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会支持者与反对者各占一半,一时之间熊希龄是否能够被国会批准担任新内阁总理也成了问题。

    熊希龄在清末民初的中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首先人们常说的湖南神童,其实并不是杨度,而是指熊希龄。他的父亲是湘军大将,曾国藩的虎头将军,曾国藩提倡文人治军,熊希龄的父亲便将他送到最好的私塾中读书。熊希龄六岁的时候第一次看三字经,只用了两天便全背下来,而更加晦涩的四书五经也滚瓜烂熟强识于心,十四岁中了秀才,成为湘西奇谈。二十一岁中举人,位列湘省第十九名,名震湖广。二十四岁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五岁时,甲午战争爆发,熊希龄悍然弃笔从戎参加湘军决定与日本一决死战。二十六岁,为两江总督张之洞赏识,并被委以重任改革湘军。二十七岁,在湘省巡抚陈宝葴的支持下在家乡开展维新运动,组织南学会、废除缠足运动、兴办铁路与航运、创建矿场,但很快维新运动失败,熊希龄被革职永不叙用。

    在家乡生活五年之后,熊希龄被赵尔巽看中重新启用,随后熊希龄依旧支持实业发展经济文化科技,让湘省的财政得到极大的改善,其后被湘省巡抚端方推荐为陪同留洋五大臣考察欧洲各国。回国后,熊希龄坚信大清应效仿英国施行君主立宪制,于是为了立宪开始四处奔走。民国建立,袁世凯认为熊希龄是难得的敛财高手,便委任他担任财政部长一职,而熊希龄果真为刚刚建立的民国的财政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因此被袁世凯推荐。

    当然,熊希龄最被袁世凯欣赏的地方是他听话,袁世凯相信这个熊希龄绝不会学唐绍仪一样没事儿就跟他闹翻天,没事儿就强调宪政之类的话,熊希龄只会干一些事实儿,不会耍滑头。

    而国会的部分议员们也正是因为熊希龄的低调,唯恐他成为了袁世凯的走狗,坚决不支持熊希龄。在随后的几轮投票中,熊希龄均以微弱的劣势未通过,而决定熊希龄是否担任内阁总理的决定性选票,居然是江北地区议员们的选票。

    袁世凯无奈找到王永安和张謇,询问他们能否支持,王永安摇头坚持要张謇来做总理,反倒张謇谦让了起来,说自己可以不做内阁总理。袁世凯大喜过望,不过张謇提出一个要求,即新内阁中,江北系的势力要增加。袁世凯略微考虑了一下之后便同意了,许诺将教育部和农林部交给江北系,这让原本只打算得到教育部和文体部的江北系大喜过望。

    随后的国会选举中因为江北议员的改投,熊希龄终于获得国会的通过,成为中华民国第二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很快提名新的内阁十二部名单,但是名单交给袁世凯之后,却让袁世凯哭笑不得,说你这名单与宋教仁有何区别,只是宋教仁认为只有革命党干实事儿,而你认为只有北洋系干实事,可你却忽略了江北系这个政治巨鳄了,按照你的名单选拔,恐怕未来江北会出乱子。

    熊希龄赶紧与袁世凯仔细商议,最终列出了新任内阁名单,内务部长朱启钤、陆军部长段祺瑞、海军部长刘冠雄、财政部长熊希龄兼任、农林部长周自齐、外交部长孙宝琦、文体部长梁启超、工商部长张謇、交通部长沈云沛、教育部长许鼎霖、卫生部长肖湘山、司法部长陈兆棠。四总局人选则为铁路总局局长孙逸仙、海关总局局长梁敦彦、宗教总局局长陈振先、审计总局局长魏文康。

    名单公布之后,不管是北洋系、江北系还是革命党均对此并不满意,北洋系本以为可以一家独大,但却发现江北系非但没有被排挤反而壮大了。而江北系只得到了教育部,袁世凯私下向王永安承诺的农林部却没有让出来,而是让北洋的周自齐担任。而革命党更是悲惨,居然只剩下了一个四总局的铁路总局,孙逸仙成了新内阁中革命党的独苗。

    作为革命党精神领袖的孙逸仙自然不能单独担任,他立即结束了在日本的铁路技术考察工作回国,通电宣布辞去铁路总局长一职。

    因为孙逸仙的辞职,王永安率领江北系向袁世凯提出要求政府提供支持江北四铁路的建设,袁世凯为了安抚江北系,将铁路总局交给了江北系,铁路总局局长则由江北系干将顾贺担来担任,算是江北系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取得的小胜果吧。

    至此,熊希龄内阁正式成立了,与历史上熊希龄内阁北洋一家独大不同的是,如今的内阁分为两大派系,熊希龄既要受袁世凯的气,又要受北洋系官员和江北系官员的气,可比风箱里的老鼠还要憋闷。

