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真万确啊,要不怎么说是猛龙过江呢,吕员外这次算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据说这次跟着吕大郎回来的那些个朋友,势力极大,全是在开封城都横着走的主,你们是没看见,赵知府在他们面前跟孙子似的。”
…………
不理会这些路人怎么想,反正吕蒙正现在的感觉,却是真的很爽,他这些天被一个孝字压的实在是喘不过气来,可随着赵光美那干脆利落的一剑,只觉得这些年在心中的阴霾一下子就一扫而光,他娘也重回了吕家,恢复了妻的身份,当然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成完了婚就跟他回开封。
再加上今天是要迎娶心爱的女子,那叫一个神清气爽,还真是颇有些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意味。
嗯,如果赵光美不拦着不让他进的话就更完美了。
所谓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孙家的府上,赵光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铁了心的祸害起吕蒙正来,这一会功夫,吕蒙正已经用不同的题目作诗了七八首,唱了长调三思篇,又喝了小半坛子的酒了,可赵光美却一点够了的意思都没有。
这俩人如今也算是兄弟了,但今天赵光美却格外的不通情理,曹婉在屋里等的都急了,他还是死活不肯挪开,等到曹婉终于坐上花轿的时候,吕蒙正已经喝的彻底趴下了,几乎是搂着马脖子迷糊着回的吕府。
吕府的厅堂之上,前来祝贺的人可谓是人山人海,因为前一日他们的接风宴上吕蒙正也去了,看上去跟三大王又是关系匪浅的意思,因此这一日洛阳城的大小员外和官吏,甭管是跟吕家熟还是不熟,只要没仇的,几乎全都来了。
府里张灯结彩,府外的流水席也是大排长龙,当真是好不热闹,许多人都说,便是知府大人的公子结婚,也办不出这么大的排场,不过吕府的主人,吕龟图却是怎么都笑不出来。
他头一次知道,大婚还有逼着成的,明明他夫人已经死了,他还得跟仇人笑脸相迎,不但不能发丧,反而还得贴红挂花,甚至为了吕蒙正的清誉,婚成了之后也不能发丧。
昨日,知府大人跟他说,人既然是三大王杀的,那这世上最好压根就没有这个人,否则对三大王的名声不好,谁敢让三大王不痛快,官家就能让他全家全族都不痛快,反正也是后娶的,娘家又没什么势力,就当从未转正,被夫人失手给打死了。
嗯,按律法,主母打死自家婢女要罚银八十两,刘氏特痛快的就把钱给交了。
眼看着他儿子和新媳妇就要拜高堂,刘氏坐在他边上乐的脸上跟一朵花似的,他却怎么也乐不出来。
赵知府阴测测地道:“吕员外,令郎大婚,你难道不高兴?嗯?”
“我……我高兴,我高兴还不行么。”说着,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眼看着宾客快要到齐了,吕龟图正想站出来说两句,便听门外唱礼道:
“曹承旨到~贺:金丝蜀锦十匹、红罗十匹、银器十对~”
“三大王到~贺:百子千孙图、碧玉如意一对,三斤重的金鸳鸯一对~”
众宾客一听大惊失色,洛阳毕竟是做过帝都的地方,这些员外们倒也都有些见识,一听这么大的人物又送来这么重的礼,一时间全都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这吕员外什么时候跟京里的贵人攀上了这么硬的关系?”
“嗨,这哪是他的关系啊,这可都是冲着新郎官来的,你没发现,这吕家的主母都换人了么?”
“哦~怪不得,这吕家大郎真是好生了得啊,我听说几年前他们吕家宠妾灭妻,那刘氏可是个刚烈的性子,一文钱都没拿,也不回娘家,就带着大郎只身去了开封,老吕这么些年是一没管二没问,这才几年的光景,就这么出息了,怎么我看这吕员外脸上,好像不太高兴?”
“呵呵,被自己亲儿子打脸,能高兴么。”
吕龟图阴沉着脸不说话,等了好一会,刚想站起来,那门外的置宾却又唱上了:
“赵……赵枢密派使者前来观礼~贺:金器十件、玉器十件、琉璃灯十盏~”
“二……二大王派使者前来观礼~贺:白玉腰带两条,尘笏一对、金马鞍一对~”
“司……司空大人,司空王大人到~,贺:白玉狮子一对、宝马良驹二十匹、黄玉枕十对~”
众宾客这一会都傻了,连使相和二大王都送礼了?司空从开封亲自过来了?
不一会,果然便见王溥一身便服,背着手,一副高洁的样子,昂首阔步的进来了,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站起来拱手行礼,这些土财主们未必知道什么实差不实差的,可司空啊,这是三公之一啊,这吕家到底是多大的面子?不,应该说着吕家大郎到底是多大的能耐?
