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顺皇朝-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n头称受教,直让刘氏过了一把教子的瘾头。

    刘氏幽幽一叹说道:“芷若面皮厚,老身先前也说过许多次了,要尽早生下一个皇儿,国祚才能稳定。吾儿乃男儿,此事须得牢记了。要是芷若生育不得,则需要今早纳妃封嫔,断不能像先皇那样,皇后妃子才两个,差dian都让陆家香火断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吾儿要是真的孝顺,来不来也是寻常,早日诞下麟儿,才是正道!”

    也难怪刘氏这么急,古代人的寿命不过五六十岁,超过七十都算是很长寿的了。人生苦短,要是没有后代,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祖宗啊!更何况是一国之君,要是没有后代,陆承启有什么冬瓜豆腐,大顺说不定要乱成一锅粥了。

    陆承启自然也是知道此事利害的,只是重生的他,很难对一个才十六岁小萝莉下手,这简直是草菅人命啊!早生早育,不仅对婴儿有害,对产妇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古代这么多难产,和早生早育也脱不开关系。陆承启这个身体,不也是先前章献太后在二十五岁才生下来存活的吗?

    有着超越千年卫生常识的陆承启,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让自己的女人涉险,尤其是医疗卫生条件这么落后的古代,要是一个弄不好难产了,陆承启连哭都没地方哭!(。)

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叙话() 
而这种在后世已然普及的卫生常识,却没法跟尊慈太后刘氏明。要是陆承启不顾这个时代的世俗看法,把这些卫生常识贸然跟刘氏的话,恐怕会被刘氏看做怪物的。有哪一个皇帝,有事没事研究这些东西,甚至比女人还“懂”女人?

    听得出刘氏“催生”的急迫,陆承启心中很是不以为然。日后的时日还很长,何必急在一时?

    可这种话却不能出他的口,只能唯唯诺诺地了头,连声应是。尊慈太后刘氏呆在皇宫这么久,什么人没见过?察颜阅色的本领,绝不在一些官场老狐狸之下。见得陆承启如此敷衍,便知道自己的话,眼前的皇帝是一句都听不进去的了。心中叹道:“毕竟不是亲生的,话便是没了分量啊!”

    其实尊慈太后也有以貌取人了,陆承启不是听不进去,而是听进去了不以为然罢了。不过通过这几句话,陆承启感觉得出,这个便宜老爸的妃子,还真的有几分真心是为他好的。

    先前周芷若的那些尊慈太后和他生母章献太后非常要好的话,陆承启还半信半疑。即便没有看过多少宫斗电视神剧的他,耳濡目染之下,也自然而然地以为这皇宫的后宫之争,必定会激烈得很。哪里曾想到,不仅斗争没有,连日常的拌嘴都少。“这不科学啊!”,陆承启心中呐喊一声,“这尊慈太后如此关心我的子翤问题,可别是有什么企图吧?不过也没有理由啊。陆家的香火一般都不甚旺盛。接连五代都是单传。皇位都不需要争的,难道这尊慈太后想效仿武则天不成?不可能啊,这又不是风气开放的唐代,武则天是不会出现的了……”

    陆承启这么笃定,是因为大顺立朝之初,便奠定了文人治国的基调。文人靠的是什么?自然是儒家学,三纲五常了。

    立朝都百年之久了,三纲五常早已深入读书人的心中。更别来自书香门第的刘氏了。给她再大的胆子,都不敢逾越这些被世人唾骂的规矩的。

    儒家学,帝王家重用它的理由,一千道一万,不过是为了“和〖〖〖〖,≦。

    style_tt;谐”二字,要是按照孔圣人所,就是“仁”与“礼”。再进一步解释,就是教导大家,以和为贵,每个人修养自身。达到与自己和谐,与他人和谐。与天地和谐的地步。都和谐了,社会就稳定了。社会稳定了,帝王的统治,不就天长地久了吗!

    为什么儒家能一统中原皇朝的思想?根源就在这里!其余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等,都是附加品,历代帝王不会这么弱智,连自己都不信的东西,还期望底下的比他都要聪明的大臣会信。谎言能蒙骗得一时,但不能蒙骗百姓几百年。

    刘氏就是因为懂得这些三纲五常,才不敢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恰恰相反,她本人是很为大顺着想的。她种麦养蚕,难道是为了博一世名声而已?错了!她的思想境界比任何人都要高,所谓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嫁到了陆家,她的心思早就摆在了陆家上面了。心中所想,都是为了陆家。身为尊贵的太后,更是以身作则,劝课农桑。要是让大顺子民知道了,哪里还不称赞尊慈太后乃是一代贤后?连太后都耕田养蚕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务农?

