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技大唐-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子见过伯父。”

    “这还差不多。说吧,有什么事?我还以为昨天的赌债是收不回来了,谁知你今天自己送上门来了。”萧瑀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要是王珪的话见了长孙澹这幅样子早就找借口逃了。

    “哦,伯父,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有些事情需要你给晚辈指点迷津。”看着猎物特别是大猎物上钩的时候,那个心情甭提有多爽了。

    “别急,把你的赌债给我拿出来看看。”这差点咬钩啊。

    “哝,这不是嘛!”长孙澹晃了晃手上提的东西。

    这让站在一旁的管家惊的眼珠子都凸出来了,还以为是个愣头青,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不知道,谁知人家是有备而来。

    “唔,不错,不错。”更让管家惊奇的是,一向耿直的有些不近人情的老爷居然当着这小子的面打开了茶叶包,抓出一小撮茶叶闻了闻,又取了酒的泥封嗅了嗅。

    跟了萧瑀大半辈子的管家被彻底的搞糊涂了,不过也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很受自家老爷的赏识,以后吩咐前院的注意些。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吧,你小子又有什么坏水。”萧瑀收起了玩笑的心思,示意管家将东西收起来。

    “这可真是冤枉小侄了,小侄就是来看看伯父。”

    “哦,老萧啊,送客!”这剧情怎么这样,这就直接送客了?

    “哦,当然,今天来找伯父还有一点点小事需要聆听伯父的教诲。”长孙澹这算是踢到铁板上了,和这些浑身上下都是心眼的人玩心眼这纯属一种赤果果的找死行为。

    “唔,你先说来听听。”萧瑀心里暗自偷乐,可表面上却不表现出来。

    “哦,是这样的,小侄打算建一座图书馆。”谁再说萧瑀耿直,长孙澹一定会跳出来用刀捅死他。

    “图书馆?和书有关?”萧瑀琢磨这和自己的关系。

    “就是收集书籍供天下一心求学却不得其门而入的学子借书的地方。”长孙澹急忙解释。

    “就是藏书楼了,不过你这野心却是不小啊。须知野心要有匹配的实力才可以的,不说这其他各方面的反应,但就所需的钱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老而不死是为贼说的就是萧瑀这种的。

    “钱的问题不大,就是这书的问题比较敏感。”

    “哦,也对我倒是忘了你小子挣钱的本事了,那家茶楼也是你开的吧。”

    “嗯,还有一家酒楼和一座家具作坊。”长孙澹和盘托出。

    “你是说这几天正火的那几家?”萧瑀有些动容了。

    “好像是的”头上被萧瑀敲了一下。

    “既然是这样,那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这是件好事,但不可操之过急。这毕竟是各家的安身立命之本,不过可以用些原本,比如无批注的论语和大学等,慢慢来,你现在才十几岁,有的是时间。”萧瑀有些感慨。

    “小子明白了,多谢伯父点拨。”长孙澹恭敬的一揖。

    “这不是什么难事,你多思考一些总会明白过来的。有些时候吧我们为了不摔跤总是盯着自己脚下,可是要去往远方,你的目光就要远些才可以。”萧瑀很少对人这样,也许长孙澹勾起了他对过往的回忆。

    “虽然我和你父亲同朝为官,可却是经常政见不合,不过没想到你小子倒是挺对老夫的胃口啊。”萧瑀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这话的意思是,不管怎么说,你需要取得你父亲的同意,毕竟这些事情你是绕不开的。

    “小子明白的,已经跟父亲商量过了,他还需要考虑一下。”

    “你父亲在这件事情上有些优柔了,这毕竟是大势,不是人力所能推动的,这点你要切记。”

    “小子记下了,有事还是会过来向伯父讨教的。”

    “呵呵,长孙无忌倒是有你这么个好儿子,不过估计也很头疼吧,哈哈。”萧瑀对于长孙无忌吃瘪倒是乐见其成的。

    “伯父谬赞了。”

    “什么谬不谬的,本来就是这样嘛!”看来这萧瑀被屡次罢相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尽管名声不显的萧瑀都有这番见识,足见经验的重要。

第二十二章数学(上)() 
ps:上周由于家里的一些事情,没能上网和更新,而且也没有存稿,所以断更了,实在抱歉。现在先更新一章,本周回复每天一更的正常更新,如果有存稿的话会尽量将上周欠的补上,请各位读者大大见谅。

    感谢荒煙平楚、好玩儿、龙吻、blueboy6月15日的推荐票。特别感谢ffdffdf这几天的关心和签到。

    最后再次请各位读者大大原谅,以后有类似的断更事件的话一定会提前通知大家的,这次的事情比较急,所以没能顾上,实在抱歉。

    图书馆的事情就只能这么暂时放下了,没有书咋开图书馆?

