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这好像是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爸,这好像是北宋-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光义倒也没骂什么反贼之类的片汤话,而是坦然相对,道:“真没想到,竟会是你来杀我,我死之前,可以和我聊聊么?”

    “巧了,我也想跟你聊聊。”

    “孙悦,我本是一整日在家游手好闲的纨绔,你应该也是知道的,可自打我大哥当了皇帝,让我做了开封府尹之后,我自问,每天都在勤于政务,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便读经、读史、读兵法,一日不敢懈怠,几乎每天都是子时以后才会休息,我自问勤政,爱民,对百官也多有容让,在你们心里,我就那么不如我大哥么?现在我大哥死了,难道你们觉得我连昭儿都不如么?我比我大哥,到底差在哪了?”

    “孙悦,别人不服我倒也罢了,可是你,你八岁那年咱们就认识了,那年你们还在卖拉面,是我,给了你们父子俩改命的机会,你必须得承认,你们父子俩能有今天是受了我大恩的!我把你爹视作我的第一心腹,视作左膀右臂,与他兄弟相交,当年我对你父子俩不薄啊!”

    孙悦闻言也是颇有感慨地点了点头,刚穿越那会,若是没有赵光义罩着,爷俩的日子绝无可能过的那么逍遥,别说什么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这种话,没有赵光义,孙悦就是想考进士都不一定能找得到门路,真正不论出身不论门第的科举,其实是赵二以后才有的。

    “可是,就连你们父子俩这样的人,居然也跟我站在了对立面,别特么说什么拜师赵普,孙悦,那是你的借口,没有赵普,你也不会跟我一条心的,后来的确是我做了一些对你们父子不是很友好的事情,惹下了一点矛盾,可是之前呢?你他妈的一直就看不上我!!为什么?我到底差在哪了?为什么你们都看不上我?

    你爹是个有主意,有想法的人,他不想当我一辈子的私臣,我也理解他,像你们父子俩这种才华,我也没想过像别人一样当忠犬一样养在身边,他要去洛阳开创一番新天地,我也同意了,可是结果呢?我不服啊,现在都这个时候了,你能给我解个惑么?”

    孙悦想了想道:“你比官家差在哪了?这还真是个好问题,老实说,处理朝局,处理时政,甚至于选贤任能,你都比官家厉害,官家作为堂堂开国之君,南征北战几乎一统天下,但朝廷之内居然让你、赵普、和他自己政令三出,这是何等可笑啊,除了军事,老实说官家都不如你。”

    “不错!若是我与大哥互换,绝不会允许赵普霸占大权长达十余年之久。”

    “啊,或许你早就弄死他了吧,或许,这就是你差的地方。”

    “嗯?”

    “在官家手下做事,舒服,我不用担心功高震主,也不用时时刻刻揣摩他在想什么,只要能做实事,就不用担心前路,你和赵普斗了这么久,朝中可起了真正的党争了么?政令三出,有一个官员是因为得罪官家而获罪的么?伍彦超当年给了官家奇耻大辱,官家也只是一笑而过,所有的政治斗争,都是你和赵普挑起来的,对吧。”

    “可是你却不同,你没那个胸怀,在你手下做事,我会时时刻刻的担心,担心会不会有一日被人给得罪了,担心会不会哪一天来个人就把我给算计了,会让我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我相信,其他人都是这个感觉。你善于斗争,长于整人,然而谁又愿意终日活在权术之中呢?其实当一个好皇帝真不需要有多大的本事,倒是更需要一个好胸怀。”

    赵光义闻言特别凄惨的一笑道:“多谢解惑。”

    孙悦道:“我也问你一个问题,官家怎么死的?”

    赵光义哈哈一笑道:“现在这个时候,就算我告诉你大哥不是我杀的,并拿出证据,你就能不杀我?”

    “当然不会。”

    “哦,那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第四百九十五章 被针对了() 
    果然,即使赵光义都要死了,还是这么让人讨厌。

    本来想用弓弦勒死他,给他点体面的,想想还是算了,干脆掏出刀子噗呲噗呲的就把人给捅死了。

    转过身对那些天雄军道:“我孙悦说话算话,今生与诸君共富贵,现在,回营!”

    全军将士高呼一声,然后兴奋的一勒马缰,跟着孙悦开开心心的就走了,再也没人多看赵光义这个皇帝的尸体一眼,任凭他就这么烂在苍茫的大地上。

    至于李继隆,他的遗体被曹军带着,按牺牲算。

    当孙悦回营的时候,天色已经黄昏,简单询问了一下,赵德昭已经一脸懵逼的成了新皇帝,并吩咐,孙悦一回来立刻过去见他。

    孙悦也没说什么,虽然按他的想法,是希望由赵廷美来当这个皇帝,这也符合赵普拿出来的那个金匮之盟的说法,但是很显然其他的将领都是不会同意的。

    远在洛阳什么的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可拥立之功,谁会心甘情愿的放弃?再说大家之所以反对赵光义,就是因为这货揽权,软刀子割肉割的大伙都生疼,现在手里有了机会,难道还要立一个威望跟赵光义差不多的燕王?

