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第一个义理,是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哥高中的班主任是教辩证唯物主义的,而哥身为课代表又是团支书,对这门功课不说倒背如流,正着背当时是能背下来的。而唯物论在这个世界看来存了很大质疑,但辩证法可是哲学展到高级阶段的成果之一,忽悠古人还是轻而易举的。
范长生果然又是一番感佩:“师傅,此理暗合大道!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化府也……《易》理云,阴阳和合,而成太极,宇宙万物皆太极一气所化也。”
我也不懂阴阳学,《易经》更是看不懂,只管自行说下去:“所谓大道三千,殊途同归,你慢慢领悟吧。这第二条义理,是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展之中,或者说,世上一切,均无时无刻处在变化之中。变有两种,一曰量变,一曰质变,量变导致质变,质变又产生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展的过程。”
“量变?质变?师傅能否详解?”
“量变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质变是事物的性质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比如一壶水,在烧的过程中温度慢慢升高,这就是量变的过程,而到了一定程度,水会变成水汽,那就是质变了。”
“哦,弟子明白了。就像我辈修行,修为随着修炼慢慢提高,就是量变,筑基成丹,就是质变,然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等,则是不断从量变到质变再开始新的量变的过程!不过……师傅说事物展往复无穷,那么炼虚还无成仙之后,还可以继续修炼提升吗?”
“当然可以!”老刘头就说过,仙人还分人仙、地仙、天仙等等,而且诸多大神的作品里,成仙也就是刚起步,后面还有五花八门的各种级别,不过大神们起的名称不一而足,自己也不知道该以谁的为准,只好含糊地说:“但是我辈修行之人,既不要因修行无止境而畏惧,也不要为提升而急于求成,所谓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说道这里感觉自己像当初的老白脸。
“多谢师傅教诲!”范长生神色愈恭敬。
“还有第三条,所谓否定之否定。怎么说你能明白呢?比如山,有三重基本境界,即此山是山,此山非山,此山还是山。或者说人,比如你,也有三重基本境界,即你是你,你非你,你还是你。如果你明白了这三重境界,就算是开悟了。但这也只是开始,山还是山之后,山又非山,同样循环往复,无穷尽也。”
这下子范长生是彻底有点傻了。
辩证法里还有很多可讲的东西,比如本质与现象、运动的相对性、事物的普遍联系、偶然性与必然性等等等等,不过我也不能一下子都拿出来,留着慢慢忽悠吧。反正这辩证法三大定律,人类研究了几千年才总结出来,够范长生琢磨好一阵子了。
126 长生久视()
果然,范长生好一阵子都不来烦我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于是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督导众人训练之上,既有鸳鸯阵的指导,也有客栈布防、演练的指导,同时基础的跑操、队列、箭术等也没有放松,毕竟精兵是靠一天一天实打实练出来的,不是说几句话、讲几堂课就能实现。
而自己也难得地有了一段相对集中的修炼时间,除了体力上的训练,对吐纳和意念的练习更没有放松。因为阴平之地还没着落,届时毕有一堆杂务需要处理,所以这段相对单纯的时间更显珍贵。
有了我的监督指导,更加上我事事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所以近一个月的时间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期间范长生倒是又出现了,但不再问东问西,而是不管到哪里都一副深沉思索的模样,估计辩证法在他脑子里还没折腾明白。
不过范长生说过的“长生久视功”倒令我琢磨了一番,长生很好理解,久视是什么东东?难道是长久地注视吗?本想问问他的,一则他有点魂不守舍,再者我这个当师傅的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显得无知了一点?干脆自己先试试长久地注视吧。
