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獒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獒唐-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武承嗣一听,差点指着李贤的鼻子骂娘。

    奶奶的!你当我傻啊?交了兵权,老子没交圣命,既撵不走你,也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好处。

    到时什么都落不下,就眼睁睁地看着你李贤,坐着老子的位子,使唤老子的人,抢老子的太子!?

    面色登时冷下来,“这不太合适吧?”

    “”

    李贤一缩脖子,是不太合适。

    可是,你不遵也不行啊!

    现在你想把我顶走,那是不可能了。但是,我也不能让你领着七万人马,在城外虎视眈眈吧?

    那叫什么事儿?

    勉强一笑,“豫王殿下领大军在城外驻扎,似乎也不太合适吧?”

    “你!!”

    武承嗣大怒,正要发作,就见承天门的侧门吱嘎一开,上官碗儿从门内而出。

    与李贤二人都是不由一愣,“上官才人这是”

    只见上官婉儿面无表情,“传陛下口谕”

    “李多祚不日归京,因陛下对其另有调用,遂成王当与李多祚先行交接其麾下禁军事务。待李多祚事了,豫王殿下再行与成王交割。”

    “此期之内,豫王暂驻城外,约束三军!”

    “”

    “”

    武承嗣和李贤都是愣了一下,随之二人的表情却是截然相反。

    只见李贤面色一滞,瞬间难看。

    而武承嗣,却是难掩得意之色。

    双掌抱揖,面北一礼,“侄臣遵旨!”

    啥意思呢?

    刚刚跟李贤那儿,不是还很不乐意留守城外吗?怎么现在又一百八十度反转,好像得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好吧,被李贤赶到城外去,和被老太太留在城外,那可是两码事儿。

    李贤让他留在城外,他守着七万大军遥望长安,名不正言不顺,难免遭人非议。

    可是,老太太让他留在城外,那可就是莫大的信任和明显的暗示了。

    信任的是,他武承嗣带兵驻于城外,老太太丝豪不疑。

    暗示的是,李贤确实理国,可是朝里都是你武承嗣的人吧?朕还把七万兵权交给你掌握,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想明白这些,武承嗣哪有不得意之理?

    瞥了一眼李贤,“呵呵,不合适吗?”

    “陛下说合适,那就合适!”

    说完,拂袖而去,留给李贤一个寂寞的背影。

    ,

第四五六章 微妙的平衡() 
武承嗣就这么走了。

    望着其离去的背影,李贤眉头深锁,难见笑颜。

    他原本以为,武则天病重之后,下旨让他理国,这是在给他机会。

    可是,现在看来,这个机会似乎太渺茫了。

    到头来,老太太还是倾向于武承嗣,即使现在还不能把朝政交给他,却也想着让他安心。

    那自己呢?

    难道?真的像李显说的,只是一个陪跑的?

    寂寥的回身而走,看着这巍巍皇城,李贤心说,看来,这里他呆不了多久,等李千里与李多祚交割军务一完,就轮到了武承嗣。

    之后,武承嗣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入城,接手他的位置了。

    李贤不知道,这次离开,什么时候还能回来。

    ————————

    好吧,李贤的多愁善感似乎有点多余。

    因为,李多祚确实是不日进京,和武承嗣几乎是脚前脚后。

    但是,谁也没想到,就是简单地交割十万禁军的军务,这老哥俩却足足折腾了半个多月也没弄完。

    按说,这事儿一点不难。

    李多祚和李千里需要做的就是,清点各军人员。

    别出去是十万,回来是九万九,那一千没影儿了。

    然后,出征所用粮饷数额,结余多少,这个得清点明白吧?

    还有军械耗损,折了几根车轴,丢了几把弩,这些也要算清。

    再然后就是,此次出征,李多祚觉得哪些兵卒将校表现不错,上报功赏。

    就这么点事儿,说句不好听的,两天要是弄不完,那就是主将不识数儿。

    可也偏偏就是这么点事儿,不但半个月还没着落,而且往后看也是遥遥无期。

    问题出在哪呢?

    就出在这个点验粮草结余,军械耗损,还有上报功赏上了。

    这些事儿,光李千里和李多祚没用,还得兵部出人参与点验。

    核实无误之后,汇聚成册,再由兵部侍郎盖印签押,上呈陛下。(现在是呈给李贤)

    这事儿看上去好像也不难,难就难在,新任的兵部侍郎魏元忠还在回京的路上呢,而老侍郎早就提前被武则天打发出京了。

    等于说,兵部现在没人做主,更没有盖印签押。

    没有兵部签押,这事儿就结不了。

    结不了,李多祚和李千里就在这儿吊着。

    他俩在这儿吊着,武承嗣就得在城外吊着。

    这事就僵在这儿了。

    不过话说回来,魏元忠按说是比武承嗣和李多祚更早接到的回京旨意,怎么还没回来呢?

