人却是侯弃奴。
原来,纪科对袁家忠心耿耿,得知汉军袭占了中都以后,一面加强城防,派飞马向太原告急,一面却通知临近县城加强戒备。他却不知道凌晨的时候,大陵就已经落入汉军手中,送信的使者连人带信都被韩勇扣了下来。后来,从水陆两路增援大陵的人马都已抵达,侯弃奴与韩勇商量一番,要再立一功,这才分兵一千五百人想偷袭祁县城。也亏得张辽已经连夜攻克了祁县,否则他这一千五百人恐怕还真难成功。
很快,高顺那边也有好消息传了过来,他那一路人马已经攻克了兹氏,现在除了大陵西南二十里外的平陶县,其他城池已经全部拿下。鉴于攻打祁县的教训,张辽没有下令立即攻打平陶,而是派了几名使者前去劝降。
天亮的时候,平陶县令带着一干属吏前来投诚。而这一夜,张辽、高顺都没有闲着,两个人经过彻夜商量,基本确定了防守这片区域,阻止鲜卑骑兵南下的办法。
刘欣向来不喜欢扰民,尤其在临近秋收的关键时刻。但是,现在的重点是如何构筑防线,九个县的民众都被动员了起来。其实,就算他们不扰民,一会鲜卑人打过来,地里的庄稼也会所剩无几。鲜卑人虽然不以谷物为主食,但他们的战马肯定会把地里的麦子当作牧草一样啃个精光。因此,张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坚壁清野。
这里的坚壁清野并不是简单地将百姓家中的余粮收集起来,而是将所有的老百姓都迁进了附近的县城,粮食当然也全部带走了,地里的庄稼不管成熟与否,也全部收割一空,来不及收割的,就放一把火烧掉,总之是不能留给鲜卑人的。
汉军并缺少粮食,这几个县的庄稼即使颗粒无收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次出兵虽然有些仓促,但是刘欣在河东郡早就储存了大量的粮草,现在,这些粮草正源源不断地运过来,永安、绵上聚再到界休这一线,已经变成一座巨大的补给基地。不仅粮草,还有各种守城器械,以及大量的战马。
在派人劝说乡野里的百姓进城躲避的同时,汉军也紧张地进行着各种临战前的准备工作。各县的城池都必须进行修缮和加固,城郊和田野里也开挖了许多陷坑和壕沟,设置了许多隐蔽的障碍,这些都阻挡骑兵冲击的有效手段。
张辽争分夺秒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太原的并州刺史高干此时应该已经得到了消息,说不定邺城的袁绍也已经知道了这里的情况。袁绍的军队和鲜卑骑兵都会很快出现在这里,他必须在敌人到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否则面临困境的不只是他率领的七万第四军团的士兵,还有无数当地百姓。
邺城的袁绍果然得到了汉军大举进攻太原郡的消息,不过,袁绍并没有着急。太原城外的鲜卑大军已经达到二十一万人的规模,每天还有数量不等的鲜卑骑兵通过雁门南下。有这样一支强大的武力做支撑,汉军想要继续北上攻克太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袁绍看来,汉军之所以突然发动这场战争,就是因为得知鲜卑骑兵即将南下的消息,想要先发制人。而汉军能够在两三天之内连续攻克九座城池,说明刘欣已经出动了主力部队。尽管鲜卑人一直按兵不动,但刘欣还是被他们成功地吸引了过去,这就是袁绍所要的效果。
袁绍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汉军继续北上,与鲜卑人在太原附近展开一场大战,杀个两败俱伤。这场大战如果发生,太原的才百姓肯定会遭受巨大的伤害,但袁绍自认为是做大事的人,这些升斗小民的安危又岂放在他的心上?
太原城外的鲜卑大帐中,魁头再次接见了袁绍的使者。这一次,袁绍的使者没有催促他们即刻南下,而是希望他们在太原南边布下阵势,协助高干阻止汉军北上。
魁头这次来是为了树立在族中的威信,他可不愿意自己二十多万大军变成了太原城的挡箭牌。听了袁绍使者的话,魁头冷笑道:“我们鲜卑男儿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岂能像你们汉人一样做个缩头乌龟!传我的命令,大军即刻南下,替袁大将军收复失地,破城之日,纵兵三日!”
