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的眼睛好像沾在了祝融身上,直到她从自己的视线中完全消失,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过身来,断然说道:“不用考虑了!”
第377章 比还是不比()
听徐庶说到“不用考虑了!”,祝定不由一愣,却听徐庶继续说道:“既然大人盛情相邀,单某留下来便是。”
徐庶在祝定府上一呆便是一年多,与祝融倒是常常见面,只是他虽然热情似火,人家姑娘却对他冷若冰霜。要说徐庶还真能够耐得下来性子,尽展平生所学,想要博姑娘一笑,不是写一首小诗,就是送几朵小花。怎奈祝融爱的是英雄,对他挖空心思整出来的这些lang漫全都视而不见,凡是他送来东西,前脚收下,后脚就扔掉了。
祝定自然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佯作不知,还告诫族人,不得将三年前会盟的事情告诉这个“单先生”。他是族长,在部落里向来说一不二,有了这一道命令,任徐庶智谋百出,也无从知道为什么祝融这么大年龄还没有嫁人。
既然祝融没有嫁人,那他徐庶就应该还有机会,于是便锲而不舍地继续讨好祝融,惹得祝融烦了,几番要将他赶出带来洞。但是,祝定却知道,整个祝家将来只有依靠这个小儿子祝杰了,将他培养成人,是祝家的重中之重。现在,好不容易找到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先生来教他,祝定如何肯轻易放徐庶离开,反倒将祝融责骂了一顿。
祝定当然不会傻到让祝融放弃与刘欣的赌约,转而去嫁给徐庶,他只不过是想尽一切办法要留住徐庶罢了。幸好祝融心志足够坚定,否则面对徐庶的死缠硬磨,结果还真的很难说。不过,当刘欣真的在祝家和徐庶不期而遇的时候,祝定父女还是感到有些难堪,毕竟这种事情不大说得出口。
徐庶在祝家虽然衣食不缺,祝定对他也是礼遇有加,但是他却耳目,就连年初祝融离开牂柯前往襄阳的真正原因他都无从知晓,还信了祝定的话,傻乎乎地在祝家等着走亲戚的祝融归来。
实际上,在颍川书院的时候,徐庶是见过刘欣的。只是得知祝融回来的消息,徐庶自然是又惊又喜,视线全放在祝融身上,尤其纠结于她挽的那个妇人发髻,全然没有注意到刘欣也在这里。
等徐庶听到刘欣的问话,哪里还能够不明白刘欣与祝融的关系,不由生起气来,怒叱道:“刘欣,早就听说你是个好色之徒,却也不能仗着自己的权势强抢民女!”
祝融听到他直呼刘欣的名讳,有些不乐意了,大声责问道:“单先生,噢不,应该叫你徐先生才对!你凭什么说我阿哥强抢民女!”
徐庶面对祝融却凶不起来,压低声音说道:“祝姑娘,我知道你不是个趋炎附势的人,如果不是他强逼你,你怎么可能和他在一起。”
祝融涨红了脸,娇叱道:“你胡说什么!谁也没有强逼我,三年前我就想嫁给阿哥了,那时候我还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汉族商人,他如何能够强逼我?”
刘欣听着他们两人在那里争执,想不明白这徐庶和祝融能有什么交集。历史上,这两个人确实没有交集,而且从来都没有见过面,甚至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这一切都是由于刘欣的到来,改变了历史的本来轨迹。
历史上,徐庶外出游学的时候,益州还在刘焉的管辖之下,实行着与朝廷隔绝的政策,徐庶根本没有办法来到牂柯。其实,就算他那时候来到牂柯,也不会见到祝融,因为祝融早就嫁给孟获了。
从两个人的对话中,刘欣已经听出来,徐庶只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祝融对他的心意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不由心情轻松起来,上前一步,拦在祝融面前,对徐庶说道:“徐庶,不管你过去是怎么想的,现在你也应该知道了,融儿是我的女人,除非她自己要离开我,否则我是不会让任何人从我身边将她夺走的,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
刘欣身材高大,将祝融挡在身后,完全遮住了徐庶的视线,只能看到祝融一双如玉的手臂正环在刘欣的腰间,足见二人恩爱异常。
徐庶怔怔地看了半天,喃喃地说道:“罢了,罢了。刘欣,徐某知道你位高权重,又文采出众。你作的陋室铭流传甚广,徐某常常拜读,以此励志。”
刘欣不觉有些汗颜,那篇剽窃来的陋室铭自己现在已经记不得几句了,想不到徐庶却是念念不忘。
徐庶并不知道刘欣在想些什么,他继续说道:“你能够五步成诗,在诗作方面的成就,徐某就更是望尘莫及了。还有你的雄图大略,徐某更是难望项背。”
刘欣没想到徐庶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连带着因为他打祝融的主意而暗生的怒火也渐渐消退了,于是摆了摆手,说道:“徐庶,感情这东西靠的是你情我愿、两情相悦,可不是比地位、比才华、比财富,若是那样的话,前人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就流传不下来了。”
他的话令祝融分外感动,忍不住将他抱得更紧了。可是徐庶却不以为然,冷冷地说道:“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中可以不在乎地位、财富,却不可能不讲才华。”
其实,徐庶这话说的也不算错,那些故事都是些不得志的文人编出来,最后总是才子佳人走到了一起,所以才会出现“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
徐庶顿了顿,轻蔑地看了刘欣一眼,继续说道:“刘欣,你才华虽然出众,人品却不怎么样!论起治国和诗文,徐某都自知不是你的对手,但有一样,徐某却一定可以胜得过你!你可敢和我比一比?”
