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这个小老头就不淡定了,拿出一本奏折,蘸了墨汁,唰唰唰就写将起来。徐崇光本身是有才学的,又做过户部尚书,这下笔如有神,一笔笔把“商贾”的恶劣斥诸纸上,一时间竟停不下来。
他写得是开心了,只可惜偏了题。陆承启让他去开发江南,他却编排商人的不是,这不是自己打烂自己的饭碗么?
徐崇光能做到内阁首辅,自然不会如此短见。只可惜他是不吐不快,非得一蹴而就才能出这口气。无他,作为一个内阁首辅,竟连自己的抱负都实现不了,徐崇光实在有点无脸见人。按理说,徐崇光的抱负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天下太平,外无战事,内无奸贼,百姓安居乐业,生老病死都有人管……不仅仅是他,只要是有抱负的官员,心中的大同社会,大多如此。
只是陆承启比他们的见识多了一千年,知道这所谓的大同社会根本不可能。别的不说,孟子那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很好诠释了这个道理。中国人太喜欢斗了,没有敌对国家,就自己窝里斗,天下太平根本无从谈起。就是是太平,也不过是粉饰出来的太平,一如北宋宣和年(宋徽宗)。外无战事更是无从谈起,中原一直是草原民族渴望的土地,自匈奴起,多少游牧民族想要征服中原?现在的契丹也是一样磨刀霍霍,不过辽国刚刚经历了皇太叔耶律重元叛乱,元气大伤,加之室韦、女真作乱,一时无暇南顾而已。
徐崇光没有想得这么多,他写下这封奏折,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政见。说不定瞎猫碰上死耗子,小皇帝被他蛊惑一番,说不得就应承了。这样一来,地主阶级的地位就稳固了,商人又被打压了……
“唉!”
徐崇光望着那根快要燃尽的蜡烛,知道这不过是他自己痴心妄想罢了。小皇帝要是这么好蛊惑,他早就一套套地说得小皇帝不知东西南北了。“罢了罢了,还是写江南之事罢……”
把这封奏折放在一旁,徐崇光又慢慢地整理起思路,把一份江南开发的“可行性计划”,写成奏折。当然,行文用的都是之乎者也,这还是考虑到陆承启“文化”水平不高,不敢引经据典。要是换了先帝,徐崇光早就旁征博引,论证一大通,然后得出结论——就是要这样做。
这份奏折,徐崇光早已有腹稿,只是他要写得严谨些,速度快不起来,没有上一份奏折那般随心所欲。慢工出细活,等他写完这封奏折,已经换了两根蜡烛,夜色也已经来到了三更天。
再仔细检查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徐崇光才小心翼翼地放下。
把桌案上的蜡烛拿起,点燃了灯笼,他才吹熄这根燃了一半的蜡烛,准备去歇息了。
这时候不同后世,三更天才睡,算得上是通宵了。因为距离卯时,不足三个时辰。明日还是例朝,作为内阁首辅,是必定要出席的。
当官,不容易啊!
徐崇光摇晃着灯笼,慢慢地隐没在夜色中。此时秋意已浓,寒风吹过,徐崇光不禁紧了紧衣裳……(。)
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转千回()
这一夜匆匆而过,很平淡,但也不平凡。
徐崇光完成了他开发江南的计划,准备上奏;其他官员,有浑家的搂着浑家睡得很香。而陆承启,则终于与周芷若再无隔阂,“坦诚相见”了。这一夜,值得纪念。
翌日,陆承启沉醉在温柔乡中,完全忘却了今日是例朝,只想再赖会床,与周芷若温存一番。只可惜周芷若羞于见到那些侍儿,早就起身穿衣,陆承启连一饱眼福的机会都没有,心中甚是遗憾。
被周芷若温柔地叫醒,陆承启心不甘情不愿地起身了。唤来侍儿后,一些负责宽衣漱口净脸的宫女也有序地走了进来,开始为陆承启穿衣登履。因为是例朝,所以要穿龙袍,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反正陆承启要自己穿的话,肯定闹笑话。穿上龙袍后,一个尚礼的宫女过来,帮陆承启化妆抹粉,看上去威严些。
一番准备后,又有尚食端来御膳,给陆承启填一下肚子。要是以往,陆承启宁愿去御膳房,也不在寝殿里面用膳。可昨晚一番**,起身已经晚了,要是赶去御膳房,怕是例朝就要延后小半个时辰了。
事急从权,陆承启也第一次在这坤宁殿中吃起早餐。周芷若看他吃得这么急,柔声说道:“慢一些,那些大臣便是等一等,也没有甚么干系……”
陆承启笑了笑,没有说话。到底是经过滋润的女人,周芷若未曾施妆的脸上,现出不一样的风情,直如那三月桃花一般,惹人爱怜。
此刻,大庆殿中,文武百官已经齐集,正分成一个个小圈子,在细声议论着什么。这些个圈子,不是官场中人,根本融不进去。就算是官场中人,也要分个一二,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来,不然的话顶多是点头之交。
内阁首辅徐崇光一反常态,没有和内阁众位大臣呆在一起,而是呆呆地一个人站立着,满腹心事的模样。一些前来搭讪的官员,都碰了个软钉子,只能悻悻地走开。
其实大家都理解,内阁本来就事务繁多,可以说小皇帝已经成功把自己的担子,名正言顺地转交到内阁了。而他紧紧地握住决断权就行,其他的什么批阅权,就下放到内阁吧。不然的话,徒有首辅之名,却无一点实权,内阁也是不常久的。
林镇中看得出徐崇光的心事,缓缓地走过来,细声说道:“老师,在想江南一事?”