    好吧,魏老爷子也病了,走到凤州就动不了窝了。

    听其奏报,病的还不轻,得是养好了才能回来。

    这可把李贤乐坏了。

    原以为是老太太心向武承嗣,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老太太玩的高明啊!!

    武承嗣在城外吊着,照这么拖下去,只要魏元忠不回来,那非吊死他不可。

    因为,他在城外呆的越久,李贤的时间就越充裕。

    无论是展现自己,还是拉拢武承嗣的旧党,都是颇有助益。

    母皇其实是快刀割肉,既让你觉不出疼,又一点一点地消磨武承嗣的力量。

    这让李贤怎能不高兴?

    自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利用。

    ——————————

    现在事情的关键,好像就在魏元忠身上了,只要他的病快点好,快点回京,李贤的时间还是不够。

    那么,魏元忠的病,能不能快点好呢?

    此时,凤州府驿,魏元忠的房中。

    老爷子燕坐堂前,面前是美酒佳肴,左手一只大鸡腿,右手是端着一封京城来的密信。

    一边吃的欢快,一边蛋疼不已。

    “这闹的是哪一出呢?”

    魏元忠也是当了一辈子官,听了一辈子皇命的老臣了,可是,像这样的,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只见,那密信之上赫然写着,“魏卿病重?魏卿病重!且在凤州养着吧!!”

    “”

    魏老爷子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这封密信,他已经端详了一个多月了。

    我这是病了?还是没病呢?

    算了,啃了口鸡腿,“君叫臣病,臣不得不病啊!”

    “我还是好好病着吧!!”

    李千里其实也纳闷儿呢,怎么就这点破事儿就办不完了呢?朝廷的办事效率有这么差劲吗?我李千里办事有这么拖拉吗?

    按说,十万禁军现在已经归他节制,就算有程序上的问题没解决,但也完全可以搁置一旁,等魏元忠回来再说。

    到时候,你李多祚该干嘛干嘛去,城外武承嗣那还有七万等着我收编呢!

    可是,没办法,李多祚就跟他较上真儿了,没有魏元忠的签押,这事儿就完不了。

    李千里实在想不明白,这是要干嘛!?

    经过半个多月和李多祚的扯皮,李千里多少也看出一点端倪,不是李多祚在拖,而是有人让李多祚在拖。

    可是,能让李多祚这个外族人唯命是从的,大周朝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武则天。

    是武则天让李多祚在拖着。

    可是,这说不通啊?

    李多祚不完事儿,武承嗣就得一直在城外领着七万大军守着,老太太为什么这么做?

    她一面给着武承嗣信任,迟迟不收回兵权,一面又任由李贤在朝中折腾?

    这完全不合常理。

    ——————————

    同样迷茫的,还有太平公主。

    在她看来,这个局势不但不合常理,而且还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现在所有人都是懵的,没有人能了解武则天的意图。

    可是太平知道,这一切都是吴宁那天从宫中出来之后发生的。要是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鬼都不信。

    但是,关系在哪?

    太平说不清,但就是心里不得安稳。

    她隐隐觉得,这是吴老九的又一个巨大阴谋,一但浮出水面,必是石破天惊。

    但,那会是什么呢?

    太平想不通。

    如今,李贤在内,武承嗣在外。

    看似李贤在渐渐得势,但也并未伤及武承嗣的根本。

    短时间之内,也不可能让武承嗣伤筋动骨。

    可是,局势就是那么让人不舒服,似乎在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一种,武承嗣在城外呆的不错,就算李贤折腾,可是兵权在手,朝中旧党遍布,他也不急。

    而李贤呢,似乎看到了希望,极力的想抓住它,不肯放手。

    这种平衡看似没什么问题,只是,以武则天的英明决断,她本可以不用弄的如此微妙,就可以达到平衡。

    可她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其实,太平不知道,或者她想不到,做到这种悬之又悬的地步,不是为了平衡,而是为了失衡。

    而且,打破平衡的契机,马上就来了。

    因为,宫中传出,武则天病情已稍有好转,可见外臣。

    而老太太第一个要见的人,就是

    武承嗣!

