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靠着水渠嘛。连护城河都有了。”长孙澹懒得和他解释的太多,在将军的眼里只需要把安全的事情给他一说就可以了。
“这到也是,不过估计你还有什么后手,不过跟我也没什么关系,我也就不多这个事了。”
“这就对了嘛,好好的当你的将军就可以了,问那么多干什么?”长孙澹顺嘴就开了一句玩笑话。
“你这玩笑可不简单啊,就不劳你费心了,我自己有分寸。”
这苏定方因为军人退伍的事宜,和夏州都督张亮起了些摩擦,被张亮告了一状,好在这苏定方因着军功卓著再加上李靖的原因到也只是被申斥了一番。
“呵呵,那我就不说了啊。不过你想过没有,明年这里将会是一座大城,东边不远就是大湖,水网密布,物产丰饶,一个新的天府之国就会出现了。”长孙澹开始拿画出的大饼忽悠人了。
“等你建好再说吧。”苏定方也不是第一次被忽悠,早已有了免疫力。
“有没有想过,把你的那些退伍的人员都安排过来,我帮你照看着?”长孙澹问到,出于对苏定方以后功绩的敬仰,长孙澹不想苏定方被打压的太过于凄惨。
“再说吧,在没有确认之前,我是不会让他们跟着你混的,我得为他们负责。”苏定方有些意兴阑珊。(。)
第四十四章 大城 上()
不知不觉间,五原的冬天到了。
到处都是一片枯黄,野鸡和野兔不时的出没期间,为了赶在大雪前存储足够的脂肪而努力着。不远处的人工河道上已经开始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为了防止水车被冻坏,一早就被人拆了下来,放进了用砖和水泥砌就的房子里,水车的重要部件——轴承一早就被取了下来,像宝贝一样的被屯田的里正们收着。
就在这初冬时节,一片万籁俱寂的环境被人打破了。
“公子,来一箭嘛,那里不是有一只傻兔子嘛,看见我们都来了居然都不知道跑。”说话的出了葛凤还能有谁。
“你是不是不想混了?”长孙澹恶狠狠的说到,这箭术可算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啊。
“就是不想混了,那我该怎么办啊?”葛凤继续花样作死。
“那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去千字文抄十遍给我交上来。”长孙澹说到。这葛凤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啊。
“哦,没事,大不了明天我多跑几十圈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长孙澹为了以示自己的平易近人,都会给出两个选项供他们选择,一个是抄书,一个是罚跑。
什么你说这是体罚?我就体罚给你看,一般还会乘着葛凤蹲马步的时候狠狠的踹上两脚。
“这个选项取消了,另一个选项是今天你只能啃冷馒头。”长孙澹说到。
“啊,我错了,公子你饶了我这回吧”葛凤的叫声充满了整个敕勒川,吓得隐藏的各种留鸟扑棱棱的从草丛中飞了出来。
草原上响起一片哄笑声。
五原城近了,这片上半年还是一片荒芜,只有羊群和走兽出没的地方,如今正是人生鼎沸的时机。
作为一座新城,五原的区位优势尽显。
为了彰显天可汗的威仪和大量,五原城成为了和山北草原部落交易的中转之地。
数不尽的盐、茶、劣酒、煮过的粮食、丝绸和布匹从这里向北出发走向草原;数不清的牛羊、马匹被赶到了这里宰杀。
为了这事,长孙澹特意在城东大约五里的位置开辟了一块专门负责交易和屠宰牛马羊的场所。
不过此时长孙澹却不在这城东,而是在城南的长亭里准备迎接一位要员的到来。
由于此时落后的通讯条件,基本上有官员上任或有其他事物快到目的地时,都是先住在这驿站里,然后派人告知这大致什么时候会到达,以方便迎来送往。
这不是什么架子,而是规矩。
所以此次前来的魏征也是遵守的。
看见魏征的时候,长孙澹有些不敢相信,几个月前送别王珪的时候还是一头黑发的魏征,此时居然有了许多的白发。
朝野中的事情是没有什么能密不透风的,那次的事情更是关乎长孙无忌,是以长孙澹很是清楚这里的道道,也在心里惋惜。
“下官见过魏大人。”长孙澹走上前来,对着刚下马的魏征就是一揖。
“免礼免礼,你我也是有缘,这次的差事还是我主动要求的,就是为了来看看贤侄这北方大城的情形。”魏征呵呵笑着,许是明白了什么,倒也没有以前那样的严肃刻板了。
“大人,我们这就前往五原城吧,这里天寒地冻的实在是不太适宜叙旧。”长孙澹询问到。
“好的,好的。我是客,你是主,一切悉听尊便。”魏征完全没有以前的那副样子。
“那还请大人上马,下官在前面带路。”
说完一众人等纷纷上马,打马向着五原城赶去。
长孙澹和魏征并排走在最前面,不过长孙澹控制这马落后魏征半个马头,这是基本的礼节,无关其它。
