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顺皇朝- 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括解释道:“回禀陛下,此开花弹并非浑然一体。陛下若是细看,必会发现其有一端,乃是后面铁水灌注而成。我们想到的做法,便是先做成一个可塞入铁片的半球,等冷却成型后,塞入铁片,铁蒺藜,铁钉……然后再用铁水灌注。先前我们试过在炮弹里装火药,却出了事故。因此,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陆承启有点惊讶:“那为何要用铁水灌注?直接装上引线,用木塞岂不是一样?”

    三人听了,眼前一亮:“是啊,为何先前没有想到?”

    其实在他们的思维里面,炮弹就应该是铁做成的,这就产生误区了。其实开花弹制造,远比实心弹要容易。毕竟熔炼一个七八斤、十余斤的铁疙瘩,不比按模型造出来的开花弹简易。如果陆承启所说真的有效,那生产开花弹就简单得多了。

    不过,唐勋还是有疑问的:“陛下,这样的炮弹,也太危险了。若是引线太短,岂不是在炮管里就爆炸了?”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这就要炮手训练有素了,这不是你们要做的事情,而是禁军边军要做的事情。”

    说话间,那测量射程的学徒就骑着马跑回来了。翻身下马后,躬身说道:“报,测得两次射程,第一次击射射程为七里六十丈开外,第二次击射射程在八里地……”

    陆承启点了点头,他知道这都是因为后坐力,使炮车后移了些位置,还使得炮口微微往上抬了抬,这才有了射程的偏差。即便是这样,陆承启也对子母炮的威力大为欣慰,射程不输红夷大炮,装填速度大大提升。若是熟练的话,恐怕能控制在二十秒一发。上百门火炮,二十秒一次齐射,那场景该是有多壮观?

    那场面太美,陆承启不敢想象。他现在最想知道的便是子母炮装上了开花弹,到底能射多远。要是有三里地开外的射程,这天下还有谁敢撄大顺的锋芒?

    “既然射程测出来了,那试一下开花弹的射程,朕迫不及待要一观究竟了!”陆承启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淡淡地说道。(。)

第五百二十二章:震惊() 
“遵旨!”沈括、苏颂和唐勋异口同声地说道。

    那些学徒也是见过陆承启真容的,脸上的都表情激动,甚至拿着火折子的手都捏得异常得紧。“陛下,请移步远眺屋。”沈括丝毫不乱,沉稳地说道。

    陆承启点了点头,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战争之神——火炮这个东西,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东西。火炮炸膛的几率,别说这些原始的火炮了,就是后世那些制作精良的火炮,操作不当也是会炸膛的。要真的炸膛,说不得这条好不容易重生的小命,又交代在这里了,根本划不来。

    要想看火炮,还是躲得远一些吧,小命要紧。再说了,这些开花弹,是用最原始方法制成的开花弹,谁知道什么时候炸开来?要是没有个质量保证,出膛就炸,死得可冤枉。

    退到石屋里面后,陆承启占据了绝好的位置,观看这火炮击发开花弹。沈括则在门口,舞动着小旗,示意可以开始装填了。

    远处的学徒见到小旗挥舞,镇定地深呼吸了几口,然后开始清理炮膛,装填炮弹。装填完毕之后,手持火折子的那人,拔开塞子吹着火折,转身看沈括的指示。沈括用力地挥舞了一下小旗,那学徒一见,便把火折子凑在引线前,瞬间引线便燃烧了起来。

    子炮装着开花弹,这可不是实心弹,要是一个没弄好,伤到炮手也是正常的。引线一点燃,这些学徒跑得可比以前快多了,足足退后了几十丈远。因为引线放置过长,所以足够他们有时间退到安全的位置。

    这些学徒也不傻,合理地利用了引线长度,来确保自身的安全。不过这就苦了陆承启了,他迫切想知道,花了这么多钱银造出来的火炮,到底能不能克制住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毕竟汉人是农耕民族,不擅骑马。比拼骑兵的话,肯定是打不过游牧民族的。唯一的优势,汉人就是文化进程比游牧民族高得多,可以造出更强大的武器来,克制住北方游牧民族。正史上的宋朝,别看它屡屡被外敌入侵,其实宋朝的科技,才是中国古代的巅峰,武器更是五花八门,各种奇思妙想,甚至连后人都惊叹不已。

    陆承启忍不住吐槽道:“怎么这么慢?”

    沈括赔笑道:“陛下请稍候,可能引线放得有些长,一会就好了……”话音未落,子母炮炮管轰出了巨大的橘红色火花,紧跟着地面轻微地晃动了一下,同时还伴着“轰”的一声巨响,可比先前猛烈多了。

    陆承启猝不及防,竟被震得耳朵有些生疼,还有点脑袋晕乎乎。

    “陛下,你没事吧?”

