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褂形谧伪鹄铩⑼悸掣穸卣饬礁鲆约昂撼嵌冀撬鞘匚赖闹氐恪2还A跣啦⒚挥邢肴盟窃饔颉R虼嗽诎才派喜扇〉氖锹肿ふ摺8喔煺陆谇氲健U鑫饔蚓帕蛉恕K腥嗣磕甓冀竦萌鲈碌男菁俸鸵桓鲈碌募醒盗肥奔洹F渌焙虿攀亲ぴ饔颉R簿褪撬怠UG榭鱿隆N饔蚓胖换嵊兴耐蛉俗ぴ谀抢铩F溆嗔酵蛉嘶蛐菁倩蜓盗贰A跣勒庋觥R彩俏朔乐故勘浅て谠独爰蚁纭R蛭枷缍锤髦纸孤乔樾鳌�

    而农垦军团就不同了。他们是要扎根交趾、九真、日南等地的。属于半军事化状态。对他们的培训。除了基本的军事技能外。还包括各种农活。当然了。这些新兵大多来自农村。很多人本来就是干农活的好手。并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

    为了能够要赶上明年的春耕。农垦军团经过一个月的短暂集训。腊月初十便踏上了前往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征程。因为不是一线作战部队。战斗任务甚至还不如地方军。所以农垦军团的装备都比较简单。穿的是汉军淘汰下来的旧式衣甲。手中的武器是环首刀和长矛。不过。农垦军团还多了许多其他的装备。比如各种农具。还有耕牛和种子。

    和农垦军团一起出发的。还有从各郡县抽调出来的一批儒生。这批儒生中的许多人都参加了今年的科举考试。但是他们的儒学并不符合刘欣选才的要求。基本上都落了榜。现在。刘欣又给了他们一个为国效力的机会。让他们到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去宣传儒术。

    对于儒生们来说。有宣讲儒术的机会。那是求之不得的。谁也不会轻易放弃。只不过这次是到远在天边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宣讲儒术。而且一去就是三年。着实让这些儒生们左右为难。

    这种情况早就在刘欣的预料之中。但是刘欣有把握说服他们。儒生读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出仕吗。当然也不排除少数人是为了成为一代大儒。但那毕竟是非主流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踏入仕途。现在的官吏主要还是来自士族阶层。许多满腹经纶的寒生终其一生都可能没有入仕的机会。

    刘欣开创了科举考试。给了寒生们一个机会。但是名额有限。而且要和士族子弟一起争夺。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而这一次。刘欣给他们开出了“优惠条件”。只要在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干满三年。就给他们安排一个职位。干的好的还可以直接担任县令甚至郡丞、长史。

    这个条件绝对优厚。但是大多数士族子弟还是不放在眼里。因此报名参加的基本上都是难以入仕的寒生。不过。这正好也是刘欣想要的效果。交趾那些地方毕竟还属于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生活的士族子弟。肯定适应不了那里的生活。只有这些出身贫寒。又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的寒门儒生。才有可能坚持下去。

    十万农垦军团的士兵和三百名寒门儒生一起踏上了前往交趾的道路。路途遥远。又都是依靠两条腿走路。至少要一个月以后才能抵达那里。好在张飞、张合等四路军马都没有撤离。并且交州各郡的地方军也在组建当中。倒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但是。当农垦军团抵达交趾以后。却遇上了更大的麻烦。

第677章 下血本() 
从进入交州境内开始。农垦军团中就接连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到达交趾以后。农垦军团中水土不服的士兵已经超过两成。而那三百名寒门儒生本就手缚鸡之力。更是人幸免。只不过症状或轻或重罢了。严重的上吐下泻。连路都走不了。整支队伍便滞留在龙编。不敢继续南下。

    仍然驻守在龙编的张飞不敢怠慢。立即将这里的情况用流星快马报往襄阳。接到交趾的急报。刘欣感到深深的自责。这种情况应该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只是他急于求成。忽略了气候、食物等方面的因素。

    第三军团和第七军团的士兵之所以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他们体格强健。平时又经常到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拉练。已经有了较强的适应性。而农垦军团刚刚组建一个月。真正训练的时间还不超过二十天。再加上长途跋涉。突然到了一个新环境中。身体自然吃不消了。这些常年在田地里劳作的士兵尚且如此。那些每天捧着书本典籍的儒生们就更不用说了。

    刘欣只得亡羊补牢。紧急从医学院抽调了三十名医生派往交趾。再加上驻守交州的第三、第七军团中原有的军医。临时组成了十多支医疗小组。几经努力。终于将水土不服的情况控制了下来。'