吕龟图一时间也懵了,刚想要起身相迎,却见吕蒙正这个新郎官迎了过去,先是依次见过赵光义和赵普派来的使者,客客气气的请到尊席上落座,随后给王溥行礼道:“师父,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哈哈哈哈,瞧你这话说的,我徒弟大婚,我难道不该来么?太傅和右仆射本来也要来的,可奈何前日魏仁浦染了一点风寒,范质又被官家抓去帮着修宋律,实在走不开,只好由我代表他们俩了,不过他们人没来,礼可是托我捎过来了,哈哈哈。”
众人一听这对话,太傅和右仆射差点也要过来?这吕家大郎是他们的徒弟?
宾客们如此反应,吕龟图其实心中苦涩更甚,却只得苦笑着将屁股又重新坐回到椅子上,暗想,这特么郑氏死了也好,他这儿子看这架势这是要青史留名的人物啊,也罢也罢,就当他从没当过主母吧,嗯,是极是极,老子从来就没有过宠妾灭妻的事,没有没有,绝对没有,看以后谁敢乱嚼舌根子。
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青云路()
折腾了大半天,终于将吕蒙正和曹婉双双送入洞房,众人不由得纷纷松了口气,谢天谢地,总算是没有什么幺蛾子了。
张氏突然道:“姓曹的我告诉你,若以后你敢干这种宠妾灭妻之事,信不信我先杀了你,然后再自杀?”
老曹马上就怂了,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似得“信,信,我信还不行么。”
孙悦和孙春明见状也是会心一笑,一时间都颇有感触涌上心头。
上辈子看穿越小说,穿越者到了古代总是能坐收其美,享尽齐人之福,漂亮姑娘一个又一个的往家领,然后一家n口和和美美的过小日子,甚至不少都整出什么平妻之类的,公主郡主一起收的也不是没有,羡慕的不行不行的。
不装犊子的说,难道他们俩就不羡慕么?就没有效法之心么?都是男人,装什么纯情啊。
但现在看吕家的这点破事儿,彻底浇灭了他们的那点龌龊心思,这哪里是什么齐人之福,分明是齐人之祸啊,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吧,可不敢去招惹那些有身份的女人了。
孙春明甚至还想着,要不他干脆不成亲得了,反正嫡长子他都已经有了,若家里全是像杨蓉那样的贱籍,岂不是予取予求,岂不是美哉?
见酒席吃完,无关人等都走的差不多了,他们这些开封来的,自然也就坐一块聊了起来,本来孙悦想招待一下王溥的,结果王溥特给面子的去找吕母聊上了,聊得什么不知道,但看着吕母笑呵呵的样子,和一旁一个劲的赔小心的吕龟图,估摸着以后吕龟图肯定是不敢再给刘氏气受了。
自然的,他们聊着聊着,就聊到政事上去了。
曹彬道:“孙兄弟,这两天水泥厂我看得差不多了,大体的情况也已经了解了,孙兄弟的高义,曹某实在是佩服,佩服,见孙兄弟这边这么大的规模,日后我的差事可就好做了。”
孙春明笑道:“曹大哥您抬举我了,这水泥厂干的时候我不过是一介商贾,就算是补贴了些,也不过是讨好二大王罢了,有什么好佩服的。”
曹彬道:“是这样,之前孙兄弟为了建这个水泥厂,也投入了不小的心力和财力吧,以后内殿班值这一块的大小生活事物,都将由我来接手,总不能还让孙兄弟劳累着,我打算上奏官家,由朝廷出钱将这个水泥厂买下来,日后将水泥生意与盐铁一样,统一收回国有,你放心,绝不让您之前白忙活,朝廷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价格,如何?”
孙春明笑了,“这水泥厂本来也是为了这些班值将士们开的,我也没从中赚钱,既然现在朝廷要建军委,自然还是给朝廷去办好些,曹大哥也莫要提什么钱不钱的了,我不差钱,能给朝廷做点事,那是我的荣幸,只是,曹承旨是打算亲自过问水泥厂的事物么?”
