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 第7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翁以后,前汉共有三次诏令地方兴建官学,分别是在武帝、元帝和平帝时,不过武帝、元帝这两次只是令郡国建学,平帝这一次则因王莽之提倡而把官学的设立深入到了县、乡、聚: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聚者,聚落之意,即是“里”。汉家以孝治天下,庠、序作为最底层的教育机构,只教授《孝经》这一本。

    入到本朝,地方官学的设立更加普遍起来,学校的规模也更前汉要大,郡校在校的学生人数动辄成百千,学校的经师、郡县的学官人数也前汉为多,郡学的学掾史、教授各经的经师常达十数人至数十人,乃至有的地方,在“亭”设的还有学校,如陈留郡的蒲亭现有学官。在入学学生的身份资格,本朝和前朝一样,都没有什么限制,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心於学可入学,并没有地域限制,外地的学子也可以入学。

    总而言之,自有官学,发展至今,至太学,下至庠序,帝国整个面向平民的教育系统已大致建设完成,较之先秦时期的贵族教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话又说回来,此时毕竟是官学设立的早期阶段,缺点还是有很多的。

    以荀贞后世而来的眼光来看,他认为至少有三个缺点。

    首先,学校庠序的设立、发展规模全凭地方长吏的喜好与推动,时兴时废,难以持久;其次,学校没有正规的课程设置,不像后世的学校一样,每天都有固定的课程必须要,有的经师只在一年的某些时节召集学生讲经;再次,郡县官学和太学没有从属的关系,师资也较差。

    这三个缺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是:尚未形成制度性。

    荀贞既有意避免原本历史“九正制”之出现,平时他对此也是早做过多方面思考的,该怎么才能避免?扭转风议的习气,不使舆论掌握在少数士人手,杜绝再有如应劭等这样以舆论左右官员人事的任用之情况出现是辅助的手段,他想来想去,唯一的、也是最正途的办法只能、也只有是在平民教育下功夫。

    只有把平民教育搞好了,把平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然后才能以“纠正宦官专权以来的请托腐败之风”为借口,重申汉家通过考试才能入仕的制度,慢慢地再把这个制度扩展开来,行使科举固然难,但可以先由此而确立一个近似科举的制度,或言之科举的雏形。

    所谓“汉家通过考试才能入仕的制度”,汉家的入仕途径有好几种,其一种便是射策之途,这主要是针对太学生的,前汉后期,太学生的岁课分为三科,甲科四十人为郎,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学掌故,本朝虽有变动,但大致沿袭。此外,被郡国举为孝廉的等等,在被郡国举荐后也都是还需要再经过严格考试的。

    荀贞现下只有一州之地,央官吏的入仕途径,他管不着,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从“郡县长吏有权征辟属吏”这一通例入手,这正好也是他目前的优势所在,他大可以学翁在蜀郡时的举措,郡学生学有所成者,“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悌、力田”,先从郡县入手。

    事实,不止翁,因为郡县属吏的征辟任用权在郡县长吏的手,所以很多的郡国长吏都做过擢用郡学生之优异者为郡县吏的事情,只是和郡县学校的设立一样,帝国在这方面也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这些还都只是郡国长吏的个人所为。荀贞在经过再三之深思后,觉得他可以结合太学生射策、孝廉等需经考试之制度,将此制度化。

    考试入仕未成制度化和平民教育未成制度化,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两者是果与因的关系,也是说,要想把射策入仕制度化,首先得把平民教育制度化。

    平民教育制度化的试点,荀贞决定将之放在广陵。

    他已经知道了当下平民教育的缺点,对症下药,纠改发展很简单了。

    州府的集簿从事秦松是堂邑人,荀贞特地去他家里坐了一坐,以示恩宠,之后离开堂邑,由堂邑再往西是九江地界,转而向北,行百余里,至东阳,陈矫是东阳人,他现在郯县为令,荀贞亦去了一趟他的家,谒其父母尊长,赏以补。他这般举为,秦松、陈矫自感激不已。

    由东阳再往北,渡过淮水是淩县,此是广陵最西北角的县邑,年初攻下邳,赵云即是由此而为兵出的。荀贞不打算去这个县了,接下来他要转向西行,再入下邳境内。之前他巡视下邳时,是由下邳县直接向东,没有巡视下邳郡南部的诸县,放在了此时再去。

    临别之际,荀贞召来王朗,又命把卫旌叫来,笑对王朗说道:“此子好学,既仍愿留在郡学读经,可任其留也,待州学建成,再召入州。君日常有暇,可代我常考问他,如日有进步,不需告我,倘有退步,可传檄我知,我当斥责之”又笑问卫旌,“可否?”