“贤侄啊,前面就是五原城了吗?”魏征问到。
“是的。”长孙澹看着不远处那一道道升腾的白色烟柱,老脸一红。
“看这规模,比之关中的上县都不遑多让啊。”魏征没有注意这些。
“这五原城目前常住人口在万五左右,每日经过和停留的客商也在千人左右。”长孙澹这算是提前汇报工作。
关中的上县是指五千户以上的县,可实际上县城人口或许连五千人也没有,而这塞外由于种种原因,一到冬天附近的村庄都会空置,只留下少量人照看,丁口却是全部集中了起来,比很多州府都还要繁华。
“哦,这不到一年时间居然有这么大的收获,确实不易啊,贤侄你又算是立了一个大功啊。”魏征居然满嘴的溢美之词,这让长孙澹有些接受不了。
“大人过誉了,都是陛下圣明,朝中诸公抬爱。”这话酸的,长孙澹自己都有些倒胃口。
“只是这为何城墙却是这样了?”看着被冻上的护城河,和晶莹剔透的五原城墙,魏征有些发愣。
“大人是这样的,今年由于人手不足,这城墙实在是不能如期完工,是以在开垦了三万亩填的基础上,下官只是将这城墙的位置选好了,等明年继续修建。”长孙澹解释道。
“那这城防如何解决?”魏征问到,并没有当场发飙。
“是这样的。”长孙澹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
“这山北的游牧部落没有了统一的领导,是以各自为政,而春夏秋三季是放牧的季节,他们是不会南下的。到了冬季,这里上冻的比较早,是以一层水一层沙,没用几天就形成了这样厚实的城墙,倒也不怕他们了。”长孙澹这自然是仿效三国演义曹操的桥段。
“唔,倒也不是不可以。”魏征只是这样含糊的说到。
“看着城墙的长度,估计有十里左右了吧。”魏征估摸着。
“大人慧眼如炬,刚好十里。”这圈起的范围就是二十五平方公里,需要的城墙长度加上瓮城超过四十里。
“这确实不是一年可以完成的。”魏征有些出神,他不相信长孙澹居然可以几乎凭一己之力在这茫茫的草原上建立起一座如此雄浑的城市。
尽管建城的进度长孙澹每周都会制作一份详细的报告,可是任谁没有亲眼看到,都不会相信这样疯狂的想法和进度的。
这也是魏征此次前来的原因,如果真的只是长孙澹为了出气谎报军情也好早些处理。(。)
第四十五章 大城 下()
第四十五章大城(下)
尽管魏征和朝中一干大佬没有一个相信长孙澹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座大城的筑城计划,可是摆在魏征眼前的这样一座晶莹剔透的城墙却实实在在的告诉了魏征他自己的无知。
“真是不可思议啊。”魏征站在墙边上用随身的佩剑重重的刺向冰墙,留下的只是一道浅浅的凹痕以及剑上附着的细小的冰晶颗粒。
旁边巡守的士卒看的眼睛都红了,在冰天雪地里,他们是知道城墙的作用的,一是抵御骑兵的冲锋,二就是阻挡一下凌虐肆意的狂风。
本想冲上来阻止,可是看着长孙澹就在旁边笑嘻嘻的看着的样子,却是不敢。
这半年的时光让他们对长孙澹的认知从“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后生能懂什么”转变为“长孙公子一定能很轻松的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有长孙公子在,这些都是小问题。”
“这不妥吗?”魏征一转身,发现了这诡异的气氛。
“是这样的,魏大人,这是负责巡逻的士卒,他们就是负责防止别人损坏这些城墙的。”长孙澹介绍到。
“是我莽撞了,我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魏征问到。
“没什么大问题的,就是浇些水,过上一晚上就可以了。”这个问题长孙澹很不好回答,这个行为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什么事都没有,可是往大了说按照五原城的规矩这是要杀头的。可是长孙澹也不至于上去就这么直说吧。
“真的不用?我看这样不好吧。”原本以为魏征经过一次打击这性格会变化一些,谁知道还是这个样子。
“那这样吧,这座城是用水和着沙建城的,魏大人就割下一缕头发混合些水补上就可以了。”长孙澹只好这样说道。
魏征没有犹豫,割了很大的一揪头发交给了旁边的护卫。
让魏征没有想到的是,这还没有进这五原的城门,就被搞了一个下马威。
这是长孙澹可以培养的结果,他们很多都是大唐的退伍士卒,不缺乏荣誉感,长孙澹就是要将这种荣誉感转化为自豪感,一种保家卫国的动力,这是精神的脊梁,有了这根脊梁,五原就会屹立在中国的北方,游牧民族就会被压缩活动和生存空间。