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万大军入川边(一)() 
第六百三十五章十万大军入川边(一)

    王永安知道,如果按照历史节奏,接下来孙逸仙回国后在陈其美的支持下高举二次革命大旗了,起兵伐袁。但二次革命很快失败了,从起兵的理由上就站不住脚,孙逸仙起兵居然是为宋教仁报仇,这与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刘备起兵伐吴为关羽报仇一样,将私人恩怨放在了国家大义和公理之上,焉能有站得住脚的名义。

    但如果说孙逸仙的理由充分也就罢了,偏偏很多人不相信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甚至很多革命党人怀疑是孙逸仙派人刺杀的宋教仁,所以孙逸仙公然以不充分理由指责袁世凯并起兵讨伐,便有了栽赃嫁祸的嫌疑,所以支持孙逸仙的革命党人少之又少。

    理由不充分,起兵的人少,后世民党美其名曰的“二次革命”很快便失败了,但此次鲁莽的讨袁行动却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孙逸仙逃到了日本隐居之后,陈其美也搭上了性命,革命党中支持孙逸仙的派系被铲除殆尽,从此之后十几年革命党一蹶不振,一直到孙逸仙抱上苏联人这条大腿革命党才重新发展壮大。

    正因为预料到革命党未来会一蹶不振,王永安才有机会在西南地区发展自己的势力,立足西南望东北,只希望袁世凯早一天称帝,他早一天趁乱取下西南五省。在与北洋系共同瓜分完内阁之后,江北系暂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了,王永安也将注意力转移到大军西征上。

    此次西征大军除国防军第八师、第九师和第十师的七万军队外,另外有大约三万多民夫以及不少家属跟随,总人数约为十万余人,号称十万军民入川边。十万军民首先乘坐火车抵达津浦铁路南段终点站浦口火车站,随后乘坐着中华航运公司的轮船沿江而上,途径芜湖、铜陵、安庆、九江、黄石、鄂州、武汉、岳阳、荆州、宜昌,不过到了宜昌之后因为水流与地势的原因改为步行。

    宜昌便是后世最有名的三峡地区,水流湍急且险滩众多,尽管有小型船舶在此通行,但承载十万军民的大型船舶不适合在此通行。十万军民步行从宜昌到川省巴东县,过巫山、奉节到万州之后,因为水流开始平坦,在此乘船抵达巴县、重庆、泸州、宜宾,最终在宜宾军民下船重新步行进入川边,前往川边首府康定城。

    名誉上十万军民前行所需费用皆由政府承担,按照计划所需时间长达三个月,这是一次艰苦的行程,行军费用和准备时间需要很久,尤其是物资、弹药、安家费等等,袁世凯政府必须前期提供充足,诚然王永安能够先行垫付,但谁知道袁世凯会不会如实偿还。

    为了送走王永安,袁世凯不得不四处筹措资金,甚至向日本银行贷款终于给王永安凑足了五百万两银子,王永安随后才任命李耀和其他三个陆军师中将师长立即购买物资并先行出发一部分。

    李耀随后联系了中华航运集团的船只与其他大小航运公司筹措船舶沿长江运送西征大军与设备物资,仅仅是运费便需要五十万两银子,更别说购买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粮食衣物等物资。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两百万两银子的粮草钱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而后大军的安家费和开拔费也高达一百万两银子。王永安不得不紧急从中华实业银行中提取了一千万美元作为此次十万军民入川边的储备资金,折合白银一千四百万两,再加上袁世凯的五百万两银子,总资金高达一千九百万两白银,足以让他在川边站稳脚跟。

    而在离京之前,王永安终于与李经楚签署了中华实业银行与交通银行股份交换合同,从此之后他拥有交通银行的百分之三十股份,而交通银行通过重重办法终于掌握了中华实业银行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终于可以与四国银行洽谈龙币发行的问题。

    王永安对李经楚提出了要求,这个秘密保留半年,半年之后再发布,自己要利用这半年时间将存在中华实业银行里的钱挪走,否则四国银行一定会不惜代价对他报复,而如果消息泄密自己遭到报复,那么自己将会不惜一切对交通银行进行报复。

    李经楚明白轻重利害,接受了这个保密要求,并且对王永安说:“为了国家放弃利益个人利益,靖云公子真乃无双国士,侠之大者。”

    王永安道:“我是为了这个国家,却不是为了这个政府,承认我可以选择与四国银行合作剥削中国,但北洋无人这样做,江北更不会有人这样做。”

    李经楚道:“半年之后真相公布,四国银行必然会将你当做眼中钉肉中刺,靖云公子万万小心。我研究西方文化,观其酷爱暗杀活动,林肯等人皆遭到暗杀陨落。我有一些担心他们会用此卑劣招式对付你。”

