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马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马王爷- 第6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峻道,“大伯,其实你所说的这种职位,连小侄也是不能左右的,小侄虽然身为宰相,也不敢操这份心,除非陛下问到了,小侄才有个建议之权,这还只是一个方面,”

    高履行问,“难道你还有别的顾虑?”

    尚书令道,“父亲大人的脾气,想来各位叔伯都是了解的,他行事一向刚直,说一不二,在有些事情上就比郭大人还喜欢拍板。但凡事兼听则明,事事依了他,决策难免偏颇,不依他,又不高兴。”

    尚书令摇着头道,“他可真不适于出任这样重要的职位。”

    以郭孝恪的涵养和能力,谁去做这个副都护都不会出大问题。但是以高审行在西州、黔州的所行,官的、私的,高峻就更舍不得让他再到安西都护府祸祸。

    眼下大唐各方的事情刚刚平稳了一些,反倒显得西部不大安定,让他去了,连高岷这位西州都督都没法干。

    另外,高峻不能不考虑夫人崔颖的感受,高审行去了,无疑就是再往外欺崔夫人了,还要让崔夫人到哪里去?

    而陈赡的妻子吕氏、黔州的吕氏也在那里,高峻不想在不久以后再跑过去救火。

    大家也想不清楚,高府最出类拔萃的祖孙两个人——申国公高俭、鹞国公高峻,在对高审行的态度上为何如此的一致。

    高俭离世时,曾指名让职位最高的五子高审行卸职丁忧,而鹞国公居然比他的祖父更狠,无缘无由地便作着打算,要将高审行连降五级使用,到国子监去教书。

    这跟捅破天没有区别。

    高真行问道,“他总归是我们高府的数位高官之一,只做个太学博士,注定会发作起来的。那么在九寺之中选出一个正卿的职位,也许不算多难吧?”

    高峻道,“中书侍郎——樊莺的叔父早有任个尚书或正卿的资格,但陛下迟迟不提任,恐怕是出于他与小侄的亲戚原因。”

    对高审行的任用,当然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了。高峻说,九寺是正经的办事衙门,日常要在尚书省六部的指导和督促之下处置具体事务。

    如果尚书令的老子出任了某寺正卿,那么六部谁还有胆量去吩咐他做事?万一发作起来,就连尚书令也头疼啊。

    老六高慎行又问,“那么做博士也没什么不可以,正好可让五哥颐养一下,但你以为让五哥做个五经博士如何?品阶总能上去两阶的。”

    太学博士上一阶,是国子博士,再上一阶是五经博士。

    高峻居然表示了不同意,“六叔,国子博士是比太学博士高了一阶,但那是教授三品以上大臣子弟的,但父亲大人连甜甜都降服不住,这怎么行呢?”

    东阳公主忍住笑,“那不正说明审行心有仁慈,连小女娃都不怕他”

    高峻说,“五经博士虽然又高上去一阶,但要有讲经的专长,小侄担心日夜的引经据典、准备教案,会损害父亲大人的身体呀。”

    “哼,你只要不在背后算计我,老子还不致于吐血!”高审行不知什么时候回府了,现身在正厅的门口。

    众人看到,中庶子虎着脸,面色阴沉,显然他将这些人的谈话都听去了。

    府中之人大都知道高审行的牛脾气,以往除了阁老在世,几乎没有人降服得住他。此时高审行突然现身,看来可能要有一场不快了。

    尚书令一点都不感到惊讶,其实他今天来就为吹风,也没指望着管用,只要能让高审行知道他在众人心幕中的位置,也就可以了。

    高峻起身施礼,说道,“大人,不论说什么,都是一家人在一起闲谈,并未传到外人的耳朵里呀。”

    高审行重重地哼了一声,“那你们怎不议论一下让本官做个宰相??本官这个从三品是干上来的,可不是让哪个人议论上来的!”

    高慎行道,“五哥,你有话慢慢说。”

第1133章 算计本官() 
高审行坐下,正色对高峻道,“宰相大人,本官这个太子中庶子,是皇帝陛下任命的,你可不要没事算计本官。”

    高峻道,“父亲大人,你多虑了,其实我与叔伯们刚才谈到这些,只是顾虑到了大人的身体,怎么能说是算计呢?”

    高履行道,“我们正是这个意思,比如五弟你一直在提议,要将高峻身上的兵部尚书一职转任英国公,高峻和我们可没人认为你是算计。”

    东阳公主也笑着说道,“是呀老五,你儿子已是鹞国公、大唐的第一位宰相,你大可捏起茶壶了!别说是国子博士,就算赋闲在家,将来谁不得称你一声阁老?”