    前年荀贞初临广陵,视察郡学,喜卫旌诵读不倦,本欲辟为童子吏,而被卫旌以学业未成所拒,此次行州到广陵县,荀贞再次视察郡学时,专门考问卫旌,觉其果有小成,便将他辟为了幕府的舍人,卫旌仍以学业未成拒绝,但荀贞因有意将地方官学制度化,需要一个由头,所以这次却没有再任由他拒绝自己,而是下达了辟用的檄,不过允许他仍留在郡学读。

    卫旌今年十五岁了,昂然而立,应道:“如有退步,甘领将军责罚。”

    王朗笑着应诺。

    荀贞从容说道:“景兴,而今战乱,风俗凋薄,愈是如此,愈当重教化,是故我前年虽郡府无钱,仍大力兴倡郡县学校,今行广陵,见君亦重教育,我心欢喜。然以我观之,似尚不足。”

    王朗肃然问道:“何处不足?敢请将军示下。”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我与君皆重教化,学校庠序遂盛,而如当君离任,还能盛否?却是不好说。此其一不足。学、校经师虽众,却不能每日开课,学子如卫旌者,竟时有欲学而不得。此其二不足。我考察学、校经师,良莠不齐。此其三不足。”

    王朗说道:“将军所指,朗有同感。”

    “我意对此三弊加以纠改,君意何如?”

    王朗喜道:“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旋即又犯疑,问道,“只是不知明将军意欲如何改?”

    :

296 陈国相襄军第一(五)() 
荀贞说道:“广陵各县的县校里边,经师数量不一,学生有多有少,我意把各县校及郡学的经师、学生数量都固定下来。 ”

    “请将军示下,如何固定?”

    “大县立学掾二人,学史三人,小县立学掾一人,学史一人。学掾、史俱取博关经典,世履忠清,堪为人师者,简言之,需德才兼备,学掾年限四十以,学史用年三十以者,若道业夙成,可不拘年齿。”荀贞顿了下,接着又道,“至若郡学,五经掾各二人,史各三到四人,此外,可再设传授律法之学掾、史一到两人。”

    掾为正,史为副,学掾、学史,用后世的话说,是教授和助教。

    王朗应道:“现郡学有五经掾、史共计近二十人,各县学掾、史少者亦有一人,稍作补充能达成将军的要求了。”

    “学生这一块儿,小县可定以三十之数,大县可定以八十之数,如县求学的乡人多,超出此数亦可,但需经郡学的考察、批准。……目前郡学有学生四百余人,对否?”

    “郡学目前计有学生四百一十三名。”

    “可暂定以五百之数。不拘贵贱、不拘地域,只要通过考试即可入学。”

    郡学不是随便任何人都能进的,至少要有一定的经学造诣,所以入郡学需要经过考试。

    王朗应道:“诺。”

    “经师确定下来之后,当如官吏轮值,每天都需授课,五日休沐一次。夏季农忙时可给师生放假一月。月底要有小考,每三个月要有一次考,年底大考。考题出卷,小考由经师出题,考由郡学与郡长吏共出题,年底大考的题目由州学出。……君意可否?”

    王朗敏感地意识到,荀贞对郡学、县校的改革必不仅仅是对学制的改革,应是有更深的涵义,只是此时正全神贯注地听荀贞讲话,他一时间难以分神对此进行深思,应道:“将军此制明了,兼顾各面,如按之实行,必能提振广陵学风,朗无异议。”

    荀贞看了他一眼,笑道:“如欲提振学风,只靠授学是不够的。郡县贫家甚多,凡有贫家子弟入学者,入县学,给衣食,入郡学,再免其家劳役一人。如何?”

    王朗向来看不起那些有好施之名,却不恤穷贱的所谓“豪侠”,所以他为人称不“好施”,但经常用财物周济困急,此时闻得荀贞帮助贫家子弟之言,他顿觉深合自家脾性,赞叹说道:

    “将军照顾贫家,仁厚之举,此百姓之福。”

    所谓贫家,即家訾在万钱以下的,乃是赤贫之户。

    荀贞给贫家子弟衣食、免其家劳役一人这个政措,其实只是做出来好看,荀贞自己也知,必不会收到太好的效果。试想一下,贫家之民连饭都吃不,又怎么可能会甘愿少掉一个壮劳力,让之去县校读?算有愿意的,可入县校与入郡学一样,也是需要经过考试的,最起码得认识字,有基础的化水平,要不然,难不成经师还要再手把手地教学生写字?只此考试一条,断绝了九成九之贫家子弟入学的可能。

    一项政措的实施,首先需要考虑这项政措,是想要面对什么人,荀贞把学校制度化,从而通过考试选用人才,他的此一政措并不是面向贫家,而是主要面向下户和家,换言之,是面向自耕农、小地主。也只有衣食够用、乃至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人才会有力求学。

