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
吴小妹能够主动变态,证明她心里是有愧悔的,觉得自己拖了后腿,以后肯定会在这方面格外下功夫。
“红队!”
点评完蓝队的第一道菜,朱大师接着点评红队:“你这个三杯鸡,肉切得太碎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油温的掌控上面,也同样存在男队一样的毛病,油炸的时间和火候没有把握住,口感很柴很干。”
这个问题是很多家庭厨师,甚至是专业厨师都会犯的通病。
油炸的工序是很简单,把食物丢进油锅里面炸就行了,可在炸的过程中,厨师看不到里面的变化,也没办法拿出来查看。
为了避免没有炸熟,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多炸一会,保证他能够熟透。
可这样的方法不可取,会导致肉里面的水分流失太多,肉质太过于紧缩,吃起来很老很干。
当然,在这个科技时代,有很多“高科技”可以解决。
比如什么嫩肉粉、松肉粉之类的食品添加剂,都可以强行破坏肉质的结构,你就算炸的时间长一点时间也会很嫩。
比如肯德基之类的快餐食物,他们炸出来的各种肉类都很嫩很酥,就是因为加了这些添加剂。
第173章 『吴小妹的男神』()
否则就凭肯德基店里,那些临时找过来的工作人员,甚至很多没有学过厨师,就真的能把肉炸得这么好?
别逗了!
“科技”的力量而已,吃多了没好处!
尽管是配给制的供货方式,压根不需要什么调味和刀工,撕开包装倒进去就行,可炸的这个过程,还需要店里面的员工去亲自操作。
为了能达到傻瓜式的制作,最大程度做到全球连锁店标准统一,食品添加剂的加入必不可少。
现在很多的小女孩,不到十岁就来“大姨妈”,男孩子还没度过童年期,很浓的腿毛和胡子就出来了。
等等这些,都和这些有很大关系。
在这些垃圾食品的充斥下,早熟已经是国内现在的社会中,需要格外去重视的一个问题。
国外的女人基本都是属于早熟,后果大家都能看到,40来岁就皮肤暗黄松弛,甚至还有老年斑都很常见。
而男性早熟的后果,国外的“伟哥”满地跑就是很好的证明。
而这种过早的身体衰老现象,在国内需要50岁以后才会出现,四十来岁基本不借助药物也能经常来一发。
这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接触外国人多的小伙伴们,应该对这方面了解的比较多,四五十岁的外国女人看上去真的很那啥……吓人!
朱大师点评完两道菜,周华健伸手邀请道:“蔡老先生,现在还的请你来,给这两道菜做最后的评断,您认为哪一道的表现,在你看来更加好一点。”
“嗯……”
蔡老先生左右看着两道菜,思考了片刻后,指着左边说道:“这两道菜都没有完全达标,但是从烹饪手法上来说,我觉得还是外形更贴切主题的蓝队,更胜一筹。”
之前的闭门试菜环节,六位特别嘉宾基本都已经达成一致,现在这个投票环节,其实严格来说,只是一个公布答案的过程。
“谢谢!谢谢蔡老师!”旗开得胜,谢清风立刻带着两名队友,向六位特别嘉宾鞠躬表示感谢。
主打这道菜的吴小妹,更是在心里猛松了一口气,向谢清风俏皮的眨了眨眼,
差点成为团队罪人的吴小妹,很清楚救了她一命的原因是什么,谢清风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再次上升了一个档次,神态也变得更加的亲近。
已经无限接近她的完美男神标准!
