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这好像是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爸,这好像是北宋-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就是因为,在伐蜀之战中,他严格执法,军纪清明,廉洁无私么。王全斌的北路军罪大恶极,烧杀抢掠无所不为,给赵匡胤送去的是一个打成了焦土的川蜀,而刘光义的东路军,虽然战绩没有王全斌那么耀眼,但在曹彬的管束下基本上做到了不屠城,不杀降,曹彬本人更是没有取川蜀人民的一针一线,在这一大堆的污泥中显得跟白莲花一样的纯洁。

    这,也是赵匡胤对曹彬多有依仗的原因,说白了,就北宋此时的战力而言,打谁都是稳赢,派谁当主将都不会差太多,但战利品却是差的太多。

    王全斌平蜀,蜀地造了两年的反,而且给后来将近一百年的蜀乱埋下了隐患;潘美灭南汉,刘家三代搜刮的民脂民膏被付之一炬一分钱都没给赵匡胤带的回去;慕容延钊平荆湖,那就不说了,吃人这种事都干出来了;唯独由曹彬所平的南唐,几乎是完完整整的交到了赵匡胤的手里,一年不到就繁华依旧。

    你说这赵匡胤能不喜欢曹彬么。

    这也是孙悦希望东路军先进成…都的原因,到时候王全斌是最后一个到的,他还有脸屠城么?凭自己这个新立大功的‘白袍神将’,再加上清正廉洁的曹彬,难道还压不住王全斌么?

    他却不知道,就因为他故意耽误的这一两天时间,让韩崇训差点为他战死。

第二百九十四章 憋屈的王全斌() 
五天后。

    王全斌走在成…都城宽敞的御道上,看着城里繁华而又美丽的景色,心里格外的不爽。

    虽然他是伐蜀的都部署,虽然从开战到现在,一共也只用了不到四十天,再一次的创造了历史,但他真是不爽到恨不得弄死两个人来出出气的地步。

    先说刘光义,虽说他名义上是被自己所节制的,但人家是官家的义社十兄弟,禁军三帅之一,最关键的是,人家居然比自己早到了成…都一天半,该干的人家都已经干的差不多了,自己来好像更是凑热闹的一样,面对自己,这货也已经飘了,现在也就是勉强在面子上过得去,根本都懒得鸟自己了。

    但这并不是他不爽的主要原因,那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子,此时正端着个账本,恭恭敬敬地走到自己面前,说:“王帅,这是成…都城中,府库内所有的金钱布帛的账册,另外还有这个,我与曹承旨昨天连夜带兵将成…都府中所有的富户全部抄家,所得也都汇到了一块,出发前官家有言在先,朝廷只要兵甲粮草,所有的财物全部都赏赐给军中将士,您看,咱什么时候分一下钱?”

    看着这小子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王全斌真恨不得狠狠一脚踹到他脸上去!

    如今,军中已经将这小子跟陈庆之相提并论了,堂堂的后蜀皇帝孟昶,居然是向这么一个小小的州都监投的降,那自己算什么?自己在剑门关下废了大半个月的劲,又算什么?这是在啪啪的打自己的脸啊!

    说良心话他这仗打的已经够漂亮了,就算没有孙悦这一出,他也有信心在两个月内拿下剑门关,至少比三国时的钟会要强的太多太多了,这是足以名垂青史的,天下无双的一战,这是……

    这在人家两千人灭国的战绩面前,这特么都是屁。

    孙悦的态度很明确,府库大开,您看上什么您直管拿走,这是胜利者的权利,也是开战前官家给伐蜀将士们的承诺,但是你想屠城?呵呵,做梦。

    其实何止是王全斌啊,北路军的每一个大兵都对孙悦恨的是牙痒痒,王帅可是答应了我们屠城的,我们本来也确实是准备要屠城的,可现在您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要我们把已经出鞘了的刀子再插回去!?那我们之前拼死拼活的去打剑门图什么!

    当然,也特么没打下来。

    虽然你将府库打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分到十几贯或者价值更多的财物,但是这一切,哪里比得上屠城的爽快之万一啊!

    可怜了那些,灵秀美丽,与北方女子迥然不同又更有一番滋味的川妹子了呦。

    将士们眼巴巴的瞅着他们敬爱的主帅,他们以‘宽仁’所著名的主帅,可以一个巴掌将那个小娃娃扇到一边去,然后大手一挥,抢吧!就跟他们之前所无数次的畅想过的一样。

    但是可惜,他们注定要失望了,王全斌只是残忍,并不是疯子,他面对的是孙悦几乎已经安排好了一切的局,并没有什么办法好想,况且他这岁数当孙悦的爷爷都嫌老呢,真能在这个时候跟孙悦一般见识么?好歹他也得要点脸吧。

    他也只好问:“后蜀的文武百官,都安顿好了么?账簿印信,都整理好了么?”