    赵德昭多好摆弄啊,如果说赵匡胤的威望是一百,赵光义也就是二十,赵廷美少一点也有十五,而赵德昭,撑破大天也就是五,这帮将领如果心齐一点,这基本就是个傀儡。

    这年头,真找不出几个一心为公忠君爱国的。

    说实话孙悦的内心深处,其实也并不一定真的就那么希望赵廷美当皇帝,毕竟皇帝是没有朋友的,有些潜意识上的事儿可能他自己也没意识到,否则他是不会这么痛快的,至少也会提前给赵廷美写封信打个招呼的。

    一见了赵德昭,孙悦老老实实的以新君之礼参拜,赵德昭和众将帅全都齐齐地松了一口气,他们还真怕孙悦弄出什么幺蛾子出来,赵德昭更是亲自将其扶起,抓着孙悦的手声泪俱下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又扶他在自己身边坐好,说了好多贴心体己的话。

    当然,论功行赏这种事虽然谁都知道跑不了,但这其中涉及到的实在太多,今日之事又太过突然谁也没有准备,所以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官家,眼下当务之急,其实还是战局,我军虽然小败一场,但主力未损,反倒是辽军方面,眼看着天气渐暖,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暂时先回去啊,还是接着打啊。”

    赵德昭特别懂事儿的表示:“战阵之事,我实在是不懂,全听诸位将军的意见。”

    众将闻言全都暗暗点头,然后口上又谦逊了一番,说愿意听官家做主之类的,赵德昭又坚决推辞,俨然说啥是啥踏踏实实地当自己的木偶,众将也就懒得再废功夫了,干脆就在帐内聊了起来。

    曹彬道:“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应该以朝纲之稳定为主,幽州就在这里,又不会长腿跑了,到时候再打就是了,我提议,马上回京。”

    孙悦道:“可是就这么回去,心有不甘啊。”

    李继勋道:“唉,我也不甘心,可是小孙,你有没有想过,官家若是不回去,万一京中有变,断了咱们的粮草,咱们远在幽州,到时候可怎么办啊!你可别忘了,赵普还在京里呢,不提燕王,万一他立了赵德芳呢?到时候怎么办?”

    孙悦皱眉道:“我师父是什么人,你们比我更清楚,是,他那人有时候野心大了点,权力欲大了一点,可是这点大局观我还是相信他会有的。”

    崔彦进道:“难说,权利动人心,难保不会迷了他的眼,你也说他野心大,万一他想当曹操呢?”

    孙悦闻言眉毛更是一皱,怎么感觉这帮人商量好了就等自己呢?

    “可是这大好的局面,难道就放弃了?幽州不要了,那顺州、檀州、儒州呢?要是不要?难道再送还给辽国不成?”

    曹彬道:“也没说咱们都回去啊,但是无论如何,官家是一定要回去的,至于前线,可以先留人留兵守着么,况且孙悦,你说辽国坚持不住,难道咱们的将士们就没有厌战情绪么?这仗打了三个多月了,天寒地冻的,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将士们也都想家啊,万一这时候咱们再败一场,孙悦,这天下可就指不定要变成什么样子了。”

    孙悦闻言冷笑一声道:“那照你们的说法,谁留下继续打?”

    众将互相瞅了瞅道:“这些节度使,各有各的防区,两京将士又都早就在两京安了家,现在看来,也只有天雄军了,孙悦,咱们明人不说暗话,现在的天雄军都听你的,不如,你做了这天雄军节度使吧。”

    得,什么都明白了。

    “我干了节度使,韩帅干什么啊。”

    韩重赟道:“我老了,回洛阳养老就是。”

    曹彬道:“韩帅此言差矣,您可一点都不老,不过北地辛苦,您既然要回洛阳,那洛阳都监的位子,您就担待着点,再辛苦辛苦。”

    孙悦无话可说,人家这明显就是都商量完了,自己这时候再起什么幺蛾子好像也没什么用了,很明显,这是不想再让孙悦回中枢了,而且还想削弱他在洛阳的影响力。毕竟,韩重赟是韩崇训的老子,他到了洛阳去韩崇训肯定会乖乖听话。

    针对我啊!

