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这好像是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爸,这好像是北宋-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块也不够宋徽宗吃一口蟹鳌羹的

    孙悦刚想伸筷子夹一块肉吃,便听赵匡胤道:“这次朗州的事,你做的很好,这才是监军应该做的,只可惜毕竟违背了军法,不可能明着赏你。”

    孙悦连忙放下筷子道:“臣只求无愧本心,不敢居功,若能讨得一条小命,便是官家您仁德了。”

    赵匡胤开始呼噜呼噜喝粥,孙悦伸出筷子,往自己碗里夹了一个螃蟹。

    “听说此次攻伐,不管是破江陵还是破益阳,你的新军全都秋毫无犯,你还编了个口号,叫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居然还真的做到了,更难得的是,新军的战斗力居然一点也没有因此而受影响,甚至比其他禁军还要高上几分,厉害,厉害,也不枉朝廷在他们身上花了那么多的钱,这才是我想要的军队啊!”

    孙悦只好放下螃蟹道:“毕竟新军的政委多么,都放到营一级了,还是管得住的,而且不敢欺瞒官家,其实不是没抢,府库中的部分财帛还是给将士们分了的,另外几个名声不好的豪绅恶霸,也将他们抄了家,搜刮到的财物也分了。”

    “哈哈哈,这样已经很好了,破城抢劫,那是我领兵时都管不住的,却让你做到了,我看这禁军改制的速度,可以加快一些了,这样的军队多花多少钱都值得,你看那李处耘,这次干的都是什么破事儿,朝廷光是免湖…南的税赋就够养活你们十几个新军了。”

    孙悦谦逊了几句,没敢居功,他那螃蟹刚掰开腿,又放回去了,一时间心里也是颇有些恼怒,正打算不管不顾的边吃边说,就听赵匡胤问道:“你觉得李处耘,是真疯还是假疯。”

    孙悦一听这话题这么严肃,只好又把螃蟹放下,斟酌道:“臣以为,真疯也好,假疯也罢,并无什么关系,臣以为他所犯的罪,需由律法来惩治,并不应该因为他疯了,而对他有所偏颇。”

    赵匡胤皱了皱眉,问道:“你是建议我杀了他,给慕容兄长祭奠?”

    孙悦斩钉截铁地道:“不,臣斗胆,请陛下绕李处耘不死。”

    赵匡胤眼中精光一闪,问道:“你主张留他性命?要知道他是从龙之臣,只要不死,对朝廷就会有影响力,你与他已是不死不休之仇,居然劝我留他性命?是你在故作大度装给我看,还是你妇人之仁?”

    孙悦坚定地道:“都不是,只是臣以为,官家自开国以来,未尝动刀兵杀一人,后世子孙必感您的仁德,以此效法,渐渐的衍生出不杀士人的规矩,臣斗胆说一句,帝王之权,本就没有边界,几乎没有约束,唯有对生命的敬畏,能对后世子孙稍加禁锢,而杀人之道,一旦开了头,就必然永无止境,李处耘,不值得您动刀,臣为大宋百年计,请官家,饶他性命。”

    大宋三百年,除了当过皇帝的张邦昌不得不杀之外,只杀过一个大臣,他李处耘,不配与之并列。

第一百七十二章 杀李处耘的办法(欠更五)() 
赵匡胤深深地看了孙悦一眼,一双粗糙的大手重重地在他肩膀上拍了两下,“真想不到,这满朝文武中,最懂我的居然会是你这样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少年。”

    孙悦赶忙道:“官家谬赞了,官家以刀剑得天下,以仁德御天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实乃有史以来少有之圣君主,除唐太宗之外,无有能与之比,此时乃是立国之处,官家之言行,必会对后世子孙影响深远,官家擅杀人,则后世子孙或许有朝一日能将宰相凌迟,官家修仁德,则后世子孙必存爱民之心,臣知官家心中存有万世不易之抱负,岂能因小不忍,而乱大谋。”

    在孙悦眼里,不杀士大夫是大宋最有魅力的标致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终整个大宋一朝,政治斗争一直都处于一种相对温和的状态中,除了王安石和司马光那一波之外,朝中宰相们基本都做到了君子和而不同,始终没让党争成为祸害国家的罪魁祸首。

    即使是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党争不断,总是因人废事因人立事,但比之其他朝代,却是已经轻上太多太多了,当然,瞒清除外,一群奴才,斗也摆不上台面。

    而且这些士大夫中,胸怀天下者还是占了大多数的,整个宋朝,包括南宋在内,国民生活质量差不多都是同时期明清的十倍以上,开封城最繁荣的时候七成百姓都不自己开火,而是订外卖,这几乎吊打所谓的康乾盛世一百倍了,这其中士大夫的功劳是不可埋没的,很难说这其中有几成原因是不杀士大夫。就算是后期亡国灭种时,宋朝的士大夫再怎么废,也曾有崖山之殇,与明朝时的水太凉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赵匡胤点头道:“难得啊,难得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胸襟气度,倒是让我刮目相看了,既然你都替那李处耘求了请,那便饶他一条疯命吧,一会我选个地方,流了他便是了,你可有什么建议?”