第一道菜就输了的红队,范小冰但是马大哈的冲蓝队三人挤眉弄眼,看得直播间里的观众一脸懵逼。
输了还能这么高兴,这心大的也真是没边了。
不过,也就是范小冰这一个举动,立马给他圈了不少的粉丝,很多路人都被她这快乐比赛的心态,瞬间就路转粉。
在这个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房子车子老婆压力等等,压得喘不过气的时代,要想找一个像范小冰这样的快活人,真的真的非常的困难。
如今难得碰上一个,自然要粉一下。
两队第一道菜投票结束,蓝队暂时领先一分,接着场边的工作人员上场,将第二道菜替换了上来。
红队是淮安炝虎尾,蓝队是老尚海面拖蟹。
这也相当于是谢清风的小团队里,年纪最大的女性范小冰,和年纪最大的男性方流光,这两个尚海本地人的强强对碰。
“孙老先生,这是两队的第二道菜,请你来做一个总体的点评吧。”
听到曹柯凡的邀请,已经头发全白、但精神依然很抖擞的孙老先生,对着站在前面的两队选手,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先来说着道炝虎尾。
首先呢,它的口味偏淡,上面淋的油太多了,导致味道进不了鳝丝里面,其次用青鳝来取代黄鳝,尾部没有处理好,导致卖相并不是很好。”
关于鳝鱼软兜的处理,红队在制作的过程中就有过争执。
按照下发的标准制作流程,需要把尾部最尖的那一处去掉1厘米,杨魏觉得应该按照流程来。
范小冰的觉得青鳝的尾巴,本就没有黄鳝的那个尾尖,不需要再去掉1厘米。
两人各有各的看法争论了很久,最终还是杨魏这个队长更有话语权,刻板的按照流程去掉了一厘米,导致这道菜的外形并不是一端大粗,一端小而尖。
变成了一捆鳝丝,而不是一个虎尾。
从孙老先生的评价来判断,显然杨魏的刻板教条化,导致这道菜出现了问题。
孙老先生接着评价老尚海面拖蟹:“蓝队的这个面拖蟹,从外观就可以看出来,你这个蛋卤的粉没上好,所以你煮出来之后,一点面拖的感觉都没有。”
(蛋卤:就是用鸡蛋混合面粉,不加水做出浓稠的浆,用于包裹去壳、去腮切成两半的螃蟹,放到油锅里去炸,把蟹肉的鲜美锁在里面。)
方流光会做的是普通面拖蟹,做出来的面糊会很多,倒在盘子里会把螃蟹都淹没在里面。
比赛标准做法比较高端,不需要那些大量的面糊,只需要刚好包裹住螃蟹,清朗分明的摆在盘子里,一眼看过去就像是挂着面糊的螃蟹。
两种制作方法看似一样,可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就在操作手法上。
方流光显然不适应,这种高端做法。
孙老先生点评完两道菜,以他的身份和资格也不需要别人再来加入,直接就把最终答案公布了出来。
“两道菜都有很严重的问题,以这个标准绝对上不了餐桌,但是呢,我们都知道的嘛,这是一场比赛,需要挑一个总体上好一点的。
我个人觉得,面拖蟹整体上稍微比炝虎尾要好一点,最少他做出了那个感觉,而炝虎尾的形态并没有出。”
听到这里的时候,方流光松了口气露出了笑容,可就在这时,情况突然来了个180度急转直下。
“不过呢……”
孙老先生很遗憾的笑了笑,说道:“根据我们六位的统一投票,最终红队的淮安炝虎尾获得了这一轮的胜利。”
“我去,还带这么玩?”谢清风嘴角急促的抽了抽。
方流光也懵了,笑容挂在脸上,瞬间变得异常僵硬,尴尬的不行。
第174章 『混血小萝莉的异常』()
第一道菜蓝队旗开得胜,第二道菜红队紧追不舍,双方暂时打成了平手,胜败归属来到了最后一道菜。
“现在两对1:1打平,究竟哪一对能够获胜,让我们有情蔡老先生来点评一下,两队的第三道菜。”
曹柯凡的微笑邀请之下,点评最后决胜点的蔡老先生,很专业的评价道:“我首先说一下这个扬州煮干丝,刀工一看就完全没有达到标准,大小长短不一,看上去就很乱很没有章法,直接就会影响到口感。
其次是老问题,冷冻豆干切出来的这些干丝,和里面火腿丝都没有煮软,吃起来很老很硬。
相对来说,蓝队的古法桂花肉,就完全高出一个等级,无论是在上浆,还是炸制的油温掌控,以及后期的摆盘,都达到了很不错的水平,稍微多做几次熟悉一下细节,这道菜就可以上堂了。”
蔡老先生这个评非常直观,两道菜就像是两队选手现在的脸色,完全就是对立的鲜明存在。
点评完的蔡老先生,最后给出的答案毫无悬念:“第三道菜,蓝队更优秀。”
蔡老先生最后一锤定音,蓝队的第三道料理,也就是谢清风制作的这道古法桂花肉,以极大的优势获得了第三轮的优胜。
“谢谢,谢谢各位老师评审!”