    可是这不符合长孙澹的性格和利益,多么好的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啊,况且长孙澹还打算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逐渐发展起来一座综合性的大学了。

    痛定思痛的长孙澹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也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山不向我走来,那我就向山走去,你们不是都不愿意出书吗,不是都想看我的笑话吗。

    好吧,我决定让你们看我更大的笑话。

    于是,长孙澹决定自己开始写书。

    这个风声往出一放,长孙澹的风头一时无两,立马登顶四大笑话的榜首,成功的将“程咬金的诗”给挤了出去,而且占了榜单的一半。

    此时的长孙澹没有理会这些闲言碎语,而是不断的咬着笔头。

    “这写什么好呢?是三字经还是声律对韵?是唐诗三百首还是宋词三百首?是西游记还是水浒传?”长孙澹很是烦恼。

    你说现代人怎么都有选择困难症啊。

    终究长孙澹一个也没有选,不是说脸皮不够厚的原因,被一帮土著都逼到这份上了,这脸皮算什么?

    三字经和声律对韵属于启蒙读物,不适合目前的场景;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是装逼必备,这一下子整出去就没得玩了;西游记和水浒传想想办图书馆的初衷,还是洗洗睡吧。

    这也不行,那也不合适,那就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好在我有后世几千年的知识做铺垫,这点小问题还是毛毛雨的。

    那么写点什么了?

    日心说?想想被烧死的布鲁诺,尽管唐朝比较开放,这关于宇宙的理解还是比较靠谱的,可是这一旦说了,就相当于给自己身上贴上“神棍”的标签了。

    “进化论”?你给李二陛下说你祖宗是猴子,你看看是什么下场。

    力学三定律,嗯,这个先放放吧,别惯性没讲成,被人误会成德行就不好了。

    想来想去就只剩下数学这门一支毛笔打天下的学科比较不会被人误解了。

    一个月后,算学。

    早早就有算学学子布置好了场地,今天将有一场重要的活动:长孙澹大战三千算学学子。当然,三千有些夸张,但即使这样也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此时人们的生活太单调了,单调到任何一件事都能被人津津乐道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这种热闹的场景,长安人自然是不会错过得。

    算学最大的院子里,台阶上布置了一张桌子,一块用漆刷黑的木板,还有长孙澹赶制出来的粉笔。

    台上没有人,台下却是座无虚席,就连李淳风也早早的赶到这里,作为公认的算学大家坐在了前排最中央的位置。

    算学里就派出了一名助教作为主持人,其余的教授一干人等悉数缺席。

    “这长孙澹什么来路?”路人甲问到。

    “长孙家六公子。”有知道一些的。

    “就算是长孙家六公子,这卖弄卖弄学问也就可以了,这客不是他卖弄的地方。”

    “这长孙澹倒是有些真材实料的,也是从这算学里毕业的,而且颇受当时算学博士赵博士的青睐。”有知道一些底细的。

    “就算是学富五车,可是他就怎么自信可以对的过这么多的行家?”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这种想法不是因为态度和自信的问题,而是眼界的问题。

    “是啊是啊,等会看他怎么收场,我这可是准备了好多以前收集的难题了,还有一些是从天竺和泰西之地传过来的,看他怎么收场。”这也是一位算学爱好者。

    “当当当。”一阵急促的钟声响起,嘈杂的场面立时静了下来。

    “欢迎各位前来参加今天的讨论会,我们有请今天的主角长孙澹上场。”负责主持的主角简单的一句话就将长孙澹请了上来,完全没有设置什么悬念,关键是连他都不知道长孙澹今天要干些什么。

    “咳咳,欢迎各位前来捧场,今天主要有两项议题,第一项解释一些关于数字和方程的问题,第二项大家有什么关于算学的问题可以一起讨论一二。”长孙澹尽量放大了声音,可还是有些勉强。

    今天对于长孙澹来说,就好比是一场发布会,发布的自然是关于数字和方程的内容。

    阿拉伯数字的引入其意义非常重大,而中国古代的数学难题基本都可以用方程得到解答。

    这就是长孙澹的打算,将后世的数学分为三册算术、方程以及图形。

    本来按照后世的分类只需要代数和几何就可以了,但考虑到此时对于符号的不理解,所以讲算术和方程分开,并且代数这个坑就交给别人来填吧!

