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徐光启一口茶水喷了朱由楫一脸,顿时觉得失态。朱由楫则毫意,用袖子擦了擦。说道:
“先生,我说的产量?”
“殿下,这地瓜亩产最高也就一千五百斤,还需上上等粮田”
朱由楫听徐光启说完,一拍脑袋,心中想到“二十一世纪种地化肥农药提高产量忘算进去了”
“先生,这地瓜产量很高吗?”
徐光启先憋了一下气,防止再喷朱由楫一脸茶水,说道:“大明的田地亩产粮食不到三石,折合粮食仅三百余斤!”
“差这么多?要是有二成田地种地瓜,那大明岂不是无饿殍了?”
徐光启一脸悲痛的说道:“正是如此啊,殿下。可惜啊可惜,天下士绅,满朝大臣皆为目光短浅之徒!”
徐光启发觉失言,但看到朱由楫在沉思,没注意到自己的口误,便松了口气。
朱由楫思考了许久,说道:“如果张居正张大人在世,方可推行地瓜种植,可没想到张大人的一条鞭法竟然阻止地瓜种植,真是天意弄人!”
朱由楫心中突然想到,未来有一个人有可能强行普及地瓜!
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还好,没把他毒死”
朱由楫对徐光启说道:“先生,这地瓜虽然时下不能普及,但将来必定被百姓认可!”
“殿下所言甚是,我等必将竭尽全力,造福百姓”
“先生,这就是哲学!”
“噢?此话怎讲?”
“哲学揭示万物本质,如地瓜普及困难重重,用哲学来说既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徐光启仔细揣摩朱由楫的话,小声嘀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妙,真是妙啊!看来这哲学也需好好研读!”
“先生,我今日只带了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哲学的知识改日再说吧”
“殿下随意殿下讲解物理学”
朱由楫拿出一张宣纸递给徐光启,徐光启仔细看宣纸,上面写道:“朱虎第一定律,又名惯性定律;朱虎第二定律,又名定量定律;朱虎第三定律,力和反力定律”
“先生,我来讲解这朱虎三定律。惯性定律,是说物体会保持静止和运动状态,比如……”
整整一天,朱由楫毫无廉耻的剽窃牛顿爵士的成果,把七十年后的提前摘下,送给了大明科学家徐光启。
经过一天的讲解、讨论,徐光启对朱虎三大定律虽有些疑问,但是大体上已经明白。徐光启认为这是朱由楫抄录前人的书籍,所以对朱由楫并未产生怀疑。
到了结束课程时,徐光启感慨“这《华夏百科全书》真乃格物之精华!可惜不得外传!”
朱由楫说道:“先生,宫内只是说不能外借,并未说不能印成图书”
徐光启惊讶道:“殿下是说此书可以出版?”
“先生,正是如此!不过此书要出版,不能提及我的姓名,只可提及朱虎!”
“那是自然!”徐光启回答到。
当夜,朱由楫口述,王承恩记录,至于第二日的手稿是哲学,朱由楫准备先和徐光启讨论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二日上课时,朱由楫发现徐光启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双眼也布满血丝,显然是一夜没睡好。朱由楫问道:
“先生可是遇到烦心事了?”
徐光启看了看朱由楫,说道:“殿下可知道天主教?”
“当然知道,他们的首领是教皇,住在在意大利”
徐光启惊讶道:“殿下真是博学多才,教皇都知道,不过教皇是住在意大里亚”
朱由楫说道:“莫非先生的心情和天主教有关?”
徐光启带着一丝忧虑说道:“万历四十四年,沈灌连上三张奏书,引起各地出现排教。朝廷迫于压力,下令“禁教”,勒令将传教士驱逐出境。不少传教士被关,甚至被杀!我大明朝难道就容不下天主教吗?”
朱由楫一听,紧忙安慰道:“老师莫要着急,这传教不会一帆风顺的,虽然有些曲折,但终究是会有成绩的”
“殿下所讲,莫不是昨天讲的哲学吗?”徐光启仔细回味朱由楫的话,说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朱由楫开口说道:“先生,我听闻许多传教士还懂得格物之学,天文历法、航海造炮都涉及,是否当真?”
徐光启满脸得意的说道:“确实当真,殿下听说过利玛窦吗?”
朱由楫说道:“略有耳闻,这利玛窦也是传教士吗?”
“利玛窦不但传教,还是格物学大师,且与臣合作翻通译的《几何原本》,还制作了《坤舆万国全图》,只可惜利玛窦在万历三十八年去世了”
朱由楫沉思片刻,说道:“先生,哲学上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说,当然这个矛盾不全是指对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时可以互相转化。敢问先生,传教士的第一矛盾为何?”
