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掌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掌大宋-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次的事情赵治的确栽了跟头,为此他在听了白公盛的话后,也觉得白公盛的话很有道理,他不想让赵沐崛起,可也不想让赵渊去捡便宜啊,最好的办法就是赵沐和赵渊斗个不死不休。

    就在赵治希望赵渊跟赵沐斗个不死不休的时候,魏国公赵渊正在向吴蒙请教同样的事情。

    吴蒙见赵渊来请教自己,并没有露出丝毫得意神色,他很恭敬的回答了赵渊的问题。

    “这种事情不用公子出手,赵沐也会面临难题的,而如果公子出手反倒让赵治得利,不妨静观其变。”

    吴蒙说到这里的时候,却又突然顿了顿,道:“如果赵沐在这件事情上栽了,他会得罪很多人,这对公子来说是个机会,只不过在属下看来,此事怕还难不倒赵沐。”

    听到吴蒙这话,赵渊有些不解了,道:“既然难不倒赵沐,那我们何不出手,让他再没有机会翻身?”

    吴蒙摇摇头:“我们出手也难不住赵沐,赵沐此人很精明,而且公子不要忘了,三司使是文彦博,在官员俸禄这种事情上,他不会给赵沐找麻烦的,不管怎样,最后他肯定会帮赵沐筹钱,不然百官拿不到俸禄,谁给大宋朝廷做事?文彦博是名相,不会眼看着这种事情发生的。”

    说到这里,吴蒙又道:“更何况,我们若是破坏了此事,被百官给知道了,公子觉得百官出了怨恨赵沐外,会不会也迁怒我们?”

    “不让他们知道便是。”

    “会找赵沐麻烦的除了赵治就是公子,百官不知,赵沐不知吗,赵沐若是知道了,肯定会把公子拉下水的。”

    赵渊见此,心知这事虽是对付赵沐的好机会,可对他来说也是又危险的。

    “更何况,三足方能鼎立,若是缺了赵沐,公子拿什么来牵制赵治呢?”

    听到吴蒙这话,赵渊忍不住想说现在他的势力最大,根本不用怕赵治的,可当他还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所谓的势力大都不过是建立在庞吉的基础上的,这并非是他自己的势力。

    这种情况对他来说并不稳定,所以说自己的势力最大其实是不合适的。

    他扭头看了一眼吴蒙,他没有料到吴蒙竟然会跟自己说这么一句话,难道他对庞吉并不是十足的忠心?

    -----------------------------------------

    午后的三司是宁静的,三司的官员在这个时候都习惯性的喜欢午睡。

    赵沐再次来到三司的时候,三司静的连蝉鸣都没有。

    他进得三司之后,直接找人去通知文彦博,他知道文彦博在三司,这是他打听好的。

    赵沐在客厅等了少许之后,文彦博就急匆匆的走了来,文彦博见到赵沐,微微行了礼,道:“秦郡公来三司所为何事?”

    赵沐眉头微凝,问道:“靖王没有把户部几天前来三司的事情告诉文大人吗?”

    文彦博一听此言,顿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道:“抱歉,抱歉,本官刚才在午睡,一时还有些糊涂,原来三皇子是为月底俸禄之事而来,这事靖王已经跟本官说了,百官俸禄是大事,本官已经派人筹集了,只是三司最近一段时间真没什么钱,所以这钱恐怕要等月初才能够凑齐了。”

    文彦博的态度不错,只是他的这些话听起来跟晋王赵祺说的差不多,有敷衍之意。

    “文大人,三司掌管天下钱粮,只怕没有比这里更富有的地方了吧,三司怎么会连官员每月的俸禄都筹集不出?”

    文彦博见赵沐如此,也未生气,道:“三皇子有所不知,三司虽掌管天下钱粮,可这很多钱一时半会都抽不出来啊,三司库中,有一部分是给辽国准备的岁币,动不得,有一笔是为狄青狄将军抗击西夏准备的军饷,也动不得,给官兵发不了军饷,那谁还为大宋打仗不是?”

    听文彦博此言,赵沐微微凝眉:“可不给百官发俸禄,也无人为大宋朝廷做事不是?”

    文彦博连连点头:“这个道理本官自然是懂的,可离丰收还有一个月,朝廷还不能向百姓收税,所以钱财并不宽裕。”

    ;

第71章 加税() 
文彦博的意思很明确简单,那就是他也很想给户部钱,可三司真没钱拿来给百官发放俸禄。

    赵沐见文彦博如此,神色顿时就凝了一凝。

    “文大人,我大宋朝繁荣的很,就算加上给辽人的岁币,抗击西夏的军饷,也不可能把我大宋国库的钱给花光吧,如今竟然连百官的俸禄都发不出,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文彦博苦笑了一下,道:“三皇子有所不知,我大宋虽然繁荣,但却是民富国贫,钱财都在那些商人手里,国库里的钱财,还不如他们呢,但那些钱都是商人的,我们朝廷也不能抢不是。”

    赵沐见此,道:“既然钱都在那些商人手里,为何不向他们加税?”