    唐勋见陆承启捂住耳朵,立马关切地问道。

    陆承启甩了甩脑袋,说道:“没事,朕休息一番便好。这开花弹,是不是太猛了些?”

    苏颂刚才一直在沉默,现在倒是说话了:“陛下,应当是学徒们装火药装多了。要是正常装填,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装药量,已经接近极限。估计是他们得知陛下要测开花弹最远射程,才故意装多些火药吧……”

    陆承启愕然,敢情是被人坑了啊!他掏了掏耳朵,叹气说道:“沈卿,你去跟他们说,不需要最大装药量,正常就好!先把这次射程测出来,再正常装弹打一发!”

    沈括连忙说道:“遵旨!”然后便离开了石屋。陆承启还是感觉脑袋嗡嗡作响,心道:“怪不得战场不是人人可去的,火炮声已经震耳欲聋了。要是几百门齐射,谁能受得住?”

    见小皇帝不说话,脸上阴晴不定的,唐勋和苏颂还以为小皇帝心怀不满。伴君如伴虎,他们都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喘。

    约摸过了两刻钟,陆承启还一直在思考着,这么大的后坐力,木制的新式战船到底能不能承受得住?哪怕采取了最新的龙骨技术,可毕竟还是木头制成的,万一装多了火炮,自己把自己弄沉了,那就很尴尬了。

    沈括回来后,见陆承启眺望远方沉默不语,心中一惊。再看看唐勋和苏颂,他们眼中也闪过一丝无奈。沈括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后,才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刚刚测出的射程为五里地……”

    陆承启回过神来,“哦”了一声,说道:“开始正常装填吧,别再弄出什么乌龙了。”

    沈括不敢迟疑,连忙舞动着手中的小旗,对着那四名学徒就是一阵挥舞。其实在沈括回转之前,他们已经装填完毕了。这是沈括怕他们再自作聪明,作茧自缚,特意看着他们装填完毕才回转的。

    “陛下,请捂住耳朵!”沈括挥舞玩小旗后,提醒陆承启道。

    陆承启刚刚才消除不适,不想再试一次这么难受的滋味了。连忙用随身携带的丝帕塞住耳朵后,就隐隐听得“轰”的一声巨响,地面也跟着震动起来。

    “这次威力小很多了……”陆承启心中如是想。毕竟满负荷装填和正常装填,还是差一些威力的,即便是外行人,也懂得这个道理。

    陆承启取下丝帕,说道:“沈卿,你认为这子母炮用在新式战船上,能放几门?”

    沈括一愣,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有思考过。新式战船,在渭河上的船坞前停放着,因为不是出海口,所以建造量并不多。他是亲自去查探过新式战船的性能的,但他也不过下肯定的语气,只能保守地说道:“回禀陛下,臣等并未在新式战船上试验过。依臣之见,应能放四门到六门子母炮……”

    陆承启说道:“测完这次射程,便去新式战船上试验一番吧。难得朕今日有空,便全都看了。”

    苏颂有点为难地说道:“可是陛下,现在接近午时,陛下还未曾用膳,臣等哪敢再请陛下移步到渭水沣河河岸之上?”

    陆承启无所谓地说道:“难道军器监不管饭?”

    唐勋是知道陆承启在皇家大学也吃过饭堂,但皇家大学的饭菜又如何能和军器监相提并论?他为难地说道:“可陛下乃是千金之体,这军器监的饭菜,陛下还是不吃为好……”(。)

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 
陆承启皱眉道:“朕有那么娇气?都是五谷,工匠们吃得,怎么朕就吃不得了?”

    三人面面相觑,小皇帝爱较真,这是他们都知道的事情。可不曾想到,小皇帝居然较真到这个份上。说实话,军器监的饭菜不算差了,比之一般的百姓家中,都要好得多。要肉有肉,要蛋有蛋,时鲜蔬果都是及时供应的。大顺畜牧业的发展,多亏了陆承启的政策。用行政手段干预牲畜家禽的价格,或用皇庄的资金,强行提高牲畜家禽价格,才让市场迸发出活力,使得许多农户开始圈养肉猪、鸡鸭鹅之类的。

    当然,养的人多了,猪肉家禽的价格便下降了。不过好消息是,牲畜家禽的价格降低了些,但鸡蛋、鸭蛋和鹅蛋的价格却节节攀升。这都是因为皇家大学、皇家军校和军器监每日都要收购许多蛋类,供不应求之下,自然价格便上去了。

    这些小细节,陆承启是不会注意到。但他能感觉到,长安城周围的农户,收入变高了。先前最多种种蔬菜,帮补一下家用。现在通过养鸡鸭鹅,居然也能发家致富,这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苏颂作为一个技术狂,也不会注意这样的情况,他只是知道,军器监里面的食堂,确实不太符合天子的规格,出言劝道:“陛下,不如去臣那吃吧……”

    给他们开小灶,是陆承启默许的。毕竟要同等对待不太现实,沈括他们好歹是个官,要是和工匠一样,那该乱套了。阶级还是要存在的,完全消灭根本不可能。没了阶级,如何有向上的动力?