    “今天,我先介绍一种新的计数方法和计算方法”长孙澹将小学四年级以前的数学知识糅合到一块,上起了一堂愉快的数学课,你还别说,给一帮人精们上课,你不能按照他的思路来,而是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不要跟傻子交流,因为他们可以将你的智商拉低到和他们一般的水平,然后在他熟悉的领域依靠丰富的经验轻易的击败你。

    这么我把自己形容成了傻子?长孙澹暗想。

    不过效果还是可以的,半个时辰的演讲,下边黑压压一片全是记笔记的,也许刚开始还有几个不以为然的,但当长孙澹讲到计数法和四则运算的时候也没有了嬉笑的声音。

    我们嘲笑别人显得具有自己的优点才可以,否则那样容易被打脸的。

    “爷可是穿越人士,好呆是站在后世几千年文明的肩膀上的,就凭你们这点玩意,也就小爷六岁时候的水平。”长孙澹看着台下黑压压一片寂静的人群,心里不无得意的想。

    端起盖碗茶,将盖子故意在茶碗边缘碰里几下,发出清脆的响声,嗯,不错,这陶瓷烧的不错,长孙澹美美的品了起来。

第二十三章 数学(下)() 
第二十三章数学(下)

    ps:感谢荒煙平楚、好玩儿、宅者孤独的推荐票。以后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更新时间一般是在上午十点或者晚上九点左右。

    每一次的事实都在证明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长孙澹还在品茶的时候,底下的人精们已经有反应过来的,这声音也就渐渐的大了起来。

    “这奇奇怪怪的符号到真的好用。”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可是大家都用看待白痴的眼神去寻找这个声音的来源。

    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要是有人先说出来,尽管我们心里都会说跟我想的一样,可是这却不妨我们鄙视他的浅薄,所以年龄越大,在陌生人面前我们的话就越少,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

    “但是这不代表他可以蔑视我们这帮学算学的,他知道‘鸡兔同笼’吗?知道运米问题吗?知道百钱百鸡,百僧百馒头问题吗?”这明显是来自于国子监的学子。

    尽管算学作为专门研究和学习算学的机构,可是国子监也会学习这些,而由于生源的问题,双方的学子会经常的争论,是以这长孙澹赖以成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却是不知道了。

    声音越来越大,终于有人站了出来准备质问长孙澹了。

    “‘鸡兔同笼’和解?”只有六个字,仿佛多一个字都会浪费时间似的。

    “有人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吗?”长孙澹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既然打算装了,那就彻底一些,免得这天天为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浪费精力。

    “我来。”下面自有算学学子出来解决这个问题,当年长孙澹的答案现在已经被奉为经典了。

    “这不算是六公子的答案吧!”下面有些人开始鼓噪了。

    “这是四年前,长孙公子在算学入学时给出的解答。”刚刚的学子接到。

    一时之间,场面为之一冷。

    四年前的长孙澹只有十二岁,十二岁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解答,这个确实有让人尊敬的资本。

    “那百鸡百钱呢?”自然有人不信,将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上升到三元一次方程组的高度。

    这个题大意是这样的:公鸡每只值5文,母鸡每只值3文,小鸡每三只1文。百钱买百鸡。公鸡、母鸡、小鸡各有多少只?

    这属于不定方程的问题,但结合答案都为整数,是以可以得到四组答案。

    一般人可以得到一两组答案,而长孙澹低头,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四组答案准确无误的全部写在了新鲜出炉的黑板上。

    底下有抽冷气的声音,但是还有不信邪的。

    “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这是古印度一道关于勾股定理的题目,里面夹杂了几何图形的知识。

    在没有理清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前,基本只能用试值的方法,是以较难。

    “周公问商高的问题,见于周髀算经。”来了这么多年了,长孙澹终于是学会了唐人的说话方式,不管对不对,先拿先哲的话把你挤兑住,我代表先哲,你怀疑我就是怀疑先哲,这个方法百试不爽。

    长孙澹转身在黑板上画了几笔就算出了结果,可是底下一堆人还在一头雾水的时候,长孙澹就报出了正确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