刘欣听了他这番话,差点没晕过去,他最自负的就是人品,一向认为自己勤政爱民,谁知道在徐庶眼里,却实在不怎么样。相反,在治国和诗文方面,刘欣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比起胸无点墨来,也好不到哪里去,而徐庶竟然对他这两个方面推崇备致。
事实上,徐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判断。大半年的游学,徐庶亲眼所见,在刘欣统治的地区民富国强。而刘欣流传甚广的那几篇诗文,确实无人能出其右。至于人品方面,双方采用的标准不同,结论自然也就大相径庭。徐庶所采用的是士大夫的评判标准,而刘欣的一些做法,在士大夫们的眼里,确实是荒谬的,甚至是叛逆的。
面对徐庶的挑战,刘欣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什么好比的。”
刘欣当然不想接受徐庶的挑战,谁知道他想比些什么,万一他出个什么难题,自己一时解不开来,传出去岂不是叫人笑话。
徐庶上前一步,紧盯着刘欣说道:“我只想和你比一项,如果我输了,就任你处置。如果你输了,就把祝姑娘让给我!”
“放屁!”刘欣忍不住大爆粗口,“徐庶,你真让人瞧不起!融儿不是赌注,她是活生生的人,她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她自己的自由,岂能由你我来左右!”
徐庶不由一呆,在他看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追求祝融理所当然。但是,女人终归是女人,只能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在这一点上,徐庶的看法和其他士大夫并没有什么区别,从来也没有想到过女人也可以有自由。
但是,徐庶现在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最好的就是自己的面子。话已出口,纵然不是为了争夺祝融,徐庶也不肯退后了。他又往前迈了一步,几乎要贴到了刘欣的鼻子,大声说道:“好!如果我输了,还是任你处置,如果你输了,就由祝姑娘自己选择,这样总可以了,你敢不敢接?”
刘欣不想理他,转身欲走。
祝融却不依,大声说道:“徐先生,你说说,比什么,我阿哥还能怕你不成!”
刘欣不禁皱起眉头,说道:“融儿,不要胡闹。”
祝融不以为然地说道:“反正你又没什么损失,即使你输了,我也只会选择你的。”
“什么损失不损失,你以为是在做生意啊!”刘欣是真心不想和徐庶搞什么比试,毕竟这个年代十分重视名声,如果他出个什么题目,让自己写一篇文章,写不出来的话,连自己以前做的诗文都要遭人怀疑。
徐庶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叫道:“好!刘欣,你听着,我要和你比试剑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读书人的眼里,再高强的武艺也只是雕虫小技,不足挂齿。所以,刘欣“偷”来的那几篇诗文可以士林中广为流传,而刘欣在黄忠、赵云他们眼里一身深不可测的功夫,外界却少有人知。否则的话,徐庶是绝对不会想出这么一个比试项目来挽回自己的面子。
祝融对于刘欣的武艺崇拜得五体投地,这也是她一心想要嫁给刘欣最主要的原因,听到徐庶居然提出来要比试剑术,顿时像发现了一个怪物,捂着嘴盯着徐庶上下打量,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一笑当真是千娇百媚,看得徐庶一呆,慌忙收敛住心神,退后一步,沉声问道:“刘欣,你比还是不比?”
第378章 附加条件()
“比,当然要比了!”祝融已经抢先替刘欣回答道,“单先生,不不,徐先生,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先生,也敢挑战我阿哥,那不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撞吗?”
