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见了,也跟着再叩。
众将虽然见惯了百姓对自己主帅的爱戴,但像这两位神医这样叩头上瘾似的还是有点诧异。
岳飞对岳去示意,岳去马上将冯毅和苏振扶起来。
岳飞说:“岳某的病,把两位从这么远请来,真是辛苦两位了。”
冯毅说:“岳元帅身系社稷之安危,亿万百姓之福址,能为元帅驱除疾患,乃我等福气。”
岳飞说:“冯大夫过奖了,两位一路奔波劳累先去休息用膳,然后再为岳某诊吧。”
冯毅说:“岳元帅,我们不饿也不累,你军务繁重,你的健康事关全军上下,事关社稷安危,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为你诊治。”
岳飞听他这么说,他也确实因为眼疾严重不能在阳光下睁开眼,已经有好多天没去巡视部队的训练了,心里正焦急着,于是便说:“那就有劳两位神医了。”
冯毅和苏振马上上前,苏振仔细察看岳飞眼睛红肿的情况,又用手掰开他的眼睛看里面发炎的程度,再详细询问病情病史。
冯毅对眼病的治疗毫无经验,只能在一旁看着听着。
苏振看完问过,便说:“元帅的眼疾是因为你长期夜读兵书,用眼过度,再加上长期行军打仗,日晒雨淋,汗水及沙尘脏物污染刺激所致,虽经治疗,但没治彻底,也没好好休养,所以反复发作。你以后要尽量减少在夜间读书,而且不宜长时间用眼,每觉得眼睛疲劳,就该闭上眼休息,并多看盆栽绿树,这样对眼睛有好处。你的眼疾是比较严重,但要治好也不难,我给你开药方,你只要按时服用,安心调养,很快就没事了,另外,我这还有一瓶药水、、、”说着,就从包里掏出一小瓶眼药水来,说:“这药水你分早上、中午和晚上临睡前在各眼上滴上一滴,恢复会更快,以后你若觉得眼睛不适,就拿这药水滴上两三天,就能防止眼疾复发了。”
岳飞听了连连点头说:“多谢苏大夫,苏大夫果真是医术如神。”
苏振说:“岳元帅过奖了。”
岳飞手下一众将领看见主帅的眼疾日渐严重,军医说很可能将从此失明,没想到眼前这两位如此年轻的大夫却如此轻松的说他很快就能好起来,而且以后都不会复发,众人都啧啧称奇。
岳飞在服了苏振开的药和用了他的眼药水后,仅两天时间,病情就明显好转了,众将对他和冯毅更加佩服和感激,把他们当作上宾看待。
两人住在军营里,每日就以看军士们训练为乐,不过因为是在这军营里,两人也不敢随意走动,只是站着观望而已。
这一天,忽然见到大队骑兵在教场上跑过,冲出军营,为首的是一员年轻小将,银盔银甲,大红披风,腰挂双锤,威风凛凛。
冯毅眼尖,一下认出那是岳云,激动的对苏振说:“这就是岳家军的‘背嵬军’的骑兵队伍,岳家军精锐中的精锐。”
骑兵源源不断的冲过,马蹄踏得地动山摇,声势惊人,好一阵子,队伍才过完,大约有近万人马。
冯毅对苏振说:“快,我们去看看。”飞奔跑去。
苏振跟着跑,问:“他们是要出战吗?”
冯毅边跑边说:“现在哪有仗打,岳元帅善长打野战,尤其善于利用骑兵奔袭的特点,军营里地方有限,他们是要到野外训练。”说话间,他飞跑上营墙边的一座望楼,居高临下的往外观看。
只见骑兵一出营门便开始分出左右两队,最后随着铜锣声响起,在营前左右相距约六七百米的地方各自结成方阵。
虽然是骑兵,但都能迅速入列,队伍纵横整齐,放眼望去,非常壮观,如此军容军貌,光是列个阵势出来都能把敌人吓着了。
左边的队伍由岳云率领,他是‘背嵬军’的步军统制,但‘背嵬军’步骑统一受其节制,右边队伍由另一员战将率领,应该就是‘背嵬军’的骑兵统制王刚了。
两队方阵列好之后,岳云将一只铜锤一举,两只队伍中的旗手将军旗高举,同时角声响起,紧接着,两队近万人同时举起手中兵器,并同时齐声呐喊:“嗬!”声音响彻天地。兵器在阳光反射下银光闪耀。
两队人马中,除了前排将领手中各式各样的兵器,及旗手鼓手等之外,后面的军士都只有长枪和马刀,但从前往后每一列都是一样的,左边方阵是长枪在前,马刀在后,右边方阵是马刀在前,长枪在后,绝没一点错乱。
这样旗帜一展,角一响,兵器一亮,队伍更加井然,威势更盛。
冯毅和苏振都被这军威震住了,冯毅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从小就沉迷于古代战争的他,到今天才见识到古代真正的威武之师。
紧接着,岳云铜锤再一举,左边队伍鼓声擂动,右边队伍鼓声紧跟着响起,同时两支队伍的旗手将旗向前一挥,岳云也将手中铜锤向前一挥,当选催马向前。
两队骑兵也跟着向着对方冲过去。
这是全速前进的冲击,近万的战马奔腾,沙尘滚滚,场面壮观。
这是训练,却又像是实战。
即使是如此全速前进,两支队伍还大致保持着方阵队形。
到最后两队交接,两个方阵汇成一个大的方阵,因为沙尘更多,看不清更多细节,但听不到兵器相交的声音,看来并没有进行对抗练习。的确,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对抗训练,无疑会增加误伤的危险。
很快,大方阵拆分,两队人马又回到了各自原来的位置,又布成整齐的方阵。
当角声现起,两队人马再举起兵器时,冯毅和苏振却发现,原本横向一列长枪后面跟着一列马刀的队伍,变成了纵向的一队长枪旁边一队马刀。
这种看似简单的变换,发生在两队骑兵整合又分开的短时间内,这就显出这当中的不简单了。如果发生在实战当中,面对如此训练有素的敌人,如何去战胜?