    经过这一折腾。等农垦军团和儒生们彻底安顿下来已经是二月初了。驻守交州的军队也作了调整。第七军团已经全部撤回襄阳休整。而精于山地丛林作战的第三军团则分别驻守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其余如苍梧、南海等几个郡则交给了新组建的地方军。农垦军团的士兵们忙着开垦荒地。儒生们也在第三军团和郡县地方军的帮助下办起了学堂。

    为了保证在当地的招生能够顺利进行。刘欣这次是下了血本。所有到学堂读书的孩子不仅费用全免。而且还包食宿。并且每个月可以领到五钱银子的生活补贴。

    在交趾、九真、日南等地。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七八岁。甚至四五岁的孩子就要帮着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了。这种情况下。想让他们主动把孩子送进学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非常情况用非常手段。刘欣也只有出一回血了。

    招生的通知是由郡县官府组织衙役、保长敲锣打鼓、走村串巷发布下去的。论汉族还是其他民族的百姓。起初都不相信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后来有好事者试着带孩子报了一下名。更多更快章节请到。结果真的领到了五钱银子。五钱银子虽然不多。但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几乎可以满足大半年的开支了。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带着孩子报告上学的人便排起了长龙。各郡县的学堂都是人满为患。不得已。当地官府只得将入学年龄一改再改。原来是十二岁以下都可以入学。后来改成十岁以下。最终限定在六至八岁。已经报名的当然法改变。报告晚的都懊恼不已。即使这样。每个学堂的学生也已经都在千人以上了。

    当地百姓倒不在意孩子能够在学堂学到多少真才实学。他们在乎的是家里少了一张吃饭的嘴。多了一双挣钱的手。不过。对于大汉王朝的这个政策。百姓们还是乐见其成的。许多百姓都自发地来帮学堂建设校舍。反正地方有的是。林里的树木也多的是。又有当地驻军的帮助。不过十来天的功夫。一排排整齐的崭新校舍就在交趾、九真、日南下属诸县矗立起来。

    在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广学堂。还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凡是有孩子在学堂读书的那些百姓。不管过去如何彪悍骁勇。一下子都变得老老实实起来。因为学堂有规定。不管哪一位学生。只要他家里有人触犯律法。他就立刻失去读书的资格。第一时间更新失去了读书的资格。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免费食宿。更失去了每个月五钱银子的补贴。这样一来。谁还敢不遵纪守法。过去有些好勇斗狠的家伙。现在走路都担心会踩死蚂蚁。

    更夸张的是。日南郡反叛的占族。在第三军团的强力打压下。本来已经逃进了深山。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县里举办学堂的事情。居然派出代表向汉军投降。唯一的条件就是他们的孩子也可以进入学堂学习。

    实际上。日南郡的人口最少。全郡六个县加到一起也不超过七万人。其中占族就接近四万。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在占族逃进深山以后。日南郡的学堂的招生名额也就空缺最多。交趾、九真直郡一些消息灵通的普通百姓得知消息以后。便开始往日南郡迁徙。反正大家心里清楚。在哪都是过苦日子。到了日南孩子更有希望进入汉人的学堂。每个月的五钱银子却是实实在在的。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日南郡的人口。而且削弱了占族在当地的人口优势。

    现在。交州各郡县的官吏都是由襄阳选派的。唯有日南。由于占族的叛乱还没有彻底平息。太守暂时是由严颜兼任的。得知占族几大长老前来请降。严颜一拍桌子。大声说道:“请降可以。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必须答应一个条件。”

    占族长老硬着头皮说道:“有什么条件。大人请讲。”

    严颜挥了挥手。说道:“大汉农垦军团有两万士兵要扎根日南。他们总是要成家立业的。你们占族要出一万名女子。嫁给这些士兵为妻。”

    整个占族人口也不过四万人。严颜狮子大开口。向他们索要一万名女子。也有让他们讨价还价的成分在里面。没想到那几个占族长老居然满口答应。只要严颜允许他们投降。他们愿意把全族未婚和寡居的女子都交出来。随便农垦军团的士兵挑选。