    对东阳公主的这席话,高审行脸上并没有认同、或不认同的表示。

    大哥家的高岷以这样的年纪,眼下便已是西州大都督,在高府年轻一辈中又是个佼佼者,大哥一家的态度,高审行用脚都能猜得到。

    而二哥家的高峪虽然没有功名,但他在西州经商,没有高峻显然不成。

    三哥家的高峥、四哥家的高岐两个晚辈,因为高峻给用了力,他们在这一年里的升迁,就抵得过数年之功。

    六弟家就更不必提了,他们的独女高尧喜得金龟婿,与长孙家亲上加亲,长孙润又升势强劲,小小的年纪已经做到了兵部郎中。

    这么看一看,府中人的态度都是向着高峻的,此时多说无益,不然反而显得自己太在意目前的这个职位。不过有个不好的倾向高审行已经看出来了:

    如果在自己与高峻之间出现冲突,兴禄坊大多数人都将支持高峻,没人支持自己。如果自己的职位影响到了高峻,国子博士哼哼!便是他们给自己准备的去处。

    中庶子想了想,转换了态度,连脸色也跟着转晴,他对高峻道,“本官岂能不知这个,本来今日我很高兴的,因你在早朝时的一句话,崔颖便成了郡君夫人,不知她要如何的高兴。”

    尚书令道,“大人,只要你高兴就好。”就着,起身说要回永宁坊。

    除了高审行不动,人们纷纷起身送着出门,有的试着挽留,有的让柳玉如过府来玩。

    高审行坐在那里,看着高峻的背影运气。

    这个人就像是高府这株参天大树上的缠藤,最初不断从树干上吸取水份,使自己变得越发的茁壮,而大树本身反倒日益虚弱、空有其表,反过来又要依靠他这棵藤子。

    高峻在早朝时,暗指自己在黔州开荒的失误、表白崔颖的植树之功,并让她获得了郡君爵位,这便是两个人在高峻心幕中的真实位置。

    如今崔颖偏偏倔将着不归,高审行的心里又有些烦。

    他想,女儿崔嫣对自己偶尔的撒憨耍娇,八成也是为着她爷们的需要。

    如果哪一天又有个需要、需要崔嫣对自己横眉立目,中庶子想这个丫头也一定会把脸一抹做得出来。在西州、在黔州,他可都领教过了。

    中庶子想,谁好也不如自己好啊,女婿算什么呢。

    还有甜甜这个女娃子,为了崔颖,居然敢拿着铁锥子毫不犹豫地戳我!

    如果高府中再没有高峻这个人的名份,当然这只算是假设。那么,阂府上下,官职品阶最高的便是从三品的太子中庶子了,难道这很见不得人吗?

    如果没有高峻这个人,那么自己那些为着功名和利益、而对高峻的身份掩耳盗铃的兄弟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当府中人送过高峻、返身回来的时候,看到高审行仍然坐在座位上没有动,还是那个姿势,但脸色阴沉、眼睛直勾勾的。

    高峻回府,一路上也掂量过今日兴禄坊之行的得失,不能说白跑了一趟,毕竟他的想法已经让兴禄坊知道了,就算不能成为事实,总能让高审行收敛一些。

    有些事情总会很乱,不乱成一团麻就不算个事情,只要找到头绪、从头慢慢的梳理也就是了,总不能一筹莫展。

    这次,他当着兴禄坊的人,尝试着提出了对高审行的任职设想,从而也看出了这些人的态度,他们都是支持自己的。

    不过这有个前提,就是高审行不急眼,不孤注一掷拆穿尚书令的身份。

    如果将高审行逼急了,祭出他最后的这道杀手锏,那么高府中人即便对高审行再失望、再背地里揉搓中庶子,家族和血统的力量也会让他们走到一起。

    如果尚书令只是个不属于高府的水中之月,那么太子中庶子岂不更重要?

    当他迈步走入永宁坊的府门时,家中的人同样也看出高峻心事忡忡,很不快乐的样子。

    高审行,这才是高峻出道以来遇到的最大麻烦。

    这个人熟知官场,在外场上举指不失其份,偏偏一站到老子的位置上,便硬了急眼、软了招摇,这个人在别人眼里也许不算什么,偏偏对尚书令具有着威慑的作用。

    如果高审行再同一直以来蠢蠢欲动的李士勣揽和到一起,其中的变数实难把握。老虎、鸡、虫子、棒子高峻忽然找不准自己是什么了。

    温泉宫,太子李治获准直接进入到皇帝沐浴的密室,这次不是他主动要来的,是皇帝遣人去叫了他过来。

    皇帝只在热水池子里露出了肩膀,胸前两条赤龙形的胎记在清澈的池水中浮动曲折,像活了一样。

    “东阳来过一趟,你猜她对朕说了什么?”皇帝笑眯眯地问道。

    李治道,“儿臣不知,总不过是高府的那些事吧?或许是为了郭待封的职位来求父皇?”