    。

第四五七章 唯一的机会(二合一)() 
看见好多人说,作者要把太平推上皇位

    这个脑洞也忒特么大了点,动机在哪里?为什么啊?不要搞我

    老太太病情稍缓,第一件事就是诏武承嗣入宫觐见。

    这让武承嗣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这段时间,李贤在朝中东搞西搞,武承嗣其实一直看在眼里。

    怎么说呢?

    虽然他觉得李贤这是穷汉得了狗头金,纯属看不清斤两,瞎折腾一通!

    但是话说回来,对于把他晾在城外任由李贤胡来,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舒服的。

    现在好了,老太太一但不再忧心病情,便马上让他入宫。

    这说明武则天还是比较向着他的。

    带着这样的心情再一次步入皇城。

    这回李贤似乎不在中枢,没见着人。

    女婿郑克义、建昌王武攸宁等人自然也就没了约束朝武承嗣围了过来。

    “岳丈大人!”郑克义满面荣光,“陛下终于召见岳丈大人觐见了,这魏王殿下的风光日子可算是到头了!”

    “嗯”武承嗣也是难掩得色,“莫要胡言,全听陛下安排!”

    说完又转向武攸宁,“朝中事务,还算顺当吧?”

    武攸宁是武士让的儿子,与武承嗣平辈。

    在武家一众兄弟之中属中比较稳重可靠的存在。

    对于武承嗣的问话武攸宁淡然一笑,“皇兄放心,还出不了岔子!”

    “不过”武攸宁话锋一转,“待会见了陛下,皇兄还是尽早将朝务揽回来的好,再任由李贤折腾”

    后面的话没说,但也十分明显。

    再由着李贤折腾,再大的家底也要败光了。

    “嗯!”武承嗣凝重点头,再不多留。

    与一众旧故拱手话别,准备入宫觐见。

    却不想,众人散去,有一人却是没走

    “豫王殿下留步。”

    武承嗣回头一看,认出是中书舍人张嘉福。

    也是他豫王府的党众,只不过没法和郑克义、武攸宁等人相比,较为边缘罢了。

    迟疑回转,“嘉福,还有何事?”

    张嘉福立时上前,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豫王此见陛下,切莫主动提及取魏王而代之!”

    武承嗣一愣!“何意?”

    只见张嘉福眉头深锁,“嘉福亦说不太清,只觉只觉似有蹊跷!”

    “陛下虽是把七万禁军安于城处豫王手中,可是”

    “可是,这毕竟是禁军戍卫,早晚是要交出去的。”

    “反观魏王,排挤豫王旧故,却是顶走一个,他补一个!是实打实的增强朝中势力!”

    武承嗣点了点头,张嘉福说的没错,这段时间,确实是李贤得了不少的便宜。

    自我安慰道:“他再怎么折腾,也无法与我们抗衡吧?”

    不想张嘉福断然摇头,“非也!”

    诚然看着武承嗣,“表面上看,魏王自然不可与殿下争。”

    “但是,殿下别忘了”

    “这可是没算上狄仁杰、岑长倩、豆卢钦望等老臣的情况下啊”

    “这几位老臣现在虽无立场却不代表以后没有立场。”

    “更别说如今魏元忠和李千里已然回朝,李多祚此次交割军权,定是去吐蕃把老将黑齿换回来。”

    “毕竟黑齿常之一把年纪,又深得陛下恩宠,不忍其在吐蕃苦寒之地过冬。”

    “如果这些人也向着魏王那边”

    “!!!!”

    武承嗣一惊!

    看怪物一般看着张嘉福。

    心说

    行啊!早怎么没看出来,这张嘉福颇有几分才智啊!!

    让他这么一说,那李贤

    还真有与之一抗的资本?

    别说,还真有!

    如果狄仁杰、岑长倩等人,再加上魏元忠、李千里、黑齿常之都站在李贤那一边,那李贤还真有与武承嗣一较高下的底蕴!

    想到这里,向张嘉福一拱手,“嘉福所言极是!本王却是疏忽了!”

    张嘉福闻之一笑,“殿下说的哪里话,没有殿下的知遇之恩,哪有嘉福今日?”

    “嘉福只是提醒殿下,见了陛下,务必多留一个心眼儿!”

    “好好好!”

    武承嗣连连点头,告别张嘉福向大内而去!

    武则天在两仪殿接见武承嗣。

    两仪殿属于皇帝办公和休息两相结合之处,位于太极殿边上。

    常朝之时,皇帝掖门听政。逢大朝年节还有皇家大典则太极殿高坐。

    一般的时候,则是在两仪殿,与朝臣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