忽然想起小时候读过的神箭手纪昌的故事,他的老师是神箭手飞卫,并没有直接教纪昌箭术,而是让他先学盯着目标不眨眼,原话是:“尔先学不瞬,而手可以言射矣。”于是纪昌就躺到老婆的织布机下边盯着来回穿梭的梭子不眨眼,一盯就盯了两年,练到锥子碰到眼眶都不眨眼。他觉得自己很牛了,就去找飞卫,飞卫说:“这样还不够,你还要学会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技巧。要练得能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东西,能把细微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来告诉我。”于是纪昌回去后,用牦牛尾巴的毛把虱子挂在窗户上,自己每天都注视着这只虱子,看了三年,在纪昌眼里虱子已经变得像车轮那么大了。于是,纪昌就用箭向那只虱子射去,箭穿过了虱子的中心,悬挂虱子的尾毛也没有断。这就是飞卫传给纪昌的“不射之射”之术。
当然,后来纪昌很没有道德地想把飞卫干掉好当第一神箭手,结果两人在田野里对射,射出的箭都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就跟导弹遇上精准拦截导弹一样。故事最后两人很大气地握手言和,然后一起很小气地誓不再把这种箭术外传,所以后来就没再听说过别人练箭时把虱子挂在窗户上看了。
不过飞卫不射之射的要诀“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里,“视”是很关键的,而且按照纪昌的经验,要是不视上个两三年是成功不了的。
另外还有明朝一哥王阳明,当初练习格物的时候也是盯着一片竹林看,还叫了一个朋友一起看。结果那个朋友看了三天就累趴下了,王阳明楞是看了七天,当然最后也累趴下了。后来他的朋友最后只成了一名普通官吏,王阳明最后却成了圣人。所以应该视得越久,理论上成就越大。
这样一琢磨,越觉得自己理解得对!立刻决定也展开自己的久视大计长久地注视。
可是该盯着什么看呢?难道也抓一只虱子用牛尾巴毛绑上挂在窗户上?好像有点恶心。
看金子吧!哥最喜欢金子了。有个成语不叫见钱眼开嘛,看金子有利于睁大眼睛。不过……好像俗了点。
忽然灵光一现,范长生不是给了自己一个玉印吗?看玉!玉好像比金子要显得更有品位,而且说不定更值钱。
于是我有空就把那个玉印拿出来,聚精会神力求不眨眼睛地看。
不看没觉得什么,真要长时间不眨眼睛,其实也是个辛苦活儿!不觉有点羡慕王戎,这家伙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好在哥有一年多苦练吐纳的经历,应付这种单调、枯燥、令人身心俱疲的事情还有点经验只要持之以恒,慢慢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习惯。
看着看着,还真看出问题来了。我现印上那些一开始看上去乱七八糟的印符,其实是由很多个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各种线条纹路,有直有弯,有的似云似水似火;一部分是图形,有方有圆,像迷宫一样;一部分像图画,有人物有兵器还有乐器;还有一部分像文字,不过似是而非,根本不认识是什么字。这些东西还有明有暗,错落交织在一起,不细看还真分辨不出来。
忽然想起,在大神们的作品里,除了炼体、练气、练丹、练器之外,练符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技能,虽然大部分的符箓都是在前期比较重要,但有些符箓即使到最后也很关键。况且哥现在连前期也谈不上,也没有别的修炼门路,何不从符箓入手?
于是,我又掏出范长生给的十张符箓,可惜都是一模一样的,上面的图案也比玉印上的要简单得多。不过我还是看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那就是这些符箓就像汉字一样,都有着基本的笔画,不同的符箓,其实是用各种基本要素,用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而已。
我先抛开整体的符箓,把那些基本的笔画认真地看清楚,牢牢地记在心里,时不时还拿出笔墨纸砚,一个符号一个符号地临摹下来,准备把两个符箓上的所有符号都研究清楚。
不过近一个月下来,长久注视好像也没有取得什么奇妙的效果,进步最明显的倒是意念之力从戒指里收、取镔铁斧已经轻而易举了,就连一些不太贵重的东西,现在也可以控制着自由进出戒指。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意念之力能无论贵贱一视同仁。
另外,在日积月累下,丹田内的小气旋也更加明显,而且以不再时有时无,而是似乎永久性地存在了那里,只有在修炼与不修炼时旋转度快慢的区别。
两个符箓的基本符号已经初步掌握了,我准备找一下范长生,看他那里还有没有新的符箓因为两个符箓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基础符号,就像笔画也不止点横竖撇一样。
只是郭梁倒是先找上门来了:“主公,月底了,明天的比试您看怎么安排?”
127 比试(上)()
我一拍脑门:“哦!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是有这么一回事!”
现在有二十四个班,要选八个班出来,这比赛规则还真不好定。第一轮简单,随机对战淘汰制就能选出一半。可十二个里面怎么选八个出来呢?