    “今早上曹监军一来就在处理这些事情,具体进展尚不知晓,但下官觉得凭曹监军之能,应该不会出什么纰漏。”

    “后蜀的降军呢?”

    “也都收拢了,五万多人,都已经缴获了武器,整编好老老实实的在城外待着呢,这事儿也是曹监军办的,特别利索,现在只剩下您手里那两三万人了,曹监军的意思是,干脆您把那些也交给他得了,统一管理,方便。”

    王全斌的嘴角抽了抽,继续问道:“孟昶的宫室,都处置完了么?”

    “处置完了,孟昶的一大家子,全都由曹监军在亲自安排。”,然后又偷偷换了小声,道:“孟昶的妃嫔太多,您是不知道,这货整天研究房中之术,没完没了的往身边搂川妹子,弄得后蜀之地的人们早婚都成了习俗,宫中佳丽居然有上千人之多,曹都监安排的头都大了,少上那么百八十个,都不会有人发现的,我跟曹监军商量过了,除了花蕊夫人,您看上哪个,随便拿随便取,他给您兜着,便是您想挑几个送给有功将士都行。”

    王全斌终于怒了:“曹监军曹监军,怎么什么事都让他给做了,那我做什么?到底谁才是主帅?”

    孙悦连忙赔笑道:“哎呀大帅您看您这话说的,这不是因为他比您先到么,我手里就这么两千来人,还没有这后蜀的官吏多呢,加上我年轻识浅,级别又低,啥也不懂,而且啥也不会干,您没来的时候,这成…都里的事儿,当然就由他做主了啊,要不……您来审查一下孟昶的降表?要不这样吧,那天孟昶是向我投降的,这不合规矩啊,而且我也不懂这其中的礼节,那口空棺材现在还没烧呢,要不然让孟昶再投降一次,您来亲自接收,咋样?”

    王全斌闻言气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六十来岁的身体直摇晃,好悬当场昏过去,这分明就是半点实惠都不想给他啊,想争?找曹彬去啊,看他和刘光义给不给你这个面子。

    好半天,王全斌才从牙缝里憋出一句话来:“你对你的上官,可是真特娘的孝顺啊!”然后拂袖而去。

    孙悦则无所谓的耸了下肩,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其实难怪王全斌会误会,就连曹彬自己都误会了,因为他们的东路军走的是三峡,过白帝城由水路入蜀,单纯按路程来说,他们其实是远于王全斌的陆路的,更何况还是逆水行舟。

    所以当忙了一天脚都没沾地的曹彬闲下来之后,第一时间就来找孙悦表示感谢,狠狠的拍着孙悦的肩膀,笑的扁桃体都快露出来了,心中的激动之情根本就无以言表。

    好下属啊,这特么才是真真正正的好下属啊!

    啥也不说了,非得要拉着孙悦一块去喝酒,还说特意从孟昶的后宫里面挑了两个好看的要送给他,当做是小小心意,曹彬本人虽然洁身自好,但像他这么懂事儿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啥叫投桃报李。

    不过孙悦却推脱说今天大家都累坏了,改天再喝,给拒绝了,因为今天王全斌进城的时候孙悦看见韩崇训了,他特热情的上去打招呼,韩崇训居然没搭理自己。

    孙悦觉得,小训哥儿肯定是生自己的气了,忙了一天没顾上,琢磨着赶紧去哄一哄去。

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中大局() 
一封捷报传到开封,朝廷照样炸了锅。

    一月平蜀,这是发兵之前赵匡胤连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与之一块送到的还有一封后蜀的地形图,询问是否顺势向南,借机再收复汉唐故土。

    这一次的赵匡胤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搞了把玉斧来敲,却也并没有把话说死,只是让他尝试着进兵摸摸状况。

    毕竟他也明白,这次的王老将军甚至整个忠武军都有点憋着气,关键是还没地方发,去大渡河一代打打看,此时的大理国基本上也算是已经成型了,而大宋的前身唐朝和大理的前身南诏又有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仇恨和渊源,打他倒也不用找太麻烦的借口。

    老将军也是需要抚慰的么,如果让人家以为这是中央对地方的欺压,那就不太好了么,虽然赵匡胤本人也确实有这个意思。

    而那个让王全斌有气撒不出的孙悦,同样也让赵匡胤和满朝文武都感到很是为难。

    这孩子,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之前跟赵光美去夏州,结果生生让他凭一己之力折腾出了个万邦来朝出来,狠狠的给赵匡胤长了面子,还画了一张巨大的饼。虽然在官方文件中孙悦两个字一直都在尽量的被淡化,以突出赵光美的功劳,但孙悦的个人付出和能力,朝中这些大佬们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这次伐蜀就更牛了,白袍神将陈庆之再世啊这是。