徐崇光总算回过神来,微微地点了点头,开声说道:“此乃大顺中兴根基,我不得不慎重对待啊!”
林镇中也是户部尚书,知道江南的重要性。如果真的像小皇帝说得那样,把江南变作粮仓,那大顺国库就无虞了。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江南的潜力大的不可思议,就拿两浙路来说,明明只是一个偏僻之地,却因为船舶司,只用了两年,已经隐隐跃居全国第二了。江南之地,港口众多,如扬州、苏州、杭州、明州、温州……都是数一数二的大港。往下的福建路、广南东路,也有福州、泉州、潮州、广州……这些海港的繁荣,不亚于中原腹地,甚至犹有过之。
原先这几个地方,不温不火。一旦船舶司开港了,外国商船、大顺商船便络绎不绝,往来繁忙。就拿苏州下面一个小渔村来说,明明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渔村,竟有摇身一变,成为人口密集大城市的征兆。海贸之利,可见一斑。
刚刚这些套近乎的官员,都是一些投机者,想借开发江南的东风,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政绩,日后好平步青云。徐崇光是什么人?内阁首辅,这些把戏怎么逃得过他的眼睛。这些官员想分一杯羹,徐崇光是看得明明白白的,自然是能推就推,实在不行就装傻扮懵,反正就是不松口。笑话,要是让这些滑不留手的官员去到江南,徐崇光的政绩还有么!
江南就好像一个未曾开发的聚宝盆,哪怕人烟稀少,瘴气丛生,也只是暂时的。只要做好规划,江南一定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原。徐崇光也不蠢,他知道,借助船舶司、海贸的力量,就可以达成这个目标。不过小皇帝提出的,开垦多少荒地就归其所有,还是要有一定限制才行。所以昨天晚上徐崇光挑灯夜战,就是为了堵漏洞。
徐崇光正待开口说话,殿外就传来仙韶使的奏乐声,不消说,陆承启到了。徐崇光满腹心事,一个例朝上得心不在焉。其间御史台鸡蛋里挑骨头,参知政事与小皇帝对奏,徐崇光都是左边耳朵进,右边耳朵出。在他看来,这些事情在江南一事面前,都是小事情。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间,例朝随着高镐一声悠长的“退朝……”便散了,徐崇光犹如大梦初醒,才算是回过神来。
“皇上起驾!”
陆承启缓缓地走出了大庆殿,高镐连忙跟在后面喊道。
“恭送吾皇!”
众位官员躬身再拜而退,唯有徐崇光滞留在大庆殿中,不曾挪动过脚步。他的袖子里,藏着两本奏疏,是等会要呈上去给陆承启看的。其实他也不知自己怎么了,竟鬼使神差地两本奏折一起拿来。要知道,陆承启看了那封斥责商人的奏折,肯定大发雷霆!
“要不要一起呈上去?”徐崇光现在心中那是百转千回,久久拿不定主意。他没办法对那些不法商人视而不见,这种事情太刺激他的神经了,要知道,他是一个传统的卫道士。“罢了,便是被陛下斥责一番又如何,臣子就该尽臣子的本分!”
徐崇光打定主意后,便毅然而然地往垂拱殿而去了。
在九龙阶下的林镇中,看着匆匆而去的徐崇光,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老师忧国忧民,不知陛下能否接纳了……”他作为徐崇光的得意弟子,对于徐崇光的政治理想是一清二楚的,只是会与现在的新政背道而驰。是以看着徐崇光匆匆离去,林镇中很想一同去,但还是忍住了:“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六百六十三章:堵漏洞()
陆承启的心情不错,嗯,大概男人刚刚“吃完”后的心情都是这样的吧?哼着后世的曲调,陆承启的思绪涣散……
飘飘欲仙,茶饭不思,走神的时候都在想着昨晚……
毕竟周芷若和瑾萱不一样,陆承启于瑾萱,仅仅是出于男人天性,对美女的反应罢了。而与周芷若,那才是正在的水**融,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这种感觉太美妙了,就好像做了神仙一般。怪不得人家都说只羡鸳鸯不羡仙,真的是换神仙来也不做!
