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称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称王-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忽然,眼帘中火光闪现,关羽侧头一望,只见西方闪出一彪军,擎火而来,正好拦住部分黄巾,恰如火龙入海、猛虎下山,拦住黄巾便是一阵厮杀,战力强横,不逊与己,正不知是何处援军。

    打马上前,未行几步,便见前方迎面而来数骑,火光掩映下,为首者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身材虽小,形态不慑,却自有一股威风气势,一看便知不是池中之物。

    来者到得关羽近前,面露微笑,拱手言道:“某姓曹名操,字孟德,官拜骑都尉,今率军援助皇甫将军,恰逢其会,不知将军何许人也?”

    来者正是曹操,乃是朝廷闻知皇甫嵩、朱俊被困长社,特意派出的援军,恰到好处地在这大破黄巾之际赶到。

    关羽见来人甚是客气,毫无架子,也拱手回道:“某姓关名羽,字云长,乃是白身,随兄长义勇而来,此刻乃是卢植将军麾下许烈许司马授命领兵作战。”

    曹操万万没想到眼前领兵冲杀之人,竟是白身,心中一阵感叹,说道:“老远处便见将军神威赫赫,万军从中,如入无人之境,甚是钦佩,许司马真是用人有术啊!”

    一句话既捧了关羽,又赞赏了提拔关羽的许烈,而且毫无拍马屁的痕迹。

    关羽闻得此言,心中好感顿生,于是两人便在这杀声不断的战场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旁若无人,神态自若,曹操博学多才,与关羽谈天说地,无论什么都能接得住,一时之间,自是相见恨晚,言笑晏晏。

    良久,战事渐渐止息,黄巾军能跑的都跑了,没跑掉的自然是身首异处,此次大战,无论是皇甫嵩还是许烈,皆是早已下令,不管投降者,只管放火冲杀,汉军令行禁止,竟是没有受降一个俘虏,尽皆成为刀下亡魂。

    众人慢慢收拢大军,往长社城而去。

    许烈到得南门下,只见城门洞开,皇甫嵩在众人的拱卫下策马而出。

    许烈心中一惊:皇甫嵩尽然亲自跑来见自己!

    许烈忙打马上前,正欲下马,只听皇甫嵩笑着说道:“许司马甲胄在身,不必如此!”

    许烈也不执着,立于马上拱手说道:“汉北军五校越骑营军司马许烈,奉北中郎将卢植卢将军之命,特来相助!拜见皇甫将军!”面对长官,自然是要先言明来意。

    皇甫嵩点点头,说道:“卢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此举甚好啊!”果然如卢植所言,皇甫嵩知兵之人,言谈无忌。

    皇甫嵩顿了顿,又笑着说道:“许司马千里而来,又大战一场,快随我入城吧,部曲自有安排,不必担心!”随即策转马头,欲要进城。

    许烈见他如此,随即也打马而上,却也未敢并列,落后皇甫嵩一个马身,该有的规矩许烈还是懂的。

    岂料皇甫嵩突然转身说道:“你离那么远干嘛,到我身边来!”同时向许烈招招手。

    许烈晃眼一看,只见身旁众人目光,艳羡者有之,不甘者有之,也不去管他,双腿一夹,纵马上前。

    许烈刚刚走到皇甫嵩身边,便听他笑语问道:“你今日为何会在那时冲杀进来啊?”

    许烈一听,这好像是在考教他啊!也不知皇甫嵩什么意思,便老老实实地回答的原因。

    皇甫嵩听完后,点点头,神情更是满意,说道:“果然大将之才啊!此言深得兵要,且察天时、明地利,本将带兵多年,从未见过如你这般聪慧的少年人了!”言语间赞叹连连。

    许烈忙谦虚道:“皇甫将军过奖了,老师说我用兵过于大胆,不够稳重,还有的学呢!且今日也多亏了将军及时出城,要不然,我这点兵马,一旦黄巾军恢复过来,便会陷入无休止的乱战中,被剿灭是迟早的事!首功当为将军才是!”力量弱小时,该低头还是要低头,况且,面对眼前的这位汉末名将,低头是什么耻辱的事吗?当然不是!

    皇甫嵩心情大好,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指着许烈,摇摇头说道:“你这小子,原来也会拍马屁啊!当日你金殿对答,我便知你非常人,今日一战更显本事,不仅心有韬略,而且我在城头都看见了,你与另一员将领当先冲阵,奋勇杀敌,那是威风赫赫,好不神气啊!”

    皇甫嵩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许烈要是再谦虚,那就纯粹是在装了,于是挠挠头,笑一笑,也不说话。

    两人言谈之间,已经进得城池,皇甫嵩说了一句“随我来”,便自顾自地纵马奔驰而去,留下许烈在后一头黑线。

    这位名将,就这么喜欢只下令,不管别人的想法?