曹彬苦笑道:“我哪有那个时间呀,应该会归到工部吧,这水泥的用处很大,用于民用可以赚钱补贴将士,用于军用可以修路建城,将来少说也得修他个百八十个的,具体怎么管,还真是要从长计议,孙兄弟可是有什么好建议。”
孙春明道:“确实是有几分拙见,曹大哥不妨姑且听听,有用的就用,若是有不切实际的地方您也别笑话我。”
“稍等。”
却见曹彬闻言居然起身管吕龟图借来了纸笔,竟是打算做笔记了。“孙兄弟请说。”
“我是这样想的,水泥这东西,其实军用价值远大于民用价值,所需要的匠人不少,又都没什么技术含量,加上这东西又是新出来的,好规划,何必非要归到工部下面呢?隔着如此多的部门,还如何高效的管理?这种军属方面的事情,将士们也未必乐意给书生去管吧,何不干脆由军委直接管辖?哪怕是将来专设一司来管这事也好啊。”
“军委毕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这么细致的工作,军委很难安排人事的。”
“何必需要管的那么细?只要用好了人就行了啊,既然水泥厂里的工匠全都是军属和退役兵,何不干脆再在其中设一个军属委员会呢,这委员会的成员么,我觉得可以用那些因伤退役的战斗英雄和烈士子女来担任,专门负责所在水泥厂的重大事项,一应管理岗位,也可以通过这个委员会来自选,只要委员会超过半数同意,就可以撤换掉水泥厂的负责人,水泥厂的利益和他们息息相关,倒也不用担心他们徇私舞弊,如此,既能少了那些书生掣肘、扯皮,又能激励将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岂不是两全其美?”
“你的意思是,让他们自己管自己?”
“是,军属和退役老兵,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么,烈士子女和寻常将士子女,必须要严格区分开才行,若是在军属委中做得好,又能读书识字的,大可以提拔到营里面去当政委去呀,朝廷不是正愁没这么多低级官吏可用么,这不比通过其他的寻常小吏或是科举选出来的政委要强得多?”
曹彬闭目思虑了一会,道:“如此,是要创造一条新的进身之阶呀。”
孙春明道:“有什么不好么?凭什么战场上的英雄子女,比不上一个只会作两句酸诗的士大夫?或者说,凭什么他们不是士大夫?”
孙悦也帮腔道:“我也觉得如此最好,再多的抚恤,都不如一条实实在在的登天路来的实惠,甚至此举也可以推广到除了水泥厂之外的其他地方,将士子女若是庸人之资,在水泥厂或是其他厂子里得进军属委,一辈子吃喝不愁,手中又能有点小权利,也是不错的,若是有上进心,有头脑,能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升到政委,便是给一个官身又能有什么打紧?甚至朝廷还可以建一个学院,一年一届就好,专门从烈士子女中挑选出类拔萃者,培养他们读书识字,朝着政委的方向培养,这样一来朝廷甚至连抚恤金都省了,若是将来有朝一日,大宋出来个军属出身的宰相,或许敢死营就再也不需要用囚犯了。”
此时的大宋,其实还是武人天下的,即使是做到宰执的文官,也大半都是从枢密院出身,打过仗监国军的,远不是后来那个与士大夫公治的那个大怂,这条进身路,确实有它铺成的条件,也不会有哪个士大夫会站出来反对,否则隔天就会有亡命徒砍了他的脑袋。
曹彬想了想,笑道:“真不知你们父子俩这脑袋是怎么长的,竟想出些稀奇古怪的点子,却又真的颇有道理,这样吧,此事等我回京之后专门写个折子通进官家吧,不过能不能成,肯定还要讨论考虑之后再说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 父慈子孝()
从洛阳回京的路上,曹彬和孙春明一直在聊关于水泥厂日后管理方面的事情,曹彬的笔记也从一片简单的策论,升级成了近乎一本书的厚度,对孙家父子也是越发的器重。
他终于明白,为啥这无权无势,无根无底的两个人,可以这么受二大王和赵枢密重视了。
李沆也取了纸笔在一旁记录了起来,他这个政委只等橄榄球赛分出胜负就要上任了,因此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充电,要么就是听孙春明跟曹彬聊天,要么就是缠着孙悦问这又问那,见此,曹彬心中踏实多了,这政委找的,果然靠谱。
孙悦对李沆道:“二哥,你这个政委是营一级的,禁军中一营满编也才五百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没有满编,有个二三百人就顶天了,所以你负责的,主要是一些实操的任务,太宏观的东西,其实用不着你考虑的。”
“那我这个政委管什么?”
“第一,给你们全营将士都找个婆娘,第二,给他们的亲属找个赚得多又不累的活干,第三,把伙食和住宿条件安排好,第四,了解他们家中的具体情况,如果谁家里有什么状况你要想办法给解决。”
李沆想了想道:“说白了就是伺候他们呗。”
孙悦偷偷道:“没错,就是伺候他们,但这只是基础工作内容,若是只干这些事,也用不着你来做这个政委,既然是官家都看在眼里的职位,你得想办法做的比这些还好,给官家一种惊喜的感觉,这样你以后的前程才会稳。”
“嘿嘿,三弟你快跟我说说,指点指点我,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差事给办的漂亮,给官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