    王永安大笑道:“无妨无妨,我遭到暗杀多次,不在乎再多几次。”

    送走王永安,李经楚不由得感慨万分,对手下人说:“以往我一向以为王靖云不过是如狐狸一般狡猾的军阀,但经过此事却知道,这王永安内心有一个国家民族底线,若是触犯了底线,他宁可抛弃一切。”

    告别李经楚签订置换合同之后,王永安这才与袁世凯等人告别,袁世凯还流出了鳄鱼的泪水,哭泣说:“此去路漫漫,贤婿万万小心啊,期待贤婿凯旋归来,早日平叛的那一刻。”

    王永安知道此次离开京师也许五六年回不到中央,更知道袁世凯会因为失去竞争对手而骄傲自满,最终会称帝从而导致天下大乱,而这些变换带给自己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可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叹了口气对袁世凯劝道:“岳父大人,离京之前我要告诉你,万万不要相信杨度和何解,他们只会趋炎附势。”

    袁世凯心中不悦但嘴上笑着应和,王永安知道袁世凯绝不会听自己的,只好挥手告别。而袁世凯身边人将王永安的话告诉了杨度与何解,两人咬牙切齿道:“王靖云小人之举,此仇不共戴天。”

第六百三十六章 十万大军入川边(二)() 
选择与王永安一起西征的亲信除了刘通、索图东外,文官还有单启鹏、罗森、王安成、安荫霖和齐牯,武官中除了姜登选与彭运哲外,其余徐阳、罗银贤、杨寿柱、魏道风全都辞去了陆军部的工作跟随王永安西征。大家知道王永安不再留在陆军部内任职,他们也失去了最大依靠,反倒不如去川边天高皇帝远逍遥自在,免得受到段祺瑞和徐树铮的窝囊气。此外四川总督胡景伊和前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也与王永安一行人同路南下,唐绍仪对政治失望了,不再希望搀和国内政治,只希望回到老家香山县修养。

    王永安极力劝他与自己一起去西南,但唐绍仪看得明白,说你不过是想做西南的军阀而已,不管你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不过是帮一个军阀打工罢了,倒不如回到家乡给家乡百姓做一些实事儿。

    唐绍仪的话很直白,说的王永安有一些汗颜,他的确是想去做军阀,而唐绍仪宁可为老百姓做一点点的贡献,也不想给军阀在做什么。与其说他是心灰意冷,倒不如说他是看破了军阀的本质,不愿意再侍奉任何军阀罢了。

    民国初立的这些大臣每一个都才华横溢,但脾气却都不小,唐绍仪也是倔强,王永安劝阻不得,只好礼送他南下。

    与唐绍仪的冷淡相比,胡景伊就热情得多了,尽管胡景伊是川省总督,但是川省如今分为很多小军阀小派系,他的前任尹衡昌便是被袁世凯和小军阀们联手搞到监狱里去的。胡景伊如今也陷入两难之中,一方面他受袁世凯的钳制,一方面他的势力在王永安眼皮子底下,另一方面小军阀们想要架空他,所以他不得不做出选择。而胡景伊的选择是立即抛弃袁世凯投奔王永安,里用王永安消灭小军阀。

    胡景伊迫不得已的选择让王永安对他的好感度提升了不少,随后胡景伊询问大军西征的情况,王永安介绍了起来,西征大军。

    王永安一行众人从京师乘坐火车抵达津门,休息一晚之后乘坐津浦铁路南下,途径德州、济南,抵达徐州,与驻扎在徐州的第八师冯衡等人汇合。第八师已经先期由副师长牛光甫带领大军队离开了徐州,留在徐州的只是第八师司令部的部分人,在此专门等着迎接王永安等人。双方汇合之后庆祝了一番,并听王永安讲述了在京师与袁世凯斗智斗勇的经历,尤其是遇刺前后的故事,颇为感慨各种阴谋诡计,还是离开中央安全一些。

    休息一夜之后,众人再一次出发,沿着津浦铁路经过两天的时间抵达浦口,此时的浦口集结了十万西进的军民和数万送行的人,而在浦口码头数十艘大型运输船只有条不紊地运送者军民,前期负责人正是李耀。

    码头旁边如山一般高的粮食正在向船舶装载,远处一群乞丐看着那粮山感慨自己是什么时候能吃到这么多的好吃的。码头上的工人来往频繁,一个工人不小心累倒在地上,立即有人一哄而上将他送去休息,而更多的工人则忙碌地运输着。

    码头前方的船只正在有条不紊地排队,地方官员早就吓傻了,他们哪有调配这么庞大的舰队的经验,负责调配船只靠近码头的官员早就换成了军方人士,但军方人士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码头工地上时不时有一些出人预料的意外发生,例如这十几天运输与调配工作中,已经有六个工人或因劳累或因意外而丧生。在码头外不远处的树林子里,二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