刘欣听说徐庶要和他比试的竟然是剑术,担心他狗急跳墙,使出什么诡计,赶紧一把将祝融拉到自己身后,正色说道:“融儿,你错了,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先生。他自幼习武,好击剑,曾经因为打抱不平而杀过人,也算是一条好汉。”
徐庶没想到刘欣对于自己的过去了解得这样清楚,倒有些意外。他当年弃武从文,但是剑术并没有落下,只不过由杀人手段转变为强身健体之技罢了,因此对于战胜刘欣还是很有信心的。
看到刘欣脸色凝重,徐庶更是信心大增,厉声喝道:“那么说,你是不敢比了。要是这样的话,你就认输。”
那时候,佩剑的主要作用是做装饰品,很少用于实战,更多的是身份的象征,所以读书**多随身佩戴一把宝剑,徐庶的腰间就悬着一把好剑。刘欣也有一把佩剑,但战场上使用较多的是刀枪弓箭,他那把佩剑都很少出鞘,现在更是交给贾诩做了信物,身上索性连佩剑都没有了。
如果单比剑术的话,刘欣知道自己必输无疑,他根本就不会什么剑术,除了过去在电视上看到过奥运赛场转播,基本上没有看到过击剑,而且就是那仅有的几场转播,他还看不太懂。
但是,刘欣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面对咄咄逼人的徐庶,他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只是淡淡地说道:“刀剑无眼,刘某少与人交手,出手不知轻重。我这次是陪着融儿回娘家的,若是在这里伤了你,大家面上都不好看。这样,我就空手和你过过招。”
徐庶大怒道:“刘欣,你竟敢轻视于我!”
刘欣摇了摇头,说道:“刘某并没有轻视你,只是刘某向来不喜欢舞刀弄枪。你先动手,我让你三剑!”
徐庶虽然已经弃武从文,但他正值弱冠,血气方刚,骨子里的那股侠义之气又冒了出来,想要趁机杀了刘欣,也好替大汉除了一害。
只听“噌”的一声,徐庶已经拔剑在手,左手捻个剑诀,右手挽个剑花,一句话都不说便直奔刘欣刺了过来。刘欣不慌不忙,左手在祝融的腰间微一用力,将祝融平平地推了出去。身子轻轻一扭,便闪过了徐庶这一剑。谁知,徐庶这一剑却只是虚招,他不等剑式用老,手腕一抖,拦腰向刘欣砍了过来。刘欣身体向后一仰,好似整个人都折成了两段,那剑贴着他的面门一擦而过。
徐庶不愧为剑术高手,这第二剑他依然是留有余地,手掌一翻,已经当空劈了下来,径取刘欣的咽喉。这一剑他却用了全力,疾若奔雷,势在必得。
若是寻常人是万万躲不过这一剑的,就连刚才还信心满满的祝融都闭上了眼睛,不敢再看。
然而,徐庶想像中血光迸起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刘欣的身体扭曲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堪堪躲过他那一剑,自始至终,刘欣的脚都没有挪动一步。徐庶正在目瞪口呆之际,刘欣已经笑道:“徐庶,来而不往非礼也!”
刘欣说动便动,双掌翻飞。徐庶的身周突然出现无数道人影,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那凌厉的掌风扑面而来,竟压得徐庶喘不过气来,连闪避都忘了。事实上,他也不知道朝哪里闪避,只得像根木头一样呆在原地。
只听刘欣呵呵笑道:“承让!承让!”
徐庶觉得身上的压力陡然一轻,这才发现只这片刻的功夫,他浑身的衣衫都已经湿透,握着剑的手也微微有此颤抖,却不明白刘欣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自己还好好地站在这里,他凭什么认为他已经胜了。徐庶抬剑指向刘欣,想邀他再战。
忽听得“叮叮当当”一阵脆响,他的那支佩剑已经断成了十多截,接二连三地掉落地上,留在他手上的只剩下一个剑柄。徐庶吃了一惊,抽身向后疾退,突然觉得胸口一凉,低头看时,只见自己的长袍上掉下许多布条,留下了“愿赌服输”四个大字。
徐庶不禁羞惭满面,扔了手上的剑柄,垂首说道:“徐某技不如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周围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惊呆了,在他们看来,面对徐庶的利剑,刘欣只凭着赤手空拳就大获全胜,一身武艺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实只有刘欣自己明白,这场比试他还是占了便宜的,如果硬要他也拿着一把佩剑与徐庶决斗,他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就算他靠着一身内劲和灵活的步法,还不至于输给徐庶,但是场面上一定会十分难堪的。
对于事情演变成今天这付局面,祝定很是愧疚,如果当初不是他为了利用徐庶,而刻意隐瞒祝融与刘欣有三年赌约的事情,或许徐庶就不会坚持呆在祝家了。这一年多来,徐庶在教授祝杰功课方面确实尽心尽力,祝定还真有些担心刘欣会一怒之下处死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