    其实想想也正常,经此一战,天雄军基本已经不姓符而改姓孙了,这本就是地方上一等一的强盛势力,连赵匡胤当年都忌惮万分,而孙悦在洛阳的影响力也是公认的,他老婆差一点都能混个统帅当当了。

    这两支天下强军,全都落他一个人手上,这势力说实话就有点太大了,他还这么年轻,熬也能熬死所有人,最关键的是,赵廷美和孙春明也在洛阳,那可不是白给的,若是让这三个人将各自的力量重新拧成一股绳,赵德昭根本就不可能镇得住。

    所以,孙悦必须留下,就算要回去,也得等朝局稳定下来之后再说,不管是出于国家稳定忠君爱国,还是出于他们自己要争权夺利,都不可能允许他们仨联合起来独揽大权。

    想明白这些,孙悦也不矫情,而是直接便道:“仅凭我这六万天雄军,占着儒顺檀三洲,我挡得住辽军反攻?”

    “可以谈和么。”

    “你们什么意思我也都清楚,明人不说暗话,我可以答应,但我有两个条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危险的人() 
    “第一,以天雄军的兵力若是镇守瓦桥关保持守势,自然是绰绰有余的,但若是要守在前线保持攻势,这兵力就有些不足了,所以天雄军必须扩编,燕地所得的汉家子民和所俘虏的汉人军,我都要了。”

    “第二,此次征战,我的副将曹军跟着我也立了不小的功劳,我想替他求一个洛阳都指挥使的差事。”

    这两个条件的指向性就都很明确,倒是也没藏着什么阴谋,说白了无非就是一些离开中枢的补偿而已,众将讨论了一下,都没有什么异议,然后又像模像样的请示了一下赵德昭,也就答应了。

    一天之后,宋军主动提出议和,而辽国方面也一点没犹豫的就答应了,毕竟现在这仗是谁都不想再打了。也没扯什么花架子,还是耶律休哥和孙悦两个人,就在城下万军之中骑着马就聊上了。

    大辽方面提出,岁贡以后肯定是不会再给了,毕竟这一仗名义上是他们大辽赢了,对此孙悦也并没有什么意见,宋朝也不缺他们那仨瓜俩枣的,这点虚名不要也罢,若是不答应,人家耶律休哥和辽皇耶律贤也没法向下面交代。

    而孙悦比较关注的,自然就是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耶律休哥狮子大开口直接让宋军退回瓦桥关,可是这样一来不就相当于白打一仗么,孙悦怎么可能会同意,直接撂下话,那就继续打吧。

    孙悦提议,自然是以现在的军事片区对燕云进行划分,可是这样一来,除了幽州之外,契丹几乎将燕云整个全都丢了,尤其是儒州等地离着幽州又这么近,自然也不可能同意。

    最后经过扯皮,辽国同意归还莫州,逐州等地,这些本来就是之前赵匡胤打下来的大宋国土,只是当时将他们当做了缓冲带,用于办些贸易什么的,并没有驻军建堡,现在大宋将开始对其进行建堡。

    至于儒、顺、檀三洲,因为檀州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辽国必须拿回去,孙悦也没跟他们墨迹,以两万匹战马作为交换还了回去,但城内的汉人百姓他得带走。

    至于儒州和顺州,则干脆一东一西开了两个贸易城市,作为辽与宋的缓冲带,孙悦则领着天雄军和大量的北地百姓迁往蓟州,并向赵德昭请示,要在逐州铸造一座硕大的城,既替代瓦桥关成为新的防线,又要安置天雄军将士的家属,与逐州互为依托,形成一个新的战争与经济共同体。

    当然,眼下这个时候,赵德昭肯定是不可能对孙悦的提议拒绝,只是建城之事朝廷暂时可能还顾不上,孙悦特豪爽的表示,没事儿,我自己想办法。

    对此,满朝文武不自觉的就是一脑门子的黑线,好像当年孙春明建洛阳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于是事情就这么尘埃落定,赵德昭领着曹彬急匆匆的就走了,具体的河…北诸事一股脑的全都推给了孙悦处理,反正这货能文能武,也没啥不放心的。

    孙悦倒也没调吕蒙正他们过来,他们现在都是赵廷美的人了,只是将韩德让叫过来,作为自己的私人幕僚,来处理建城的事,与孙春明商议之后孙家的生意也开始向北迁移。

    却说赵德昭回军的途中,各地节度使纷纷离去,身边几十万兵力逐渐缩水,同时掣肘的将领也越来越少,渐渐的还真让他找到了一点帝王的威仪,行至洛阳附近时,他便将曹彬请到自己的御车之上,特别虚心地讨教了起来。

    “使相,我能有今日,全凭使相,谢字就不说了,只是现在我骤登大位,朝廷内外实则已是悍臣林立,能信得过的也只有你一人而已了,不知使相何以教我?”

    曹彬倒是也不矫情了,闻言感叹道:“是啊,谁能想到,一年前还强盛如初唐一般旭日东升的国祚,一转眼居然就变成了这般田地呢,官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