    原来。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自从躲进深山以后。占族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第三军团是山地丛林作战的专家。总共三万人的军队。就有两万人集中在日南这片丸之地。再加新组建的日南诸县地方军的协助。占族人的生存空间日益压缩。除了战死的青壮。占族人当中每天饿死、病死的都在百人以上。而且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果他们继续和汉人对抗下去。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全族灭亡。在这种时候。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谁还会在这个问题上斤斤计较。何况多年的战乱。大量占族男丁死于非命。占族内部本就呈现女多男少的局面。长老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三天以后。龟缩在深山老林里的占族百姓们终于得见天日。几个月缺衣少食的生活。让这些原本彪悍的占族男女都显得憔悴不堪。占族的这些男女老幼都被集中到西卷城郊的一大片荒地上。周围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大汉第七军团的士兵。箭上弦、刀出鞘。气氛十分压抑。

    严颜手持大刀。策马绕着这些占族人转了一圈。沉声下达了第一道命令:“所有人都给我听好了。放下武器。”

    包括那些长老在内的占族男女都是面面相觑。其实他们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了。他们过去使用的刀枪和弓箭。大多数是从原来驻守日南的汉朝旧军手里缴获的。而他们自己还没有掌握铸造刀剑的技艺。经过大半年的耗损。现在占族人手中已经没有几把堪用的钢刀了。弓弩虽然还在。但箭矢已经基本用完。再剩下的就是柴刀和竹枪。

    但是。这些占族人却将手中的武器握得更紧了。许多人脸现惊惶之色。担心汉人突施毒手。万一出现这种情况。他们还想利用手中的武器做最后一搏。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严颜早已猜到占族人的心理。忽然仰天大笑。说道:“如果严某想要你们的性命。不要说你们现在这个状况。就算再多一倍的人。再装备更多的武器。还不是照样死路一条。”'

    倒是有几个长老明白事理。主动走到前面。带头放下手中的武器。其实他们手中拿的根本称不上武器。顶多算一根竹杖而已。但是。他们的带头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其他占族男女也三三两两地走了过来。将手中的武器扔在地上。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队伍的前面很快便堆得高高的。

    忽然。一个又黑又矮的占族汉子怪叫着扑向严颜。这个占族汉子本来站在队伍的后面。他是假装要上交武器才挤到前面来的。在别人都挨次将手中的武器扔到地上的时候。他却挥着一把柴刀冲向严颜。

    严颜冷哼一声。身形轻动。避过占族汉子那一刀。左手一抬。只听“啪”的一声响。正击在那占族汉子持刀的右手上。占族汉子吃疼。惨叫一声。柴刀已经落在地上。

    几名士兵冲了过来。将那占族汉子按倒在地。

    “拖出去。砍了。”严颜挥了挥手。对着开始骚动起来的占族男女说道。“你们当中还有谁不服。”

    刚才冲出来的占族汉子也算得上族中的勇士。却在严颜手下连一个回合都没能走过。其他人顿时噤若寒蝉。再也没有一丝响动。

    严颜又挥了挥手。大声说道:“抬上来。”

第678章 欲加之罪() 
在场的占族男女老幼都吓了一跳。以为严颜要将刚才那名想要刺杀他的汉子拉出来爆尸示众。其实这种事情他们倒是经常做。去年占族人攻陷卢容城以后。就曾经把俘获的守城士兵尽皆斩首。悬尸在城门外。但是汉人讲究仁义道德。从来没有这样干过。难道眼前这些汉人比过去要凶悍。

    不一会儿功夫。大批士兵抬着数百个大箩筐跑了过来。看到这些箩筐。占族男女老幼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箩筐里装的并不是血淋淋的尸体。而白花花的馒头。占族人平时吃的主要是粟米。馒头只要族里的头面人物才偶尔吃到。而且不是当作主食。是当作“休闲食品”来品尝的。

    严颜忽然笑了起来。下达了人的第二道命令:“凡是已经放下武器的人。就可以过来拿两个馒头先填下肚子了。”'

    这些天困在山里。占族人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早就饿得头昏眼花。否则他们族中的勇士也不会连一个回合都抗不下去。现在听到严颜的这道命令。顿时如饿虎一样涌向前去。幸亏严颜早有准备。数千名士兵排成人墙。硬是将混乱的场面控制住了。这些占族人当中有许多老弱妇孺。第一时间更新不然肯定会发生踩踏事件。

    用上好的小麦做成的馒头虽然货真价实。但是对于饥饿的占族人来说。却是杯水车薪。三五下便被他们塞到了嘴里。许多人仍然意犹未尽地望着空空如也的箩筐。

    严颜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说道:“只要你们真心归顺大汉。今后不仅有馒头吃。还有香喷喷的大米饭。保证不会让大家饿着肚子。但是。如果再有人胆敢反叛。那就休怪严某不客气。到时候严某一定拿你们全族人开刀。”

    长老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