    “这……这怎么能行,我大宋对商人实行很宽松的政策,若突然向他们加税,只怕会引起市场混乱,这种危险的事情,做不得。”

    听得文彦博这话,赵沐发现这个文彦博虽然才朝中名气不错,但也是一个守成之主,不敢做一些过激的变革。

    这样想着,赵沐已是不准备在这方面跟文彦博多言,只问道:“听刚才文大人说,下个月月初能筹集到钱,不知这钱从何处得来?”

    “自然是收税得来,对于我们百官而言,俸禄都是在月底发的,但对于那些商家来说,他们该交的税是在月初收,因为他们需要把上一月的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只有统计完了,才好根据朝廷规定来交税嘛。”

    文彦博说的这个情况倒也合情合理,赵沐听完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文大人尽快把那些商家的税给收上来吧,在下告辞。”

    说完,赵沐起身就离开了三司,文彦博送赵沐离开,心中却是生出了疑惑,若是户部其他人来,拿不到钱肯定要在这里闹的,怎么赵沐说走就走,难道他有办法应对百官到户部索要俸禄的麻烦?

    文彦博一声轻叹,这个麻烦他是有心帮赵沐的,可三司是真拿不出那些钱啊,他只能派人去催那些商家尽快交税,如果月初前两天收的税差不多够百官俸禄了,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赵沐离开三司的时候,并不知道文彦博心里是怎么想的,但他很清楚,户部绝对不能等到月初三司筹到钱后再给百官发放俸禄。

    若是他不在户部,那还不会有人去找户部的麻烦,可如今他在户部,如果户部因为这个而耽误给百官发放俸禄了,那么针对自己的人立马就会找到由头来找户部的麻烦,户部因此而有麻烦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也要跟着遭殃。

    身为皇子,又想要夺嫡,这种情况对自己的影响很大。

    离开三司之后,赵沐直接进宫。

    赵祯听闻赵沐来了,于是便命人将他给叫了来,青楼的事情赵沐跟开封府做的很不错,赵祯一直都想找个机会表扬一下赵沐,如今赵沐来了,他正好可以奖赏他。

    两人在御书房见面之后,赵祯就说起了前几天的事情,赵沐则表现的很是谦虚,说什么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做的,赵祯见此,越发对他心生喜欢。

    而说完这些之后,赵祯才突然问道:“沐儿突然进宫,可是有什么事情?”

    赵沐点点头:“回父皇,马上就要月底了,户部要向百官发放俸禄,但儿臣去三司要钱的时候,却遇到了难题。”

    赵沐突然提到钱的事情,赵祯脸色顿时就变了变,国库的银子不多这事,赵祯也是知道的,每次早朝上有人要军饷有人提岁币的,他也头疼的很,而这也是为何当初他想着要赵沐去户部的原因。

    赵沐能让神仙居起死回生,那他肯定是有聚钱之道的,虽说户部的职责已经大大降低了,但只要赵沐能弄来钱,他不介意再给户部一些权力。

    当然,这些都是赵祯之前自己想的,并没有跟什么人提起过,而他的这些想法能不能实施,就看赵沐有没有往这方面想了。

    如今赵沐突然提及这事,赵祯的心头是猛然一喜的,不过他还是在赵沐跟前保持镇定,道:“哦,沐儿在三司遇到了什么难题?”

    “回父皇,三司没钱,根本无力支付月底百官的俸禄,而根据文彦博大人之言,最快也要下个月初。”

    赵祯点了点头,这种事情一年之中有好几个月都会遇到,如果遇到向辽人送岁币,亦或者那里发生了灾难,百官的俸禄到月底就发不出了。

    不过往常百官虽然会闹,但下个月初的时候多半都是能给补上的,所以在赵祯看来也不算什么大事。

    “既然下个月月初三司能凑齐百官俸禄,那就跟百官说一下,要他们多等几天嘛。”

    赵沐没想到赵祯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要是真能等几天,他三皇子一个无能的帽子就要被人给扣上了。

    脑子急速转动之后,赵沐连忙说道:“父皇,发放俸禄这种事情,关系百官之间的稳定,朝堂的稳定,更关系朝廷信誉,若是月初发放俸禄的话,是有些不妥的。”