做神仙有什么好的,要做就做玉皇大帝,统领万仙,不然的话做个小神仙,也只能听命于人。次之,也得是如来佛祖,只是如来佛祖不能吃肉,不能娶妻,也不好做。最次,也得是镇元大仙,起码人家是地祖,玉皇大帝也得给三分脸面……
陆承启心中不知为何,想得越来越偏了,正感叹做一个“腐朽”的皇帝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的时候,有人来添堵了。
“陛下,殿外内阁首辅徐崇光求见。”
陆承启收回神思,“幽怨”地看了高镐一眼,看得高镐心惊胆战的。“行了,那老头朕在例朝就看出来了,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想来是江南一事。你唤他觐见吧!”陆承启不傻,知道能让徐崇光心事都浮在脸上的事情就一件,开发江南。陆承启太了解这类人了,这类人求名不求利,一心想留名青史。徐崇光自做这内阁首辅以来,虽说兢兢业业,也算是能写进青史了,可这平平淡淡的,怎么能“满足”得了他?这不,开发江南一事一落到他的肩膀上,这人就忙开了。因为徐崇光很清楚,只要日后江南发展得与中原相仿,他的名字一定会在青史里大放异彩,说不定还是“名相”一个。
陆承启要江南,徐崇光要名,两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咳咳,不对,天作之合,天作之合。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一个瘦小的身影,遮住了垂拱殿照射进来的阳光,殿中为之一暗。不多时,那人端着朝笏,上前长揖施礼道:“臣徐崇光,参见陛下!”
“徐卿啊,朕要是没猜错的话,可是江南一事有些眉目了?”陆承启笑着说道,“来人啊,给首辅看座。”
高镐机灵,亲自抬了一张椅子进来,放在徐崇光身后,低声说道:“徐首辅,请坐!”
徐崇光也没客气,双膝一软,便坐了下去。这时,两个小太监抬着一张茶几,另外一个小太监端着一壶茶,一个茶杯进来。“徐卿,这是朕最新发现的好茶,洞庭碧螺春,试试看!”
小皇帝都盛情邀请了,徐崇光却之不恭,端起茶杯来抿了一口。只是他满腹心事,这茶喝不出什么味道来。
“怎么,这茶不好?”陆承启心中明白,可口头上却是要逗一逗这小老头,谁叫他平日里事那么多,什么都想管?
徐崇光一本正经地说道:“茶之一道,老臣并不擅长。老臣今日觐见,也非是为了一杯贡茶,而是为了江南一事。”
果不其然!陆承启心中早有准备,可还是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是极是极,朕都差些忘了。这些时日来,单单是税劵都让户部好生忙活了一阵,朕想着这江南一事,暂且先放放,怎知徐卿如此敬业,朕也惭愧呐!徐卿如此笃定,可是有腹案了?”
徐崇光没有说话,默默地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折,递了上去。陆承启接过来,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徐崇光这小老头,能力是有的。江南一事他又这么上心,做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凝聚成一封奏折。虽然只是一封奏折,可中间删改的次数,不下十次。每每思及一个漏洞,徐崇光都要修改一遍。直到他认为完美了,才敢呈给陆承启看的。以免这个小皇帝,看轻了自己。
陆承启看完之后,良久没有说话。他没想到,徐崇光真的下功夫了。而且一看就是他自己写的,没有他人代劳。毕竟做过户部尚书和没做过户部尚书的,差距就在那里,一看就知道了。陆承启也不得不承认,他自己先前想的是简单了。就拿那个开垦荒地归个人所有这个政策来说,漏洞实在太大了。要是有人故意高价收购土地,连成一片,朝廷是禁呢,还是不禁?好在徐崇光思虑甚深,做出了修改,江南无主荒地,六十年内不得售卖。单单是这一条,就把很多人限制死了。想要发江南田地财,还是很困难的。
“徐卿所想,可比朕好得多了……”
陆承启缓缓放下那封奏折,由衷地赞叹道。徐崇光难得老脸一红,他知道自己不过是承了小皇帝的情,自己在小皇帝搭好的戏台上唱了一出好戏罢了。要说功劳,还是小皇帝的大。
“陛下谬赞了……”
陆承启笑道:“朕说错了吗?徐卿应当也知道,若这些漏洞不堵上,日后可是会酿成大祸的。本朝太祖,花费了毕生精力消灭大世家,大门阀,眼看已经功成了,若是在朕的手中,让这些大世家,大门阀死灰复燃,朕百年之后,又有何面目去面对太祖?”
徐崇光凛然,前朝世家门阀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