瓮城也是一样用水混合沙子浇筑而成,尽管据此不远的地方,长孙澹已经在大规模的烧制水泥,可是那还是远远不够,能在今年入冬前将这将近两万人口以及大量的马匹等安置好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此地的冬天虽然没有滴水成冰那样夸张,可是坚硬的地表冻土也不是现在可以开挖的,是以这座城市的基建工作早早的就结束了。
“贤侄,这黑乎乎的东西是何物,怎么这城中存贮了大量的这种东西?”魏征对这座新城处处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叫做煤炭,在晋阳城已经大规模的使用了,这里附近不远就有一出煤矿,是以这砖石才有了来源。”长孙澹耐心的解释道。
“是这样的啊,此物到也是一种宝贝。”魏征不在说话。
在目前的规划中,城市只占了东北角的一角,剩余都是留作以后开发只用,是以这煤炭交易的场所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城内。
“贤侄,为何这城里转弯的地方都会种上树苗?”魏征看着这不到二百步长的街道,出声问道。
“大人,是这样的,这为了防止敌人的骑兵冲锋,是以这城内的街道都是这样有很多的弯折地段,不过都是种上了树木和用墙堵上的,以后如果不用防备骑兵的话,这些都是可以打通的。”这是很多人商量了许久才最终决定的方案。
“想法倒还不错。”魏征又说道。
“对了贤侄,你在还没有建城的时候,就向朝廷要了一道在五原和游牧部落互市的文书,可否带老夫前去一观?”魏征突然问道。
“是这样的,魏大人。这虽然说互市,但地点却不在这里,今年我们组织了一次由边军护送的行商到草原去的互市,效果还不错。”长孙澹没有多说什么。
“这就是你说的互市基”魏征想了起来。
“基地,就是一个物质的中转站,去草原的物质在这里汇聚,草原上交换回来的物质也在这里集聚。”长孙澹继续说。
“看着隆冬时节,这五原还有这么多的人口,你说的也许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吧。”魏征没有想到,长孙澹做的比他们设想的最好的情形还要好。
“是的,这由于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加上晋阳城生铁的大量生产,这里基本上都是用炉子取暖了。”长孙澹边说边将魏征引入了旁边的一家收购药材的铺子。
“大人你看,这是我们设计的一体成型的炉子,将铁融化,灌入模具中就好了。”长孙澹没有解释取暖炉和做饭炉的不同,这两种都已经在五原城大规模的应用开了。
本来长孙澹是打算集中供暖的,可是这个设想一提出来就招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施工条件和成本问题都是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
魏征进城的时候还是上午时分,在这五原城中居然兴致勃勃的逛了整整一天,直到净街鼓响起的时候,才在长孙澹的安排下住进了屯田郎中府。
这一日的游历,让魏征对这座城市的功用产生了很多的想法。
“贤侄,你对这五原城还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不妨都说来看看。”魏征问到。
“其实目前来说,这五原城最需要的就是设立州府。”长孙澹说到。
对于长孙澹来说,这五原只会是人生路上一段极为短暂的旅程,这不可能是他的终点。
如果长孙澹还有其他的想法的话,那么五原城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起点,但这不是长孙澹的目的,现在地盘不重要,重要的是人。
如果长孙澹现在坐着武元庆造好的船跑到非洲去称帝,这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可是那样又有什么用处,在古代不管是哪个朝代或是哪片土地,最重要的资源都是人,所以勾践卧薪尝胆的时候才会鼓励生育。
如果五原被纳入地方系统的话,对于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将会是最好的消息。(。)
第四十六章 草原的那一边()
今天是个三千字的大章,由于最近事情有些多,今天暂时就只有这一更了,实在抱歉。
魏征在去年就回到了长安,作为宰相之一,魏征能够在五原实地考察五天已实属不易,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魏征还是踏上了南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