    其实许烈误会了,皇甫嵩生于武将世家,父亲是雁门太守,长期身处边军中,叔父是皇甫规,乃是“凉州三明”之一,一家子行事全是有规有矩,下属无条件服从,这样的环境下,皇甫嵩自然也养成了这样的铁血将军的风范,所以并不是他刚愎自用,而是性情使然。

    许烈也无法,再犹豫皇甫嵩走得更远了,连忙打马跟上,随行而去。

第72章 同乡豪杰() 
许烈与皇甫嵩来到县衙,此处早已成了皇甫嵩与朱俊两位将军的住所和办公场所了。

    进得门来,才发现朱俊、刘备、关羽、张飞等人都已经到了,屋里还有一众将官,总共有十来人左右。

    “义真回来了,就等你了,我回城时去城楼却没有看见你。”朱俊笑着说道。

    皇甫嵩哈哈大笑,说道:“我去巡视了一番西门和南门的情况,然后又把今日之战的大功臣给接了过来。”言毕,侧身指着许烈。

    闻得此言,许烈忙拱手一礼,说道:“汉北军五校越骑营军司马许烈,拜见朱将军!”

    朱俊伸手虚扶,笑着说道:“不必多礼,今日你的奋战我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解这长社之围,你当居首功啊!”

    屋里诸将见两位主帅都如此夸赞,自然也是好话连连,什么年轻有为啊,什么冠军侯再世啊,总之那叫一个热烈。

    许烈被说得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唯有连声“不敢”,以示谦逊。

    忽然一人走上前来,许烈定睛一看,此人身材短小,却目露精光,炯炯有神,不到三十岁的模样,却自有一股威势,不知是何许人也。

    那人笑容满面,近得前来,说道:“许司马太过谦虚,如此岂是我谯县男儿的风范?相信平定黄巾后,许司马更会成为天下人赞扬的年轻俊杰啊!”

    许烈听他如此一说,心中顿时猜到了此人大概是谁,忙问道:“莫非,将军便是昔日置五色棒、不畏权贵的雒阳北部尉?”

    那人哈哈大笑,甚是开怀,毕竟这也是他一直引以为傲的事,随后说道:“不才某正是曹操,字孟德,与许司马同为谯县人。今日有幸,能够见到这么多的天下英雄,当真是不虚此行啊!”说完,又是一笑。

    慷慨豪迈,磊磊雄风。

    许烈见他承认,心中亦是激动不已,前世看三国,对于曹操先是喜欢,继而又甚是厌恶,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对三国了解的更加深入,再次喜欢得无以复加,这一世虽有幸同乡,却并未见上一面,如今在这般情形下见到了昔日的偶像,三国第一人杰,而且偶像还对自己赞赏有加,顿时心中那因为野心而早已深埋的崇拜之情涌上心头。

    许烈面对曹操,郑重说道:“昔日听闻曹将军在雒阳意气风发,不畏权贵,捍卫大汉的律法威严,烈心中便是极为想见上一面,岂料事物种种,虽在同乡,多年来却是缘悭一面,今日相见,请受我一礼!”说完便拱手一礼。

    曹操见许烈如此,连忙将他扶住,说道:“切莫如此!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许司马若要如此这般,那操今日对许司马所为也甚是敬佩,难道许司马要我当众一拜吗?”说着就要下拜。

    许烈之所以对曹操如此行为,很大程度还是前世的原因,此时见曹操这般模样,不论真假,怎么也不可能让他拜下去啊,连忙顺着曹操扶自己的手,又把曹操给扶住。

    如此二人皆未行礼,四目相对,开怀大笑。

    皇甫嵩此时插话,对诸将说道:“此二位皆是人杰,那谯县不知是何许地方,竟有此番水土也?”

    朱俊也是笑着说道:“义真此言,与我不谋而合,我也想见见这谯县是何许地方啊!”

    对于某些正义的但又可能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很多人是不愿意去做的,但是一旦有人去做了,那么很多其他认为该做而未做的人则会对那个人产生一种特殊情绪,而这种情绪多半都夹杂着敬佩与赞赏。

    因而曹操昔日置五色棒之为,虽然很多人都不会去做,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对于做了这件事的曹操,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至于许烈,今日一战,威风毕显,在普遍崇拜强者的军队中,自然是一夜间就吸引了不少拥趸,而能站在这屋子里的将官,能看到的不仅仅是许烈的勇武,还有他的韬略,如此文武双全之人,忌妒者有之,但是赞赏者自然也不会少。

    因而在皇甫嵩和朱俊这般太高两人后,诸将又是一番附和,夸赞连连。

    毕竟现在还是打仗时期,一番寒暄过后,皇甫嵩与朱俊高坐堂上,说道:“今日大败黄巾贼,长社之围已解,现在便先说说之后如何行事,诸位但请畅所欲言。”

    底下诸人互相环顾一眼,其中一人越众而出,拱手说道:“二位将军,末将以为,今日大破贼军,颍川形势已不复之前那般凶险,且敌已胆寒,短时间内难有动作,而我军被围二十日,士卒疲惫,不妨先休整几日,再行一决胜负!此刻援兵在侧,定能一战而胜!”