    虽然事后通过各方面资料汇总得来的消息,这孙悦其实也没打出什么真正漂亮的仗来,此功劳一在于晋王赵光义的运筹帷幄,二在于孙春明献雷管有功,三在于他恰好碰上孟玄喆的天时,四在于后蜀孟家父子的实在废物无能,跟他本人反倒是关系真的不大。

    可再怎么说着也是灭国之功,不重赏,实在是说不过去,而且他在孟昶投降之后的应对,也实在是可圈可点的很,在他和曹彬两个人的坚持下,整个后蜀都基本保持了完整。真要是让王全斌屠城,满朝文武都得心疼死。

    但是,怎么赏呢?有人提议,凭孙悦的功劳和才干,应该提枢密承旨,也就是曹彬之前的那个官,基本上就可以等同于枢密院的第三把手,货真价实的显达高官。

    按说这话没毛病,可十三岁出头的枢密承旨,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一点,朝中大佬们大多也对此表示反对。

    可是,如果枢密承旨不合适,那应该赏什么呢?

    就在这为难的关头,孙悦的父亲孙春明上表发言了,却将事情推到了一个更加匪夷所思的地方去了。

    孙春明的意见很简单,那就是先啥也别赏,因为他打算让孙悦再考一次科举,考一次堂堂正正的科举,考完了,看成绩,再说干啥。

    这就很有的琢磨了,谁都知道孙悦是童举出身,而且他今年也才刚十三,还属于童举的工作范围内,可是没人怀疑他的才学,不中才是怪事,可是这重考一遍的意义又在哪呢?

    再加上这次孙悦的所做的事儿,又确实是在赵光义的谋划之下的,他孙春明虽然之前跟赵光义闹过一次矛盾,但现在看起来似乎也已经和好如初了,而赵光义也已经加封为晋王,中书令,位列百官之上,成为了至少名义上的天下第二人。

    那么这孙悦,是不是有改换门庭的想法呢?

    这下,连孙悦的政治立场好像都有点模糊了。这让壁垒分明的朝堂大佬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应该顶还是应该踩,最后索性真的不提了,考完了再说。

    与此同时,伴随着赵光义正式被册封晋王,并且此番还拥有了军功,大宋的上层政治也已经悄然的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变动,晋王一派的势力急速膨胀,已经彻底的反超了赵普一头。

    并且,前朝第一大宰范质,入冬以来身体也已经变得越来越差,直到年关前后竟然一病不起。

    范质的身上有着无数位高而权轻的头衔,但那些都不重要,唯有一个名头却是被人盯上的肥肉: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帝国真正的宰相之职。

    虽然如今的帝国大权是在枢密院的手里,但谁也不能拿这正牌宰相的位置不当回事儿不是。

    原本的历史中,赵光义因为被赵普一直压制,赵匡胤为了提高他的威望,于此时将赵普从枢密使‘升职’到了这个位置上,以给赵光义刷威望,只可惜后来失败了。

    因为赵普牛就牛在他在哪都能成为权力的中心,他在枢密院的时候枢密使就是唯一的宰相,而人到了政事堂之后,枢密使就成了个屁了,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权利反倒是比后周的时候还要大些,他的权势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赵光义被打压的更狠。

    最后不得已,赵匡胤只能让他下台了拉倒,再次启用他的时候,赵德昭已经二十多长大成人,快要开始德险之争了。

    但是此时因为有了孙家父子这两大变数,赵光义不但没有被赵普压制,反而比历史上更早的被册封了晋王,反过头来还压制了赵普一头,这个调动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这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差事,也就落到了赵光义的头上,作为他这次伐蜀筹谋之功的奖赏。

    虽然因为范质的不作为,赵光义之前干的事儿就跟宰相差不多,但毕竟现在名正言顺了一点,而赵匡胤为了让他可爱的弟弟更好的开展工作,还特意给他设立了一个辅助职位,也就是参知政事。

    这一本来在唐朝属于半荣誉头衔,勉强算是政事堂开会的资格认证一样的官职,因为赵匡胤文化功底有限的原因,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了副宰相。

    而赵光义目前给自己所备选的人选么,已经有风消息传出,他要以这个职位,来酬谢孙春明的献雷管之功。

    也就是说,孙春明是很有机会,在短短两三个月之后,就一跃而成为整个大宋朝廷的副宰相的了。

    不过也有小道消息说,晋王殿下有个前提,那就是让孙春明把他儿子先搞定,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作为晋王集团的首席谋主,有个在对面打先锋的儿子,这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有点诡异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快要病死’的王全斌() 
对朝堂上所发生的大变动,孙悦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