    道理是知道,可陆承启不想去他们开的小灶,他要真实了解工匠的情况,就要亲身体验一番。再说了,重生前,陆承启连五块钱的盒饭都吃过,难道军器监的伙食,会比那五块钱的盒饭更难吃?

    “不用了,工匠们吃什么,朕就吃什么!”陆承启淡淡地说道,“三位卿家,带路吧!”

    三人皆知,一旦小皇帝下了决心,那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了。知道再劝无益,三人默默地往食堂方向走去。小皇帝要吃食堂,难道他们能不陪着?一想到要吃猪肉,这些吃惯了珍馐美味佳肴的三人,脸上就有点怪异的神色。

    现在只是快近午时,工匠们要等午时钟声响起,才能放下手中的活计,前往食堂。中午还能休憩那么一会,这在大顺境内,是绝无仅有的待遇了。更不用说,要是提前完成自己的任务,还有额外的奖励。这么好的福利,弄得这些为了养家糊口的工匠们,都舍不得停下来休息了。

    到了食堂后,发现里面空无一人。苏颂说道:“陛下,要是觉得这里的饭菜不合口味,可以去……”

    陆承启摆了摆手,坚决地说道:“朕意已决,不用再劝了。”其实陆承启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检验一番从女真人那里带回来的经验,是不是骟过的猪,那股难惹的膻味就没有了。时间过去了大半年,第一批肉猪应当长成了,军器监又是第一批供应的,亲身试一试,就知道行不行了。

    都说天家之人心思难猜,陆承启的心思,还是二十一世纪的,哪里是这些“古人”能猜得到的?

    在唐勋、沈括和苏颂众目睽睽之下,陆承启居然端起了碗筷,第一个打的菜,便是水煮肉。这水煮肉,是汉人的传统菜肴,自周朝起便有了。只是那会,周朝用的是釜鼎烹煮而已。

    唐勋走到陆承启身旁,悄声说道:“陛下,这可是猪肉……”

    陆承启笑道:“朕要吃的,就是猪肉!”

    三人听了,面面相觑。沈括讶然道:“可是这猪肉,难登大雅之堂啊……”

    陆承启正色道:“猪肉又如何难登大雅之堂了?朕知道,你们是见猪脏,觉得猪肉也脏?朕敢保证,要是把羊给圈养起来,也比猪好不到哪里去。”

    三人再无话可说,对于猪肉,他们是很难食之下咽的。陆承启就不理解了:“……三位卿家又不是回族人,怎么不吃猪肉?”

    沈括一愣,说道:“回族是何族?”

    陆承启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连忙救场道:“朕是说回鹘人,回鹘人,一时口误……”

    苏颂就有些纳闷了:“陛下,臣不曾听闻回鹘人不吃猪肉啊?”

    陆承启傻眼了,这也是他历史知识匮乏导致的。回鹘前身是回讫,在反抗突厥的斗争中,回纥人逐渐壮大,形成了以回纥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主要由九个部落组成,史称九姓回纥。他们分别是: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拔悉蜜、葛逻禄、药罗葛等九个部落。回纥部的首领则世袭产生于“九姓”中的“可汗姓”,即“药罗葛氏”。后因战乱,回鹘人各自逃生,分成三支:一支迁到吐鲁番盆地,他们被称之为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还有一支迁到葱岭以西的楚河一带,即葱岭西回鹘;一支迁到河西走廊称为河西回鹘。再接着演变成只有西州回鹘和黄头回鹘了。

    但问题是,这回鹘并不是回族人的前身,正史上,在中原经济发达之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到了蒙古国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才逐渐形成了回族。幸好这时,没人知道这段历史,不然陆承启的身份就昭然若揭了

    陆承启装傻道:“原来回鹘人吃猪肉的啊?那是朕记错了,记错了……”明白说多错多的道理,陆承启不再说这个话题,继续打菜。那些食堂里的厨子,见到了陆承启,一个个激动地打菜的手都在抖,陆承启心里吐槽道:“大学那会,食堂大妈的手会抖而已,怎么你们也这么抖,得了帕金森吗!!!”

    好不容易把一个大碗装满了饭菜,在“众目睽睽”之下,陆承启开始用午饭了。那水煮肉甫一入口,并无甚么膻味,陆承启一脸惊喜:“原来骟掉的公猪,肉质确实好了许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