徐光启沉思许久,说道:“传教士首先希望能够在大明传教,之后才是传播格物之学,对否?”
朱由楫说道:“先生说对了!那先生可知大明的主要矛盾为何?”
徐光启说道:“大明当务之急是解决北方边患和天灾!”
“这就对了!”朱由楫说道:“传教并不能让大明的主要矛盾加剧,相反传教士精通格物之学还会帮助大明。反之亦然,大明不会因为传教士而导致矛盾升级,相反还需要传教士的格物之学!”
徐光启听到朱由楫的话即刻茅塞顿开,又问朱由楫:“殿下的意思是说?”
“当前传教士不必将传教放在首位,而应传播格物之学,将格物相关知识带到大明!只要传教士人在大明,相信传教一定会慢慢发展。这就如同兵法所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先生当务之急是建议意大利亚教皇,多遣精通格物之传教士来我大明!即使异教徒我大明也能接受!”
徐光启一拍桌子,说道:“好!我这就通过教友给教皇写信!殿下,今日就到此吧”
朱由楫说道“如此甚好,就听先生的好消息了”
徐光启匆匆赶回家写信,在路上突然想起朱由楫那句兵法“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器咯!,,。。
第十六章 惜别徐光启()
十月初二,皇宫里出了喜事,太子朱常洛第十女朱徽姃出生。宫内许久没添丁进口,这个降临的小生命让皇宫的气氛变得喜气洋洋。
宫内连续三天大摆宴席,皇子皇孙的学业也就暂停了。朱由楫这几天也没闲着,叫人找来了骆养性,骆养性向朱由楫汇报了在宫外那四名女子的近况,其中一人的父亲因为在岭南充军路途遥远,要到年根才能回到京师,所以四对男女的婚事也要拖一段时间。
“骆大人,这有几个人的名单,你看熟不熟悉”朱由楫递给骆养性一份名单。
骆养性看了片刻,说道:“启禀殿下,这些人中刘綎刘总兵目前被免职,熊廷弼熊大人也已被免职,袁崇焕没听过,毛文龙好像是叆阳守备,这秦良玉?”
骆养性看了眼朱由楫,接着说道:“殿下,这秦良玉乃马国柱的遗孀,如今远在4川,今年四十有二了”
朱由楫说道:“人才咋都免职了?骆大人如有这些人在京师的消息,麻烦通晓一声”
骆养性说道:“请殿下放心,卑职一定办到!”
十月初五,准备了三天理化知识的朱由楫,来找先生徐光启上课。到了文华殿,朱由楫发现徐光启。朱由楫知道徐光启是个非常守时的人,而且对科学知识也感兴趣,绝不会无缘无故不来。
朱由楫一打听,原来徐光启生生了重病!
“该不会是我穿越导致徐先生病重的吧?”朱由楫有些担心,回到宫里就准备些礼物,准备第二日去看望徐光启。
第二日,朱由楫动身去看望徐光启。由于朱由楫不熟悉京师道路,便叫上了锦衣卫四个校尉。五人穿上便衣,直奔徐光启家。
当众人来到徐光启家的庭院,进院之后直接便到了内室。朱由楫不住的感慨,徐光启的家太小了!还不足朱桂山送朱由楫那个房子的四分之一大,院内、屋中无奢华之物!这般的清廉在这明末,更是难得!
躺在床上的徐光启见朱由楫来拜访,想要下床施礼,被朱由楫急忙拦住,朱由楫说道:“几日不见,先生怎会生疾?”
徐光启面色苍白,有气无力的说道:“之前教难发生,臣以为让传教士离开大明便是,没想到一些官员竟然对传教士下毒手,仅南直隶死在狱中者达十余人,不少传教士未出大明便遭毒手。难道大明真的不能容下几个传教士吗?都怪我未在南直隶,至少能出些薄之力解救一些教友!”
朱由楫安慰到:“先生不必自责,此次教难仅是部分官员从中作梗,大明并非完全抵触天主教。学生相信将来大明一定会同意传教的”
朱由楫打开带来的盒子,从里面拿出数张宣纸,说道:“先生,这是学生近日抄写的《华夏百科全书》,今天先给先生带来”
徐光启听闻,脸色稍微有些好转,说道:“谢殿下了”
“先生,这是宫内制的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良药。另外,这里有一千两银票,用于先生将《华夏百科全书》刻板印刷先生务必收下”
徐光启一看朱由楫拿了银票,急忙说到:“怎么收殿下的钱财,此事万万不可!请殿下马上收回!”
