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 第6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雍奴再得荀侯信爱,这打仗可不是儿戏,万一战败,攻城不利?”

    “你我是什么人?不过是主人门下的两条走狗。主人新投荀侯,在荀侯军中全无根基,这征战之事,便是主人眼下也还插不上嘴,何况你我?却非是你我可说之事,只管听令就是。”

    “可若此战败了?”

    “你没见荀侯的部曲,我昨天在淮陵时跟从在主人的左右,有幸得见,真是虎士群集,熊罴满营。我也是见过笮融部曲的,又哪里能比得上他们这支勇锐精甲纵是关司马此回攻徐县有失,也是一时之小负而已,待许将军率大军北至,徐县也就是一鼓而定的事儿。”

    陶曼虽和庄园主管以及那三个水贼头领一样,对关羽能否攻下徐县保留怀疑,但与庄园主管和那三个水贼头领不同的是,因为他见过荀贞的部队,对徐县之早晚必克却是充满信心。

    庄园主管还是很相信陶曼的眼光的,听了他这番话,也就姑且把担忧先收了下去。

    关羽细看地图。

    这徐县城,西临数里宽广的湖水,北为比西边湖水更为宽广的蒲阳陂,——陂者,池塘之意也,蒲阳陂也就是一处名叫蒲阳的大池塘,说是池塘,以它的规模计,实亦为湖了,而且是一处大湖,西、北两面都是水,不利交战,能够选择地进攻及入城地点便只有东边和南边。

    东、南两个方向细究之,又以南边为上。

    选择南边,却是出於需要给“给守军留一条通达无阻的逃跑路线”的考虑。

    所谓“围三缺一”,攻城战,只要进攻的一方没有全歼守军的打算,那么通常都会给守军留一条逃跑的道路,否则守军退无可退,或许就会死战,导致攻城不易,伤亡过大,甚或失败。

    放在眼下来说,此即为最好选择从南边进攻的主要原因了。

    因为徐县的南边虽然没有水,可向南三四十里便又是洪泽湖的湖群,前有湖群阻道,不利城中的守军逃跑,故而就不能选从东边进攻及入城,只能选从南进攻,把东边留给守军撤逃。

    关羽抚须观图,心中未免觉得可惜,心道:“惜我此次带的兵马不多,若能有两千甲士在手,我便可直击徐县之东,再列伏兵於南,尽歼城中守军”

    如果他手上能有两千训练有素的精锐甲士,首先,就不必考虑会不会因为守军的死战而难以攻下徐县,其次,也能有充足的兵力在南边设伏,如此一来,也就确如他之所想,是有很大地把握可以将徐县的守军全部歼灭掉的。

    不过话说回来,十全十美的事不好遇见,在战场上更难碰到。目前的形势而言之,要么选择虽不能全歼城中守军,但却可以快速地攻下徐县,为主力继续北进开道,要么选择全歼徐县守军,但却会拖慢之后整个的战局,甚至会使之后的战局陷入苦战,在这两者之中只能二选一,而两者选其一,自是快速地取下徐县更合乎整体的战略利益。

    定下进攻的方向,关羽随便找了间屋舍,入内休息。

    庄园总管派去城中联系的人回来后,给庄园总管回了信,庄园总管和陶曼去找关羽复命的时候,正听见关羽在屋舍内鼾声阵阵。

    这庄园总管没有见到关羽在渡湖时的惬意风姿,此时闻得他的鼾声,却是在惊讶他激战临近、仍可安眠的同时,不知不觉间,竟对取下徐县多了几分信心。

    屋舍外的卫士见是军情回报,遂入内叫醒关羽。

    关羽唤庄园总管和陶曼入内相见,便卧在榻上,听了庄园总管的回报,听得城中投靠荀贞的各家都回话说必会在午时前做好响应准备,点了点头,问道:“徐县城中情形如何?”

    “小人也问了,那回话的人说:城中慌乱,街上多见兵士来往调动,县市关闭,诸里亦多闭门。”

    “县市关闭”,这话说的是县里的市场都关闭了;“诸里”,自是县中百姓居住的各个里巷,也大多闭门了。

    “县市、诸里既已关闭,城门想来必也关闭了?”

