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方彦期待已久的地中海双强主力舰竞赛,终于在1931年初徐徐展开。
欧洲西南部的法意两国针锋相对,东北方向的红色巨熊也从冬眠当中苏醒了过来。1930年12月,红海军为3艘几乎是同期竣工的大型舰艇,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入役仪式;崭新光亮的伏龙芝号战列舰,和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2艘重巡洋舰,在万众欢呼当中升起了红底金星旗,正式加入了波罗的海舰队的作战序列。经过三年多的建造,联盟造船厂终于向急不可耐的红海军交付了其所订购的军舰。看着眼前威武雄壮的钢铁海兽,到场观礼致词的斯大林,只觉得自己兴奋得每个毛孔仿佛都要张开了似的;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比看得见摸得着的庞然巨舰,更能衬托出他对苏俄统治的英明伟大!
尽管方彦在具体技术上狠狠黑了俄国人一把,但在战略领域,斯大林的意图已经达到了。标准排水量3万吨的伏龙芝号装备4座双联装356毫米L52主炮,海试航速超过25节;这种指标的军舰不仅在波罗的海是绝无仅有,就连全世界都难以寻到能在各方指标上都压制它的存在。标准排水量1。4万吨的两艘重巡,也拥有着超过西方条约巡洋舰的战斗力。这使得苏俄海军在波罗的海中的势力大增,在守卫国门的同时,也变得有能力派出兵力支援阵容薄弱的黑海舰队。
对于俄国来说,黑海方向永远都是他们的战略核心。那里虽然水域封闭,但却是全俄弥足珍贵的不冻港:当进入冬季的时候,俄国与世界保持联络的海上通道几乎就只剩下这处地方了。除此之外,俄国与黑海周边的巴尔干诸国都有着不可分割的民族、宗教、和经济利益联系;每一个斯拉夫人的心中更是都想着要占领伊斯坦布尔,打通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南方的“温暖大洋”。虽然迄今为止,同为凡尔赛体系受害国的苏俄和土耳其一直都还关系不错,但地缘和历史的因素,却使得双方绝对都是各怀鬼胎,谁也不会对谁报以真正的信任。
当前,苏俄的黑海舰队中,只有一艘由旧式未完工巡洋舰改建而成的红色高加索号可堪驱驰:其标准排水量7650吨,航速29。5节,装备4门180毫米主炮。如此寒酸的实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在革命爆发前,俄国黑海舰队可是有2艘无畏舰和3艘前无畏,在黑海当中绝对称得上是所向披靡!
第102章 理想归宿()
为了重塑自己在南方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得到了3艘大舰补充的红海军,很快就制定出了一份支援黑海舰队的方案。从旧帝国手中继承过来的3艘“十月革命”级(甘古特)战列舰已日趋过时和老迈,波罗的海这个对抗帝国主义入侵的一线阵地,已经越来越没有它们出战的舞台;如果将它们放到二线战区的黑海中去,则能让其显著发挥自己的余热。时至今日,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禁止军舰通过的条约早已失效,苏俄有充分的理由来实施这次舰队之间的兵力调动。
而为了弥补由此在波罗的海舰队中造成的力量缺失,继续建造新式战列舰,则成为了苏俄海军和独裁者斯大林共同的意愿。目前,苏俄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过半,其增速迅猛的国民生产总值,使得不需要花多少精力来满足民众对物质的享受的红色政府,完全能抽出足够的钱来满足自己的穷兵黩武。尽管中央内仍旧存在着相当不弱的反对之声,但此时已经建立起了足够大的恐怖威望和个人崇拜的斯大林,仍是利用他的影响强行通过了新的海军扩充预算:苏俄海军将在未来三年内建造2艘战列舰和4艘重巡洋舰,其中2艘重巡将是在黑海当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建造。驱逐舰和潜艇也各自规划了十几艘,用于构成完整的作战团体。