随着鼓声响起,两队人马再次相冲,这一次,两队人马不再结成方阵,而是布成了圆形铁桶阵。
近万人马围成了一个大圆圈,中间是一片空心地带,但不是围着不动,大圆圈又分成了内外十八圈,每一圈的人马都在绕圈奔走,而且从内到外,第一圈是绕顺时针跑,第二圈的是绕逆时针跑,第三圈的又是顺时针,以些类推。
接着,随着令旗挥动,鼓声响起,第一圈的人马分成两队从相对两个方向中间空地冲进去,然后是第二圈的人马从另外两个方向往里冲,接下来是第三、第四圈的,只一阵子功夫,铁桶阵又变成了大方阵,再度分开两队跑回营前左右两个地方。
但这一次,却变成了左边队伍全是长枪手,右边队伍则全是马刀手。
这样真可媲美现代的阅兵方阵和大型团体操表演,但要知道,这可是骑着马奔跑的骑兵队伍!
冯毅和苏振看了真是震惊不已,冯毅对苏振说:“岳家军的‘背嵬军’骑兵,位列中国古代五大精锐部队之首,果然是名不虚传。”
正说着,突然听见尖锐的破空之声,一支利箭从下面劲射而来,冯毅手急眼快,一伸手便将那箭抓住,但那箭力度强劲,被抓住还往上蹿,直到箭末的箭翎才被抓紧,但手心已是火辣辣的。
第七十四章:就因为你是秦桧的女儿()
到底谁在放冷箭?
向下一看,只见正面军营围墙外有三匹战马,三员战将中有一位是五十出头的中年将军,腰间挂一对金光灿灿的铜锏,手上拿着一把弓。另外两们都是年近三十的青年将军,一个手执一把铁枪,另一个所用的乃是一把造型有点奇怪的斧头枪。
那铁枪将军笑着对那中年将军说:“牛哥,你说要吓一下人家,现在把你老人家自己吓着了吧。”
那中年将军笑笑说:“还真是吓一跳,从来没人能接得了我牛皋的箭的。”
冯毅和苏振一听,这人是牛皋,岳飞手下猛将之一!
哪另外两人又是谁?能跟牛皋称兄道弟的,绝非等闲之辈,而看两人所用兵器,冯毅也猜到了几分。他生平最敬重英雄猛将,来到岳家军,他很想认识一下岳飞手下大将,但因为自己是外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现在就是难得的机会,但要让这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惯了的英雄刮目相看,还得加把劲才行。
冯毅当下做了个吓人的举动,一下坐到望楼的护栏上,在牛皋等人的惊呼声中纵身跳了下去!
这望楼有十多米高,普通人跳下来非死即伤,但此时的冯毅已不是普通人的体质,稳稳的落地。
他抱拳说:“冯毅参见牛将军、张将军和杨将军。”
那使铁枪的青年将军好奇的问:“你都知道我们是谁?”