    高岷目前的职位已然不低了,那么接下来大概是高畅那一支了,反正太子是这样想,因为中庶子高审行像是要抵偿上一份奏章的影响,居然又私下里向他举荐了郭待封。

    皇帝道,“她来对朕说,高审行身体不好,是不是让朕给中庶子找个轻松的差事,她居然建议让高审行去做国子博士!但朕就纳闷儿,高审行身体不好,她怎么知道?”

    像是意识到最后半句话有些不应该,不正经,皇帝在池子里清了清嗓子,“你怎么看这件事呢?”

    这就有些不明白了,东阳公主想让高审行降职,而高审行却想让她们的女婿升职,奇怪。

    太子当然看出了高审行坐在中庶子位置上的利弊,这个人时而做出惊人之举,常常是其他的大臣所不敢做出的,比如这次中庶子指斥安西都护府的过失。

    “儿臣才刚刚体会到父皇将高审行安排到中庶子一职上的用意。不管高审行的建言是出于什么原因,毕竟让朝堂上有些活跃,而儿臣看鹞国公的应对也很得体,并未失措。”

    皇帝就明白了太子的话外之意,太子的意向是,让高审行再干下去,“唉,只是不知尚书令在背地里要怎么埋怨朕了!”

    太子道,“儿臣知道,在大政方面,鹞国公的意见总是有道理的居多,儿臣只要掌控了这一点,中庶子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那好吧,但国子博士这个位子确实不错,要随时给高审行留着,这个人的毛病一抓一大把,不用朕教你吧?”

    这一次早朝,太子中庶子又是头一个建言,他举荐郭孝恪的次子、鄯州司马郭待封。

    前不久,高审行曾私下里与太子说过这件事,他这样做也有着微妙的用意——能就一件事、先同太子殿下私下里过过话,这说明中庶子与太子之间的君臣关系已经很不一般了。

    而当时太子的态度虽然不明朗,但也没有否定。今天,高审行再当众将此事提了出来。

    朝中已传出话来,要在丰州设置中都督府。

    这又是一件影响不小的大事。北方五牧的建成,急需要有一座中州级别的府城、承担起各个牧场后勤方面的繁杂事务。

    高审行建议由郭待封出任丰州长史。

    他的理由是,吐谷浑自贞观十四年以来早已纳入大唐管辖,鄯州已由威慑吐谷浑的边陲重镇、下降到了等同于内地州府的地位。

    中庶子说,长期以来,在这些地方任职的年轻官员们,却已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能力没的说。将他们提任到更边远、更重要的地带去,可以令人放心。

    长孙无忌听着高审行侃侃而谈,又是微微皱了皱眉,这个高审行真不让人省心,居然又大谈什么战略地位。

    难道以为别人不知道他这个举动的暗含用意,是为着拉一拉高履行和东阳公主,并让郭孝恪借此消消气?这可真是冠冕堂皇的周密的计划!

    赵国公刚刚从温泉宫回来,他曾直言皇帝陛下没事找事,他说,对高审行的任用太草率了,让别的大臣们怎么想?就这么个水平?

    但外甥也是赵国公的亲外甥,皇帝在李治与自己的意见之间有个取舍,赵国公一点都不生气。

    只是这对于高峻来说,简直太不公平了。

    如果不是那份有关安西的奏章,尚书令根本不必一从黔州回来,便无缘由地、将一摊子西州的“毛病”揽到他自己的身上去。

    高峻从黔州回来后,已经隐晦地提到了中庶子任刺史时的失误,黔州开荒两年了,高审行给大家描绘的五谷丰登的年景,一直是一张画在纸上的大饼。

    自高峻上来入主中枢之后,赵国公已经许久、没有过动动阴谋诡计的心思了。

    而且他与李道宗之间的关系,也走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

    他此时反感高审行——他的表弟,不带任何的私利考虑,只为了大唐。

    对于高审行的建议,赵国公发现,这次居然又没有很好的楔入点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他赌着气不说话。

    长孙无忌不开口,中书令褚遂良就也不说话。

    太子在上边问,“不知诸位大人有什么见解?”

    李道宗也不说话,有些冷场。

    李士勣清了一下嗓子,他总得支持一下中庶子,“呃”

    太子说,“看来事情尚有些仓促,那便先放一放,诸位大人都用心地想一想,我们容后再议。”

    李士勣把话咽下,装作咽了下唾沫。这件事暂且放下来了,没有引发争论,因而没有认同和反对的碰撞,不过高审行的目的达到了。

    高峻在极力地避免着与中庶子正面的冲突,这次如是李士勣将话讲出来,那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