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战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乌江战纪-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家长不服,说要等巫夫子回来。

    木莽子大体明白了事由,过去对巫城道:“你是有不对,小子们越来越野,迟早要出事。”

    巫城理直气壮道:“当今天下,哪里不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孑孓,孑孓喝水!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木莽子道:“龙宝坑里就不是。”

    巫城冷笑道:“似你这样水水性情,就活该挨打!”

    “你早晚要后悔!强粱者,不得其死!”木莽子道。

    自下天坑,无有对手不说,并不能真刀真枪干,巫城早已手痒得脱皮,癞子找不到地方擦痒,见木莽子来劲,想到:“这傻小子自从回来,总不待见于我,不如激他一激,过个干瘾。这样的方式教训了他,人们还说不出口。听说他学过一点武功,但从未真正见识过,估计就是花拳绣腿。”

    巫城心中暗喜,便道:“我要是学的是你那样的武功,各人当场屙泡尿瓮死。”

    木莽子心中怒,但仍是忍了。

    近晚时,巫贞回寨,那家长告状,木莽子趁机火上浇油。

    巫贞大骂巫城一顿。

    巫城被骂,气不能吞,找到正在拆菜的水仙,道:“你去告诉你那个傻儿哥哥,再在巫老夫子跟前添油加酱,搬弄是非,我打得他吐血!”

    水仙怒道:“你敢!”

    水香急劝。

    水仙一时气得嘴巴发歪,道:“还不晓得哪个被打得吐血!”

    听她这话,似话中有话,巫城倒吃了一小惊,笑道:“除了短剑投掷,你哥哥到底会不会其他的武功?”

    水仙使气道:“不像你,鸡公,鸭公,花脚乌鬼,什么都会!”

    巫城道:“可惜了。”

    “可惜什么?”水仙不解道。

    “不会武功,便经不得打;经不得打,便不敢乱碰,省得打破了陶罐镶不起。”

    水仙见他得意,想要数落又无从下口,便道:“不管经得经不得,你若敢同哥哥动手,我跟你就门槛上剁山药,一刀两断!”

    巫城自然不想有这个结果,无趣离去。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进入次年春天。

    木莽子在房中休息,他最近精神不好。又取出《诗》,再读到“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眼前浮现出实实在在的一个大美人,暗想道:“今日阳光灿烂,何不去说说话来”。

    木莽子出了房,便去找人,有人道:“如梦同水仙到土里劳作去了。”那人又补充道:“酒疯子也去了。”

    木莽子心想,巫城从来没有爱好劳动的习惯,日头从西边起来了。本想回房窝起,又忍不住想要见那人,问明地点,出了寨子,过了一座原木桥,看见两三里之外的山坡上,烟雾大起,吃了一惊,仔细一看,原来是有人在烧山。

    木莽子慢吞吞沿河边上走,渐渐走近,见那山火在一块缓坡地上越来越旺,原来他们是把四周砍隔火带的草木架在中间燃烧。

    火堆边,有几个人在跳舞,正是巫城、瞫梦语、水仙、水香、水云等人,他们跳的是烧山时特有的舞蹈,起源于一种开始播种的祭祀活动。

    木莽子心想,如今正是春季,草木正在生长,难道他们不知道夏季未到,不能烧荒的道理?且看这天气并不像很快就要下雨,着急烧什么荒?定然是巫城想要放火。

    他不知道,这次却是错怪,是瞫梦语没有亲自参与过烧荒,水云等人凑的趣。

    突然,木莽子听到水仙喊了一声:“哥哥,这边来!”

    木莽子明明听见了,也不答话,慢悠悠到了那块土边三十余步,也不同几人打话。

    木莽子见其他人已坐在地上歇气,估计是跳累了,只有瞫梦语和巫城还在卖力地手舞足蹈。

    那两个外来者满面烟灰,满头是汗,汗水和烟灰混在一起,就如两个花脸的猫儿。

    木莽子觉得巫城的舞蹈,简直就是天底下最丑陋的舞姿了;与他相反的,瞫梦语的舞姿是天底下最美的———如果她是在为自己舞蹈的话。

    坐在地上的几人,则继续在拍掌,唱起歌儿,为舞蹈提供音乐伴奏。只听女声唱道:

    妹儿傻等,哥来烧荒,

    日头三竿,你总不忙。

    等到别处,麦麻成熟,

    那时看你,心不心慌。

    又听男声唱道:

    妹儿妹儿,不必心焦,

    天上日头,余三丈高。

    一丈用来,同妹(儿)你耍,

    二丈留来,我把荒烧。

    再听男女声合唱道:

    不用封山,山自封,

    南山种了,北山种。

    今日火苗,冲天红,

    来日禾苗,高雄雄……

    一支唱完,接来一支,演出规模很小却很热烈。

    除了水香隔空再次邀请了堂兄木莽子一次,其他人当他没在此处,忘乎所以。

    不要以为他们完全是在搞空事,他们是在烧荒成肥,雨一下就可播种。这种耕种方法,称为“畬田”,就是所谓的刀耕火种。

    当然,巫城只关心放火的事,不关心后续的事。

    龙宝坑中,农业生产水平很落后,但也不完全停留在纯粹的刀耕火种年代,木、骨、牙、青铜农具并存,也懂得比较原始的相土、开荒、翻地、整地、选种、下种、中耕、施肥、灌溉、收割等农耕技术;除虫则用火光诱杀,或者利用鸟儿;甚至还懂得休耕的必要性。

    对他们来说,渔、猎、采集野菜野果与耕种和家禽家畜饲养同样重要。

    他们最大的优势是没有人来掠夺劳动果实,再加龙宝坑人均资源丰富,因此基本算得上解决了温饱,在整个中国大地都像地狱一样的战乱年代,龙宝坑平常而又平静的生活,就像天堂。

    火光、阳光共同照亮的两个舞者越跳越兴奋,木莽子的呆性又发作了。

    他甚至感觉,瞫梦语兴高彩烈的表情和动作,是对自己的漠视,尤其是与巫城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兴高彩烈。他希望的是瞫梦语像自己一样,为了“同一件事”茶水不思。他觉得,自己的希望,至少在此时似乎是渺茫的。

    想到这件事,木莽子想起有关的另外两件事情来。

断头将军——巴蔓子() 
在巴国历史上,有一位代表一方的英雄…————巴蔓子将军。

    战国中期,巴国已经走向了衰落,一些贵族趁机向巴王室索取政治经济利益,以至发动了武装叛乱,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

    驻守在巴国东部边境的巴蔓子将军决定赶回国都江州今重庆平乱,但他的兵力不足以战胜贵族武装。

    于是,巴蔓子决定向东边的楚国借兵。

    在楚国郢都,巴蔓子向楚王说明了来意,恳请楚王出兵。

    楚王答应出兵,但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巴蔓子割让他驻守的三座城池,同时要他把儿子送到楚国当人质。

    以人质作抵押,在战国时代是一种外交惯例,目的是取得诚信。但那样一来,时间被耽搁了,巴国的内乱恐怕已经不可收拾,借兵就失去了意义。

    巴蔓子一下急了,对楚王说:不行!楚王如果怀疑我的诚信,这个兵不借也罢!你如果还相信我,今天就让我把军队带回去。到时候你拿不到三座城,我把脑壳砍给你!我巴蔓子从来说话算话!

    楚王见一向耿直的巴蔓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好再说什么,答应立即出兵。

    巴蔓子带着楚军赶回江州,很快打垮了贵族叛乱武装,恢复了国内秩序。

    过了些日子,楚王派出使臣找到巴蔓子,要求他兑现当初的承诺,将三座城池割让给楚国。

    巴蔓子对楚使说:不错,当初我的确答应过,但那是楚王乘我国遭遇危机强加给我的条件,我作为将军本来就守土有责,岂能私下将三座城池割让给外国呢。尽管如此,当初我答应了楚王,也一定要信守承诺,决不让你这个使臣为难。城不能割,但我的头可以割。

    “用我之头,充我之城,以谢楚王,这样可以吧?

    巴蔓子边说边抽出佩剑,一下将自己的头割下来。

    奇迹在这时发生了,断头之后的巴蔓子仍然站立着——史籍记载的情节是:蔓子乃自刎,以头授楚使。

    楚国使臣没有完成接收巴国三城的任务,只得将巴蔓子的头颅带回国去复命。

    楚王听罢不禁深受感动,说:假使我们楚国能得到巴蔓子这样忠勇义气的将军,又何必在乎那几座城池呢!

    于是下令以上卿之礼埋葬了巴蔓子的头颅。

    巴国也为将军举行了国葬,任后人缅怀凭吊。

    三国时期,巴郡守将严颜被张飞打败,张飞要他投降,严颜说:巴国自古以来只有砍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

    这让张飞深受感动,于是义释严颜。严颜所说的砍头将军就是巴蔓子。

    巧的是,巴蔓子、严颜均是临江今重庆市忠县人。

    相传,临江正是当初巴蔓子承诺割给楚国的三座城池之一。唐贞观八年,也是因为巴蔓子、严颜两位将军的故里和故事的缘故,改名忠州,后改为忠县。

    史书对巴国历史的记载很少很少,巴蔓子也是唯一一位记载下姓名的巴国名人————后人直接称其为“巴将军”。

    (说明:由于记载不详,对巴蔓子所处的年代等细节,争议颇多)