第726章 不想杀人()
魁头虽然勇猛,但他并不傻,他也知道,如果没有合适的攻城器械,单靠骑兵是不行的。所以,魁头再次向袁绍的使者提出要求,即使不派兵协助也可以,但是必须提供攻城器械和指导、传授他们如何使用器械的人苗疆蛊事全文阅读。
说实话,魁头这一次的条件并不算太过分,他所要求的不过是一些“重装备”和几十个“教官”而已。不过,这样的条件也要看他是对谁提出来的。如果这个条件是对刘欣提出来的,肯定会遭到断然拒绝。理由会很简单,国之利器,连轻易示人尚且不可,何况是交到别人手里?
可惜,魁头现在提条件的对象是袁绍。在袁绍看来,这是他谈判取得的胜利,自然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运送攻城器械这种事情自然不会由鲜卑人自己来做,高干应魁头的要求给他送来了两万民夫。鲜卑人都骑着高头大马,而这些太原民夫只能步行,还必须拖着沉重的车辆,速度自然跟不上鲜卑人的步伐。残忍、暴躁的鲜卑人不住地催促,轻则抽上两鞭子,重则挥刀砍杀。短短一百多里的路程,便有近千民夫死于鲜卑人的弯刀之下。从太原到大陵这条路,也就成了一条血泪之路。
在鲜卑大军出发之前,袁绍也调动自己的人马向黎阳进发。两天前,曹操已经将黎阳城交回到了袁军手中,而曹操的大军也向南撤回濮阳,摆出一副西进的架势。他调往黎阳的军队中,就包括十万乌恒骑兵。其实,袁绍完全可以直接从邺城出发,先攻河内,再打洛阳,但他却有自己的小算盘。
虽然有先进洛阳者为王这个约定,不过对于这条口头约定,估计谁也不会认真执行。即使如此,袁绍仍然不愿意落后,无论如何也要抢在曹操之前进军洛阳。
黎阳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如果在这里屯积重兵,不仅随时可以对濮阳形成巨大的压力,而且可以阻断曹军西进的道路,可谓一举两得。所以袁绍在和曹操议和的时候,特别将归还黎阳作为先决条件。
这时候,无论刘欣还是袁绍、曹操,都在其他两方布下了许多细作,同时对自己的边境加强了封锁。但是,有条件及时将获取的情报送出去的,只有刘欣的幻影秘谍,他们使用的办法自然就是飞鸽传书。
袁军大队人马南下的消息很快便报到了河内。得知这个情况以后,集中到河内郡的二十八万大军开始向荡阴机动。为了掩人耳目,军队的调动都是选择夜行晓宿,就连河内郡的老百姓都不知道在他们的身边居然集结了这么多人马。
尽管已经封锁了消息,但是大军往荡阴的移动依然选择在夜晚进行,刘欣花大力气在各郡修建的干道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在漆黑的深夜,平坦宽阔的道路也能够保证军队快速地前进,甚至连火把都不用点燃,沿途的驿站还能够提供饮水和干粮。
天亮的时候,来自第一、第二、第三军团的五万骑兵和二十三万步兵就全部抵达了荡阴城。为了隐蔽行踪,队伍没有扎营,而是借住在荡阴城里城外的百姓家中。河内因为在关东,当年并没有受到董卓西凉军的荼毒,不过,汉军多年如一日地帮助百姓做这做那,早已经深得人心。不仅河内的百姓,许多地方的百姓都把汉军士兵当成自己的家人。所以,整整二十八万大军一下子撒进荡阴,顿时就像消失了一般,外人根本看不出一丝端倪。
然而,边境对面袁军毫无遮掩的调动,却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汉军细作的眼中。事实上,袁军的调动不仅毫无遮掩,甚至可以说是鸡飞狗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