这一次,由方彦之兄弗雷亚执掌的联盟造船厂,就没有能再获得如上次那般的绝对垄断了。借助西方世界的大萧条之风,此时的苏俄已经吸引了大量美英等国的人员和资金落户东欧,其国营造船厂的软硬实力都较几年前有了明显提升。苏俄海军要求联盟造船厂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自家的国营船厂实现自建重巡洋舰的突破;就连最为考验整体技术和工业水平的战列舰,联盟造船厂也应该交出全套图纸,以便让他们的人进行学习和研究。很明显,苏俄决不会永远忍受这种国之重器尽取决于他人的局面;昔日全权委托出去那是迫不得已,只要情况允许,任何一个大国都会将核心兵器的制造能力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由于明白这份大势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弗雷亚便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在让对方出了一笔血之后,他很是痛快的答应了苏俄海军的要求,并派出专业人员前往即将开工重巡洋舰的南北两座船厂,负责提供建造过程中的技术支持。这批重巡是斯维尔德洛夫级的改进型,主装甲带从80毫米增至100毫米,标准排水量也相应增至1。5万吨;不过它的水平甲板依旧只有30毫米厚,一发正中靶心的穿甲炸弹,就能将其变成肚皮朝天的死鱼。
而在战列舰上,弗雷亚也继承了方彦对苏俄的坑爹手段,将其竭力变成空有外在皮囊、却无过硬实力的纯粹花瓶。在苏俄海军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中,新舰仍旧保持着与伏龙芝号相同的攻防参数,速度则提升至27节;40+60毫米的双层水平防护虽然在当前看来并不算差,但等到十年之后,由俯冲轰炸机投下的500kg穿甲炸弹,足以能让这级标准排水量3。5万吨的大舰在弹药库殉爆当中灰飞烟灭。该舰的单艘采购价高达6000万美元,这还是在它的武器系统是由苏俄军工厂自行生产的情况下的结果。仅此一舰,就几乎等同于苏俄1个集团军的装备价格总和;苦逼的苏俄陆军只能守着一战期间使用的老旧步枪和火炮,眼睁睁的看着海军走上大建氪金、后宫日盛的腐朽欧提之路。
经过三个月的远洋实战训练,方彦所在的舰队也在演习期满之后,踏上了返航的路途。由于在昔年还是军校生的时候曾有过连续9个月出海的经历,因此方彦丝毫不觉得这次演习漫长难熬,而是感到无比的充实和满足。此时,他已经完全上手了巡洋舰二副的这个职务,并努力着将自己的专业能力向更深层的领域加以推进。对于将来的实战,方彦比从前更加充满了信心,即便是自己没有那帮海军宿将的年龄资历,但一样能引领德国海军走向胜利!
当方彦随舰返回基尔港时,已是距离出航整整4个月的1931年1月末。海军高层虽然给所有参加演习的人员,都许诺了要补回包括圣诞节在内的正常修假日,但由于战舰不能一日无人,因此休假只能是分批次的。方彦很不幸的被分到了最后休假的第三批,这意味着他还要再在军营里呆超过五周。面对这一情形,方彦只能先将对西尔维娅的思念按捺下去,继续通过认真服役来提升自己;偶有少许空闲时间,他便会借上小提琴,去找海德里希学习演奏技法。在之前的几年间,方彦没少和金发恶魔接触,其乐理水平和从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很快的,方彦就发现海德里希命中的麻烦事来临了。
这件情节如电影似的事情起源于1930年的8月夏末。由于军官在休假期的空余时间较多,一天闲下来的海德里希决定和朋友到海中去划船,享受退潮后风平浪静的浅海风景;正当他们沉浸在游览的喜悦中时,海面上忽然传来女子的呼救声——远处的小舢板不知什么原因翻覆了,两名女子落入海中。游泳体能十项全能的海德里希与朋友拼命划船向事发处赶去,并有惊无险的将两名女子救了上来。其中一女年轻俏丽,青春活泼,是费尔马斯岛乡村教师的女儿莉娜;海德里希与她迅速坠入爱河,并视作“上帝为他们牵的姻缘”而订了婚。
然而,此时的海德里希已并非是没有任何标记的白纸。在此之前,另一名女子已经和他有过一段同居的经历,当海德里希结束演习返回国内,那名女子便找上门来要求与他结婚。遭到拒绝后,这名女子的那个大军火商老爹为女儿咽不下这口气,径直将事情告到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那里,于是海德里希就遭重了。
作为最典型的传统军人,雷德尔的性格绝对是严正刚肃;他很是不满的看到自己手下的军官出了品行上的问题,要求海德里希和莉娜断绝关系。而年轻气盛的海德里希却没有意识到情况的严重,他不仅没有向高层服软,反而表示了对那名女子的父亲的这种以势压人的强烈不满。海德里希乖戾不恭的态度激怒了海军高层。最终,由3名将官组成的操守法庭认为他的品行存在严重缺陷,不适合再呆在海军,海德里希旋即就被猇夺军衔、逐出了部队。
这场打击对海德里希来说无疑是痛彻骨髓。抛开他以24岁之龄就晋升中尉、并马上就要成为上尉的锦绣无限的前程不谈,光是在海军中奋斗9年的全部心血付诸东流,就足以让他感到世界一片灰暗,几乎要有自杀之念。尽管方彦打心底里认为这种处罚实在是太过沉重,严苛到几乎不近人情;但身为局外人、且职位低微的他,却根本无法对此作出什么改变。更何况方彦自己的心中也是寒意森森:他现在与琳娜的关系早已不是普通朋友,如果这其中的事情也被披露出来的话,他又将如何应对这来自事业和家庭的双重翻覆?