    孙悦想了想道:“臣觉得,可以让他作雄州刺史。”

    赵匡胤闻言双眉一皱:“雄州?这……万一有所差池,他恐怕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你这是想借刀杀人?”

    孙悦心想,当然是死定了,符彦卿不杀他我都得弄死他。

    雄州这地方其实还是比较特殊的,与其说那地方姓赵,不如说那地方姓符,乃是符家的地盘,符家九雄,最差的也混了个节度使,老二符彦饶也曾被黄袍加身过,现在当家的老四符彦卿更是李存勖的亲兵出身,资历无人能及,陈桥兵变之前若是他愿意学石敬瑭认贼作父与契丹人py交易,他也许就是杨坚第二了,压根就轮不到赵匡胤做这个天子。

    因为那地方是契丹前线,赵匡胤也不敢对符彦卿逼迫太甚,相反还得废力笼络,否则搞不好石敬瑭后事就会重演,所以赵匡胤对符彦卿的要求是很低很低的,别造反,好好给我看门,其他的咋地都行。

    那地方,乃是货真价实的,军!人!天!下!

    气死慕容延钊的疯子落到了符家手里,随时可以吃饭噎死,喝水呛死,躲猫猫死,睡觉死,各种死,赵匡胤除了捏鼻子认了之外,没有一丁点办法。

    “臣以为,李处耘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安天下军心,他只是不能死在您手里而已,若是他真的死在雄州,对官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天雄军与禁军同仇敌忾,不分彼此,天雄军若是能为慕容大帅而义愤,这说明人心向宋,而对李处耘来说,也算是死得其所,不污了他前半生的功绩,若是死在契丹人手里,朝廷还能给他追封,军中的不平之气,也能得意稍减,如此,堪称两全其美。”

    赵匡胤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不得不说孙悦的提议正提到他心坎里去了,这样一来既能保证他的仁德,也能平复军心,顺便还能捎带手的试探一下天雄军,这政治手腕之高,实在是很难相信这是出自眼前这个少年之手。

    “官家,臣以为李处耘不可能不罚,为平息军心,就算不死,也得贬到穷山恶水去,否则军中不会善罢甘休的,让他去雄州,对大家来说都能痛快点。”

    “这……好吧,明日我与赵普议一议吧,若他也同意,那就这么办吧。”

    孙悦突然道:“臣还有一事有请。”

    赵匡胤眉头更皱“何事?”

    “臣以为,罪不应及妻儿,李处耘之子李继隆,臣与他有过交往,深知此人乃是个将才,臣觉得,不应该因此而牵连于他,如此,也好定下规矩,非谋反,不牵连。”

    赵匡胤点头道:“好,很好,非谋反,不牵连,这话说的好啊,深得我心啊,我答应了。”

    赵匡胤大喜,这话从孙悦嘴里说出来,多少也算是个挡箭牌了,他与李处耘十年交情,自然不想收拾他的儿子,多少想着留香火情,原本历史中他虽然碍于军方的激愤而将李继隆免职,但几年后却借机让他女儿嫁给了赵光义,后来还做了皇后,李家后人得以以外戚的身份重享蒙荫,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位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了。

    现在,既然有孙悦身为苦主求情,一切就都比较好转圜了,孙悦也是明知道这段历史,晓得赵匡胤的心思,这才如此提议,再说鬼知道日后的伐辽之战还打不打,万一跟历史上一毛一样,没有李继隆小宇宙爆发,万一大宋亡了他找谁哭去。

    一高兴,赵匡胤端起了饭碗,呼噜呼噜,几口就把剩下的饭给吃了,孙悦见状,伸手正要吃他的螃蟹,就见赵匡胤放下碗筷居然特娘的吃完,站起来了。

    “哦,你吃你的,不用管我。”

    孙悦只得苦笑道:“微臣也吃饱了,压根不饿。”

    赵匡胤点了点头道:“嗯,那你先回家去吧,此次出征四个多月,想来你爹也担心了你四个多月,可怜天下父母心,回家报个平安去吧。”

    “是,多谢官家。”

第一百七十三章 慕容延钊的信() 
从皇宫大内骑着马一路回到家,孙悦只觉得归心似箭,一晃眼四个多月的一场灭国之战,对他来说就像一场梦一样,却已经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许多。

    要不怎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这人啊,就得多出门走走,否则永远都不知道,宅在家里有多舒服。