朱由楫早就料到徐光启会这样,便让众人暂且回避,小声对徐光启说到:“此乃皇帝爷爷的意思,先生万万不可推脱”
“陛下!是陛下的意思?”
徐光启立即要下床跪拜,朱由楫徐光启到:“皇帝爷爷只希望先生安心养病,等病情好转好将这书刻板印刷,且此事不得外传”
“徐光启朝皇宫方向拱了拱手,说道:“臣定会完成陛下的重托!”
朱由楫有问道:“先生有何打算?”
徐光启说道:“不瞒殿下,臣准备回家乡养病,病好后要去南直隶营救下狱的教友”
朱由楫听闻徐光启要离开一段时间,有些失望,但是强留徐光启毕竟有些不妥。朱由楫又重怀中拿出一章宣纸,说道:
“先生,这是学生近日做的一首曲子,名曰《欢乐颂》,是学生献给意大利亚大主教的曲子。希望先生能让教友带去意大利亚”说罢朱由楫就清唱了一遍。
此时距离贝多芬出生还有一百五十多年,徐光启肯定没听过这《欢乐颂》,更不会想到道貌岸然的皇三孙子喜欢剽窃他人成果。但是一听便知这音乐不寻常,兴奋的说道“没想到殿下还通音律!此曲甚好,我定将托人送至大主教!”
“先生,听闻意大利亚有一人名为伽利略,乃格物学大师。此人不受教会欢迎,学生希望先生能让教友请求大主教伽利略来我大明,如若不可,将其格物学说带来亦可!”
“殿下放心,我一定会求教友去办的。”
“那学生就告辞了”说罢朱由楫施礼告退。出徐府前,朱由楫给徐光启长子徐骥留下了五百两银票。
朱由楫离开徐光启府上后觉得有些空虚,最近一段时间与徐光启讨论学术,是朱由楫穿越以来最快乐也是最充实的时光。这徐光启可以说是当前大明最博学的人之一,无论是知识的渊博,还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都令朱由楫敬佩!
朱由楫内心不停地感慨:“如果能重用徐光启这等人才,大明怎会亡国!”
不知不觉,众人竟然走到了朱桂山送给朱由楫那个院子,朱由楫抬头一看,大门上写着“朱府”。朱由楫想到自从上次乱点了鸳鸯谱,便没在过来。朱由楫回过头笑着问四校尉:“汝等可曾偷偷来看望未过门的妻子?”
四人均是低头、笑而不语。
朱府的门童自然认得朱由楫,见家主回来,立即打开中门,迎接众人。
朱由楫以为府内只有十几人,没想到呼啦啦出来四五十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见朱由楫磕头便拜,其中有几个二三岁大的孩童,跑上来抱着朱由楫的大腿就开始哭,搞的像朱由楫仙逝一般。
正在朱由楫惊愕的时候,那四个被朱由楫救出的女子紧忙过来请罪,原来这几十口老少全是四人的家属!
朱由楫原本以为四人家属也就不到十人,哪成想是这四五十人!通过众人解释,朱由楫才搞明白。原来四名女子中,有三人祖上是嘉靖年间大臣,因得罪严嵩而获罪,或被充军,或被充入教司坊的,原本数百人的大家族只剩下这几十人了。剩下一个女子是十几年前获罪,被充入教司坊时仅仅两岁,他的父亲正是被发配到岭南充军。
众人原本以为永远不得翻身、生生世世做牛做马,没想到朱由楫横空出世,将众人解救,众人哪能不感谢朱由楫的大恩大德,屋内还立着朱由楫的长生牌位。
朱由楫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就能解救如此多的人,便让众人起身,先是把管家叫来,问道:“府内人多,银子够不够花?”
管家笑呵呵回答:“殿下不知,这府上银子不够,便去成国公府上支取,从未缺过银子”
朱由楫道:“还有这样的冤大头?”
那管家回答道:“这点银子对成国公府上只算小事,这几十人一月的花销还如不成国公一次宴请!”
朱由楫心想:“这成国公真是土豪,将来要是抄个家能得不少银子。只是不知原本的历史这成国公是不是大忠臣?”
待了片刻,朱由楫便要离开,考虑到现在的朱府有些拥挤,便各给了四个家族一些银两他们先买些小院子居住。
至于跟朱由楫来的校尉,觉得给皇孙带来了负担,早就脸红到了耳根。他们却不知道,朱由楫此时的想法,却是如何压榨这些被解救出的人。
忠厚老实的朱由楫早就在心里给这些人安排了工作,“将来到了封地,女的全当丫鬟,充过军的当家丁,小孩子从小培养当世子书童。至于工钱?救你们出来就是天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