    “正是。”

    听到这里,关羽没有再问那往城中传讯之人是怎么进城的,却是因为既然昨晚这庄园主管就能在夜宵关城门后派人入城,那么今日他所遣之人自然也能入城。

    关羽心道:“却是与我预料得一样这城中果是刚得知淮陵为我军所占的消息不久,正一片慌乱的时候,此次取徐县城易矣”他当下对陶曼说道,“你可去通知湖中的那些壮士,叫他们午时抵达庄外。”说完,挥手示意他们离去,翻个身,又复酣然睡去。

    陶曼两人出到舍外,陶曼自去传讯。

    :

15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 
快到午时,那数百水贼来到。……

    关羽被卫士叫醒。

    他披衣而出,命卫士取来凉水,时值腊月,天寒地冻,用凉水洗过脸后,精神顿时抖擞。

    在各个屋舍中休憩的军士们已经都起来了,并在半个时辰前都又吃了顿饭,此时已经活动过身体,皆列队庄中用来晒麦子的大场上,由本队的军官带领着,秣兵整甲,等待关羽。

    新来的数百水贼也各由那三个水贼头领分别带领,亦列队相候,——早前关羽留在这数百水贼中监视他们的两什军士现已归了本部的建制。

    关羽由卫士给自己披上甲衣,配好环刀,自提了铁矛,一切准备妥当,随之出到庄中的晒麦场上,环顾了一下列好队伍的本部兵士与那数百水贼,他叫来庄园主管,指着另列一队、站在边侧的数十人,说道:“此便是庄上的剑客么?”

    “是。”

    “传我军令,命他们先潜入城中,与县中的内应接头汇合,待到未时三刻我部至时,可共起之,由内夺取南边城门。”

    “诺。”

    庄园主管去传令,关羽又召来陶曼,问道:“尔等来时,可露了风声?”

    “小人等是分散前来的,路上虽碰见了些农人,但并未露了风声。”

    数百人看似不少,分成数十股后,各股的人就不多了,而且从湖上来阙宣这座庄中的道路不止一条,这些水贼多是本地人,熟悉道路,再分成几条道走,确是不会太过引人注目。

    关羽再又召来那三个水贼头领,说道:“我意未时三刻攻城,待会儿出了庄子,尔三人可各带本人部众,跟在我的部曲后头,还是那句话:等到攻城时,不需尔等先击,只管在后鼓噪”

    三人应声:“诺”

    安排好水贼,关羽这才命本部军士里的几个军官过来,给他们分派任务。

    关羽此次虽然带的军士不多,只有二百多人,却都是刘备部中一等一的精锐,其中军官所占的比例很大,单只队率就有三个,曲军侯也有一个,其余如屯长、什长、伍长之属更是繁多。

    关羽这次叫过来的几个军官都是队率以上的,共有四人,他一一给他们分派任务。

    先是令一个队率带三十人做为先锋。

    他命令道:“我与城中已然约好,未时三刻我部攻城,令他们到时响应,由内夺门。汝与此三十军、吏皆在甲外裹布衣,先我部行,伏至南城门外,到时闻城内声起,便可先突击入内,控制城门,不使有失。”

    这个队率应令。

    再令一个队率带二十人为后阵。

    关羽命令道:“汝带二十精卒为我殿后,需时刻注意那数百水寇,倘使有变,或有临阵而逃者,汝可斩之”

    这个队率应令。

    最后是余下的那个队率和另一个曲军侯。

    关羽令道:“汝二人各带五十人,为我左右翼,从我攻城攻入城中后……”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看向那个曲军侯,令道:“汝即由陶曼为前导,疾击县寺,寻找县中守将和县令等吏,尽斩擒之,并示众,使城中军民知道。”

    这个曲军侯应令。

    接着,关羽又看向剩下的那个队率:“汝则与张济合兵,夺取城楼。”

    张济,即是被关羽命令殿后的那个队率。

    这个队率应令。

    关羽的军令传命完毕,他最后又说道:“此战虽有数百水寇、百余徐县内应及数十阙宣庄中的剑客为我军助战,但汝等需得牢记:开战后能够依赖的只有我们自己人,徐县内应和阙宣庄中的剑客还好,尤其是那数百水寇,万不可倚重。”

    不管是战斗力,抑或是信赖力,那数百水贼和徐县内应,以及阙宣庄中的剑客,的确都是远不及关羽的本部军士的,他们这些人,正如关羽所说,徐县的内应和阙宣庄中的剑客还好一点,因为他们的身家性命都悬挂在这一战上了,倒是不必担忧他们随时会“反戈一击”,可那数百水寇可就说不准了,打顺风仗的时候,固然他们不会有二意,然而一旦战有不利,这些人说不定就会一哄而散了,毕竟他们在徐县没有恒产,大不了再逃入湖中当贼寇就是。

    这四个军官应诺。

    看了看时辰,日在天中,已过午时。

    又等了会儿,掐算时间,估计那先走的三十余庄中剑客已经入了城了,关羽乃令本部军士以及那数百水贼出庄,按照定下的部署,分成前、中、后三军而行,奔向徐县。

    那先行的三十军、吏以布衣在外,散行急到徐县城外时,还不到未时。

    他们伏在城外的林中田间,仰望北边不远处的城池。

    只见城门虽然紧闭,可是城头上的旗帜却不整齐,虽有兵士在城头驻守,可却矛歪戈斜,毫无森严景象,更时或看到有守军的军士凑到一处交头接耳,又或者看到有守军的军官从城头上匆忙过往,也不知都是在干些什么。