麻大姐与麻湾洞() 
麻大姐与麻湾洞

    ——(《乌江巴人》第144章人物)

    (来自当地传说)

    麻湾洞是乌江支流木棕河(重庆武隆境内,《乌江巴人》中的林宗河名来于此河)的发源地,源头水源从地下泉眼涌出,形成水势凶猛的河流。

    有史以来,木棕河畔的庄稼人引用麻湾洞的水灌溉农田、解决人畜饮水。

    传说,麻湾洞、东王郭、鱼潜口三个地方的主人是龙王三太子的三个女儿。

    麻湾洞是大姐、东王郭是二姐、鱼潜口是么妹。

    几千年前,麻湾洞的水是从岩上的洞口出来的,由于麻湾洞的主人是一脸大麻子因为她每天早晨都要在洞口洗漱,有缘人都能看见,主人十分厚道,与当地群众关系十分友好,乡亲们就尊称她为“麻大姐”,麻湾洞也由此而得名。

    “麻大姐”爱接济穷人,遇到灾年,当地村民就到麻湾洞找“麻大姐”借稻谷,第二年丰收后再偿还,办法是:村民要借稻谷,就到洞口烧香,并说明要借稻谷的数量和归还时间,“麻大姐”就按所需数量发放稻谷。长期如此。

    由于出现有不守信用的村民,借了谷子后,有粮食不还,而还给“麻大姐”谷糠,从此“麻大姐”就再不借粮食给乡亲们了,并把出水处改到地下面,乡亲们从此再见不到“麻大姐”的身影了。“借你谷子还你糠”的谚语由此而来。

    “麻大姐”也有作恶的时候。

    很久以前,灶圈坝现彭水县龙射镇沿河村的村民得罪了东王郭的二姐,二姐十分气愤,准备水淹灶圈坝,但苦于自己的水量不够而求助于大姐,“麻大姐”为顾及姊妹之情而借“麻湾洞”的水给了二姐两个小时,将灶圈坝淹成一片汪洋,乡亲们损失惨重。

    现在,木棕河每年都要干涸两个小时,河水干涸时,满河水面立即同时下降,没有流水,河水来时,满河同时暴涨,水势汹涌,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

节日快乐篇(一)() 
背兜还算得上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身边有不少幽默风趣的朋友,他们常讲一些源于当地真实生活的笑话,令人捧腹。

    笑话的质量不一定高,但保证是背兜亲耳听到的,并且讲述者多能讲出故事主角的真实姓名,有的,背兜还认识。

    臭虫与跳蚤交心,麻雀与乌鸦共舞,背兜自己是个俗物,在生活中的多数好朋友,都不是高雅之人(当面也这样说),因此,笑话中,不少是带有h  色的,甚至俗不可耐,那样的故事,显然不适宜拿到这里来玷污我们共同的美好的网站。背兜尽量选择正规、文明一点的吧。如果一不小心,有点过了,敬请一笑置之,我并及时删除。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绝非抄袭)

    1、  暗记

    重庆乌江流域,是一个落后的地区,解放初期,比较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长(公社书记),不识字。可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难题的办法,并不乏智慧、幽默。

    某乡长,就不识字,每次签发  票,除了“同意报销”和他自己的名字,其他的都不会写,更不认识,当然阿拉伯数字认得。

    时间一长,这个乡的财粮(乡政府会计)就开始想歪方,模仿乡长的签字,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以此来报销假费用。

    到了一年终,那会计给乡长汇报情况,乡长一听费用数据似乎不对,就说“怀疑有假”。

    那会计坚决否认,说是所有发  票都是乡长大人你亲笔签了字、同意报销的。

    乡长就让那会计去把全部  发  票  抱来。

    那乡长以很快的速度一张张对发  票过目,指出其中假的部分,一张不误。

    那会计顿时惊呆了,当即认错,最后问:“我(模仿)的字迹哪里出了问题?领导你太英明了,一恍眼就看出来了。”

    “呵呵呵,绝招怎可给你说。战争年代,老  子都是麻(重庆话:欺骗)敌人的,你小子黄瓜还没起蒂儿,就敢来麻我!”

    那会计认错不该死,从此不敢乱来。

    原来,那乡长在审核签字的时候,用大头针头沾墨水在每张**上作了记号,关键是同时在墨迹中心钉了一个几乎看不出来的小眼。

    2、全都站起来

    同一时期,乌江流域还来了一批外地干部,一部分是军队转地方的干部,称为南下干部,一部分是外地读过书的,比如学生,号召来的。他们为当地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群永远值得尊重和怀念的人(很多已经离世)。

    由于各地方言的差异等原因,他们也同时留下很多幽默风趣的故事,每听前辈讲来,倍多几分尊重,同时当然也笑得不行。

    他们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比如纯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