有鉴于此,方彦便本能的在这件事情上缄口不语,没有滥用他和雷德尔之间的关系来为海德里希开脱。海德里希离开的当天,方彦和便宜父亲通了电话。方彦称自己的朋友遭到了不幸的开除惩罚,希望鲁道夫能为他在警察总署里,谋一个潜伏在英国的谍报人员的职务。对于方彦这个条件颇多的要求,鲁道夫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在他的心中,这是自己幼子念着战友情分、所对昔日袍泽提供最好去处的表现。
在鲁道夫利用人脉关系的运作下,警察署方面很快就给予了肯定的回复。虽然对方是一个因私人风化问题而被海军逐出门墙的军官,但警察却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更何况这个职务是在国外工作,只要对国家忠诚、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同时会说英语,那么就没有任何问题。方彦随即找到了蜗居在不莱梅一家小旅馆里的海德里希,向他道出了有这么一个面试录用的机会。当然,方彦对海德里希隐瞒了部分真相:他只说这是自家利用关系为海德里希创造了这次机会,至于去英国潜伏当间谍,则是警察署自行安排的结果,是否愿意接受全看海德里希自己。
不出方彦意料,海德里希在征得妻子同意后,立即满怀感激的点头答应。当前德国经济形势一片萧条,失业人数高达惊人的30%;此时的海德里希也只能屈尊在一个赛艇俱乐部担任教员,每月的收入微薄得可怜。现在,有这么一个能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体面工作机会摆在面前,他如何不将其牢牢抓住?海德里希在军官服役期间曾自学了英法俄三种语言,完全能适应在英伦的长期生活;至于情报间谍方面的专业素养,海军学校也传授了一些,这都使得他没有理由拒绝方彦的帮助。
第103章 坚实步伐()
时间进入1931年夏季,德国国内的局势变得愈发动乱不安了起来。在社会上,失业大军超过500万人,占到全部工作人数的三分之一,中产阶级陷入破产的境地,农民不能偿还抵押贷款。而在庙堂高处,议会却已经处在瘫痪状态,政府根本无力对面前这番糟糕透顶的景象作出任何的改变。
经过12年的艰难尝试,德国的民主之路已经被证明为不适合这个国度:繁多的政党在国会中造成了灾难性的分裂(1930年拥有100万张选票以上的政党有10个),这些政党相互倾轧,只顾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经济和社会利益。根本不能在国会中形成一个持久的多数派,来支持一个能够对付30年代开始时国家面临的重大危机的稳定政府。议会制政府成了一桩德国人称之为“贩牛交易”的事情:各政党为了他们所代表的群众讨价还价,争取特殊利益,而国家利益却被丢在一旁。由于无法取得多数通过,政府的日常运作,全部仰仗于总统签署紧急法令来实施,而兴登堡如今已年满85岁,他头脑清醒的时刻已经越来越少了。
有感于被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苦难,对共和制政府深深失望的德国民众,将对未来的全部信仰都投入到了近年来如彗星般崛起的国社党、和其党魁希特勒的身上。此时的国社党已经较去年同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了国会中第一大党,而希特勒也正式迈入了柏林权力中枢的门槛,在政治这坛肮脏的浑水里搅动波澜。往日那些一个个高不可攀的政界要员,如今都不得不正视这个“波西米亚下士”;他已经得到了军队和大工业家的认同,获得政权几已是不可阻挡的定数。
这年夏日,希特勒第一次谒见了总统兴登堡。尽管老元帅对这个秉持极端主义的煽动家并无丝毫好感,称希特勒最多只能当个邮政部长,但如今国社党已经彻底成了气候,很多事情已经不是年迈的他所能主导。更关键的是,兴登堡的儿子奥斯卡,竟也是国社党的狂热信徒,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手中握有极大实权的老元帅,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改变了对希特勒及国社党的态度。
在这段时间里,方彦的生活却是相当平静,唯一的波澜在于雷德尔的一次召见,告诫他不要步去年乌尔姆卫戍部队那3名军官的后尘、在海军中宣传**主义。时至今日,海军高层早已从方彦信筒中那一封封署名为“阿道夫•希特勒”的来信、以及布罗姆家族对国社党的鼎力支持,判断出他与国社党魁首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对于雷德尔神情严肃的告诫,方彦也予以了郑重的回应;他对希特勒的那套丝毫谈不上尊崇和狂热,自然不可能违背军官原则去干这种傻事。
与此同时,海军的恢复实力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在雷德尔的公关努力下,海军又得到了1。2亿马克的造舰预算,用于新建1艘德意志级袖珍战巡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