    荀贞又道:“待州学建成后,郡学学生之优异者,通过考试可入州学求学。”

    乡庠、里序教授基础的化知识,县校教授级的化知识,郡学教授较为高级的化知识,州学是最高学府。荀贞定下郡学的学生可通过考试进入州学,至此,只要等到州学建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在徐州形成了。

    王朗知荀贞的这个“州学”是应当初李宣的提议而建的,仿效的是原本京都洛阳之太学,所以对郡学的学生需经考试然后可以进入州学这一点,他无有异议,应道:“本该如此。”

    “‘学而优则仕’。我以为郡学的学生学好了,应适当给以擢用,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提振学风,卿以为然否?”

    “将军言之甚是。只是,该如何加以擢用?敢请将军定一个章程,朗好遵从。”

    “凡在郡学求学满三年,三次年底大考俱优者,可送来州府,由州府出题,考之再优,任为郡吏,考之次等,任为县吏。倘有卓异者,留州府任用。君以为怎样,可行与否?”

    王朗心道:“这倒是与太学的射策之制相像。”

    汉家最重故事,只要有例可循的,即可实行。王朗虽然约略看出,此项制度一旦实行之后,对徐州现有的政治生态环境必会造成影响,但他毕竟受时代之局限,却是没有能看到此项制度真正的、长远的意义。他应道:“将军此制,颇近太学射策之制,当然可行。”

    荀贞满意地点了点头,心道:“王景兴与华子鱼齐名徐、青,此二君虽无战阵之能,而俱有贤德政才者也,假以时日,可为若副。”笑对王朗说道,“闻君善治《易》,闲暇时亦可教授郡学学生,若能得一二好门生,也是一段佳话。”又道,“吾家家传诸经,也善治《易》,我不善此道,而吾大兄甚精通之,君如有兴致,也可与吾大兄信往来,多探讨之。”

    荀氏儒学传家,族多有诸经俱通的,荀爽号为“硕儒”,曾为《易》作注,传之於世,为时人盛赞。荀贞、荀彧几人都不以儒业著名,唯荀悦年少好学,性又聪敏,过目不忘,继承了荀爽等老一辈荀氏族人在儒学方面的造诣,可称通儒。

    王朗应道:“诺。”

    荀贞转对卫旌笑道:“三月之内,州学必成,将招第一批学生。待到其时,望卿可以考入,莫失吾望也。”

    卫旌充满信心地说道:“必不使明将军失望。”

    荀贞哈哈大笑,说道:“好好”连道了两个好,见王朗虽然陪笑,却似有心事,问道,“景兴,君可是有什么话想要说么?”

    “是有一事想要请问将军。”

    :

297 陈国相襄军第一(六)() 
荀贞问道:“何事?”

    王朗说道:“元达赴陈已有多日,未有信与我,不知他可有给明将军?未知他近况如何?”

    陶谦主徐时,赵昱是别驾从事,王朗是治从事,两人很熟,现下赵昱得了诏命,赴陈国任,在已知孙坚攻陈的的情况下,王朗当然难免会为赵昱担心,他知道荀贞和孙坚交情莫逆,对陈国如今的情形以及赵昱而今的状况,他觉得荀贞可能会知道得更多,因有此一问。   w w w 。  。 c o m

    王朗的这个问题问的刚好是时候。

    在几天前,荀贞刚接到军报,在经过长达数十日的围城后,通过引浪荡渠水灌城,孙坚终於攻破了陈县,缘由孙暠之言,同时孙坚也认为陈县人既然这么拥爱刘宠、骆俊,负隅顽抗了如此之久,恐怕最终难为他用,所以在城破之后,遂屠之,加之前被渠水淹死的,兵、民死者数万,渠为之塞,刘宠死於乱兵,因为记得荀贞数次写信建议他最好留住骆俊的性命,所以最初时,孙坚倒是没想着杀掉骆俊,但骆俊詈骂不降,孙坚的脾气来,即杀之。

    荀贞接到此军报时,未读完便大惊,待读完后,嗟叹不已。

    既是嗟叹骆俊之死,也是嗟叹孙坚屠城。

    起兵至今,荀贞从没有做过杀俘、屠城的事情,但这不代表别人不做,拿皇甫嵩来说,平定黄巾时,颍川、汝南、冀州,转战数地,所杀数十万,只下曲阳一战,获首十余万,至可在城南筑成京观,不是杀俘,哪里会能有这么多的斩获?而皇甫嵩犹能得天下人的美誉,连荀贞也敬佩他的用兵技术和私人德,——当然,这与“黄巾”是“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