    皇甫嵩、朱俊皆是点点头,并未作任何评价,等待着其他人的发言。

    那名将官所言合情合理,数万大军被围二十日,无论身心,都很疲惫,今日一战奋起余勇,那口气一舒,更容易感觉到疲累,但是只要休整几日,定然能恢复最强战力,到时候加上两路援兵以及今日一战,此消彼长之下,黄巾军要想在这颍川之地继续胡作非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他的决定好吗?

    当然不好!

    且不论其他,就说三点:

    其一,颍川乃是雒阳门户,天子脚下,汉军已据大势,岂能任由新败之贼从容而退?

    其二,天下黄巾并起,岂止这颍川一路?

    其三,卢植在河北大败张角,而皇甫嵩、朱俊两人在此,你却让他们慢慢来,那不是岂有此理?

    许烈略一思忖,组织了一下语言,出列说道:“二位将军,末将以为,黄巾新败,四散奔逃,不易聚合,然波才犹在,以他的号召力,必定能快速聚贼合众,此时士卒虽有所倦怠,但是只要趁胜而击,一鼓作气,必定能再破敌军,完全解除颍川的黄巾之危。”

    皇甫嵩听完后对朱俊说道:“此言甚善啊!”朱俊也是点点头,以示同意。

    然而,许烈说了多少有用的吗?

    许烈其实根本就没说什么有用的东西,就一点“一鼓作气”罢了,为什么能获得两位主帅的认同呢?

    只不过是因为许烈不仅考虑了军事,还考虑了政治和个人,如此一来,不管你怎么说,只要你赞成出兵,那就是对的!

    所以,有时候不是看你说得有多少道理,而是看你的主旨合不合时局。

    打仗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打仗。

第73章 临阵当先() 
皇甫嵩正准备发表意见时,曹操站了出来,拱手说道:“二位将军,操赞同许司马所言,今日波才八万大军败北,气势已堕,战之必胜,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皇甫嵩点点头,他想要就是有人提出来而已,这就是领导的一般作风,此时许烈与曹操皆如此言道,他自是欢喜,说道:“曹都尉所言甚是,既如此,大军便稍加整顿,先侦骑四出,查探敌情,午时过后,大军拔营,趁胜追击!”

    “是!”众人齐声道,事已决矣,自当奉命。

    接着皇甫嵩又说道:“这一战要打得迅猛,既然决定一鼓作气,就不能给黄巾一丝的喘息之机,尔等谁愿为先锋?”皇甫嵩看似在问堂下诸将,其实眼睛已经看向了许烈。

    许烈心中无奈,你要派我你就派啊,还非得让我自己请命?与皇甫嵩相处这不及半天,许烈心中已经吐槽了数次了,他是真的不太适应皇甫嵩的行事作风。

    不过有什么办法,人家才是老大。

    许烈上前一步,拱手说道:“末将许烈,愿领先锋之任,当先破敌!”

    话语虽短,然言词铿锵,义气猎猎。

    皇甫嵩一副喜形于色的样子,抚掌大笑,说道:“好好好,不愧是卢将军的弟子,国难当头,奋勇当先!”接着顿了顿,略一思忖,又说道:“众将听令,任许烈为先锋,一查探清楚波才大军所在,便当先进攻!”

    “末将领命!”许烈干脆地说道。

    话音刚落,朱俊插话道:“波才虽败,然而黄巾贼依旧人多势众,许烈所带之兵偏少,为恐不怠,不妨以曹操为副,他二人所领之兵皆是援军,未曾被围二十日,昨日一战,想必士气正盛,如此一来既解决了人数的问题,又解决了之前所言的士卒疲累的问题。”

    朱俊真的是一言不发,发一言必中要害。

    皇甫嵩一听便反应过来,笑道:“公伟所言甚是!”随后又转头对曹操说道:“孟德可愿为副,与许烈一同承担先锋之任?”

    如今的曹操,正是意气风发,一心为国出力,哪里有什么不愿,此战为先锋,若胜,离他的“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自然又更近了一步。

    于是曹操连忙说道:“食君之禄,担君之事,操敢不从命!”眼神凛冽,毫不做作。

    皇甫嵩和朱俊相视一笑,点点头说道:“既然安排已定,那诸将便各自回去整顿兵马,好好休息,争取之后斩下波才那厮的狗头,传送雒阳,显一显大家的威风!”

    言语朴素,却正中这些当兵者的下怀,许烈灵机一动,大声喝道:“定当如此!”

    随后众人亦是齐声喝道:“定当如此!”

    之后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