    赵沐说完,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赵祯,赵祯神色微惊,他很快意识到赵沐所说的情况是很严重的,朝廷如果连给百官发放俸禄都要拖延,那朝廷信誉何在,上不贤焉,下必效仿。

    赵祯双目微凝,而后望向赵沐道:“沐儿所言有理,只是三司一时之间凑不出这么多钱,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赵沐笑了笑:“办法自然是有的,但就看父皇是想根治这种情况,还是解一时燃眉之急了。”

    赵祯听赵沐这样说,心知赵沐是有两种办法,于是说道:“自然是要根治这种情况了,那里能只解燃眉之急。”

    “若要根治这种情况,必然要使我国库充裕才行,而想要使国库充裕,儿臣有两个办法,一是由朝廷经营一些生意,二是加税,儿臣得知我大宋很多商家有不少富可敌国的,要他们多交一些税,应该也是合情合理的嘛。”

    ;

第72章 燃眉之急() 
赵祯听了赵沐的两个办法之后,神色立马变了变,他本以为赵沐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来呢,原来只是这两种办法,可是这两种办法在他看来是绝对不行的。

    “沐儿,你说的这两种办法不可行,首先,朝廷是不能与民争利的,所以由朝廷来做生意是绝对不行的,再者,加税更是不行,我大宋税法已实行多年,贸然加税势必引起局势不稳,此举对大宋稳定不利,万行不得。”

    赵祯是个仁君,但也是个守成之主,他不喜欢变革,因为变革容易引起事端,容易让他好不容易经营的稳定的大宋局面发生变化。

    他只求自己在位时大宋无过就行了,至于功,他并不在乎,大宋前两代君王还想着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到他父亲那代也曾有过这样的梦想,可是攻辽无望,西夏崛起,南唐又几番想北伐攻占之前被太祖皇帝抢走的淮南之地,所以到最后这梦想也就被压了下来。

    到他赵祯这一代,更是想都没想过这些事情了,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日后史书上给他留下一笔仁君之名就行了。

    赵祯说完这些,甚至还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但赵沐却并没有因为赵祯的这些话而放弃自己的想法。

    “父皇说的也是道理,但只要办法得当,其实父皇的担忧根本不是问题,首先,朝廷不与民争利本就是说不通的,我们都知道朝廷掌控着盐以及一些稀缺物品的买卖,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朝廷的稳定,可我们朝廷在掌控这些东西的买卖的时候,自然也是获得了丰厚利润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在其他领域也做买卖,而且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得国库充裕,而且还能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

    说到这里,赵沐看了一眼赵祯,见赵祯已经露出感兴趣的表情,赵沐这才继续说下去:“比如粮食,粮食事关国本,但朝廷却并不对粮食生意进行掌控,只只是将每年从百姓手里得到的税粮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如果某一地发生了天灾,粮食的价格难以掌控,而朝廷的粮食一时之间又很难从京城运道受灾区,这对百姓来说岂不是更大的灾难,买不起粮食,这个问题很严重。”

    赵祯听完赵沐说的这些,问道:“那在粮食这方面,朝廷该怎么做?”

    “每年收了税粮之后,分出一部分交给一些人在各地开设粮铺进行交易,只要他们的粮铺在一个地方算得上号,那他们就能够起到调节粮价的作用,不会让粮食的价格高的太过离谱,亦或者低的太过离谱。”

    赵沐说完,赵祯有些认同的点了点头,见此,赵沐又道:“而且如此一来,如果某地发生了灾难,附近朝廷的这些粮铺在一两天内就能够把粮食运去,百姓有粮食吃,自然也就对朝廷感恩戴德,那个时候也就不会发生各种反叛了。”

    赵祯点点头:“沐儿言之有理,但这种事情不可贸然提出,必须徐徐渐进才行,而且朝廷派人做什么样的生意,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不能为了钱什么都做,能够维持朝廷稳定的生意才能做,而且不能把这些生意都掌控在朝廷手里,不然可是要逼得老百姓没活头的。”

    赵祯虽是守成之主,但眼光和才智都是有的,赵沐只这么一说,他立马就提到了一些必须注意的事项,而这些也是赵沐早料到准备跟赵祯说的。

    “父皇说的极是,虽说是朝廷自己做生意,但也不能真的与民争利不是,而只要这些做到之后,朝廷稳定的局面便不会因为其他天灾人祸而有所动摇,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对一些暴利行业征收比其他百姓更多的税。”

    之前赵沐说的做生意赵祯还不觉得有什么,可当赵沐说出这么一句话之后,赵祯才突然明白过来,原来赵沐说的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之所以要朝廷做粮食生意控制粮价,就是为了得到更加稳定的大环境,如此一来对一些商家加税,也就不会影响朝廷的稳定局面了。

    “妙极,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