    战士归来,不管是哪朝哪代都是最隆重的礼仪,一进了家门口,呼啦啦全家人都出来了,孙春明搂着他眼泪汪汪的,口中还一个劲地说着要给他换个单位,这枢密院的工作太吓人了。

    孙悦也知道这几个月,尤其是他绑架李处耘之后,家里人肯定都替他提心吊胆的睡不好,挨个抱了抱,说了些荆湖的趣事,咧着大嘴努力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我饿了,家里有吃的么,刚才跟官家吃饭,他绝哔是故意的,一口也没让我吃。”

    “有,有,想吃啥,爹亲自给你做。”

    “哎呀用不着那么麻烦,有剩饭剩菜我整一口就行,对了爹,这有一封慕容伯伯给你的信,里面应该有一些他的交代,这次我能这么平安顺利的归来,多亏了他的庇护,若是他有什么请托,咱们还是尽量办了吧。”

    孙春明笑道:“这是自然,慕容兄长的人情,咱们一辈子也还不完,若真有什么临终遗愿,就是上刀山下火……”

    却见孙春明打开信,还没等看完,脸就黑了。

    “怎么了爹?”

    心中暗想,莫非是慕容延钊有什么特别过分的要求?不应该啊,再说以孙春明的性格,他就是想要丰乐楼恐怕他都不带眨一下眼睛的,什么事儿能让他这么为难?

    孙春明把信交给他:“你自己看。”

    孙悦飞快的将信上的内容扫了一遍,面色也不由得古怪了起来。

    信的前半部分,很正常,无非是交付了一下他的几个儿子和兄弟,以及慕容家的产业方面的事情,虽然孙家父子现在在朝堂上还是小人物,但有眼睛的都知道这一家将来是要出俩宰相的,没什么特别之处。

    后半部分就有意思了,上面说,他的小女儿慕容嫣今年年芳二八,因为一直心高气傲所以尚未婚配,自从两年前跟你们合作了一次之后,便是心系君兮君不知了,你看我这姑娘咋样?按说这事儿应该挺麻烦的,最起码得找个媒婆,可谁让我快要死了呢,反正我也是个粗人,就不讲究那一套了,咱哥俩直接商量商量吧。

    神特么商量商量,你人都已经挂了,我还能用通灵之术把你通出来不成?

    我特么拿你当兄弟,你却想当我爹?也多亏这是你挂了,否则咱俩是不是还得各论各的啊!

    孙悦看完了信,跟孙春明对视了一眼,同时在对方眼中读到一种情绪:蛋疼。

    不是说慕容嫣不好,两年前他们都是见过的,这孩子长相气质就不说了,起码也是个九十分朝上的大美女,论家世也是当之无愧的大家闺秀,人也不错,而且很聪明,性格虽然在大宋稍显得古怪,但对后世来的孙春明来说也没什么不好接受的,公允的来说,这样的女子给他续弦,他简直可以美到飞起了。

    但是!

    他跟慕容嫣不熟啊,只是在斗石守信的时候合作过而已,那事儿完了不久人家就回襄阳了,两年多再也没见过,他都已经记不太清楚人家长什么样了,要知道自由恋爱是他们这些现代人坚定不移的爱情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哪怕这女子长得再好看,性格再可爱,家里再有钱,都是不能接受的!

    嗯……虽然他跟孙悦的妈当年也是先结婚后恋爱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四十年里已经重新树立好爱情观了呀。

    更何况,他印象中的慕容嫣,真的只是一个孩子而已,杨蓉认识他的时候好歹已经二十出头了,虽然他的心里年龄是五十多岁,但男人么,十八岁时喜欢二十多岁,身材好,长相好的小姐姐,八十岁的时候喜欢的照样是二十多岁,身材好,长相好的小姐姐。

    可慕容嫣不同,两年前慕容嫣才十四,这特么在二十一世纪是犯罪好么!!是要三年血……咳咳。

    总之吧,他当初压根就没往那上面想过。

    最关键的是,孙春明已经决定不娶老婆了,娶老婆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嫡子么?他已经有儿子了啊!还娶个毛的老婆,这两年他都已经把小琴给吃下去了,已经尝试过什么叫大被同眠了,已经知道什么是左拥右抱了,为啥还要让家里多出来个女人管着自己?一直纳妾多好?西门庆也没自己过的舒坦啊。

    想想老曹,咦~好可怕啊,张氏跋扈好歹那是因为老曹让着她,自己呢?自己是真打不过慕容嫣啊!

    太可怕了,这实在是太可怕了,这事儿必须拒绝,没得商量!

    孙悦面露古怪之色地看了孙春明一眼,“所以,我真的要有个后妈了?”

    要知道孙春明虽然已经有了杨蓉,并且和家中的几个丫鬟都不清不楚的有了一腿,有时候孙悦也会开玩笑的说自己后妈多什么的,但那真的只是玩笑,他开心了可以管杨蓉叫姨娘,不开心完全可以不搭理她,但续弦夫人可就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