    带队的这个队率心道:“我军二十六日出的东阳县,二十七日夜便攻下了淮陵,一日夜间行军一百四十里,并拔县克坚,一举拿下淮陵,已是突入下邳郡南腹地,抵至淮水南岸,……如此神速,这般锋锐,真如破竹,委实不可挡,也难怪城中的军心惶恐。”

    本是急行十余里来到的城外,甲外又有布衣,穿得也略厚,这个队率和那三十名军、吏们的身上都出了点汗,正当午后,阳光晒在身上更增暖意。

    四周的林木早掉了叶子,唯余坚硬的树杈和粗粗细细的树干指向天空,田野中亦早空旷,唯存野草之类,顽强地生长在干燥的土地上。

    日晒虽暖,而景色却未免萧瑟。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景色,或许才更适合即将展开的这场渡淮之后的奔袭城战。

    日渐西移,未时已至。

    复等一会儿,时到三刻。

    :

156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 
时至未时三刻,城中未乱,关羽所带的攻城主力先至。

    伏在城外的那个队率最先不是看到关羽等来至,而是最先看到城头上的守军士兵忽然大乱,有仓皇举矛的,有匆忙张弓的,并有掉头就往城下跑去的,紧接着不多时,又听见城中鼓声大作,又见城头上各色军旗一片乱舞,目睹这番情状,那队率心知断然不是城中内应能够掀起的,遂便回顾身后,这才看到了关羽所带之兵。

    他看到的那会儿,关羽带的兵马离城门尚远,所以他没有听到动静,但城头上的守军居高望远,却是可以看到。

    这队率心知,城中内应若是夺门,此时便是最好的时机,因令部曲:“备战”

    果如他所料,城头上刚乱了一会儿,城中的喧闹声就传出了城外。

    这队率按住跃跃欲试的部曲们,伏地瞻望,耐心等待,很快,就见城门打开。

    直到此时,这个队率才一跃而起,简短下令:“杀”

    他们这三十来人在伏下掩藏后就脱去了用来在道上伪装的布衣,这时都是轻甲环刀,直扑洞开的南城门。

    因了久经沙场,老於战事的缘故,向南城门奔杀去的路上,这个队率还有余心想道:“阙宣果是下邳大豪,先是淮陵,今又是徐县,此两城之得,他功劳甚大”

    要非是阙宣在这两县有极大的影响力,提早布下内应,便是以荀贞兵马之精,也是难以这么快就连克两城的,更别提关羽可以无声息地横渡淮水,——至於能不能打下徐县,却非这个队率之所疑,他既相信本部兵士的战斗力,更相信关羽的武勇万人敌。

    这队率与他麾下的那三十军、吏所埋伏之地,离城不远,疾奔之下,很快就到了护城河。

    没工夫等护城河上的吊桥放下,这队率二话不说,带头跳下,身上的暖意和汗水被冷水一激,顿消失无踪,化作了一股冰寒直冲脑门,却是寒意更助热血沸腾和杀意激昂。

    此时城门内有内应与守卒厮杀,城头上的兵士则大多还被关羽的部队吸引,没有反应过来,在他们游过护城河时,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支箭矢射来,完全没有威胁性。

    过了护城河,城门便近在咫尺。

    这队率当先,诸军吏紧随其后,杀入城门洞中。

    城门洞里与守卒厮杀的还有二三十人,这队率略略一看,认出许多熟脸,却都是阙宣庄中的剑客。——阙宣庄中的剑客们都是本地或来自外地的轻侠猛士,多习格斗之技,又身体壮健,相比城中各家凑出的百余内应和那数百水贼,他们的战斗力都是最高的,因为久被阙宣豢养,这些轻侠之徒本就尽皆思以“义”相报,这会儿接战,更是谁也不愿被别人小瞧,故而一个个轻死忘身,战斗的意志也是很强,所以,这次袭夺城门,便是以他们为中坚,至若城中各家的内应很多没有参与,而是在城中四处放火,以图引起骚乱,从而进一步地动摇守军军心。

    这些剑客和内应们虽是趁关羽军至、引起守卒慌乱的机会,突其不意,打开了城门,可等城门守卒反攻过来时,他们到底没学过军阵,又甚少带有箭矢强弩,只凭个人武勇,渐渐难以支应。那队率与军吏们适时地杀了进来,顿时扭转了城门洞内这块战场的局势。

    《司马法》里讲战阵兵器时,有一句话说的是:“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意思是,轻兵器多了,如果遭到敌人的猛烈进攻,就会容易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