冯毅说:“知道,牛将军就算不自报姓名,光凭腰间双锏,还有刚才力度惊人的一箭,我就猜出来了,至于你杨再兴将军的一杆铁枪和张宪将军的斧头枪,金国鞑子见之胆丧,我们大宋子民可是见之仰慕耳,三位都乃岳元帅最器重的猛将,也是我等草民心目中的大英雄。”
他依稀记得,那天给岳飞诊治的时候,张宪和杨再兴好像也在中军之内,只是当时他们没带兵器。
牛皋、杨再兴和张宪听了都很高兴。这三人可以说是岳家军中在后世除了岳飞父子外知名度最高和最为人尊敬的三个人了,这很大程度上是跟他们最后都死于非命有很大关系,还有就是文艺作品的影响。
张宪,是岳飞心腹爱将,是岳飞最为倚重的部将和助手。他武功高强,帅气,洒脱大方,有计谋,有胆识,是岳飞的朋友,亲信,生死之交。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张宪和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张宪家人也遭拘禁,家产籍没。张宪与岳飞“从微相随”,岳珂说他“以列校奋身”,是抗金救国的战火中从下层成长起来的将军。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岳云从军,即是在张宪部下,可见岳飞对张宪品行与能力的信赖。
杨再兴,武功卓绝,自信,勇毅过人,他本是游寇曹成手下,绍兴二年1132年,当时担任神武副军都统制的岳飞奉命追剿曹成,岳飞的弟弟岳翻被杨再兴杀死。最后曹成兵败,杨再兴被俘,岳飞非常赞赏杨再兴的勇武,亲自给他松绑,也不提过去交战杀死兄弟的事情。从此以后,杨再兴就成为岳家军中的骁将,他感激岳飞的大义,非常忠诚,在岳家军的历次军事行动中,他屡建大功。
绍兴十年0年七月十三日,杨再兴率领三百骑兵巡逻到临颍县小商桥的时候,突然遇到了金军的大队人马,在这场众寡悬殊的遭遇战中,杨再兴率领部下尽力死战,杀死敌人两千多人,万户撒八孛堇,千户长、百户长等大小头目百余人。但杨再兴和王兰、高林等裨将都陷入了敌人的重围,被金军乱箭射杀,部下全部阵亡。火化杨再兴尸身的时候,得到箭镞竟将近有两升。
牛皋,在评书演义和很多影视作品中,他是个大老粗,爱说慌、吹牛、鲁莽暴躁,是岳飞的结拜兄弟,类似程咬金的滑稽福将。
但历史上真实的牛皋却是个骁勇善战;生性秉直、忠义;有胆识、有谋略、有器量的大将。他出身贫寒,以种田狩猎为生,并在打猎中练就一手好箭法,他很早就从军,曾自组队伍抗金,也曾为势所迫,短暂投降伪齐。他在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奉高宗皇帝之命带队加入岳家军,那年他已47岁,其实,在他加入岳家军之前,和岳飞就多有来往,并交情深厚。他比岳飞大十多岁,加之战功卓越,因而颇得岳飞敬重。他为人重义,有气量,曾在攻取随州中将功劳全让给张宪,在军中,张宪等一众大将都很敬重他,尊称他牛哥。
他嗜酒如命,最后也死于喝酒,绍兴十七年7年三月初三,秦桧密令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用毒酒将牛皋害死。
冯毅面对这三位活生生的大英雄,内心是一种激动而复杂的感情,因为他知道他们的人生结局。他们一生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一人惨烈战死;一人惨遭冤杀;一人惨被小人毒死。倒是秦桧这样的千古巨奸,残害忠良,大兴冤狱,害人无数,却能权倾朝野,极尽富贵,荣耀至终。在这样的时代,英雄难当,好人难做,这样的国家,也注定不能长久。
这时,苏振也学冯毅那样从望楼上纵身跳了下来,行礼道:“苏振参见三位将军。”
他虽然历史知识没冯毅丰富,但对眼前三位英雄的大名还是知道的。
张宪惊叹说:“没想到两位神医年纪轻轻,不但医术高明,还是武林高手,实在让人钦佩。”
冯毅和苏振都说:“张将军过奖了。”
杨再兴问冯毅:“冯大夫,你会什么兵器?我们来切磋一下怎样?”他土匪出身,尤其好斗,看到身手好的人就想跟人家比试,倒不太在乎输赢,而他武功高强,军中能胜得了他的人屈指可数。他看到刚才冯毅露那两下,自然就不想错过机会了。
张宪笑着对牛皋说:“牛哥,你看他老毛病又犯了,看见谁身手好的都缠着人家打一场。”
杨再兴说:“谁让你们怕输不敢跟我打,现在又没仗打,我都快憋疯了。”又对冯毅说:“冯大夫,只要你肯跟我打,无论输赢,我都请你喝酒。”
1
第七十五章:岳云找上门()
冯毅说:“草民马上功夫不行,兵器也只是练过几天枪法,这点雕虫小技怎敢与杨将军过招,只怕让大家见笑了。”
杨再兴说:“冯大夫你就别再谦虚了,你能用手接得了牛哥的箭,还能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如果你这也叫雕虫小技,那我们张将军和牛哥就是连虫子都不会雕了。”
张宪说:“哎,好你个杨再兴,你拍人家马屁可损到我们头上来了,冯大夫,你就尽管给他点颜色看看,你打赢他了,我和牛哥再请你和苏大夫喝酒。”
牛皋也说:“对,这杨刺头是时候要人磨一下他的锐气才行了。”
冯毅一下子觉得脸上增光不少,他知道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