再次获得团队赛胜利的蓝队三人,集体露出释放的高兴笑容,向特别嘉宾和美食评审连连鞠躬表示感谢。
第三次团队赛失败的杨魏和于晓婷,现在这心里的感受难受到爆炸。
“这难道是团队赛魔咒吗?”杨魏完全想不通,为啥只要遇到团队赛自己就会输,心态差点奔溃炸裂。
于晓婷同样很难过,她本来就对冠军有很大的野心,太多期待就会过多失望,此刻满心都是无奈的心酸。
唯有范小冰看起来没啥变化,甚至还为蓝队鼓掌。
三人之所以会有如此大诧异,很大程度来自于参赛的目的,以及想要拿到什么成绩的野心。
范小冰的目的很简单,纯粹就是想在人到中年前证明一下自己,家庭主妇也有他特殊的才能,现在进入了全国六强,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能不能拿到冠军,对她来说,也就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事情。
“好了,现在答案很明显了,男队最终以2:1战胜了红队,恭喜蓝队获得极限难度团队赛的胜利,可以晋级到全国四强,红队将进入下一轮技能测试,只有一名队员可以继续自己的美食梦想。”
曹柯凡公布了最后的结局,进入全国四强的谢清风、方流光、吴小妹,抱在一起高兴的庆祝。
红队面临三进一的压力,哪怕是快活人范小冰也倍感压力。
没有野心不代表没有动力,能够继续向前更进一步,范小冰肯定会更高兴,这证明她的能力还没达到极限。
对于杨魏来说,他觉得自己挺冤。
这场比赛全是传统中式菜品,这对于一个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人来说,这难度比别的人要高很多。
这种限制创意的团队赛,在他看来完全是不可取的。
剩下的于晓婷想法最多,她虽然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可是她的目标是冠军,现在落入了这种境地,完全是她没有想象到的,同时对过分信任杨魏,有了首次的质疑。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想,红队已经输了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想要继续走下去,那就全力一战。
……
谢清风带领着蓝队,将红队送入了残酷的压力测试,获得了进入四强的成绩,另一边的张大东,同样有了不错的收获。
或许是即将做爸爸的好消息,给他带来了好运。
经过和原网吧老板的两次谈判,他成功的把租金压下来了5万,门面转让费更是压下来了10万,获得了15万的进步。
并且,人脉很广的张大东,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了一个消息。
这个网吧老板正在和人合伙开公司,现在急需要流动资金,用于前期的投入,增加自己的股份占比。
卖家急缺钱,那就能继续压价。
张大东决定甩下脸找点关系,借着这个打听来的好消息,再把价格往下压,争取用最低的价格拿下来。
而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张大东也决定放下自己的脸面,向自己的父亲软一次,让老婆回去和父母住,这样他就能全心投入到自己的梦想中。
而另一边的谢秋水,经过这段时间和谢清风的电话粥,让她知道了不少事情。
比如谢清风的梦想!
她想转让自己的美容店,和谢清风一起去创业,为了能够融入谢清风的生活,现在都放弃了自己最爱的偶像剧,每天抱着各种美食餐饮管理类的书“生啃”。
当然,这些都没有告诉谢清风,小表姐准备到时候,给谢清风一个大惊喜。
谢秋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一类的书看起来很困难,只能通过生啃硬咬来慢慢积累。
至于和谢清风八字相冲的混血小萝莉苏小雪,最近每天到了吃饭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时不时就会突然问谢秋水,那个大头兵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每当谢秋水眼神怪怪的反问,问谢清风什么时候回来有啥事的时候,小萝莉又闭口不谈没了下文。
搞的谢秋水都看不懂,这个小丫头心里在想什么。
除了这件事情外,这个小萝莉还有一件事,更让谢秋水摸不着头脑,就是这个小萝莉最近不太玩,她以前每天抱着不放手的手机球球大作战了。
而是总背着她,带着耳机端着手机,似乎在看什么视屏,
只要谢秋水靠近,小萝莉都会非常警觉的退回手机桌面,搞得神神秘秘的,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想着这个小萝莉也快进入青春期,对个人看得非常重,加上自己又要读书学习又要管店里,谢秋水也就没有特意去查,只能把这个问号暂时放在心里。
小表姐背着谢清风在“搞事”,谢清风在农村生活的父母亲,也在背着为打光棍的儿子谋划一件大事。
第175章 『这个逼装大了』求月票订阅()
第二天!
上午9点钟!
从扬州比赛回来的六名选手,经过一晚的休息,又回到了世博中心国家馆。
之前这里叫做顶级厨房,而现在,这里变成了巅峰厨房,不论是装修还是布局,都比以前更加的奢华大气。
变化最大的属于烹饪区!
之前这里是长条型烹饪台,一排一排的整齐排列下来,每一个烹饪台的空间和区域都不是很大,也就刚好够用而已。
可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