我略作思考后对郭梁说:“你通知大伙儿,明天比试分三轮:第一轮抽签对战,输了的直接淘汰;第二轮还是抽签对战,赢了的直接进第一连;剩下的六个班进行附加比试,比赛箭术,赢的两个班也进第一连。”
“抽签对战?那第一轮输的未必是差的呀,比如本来应该第二的运气不好碰到了第一的……”郭梁抓着脑壳说。
“嗯,看来你头脑越来越好用了,没有白读书!”我表扬道,“这个第一连,要的是激起大家的进取心,而不是要把最强的都集中在里面,咱们每个连、每个排、每个班,都要有强者才行。另外,要记住,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最后那句大神们好像也经常说。
“好嘞!”郭梁答应着就往外走。
我在他身后补充道:“记住,不能伤人,用绳子捆上就算数!”
“记住了,主公放心!”郭梁的声音带着点兴奋,看来这个营长挺喜欢那些打打闹闹的场面。
而喜欢看热闹的人大有人在。第二天,不光张淑带着一帮娘子军来了,范长生、大庄主、虎威镖局及平安客栈不值守的众人,还有一大帮武都城的各色人等都跑到了操场上看热闹。
好在郭梁在柏兴和小蝶的帮助下已安排惠园分院的人圈出了场地,既留出了足够宽敞的比试场地,又可以把围观群众尽量不拥挤地分派在四周,否则非乱了套不可。
许利则把手下所有的大夫和伙计们都带来了,有了上次大规模对战的经验,这次显然是有备而来。我忽然想到,应该组织一批专业的护士队伍,当然是女护士。而如果能培养出一批女大夫,自然就更好了。
操场中间,二十四个班两百多号人整整齐齐地排成方队,战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手持各种练习器械跃跃欲试。与平日不同的是,每个人身上都多了几根绳子。
郭梁站在队伍前,大声说:“弟兄们,立正!请家主训话!”
我站到众人面前高声说:“训话就算了今天不是大家来听我动口的,而是我来看大家动手的!各班班长,上来抽签!”
很快地,各班班长上前来,抽取了各班的号码。
我即刻宣布:“一班对阵十三班,开始!”
两个班摆好阵势,然后彼此展开了对攻!
虽然鸳鸯阵的组合在基本构成上大同小异,但因人员素质、指挥水平、配合程度以及实战条件等不同,实际上可谓千变万化。就像是球队一样,两队同样的人数,但并不意味着势均力敌,亦无绝对的强弱之分,所以比赛才会异彩纷呈,结局也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料。所以每一场对战,都在验证平日训练水平的同时,考验着各个班的临阵应对能力。
也不知是不是为了保住第一的称号,一班爆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两个盾牌手奋不顾身地闪过对方盾牌手而纠缠住对方的狼筅手,而本方的狼筅手则冲开对方的盾牌手杀入对方阵中,后面的长枪手则利用前方战友创造的短暂人员数量优势,迅把十三班的两个盾牌手摆平了。本应护卫两翼和后方的镗钯手和弓箭手则迅冲到前方,利用己方狼筅手已将对方阵型搅乱的机会,与对方展开了对抗。此时,四个长枪手已回身配合盾牌手,以六对二将十三班的两个狼筅手包围起来,很快占据了主动。
这时,原来的两个阵已形成了新的两个阵:一个是六对二,一个是六对八。虽然一班六对八的阵里人数较少,但里面有两个最强大的狼筅手,而十三班的两个狼筅手则面对三倍的对手,并且里面有两个专门负责防守的盾牌手和四个属于长兵器的长枪手。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没用多少时间,一班就化优势为胜势,将对方淘汰出局。
一班的人虽然也有头上或身上挂了彩的,但人人兴高采烈,不断振臂高呼。周围不断高喊助威的看热闹众人,此时更是不吝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十三班的班长则红着脸安慰自己的兄弟们:“没什么,家主不是说胜不骄、败不馁吗?咱们回去好好练,下次一定干败他们!”
我问身边的郭梁和彭寅:“你们看出一班赢在哪里了吗?”
彭寅答道:“一班的前队很强,一下子就把十三班的阵型冲散了,阵型一乱,十三班根本就没挥出鸳鸯阵的威力来。这应该是家主说过的出其不意,以点破面。”
郭梁则答道:“一班用稍弱的力量和十三班大部分的力量形成僵持,而在另一部分形成了绝对的优势,先是四对二解决了十三班的重要防守,然后六对二解决了十三班最强的攻击,最后十二对八以多剩少,看来一班班长脑子还挺好使的,以后能当排长,不,也许连长也能当一当……”
“嗯,你们能看出这些,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