    刘氏也长了一颗玲珑心,知道陆承启毕竟乃一国之君。若是批评得太过了,面子上怕是不好看。他已经不了,道理稍稍一下,应该就会明白的了。念及此处,刘氏话题一转,道:“老身最感慰藉的是,吾儿明白老身的苦心。”

    陆承启听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地看着刘氏保存得如同三十几许的脸庞,不知道她的意思是什么。

    只听刘氏继续道:“吾儿已经明白,经商始终乃水中楼阁,好看但不实用。唯独手中有粮,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陆承启哭笑不得,他不是不重视农业,也没有抛弃商业,两者都缺一不可。农业乃是商业的基础,商业乃是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润滑剂。两者相辅相成,缺少了哪一个,大顺都是在用一条腿走路。

    可刘氏的思想,乃是典型的农思想,哪里肯听陆承启的施政方针?这个时代,对于商人的误解,实在太深了。大顺百姓,无不以为商人唯利是图,不讲道德,官商勾结等等……帝王也忌惮商人财富之大,下令抑制商业,不许商人的地位过高。

    其实商人这个称呼,来自周朝,周朝时候,把殷商遗民称作商人,不准他们拥有土地和不动产,他们只能从事贩运和买卖谋生,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慢慢地就把以做买卖的人,称之为商人。商人被人误解,恐怕从这里便开始了。

    又因为古代多是自耕农经济,大多数农户都是自给自足,对于商品的需求并不多。其实这也和古人没有很好的办法管理商人有关,这就是眼光的局限性了。因噎废食,自废武功。陆承启曾假想过,如果中国古代没有抑制商业,恐怕中原文明早就在世界称王称霸了吧?

    刘氏可不知道此刻陆承启心中的念头,一个劲地褒奖陆承启在鼓励农业上的“正确做法”,一个劲地将陆承启“鼓吹”商业贬得一无是处。

    偏生眼前这人是自己名义上的母妃,不能些狠话。自古以来,只有母亲教子,哪里轮到儿子教导母亲的?渐渐代入了古人思维的陆承启,没有开口反驳,而是默默地着头。

    母子二人,了好些时候,才收住了口。末了,刘氏道:“老身老了,精力大不如前,了好些,竟有些乏了。吾儿国事要紧,还是回去罢!”

    陆承启听了一个下午的“唐僧念经”,耳朵都差起茧了。秉着孝道,才听完刘氏的唠叨而已。出得内殿,陆承启连一步都不敢逗留了。女人唠叨起来,还真的很可怕的。

    待得走到景福殿外殿的时候,见到周芷若正一本正经地跟着宫女学起了纺纱织布。见得这一幕,陆承启有些好笑。生在书香门第的周芷若,哪里做过这些粗重的活了?笨手笨脚的,偏生神情又极是认真,这种反差,让陆承启看得直想笑。(。)|

第二百三十三章:纺车() 
等到周芷若反应过来,陆承启已经在背后默默地久了。 察觉到自己出了糗,周芷若粉嫩的脸蛋上一热,嗔道:“陛下,你出来都悄无声息的,存心是想笑话吧?”

    陆承启装无辜道:“梓童,这你可就冤枉朕了。太后已然休憩,朕总不能大声喧哗吧?不过,梓童认真的模样,还真好哈哈……”说罢,陆承启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

    笑声是能感染的,周遭的宫女,闻言都忍俊不禁,掩着嘴偷乐。众人是乐了,周芷若却不开心了,赌气地把摇柄一转,那转轮滴溜溜地转动起来,把丝线都搅乱了。

    见了这么一幕,知道玩笑开得有点过头了,陆承启连忙说道:“梓童莫要生气,朕不过开开玩笑罢了。这纺纱一事,谁天生就会了?梓童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不信,朕问问这些宫人便知。”

    把周芷若的注意力吸引住之后,陆承启连忙对着最近的那个宫人说道:“朕且问你,你学这个,用了多长时间?别说谎啊,那可是欺君之罪的!”陆承启半认真半威胁的口吻,还真的把那宫女吓到了。

    思考都不思考一下,那宫女脱口而出道:“回陛下,婢子学纺纱,不过半日便已熟手……”

    陆承启闻言一愣,心道:“我的天,不带这么不按常理出牌的啊!我叫你说实话,是说给芷若听的,你怎么真的就把老实话说出来了呢?”

    这下好了,弄巧成拙之下,周芷若又别过了头去。窘境之下的陆承启,疾病乱投医,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个宫女,把那年仅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吓得后退了几步,头低低地都快垂到了地上。一双圆溜溜的眼珠子中,泛起了泪光。尚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委屈得都快哭了出来,强忍着泪珠,才没有掉落下来而已。

    陆承启又让另一个宫女答话,这一次他学乖了,选了一个年纪稍长的宫女,想必她不会像先前那个小丫头那样。瞎说什么大实话了吧?

    果然,有了前车之鉴。这个宫女小心翼翼地说道:“婢子比较愚笨,要花三日时间才能学会。皇后娘娘比婢子聪明多了,近半日时间,便赶上婢子一日的辛劳了……”

    陆承启听得这个宫女的答话,才算满意,点了点头说道:“梓童,听见了吧,这可不是朕说的。宫人的话,你总该相信吧。其实你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周芷若不置可否,默默地把先前弄乱的丝线给缠好,却一句话也不说。陆承启知道这一次,一向识大体的周芷若是真的生气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落她的面子,虽然是无心之失,却影响了她后宫之主的威严。陆承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连忙把宫女内侍御前侍卫都挥退出景福殿,走到轮轴之前,用力搅动起轮轴上的曲柄,讨好的意味很是明显。

    这个大纺车不同手摇纺车或脚踏纺车,一人完成就行了。它体积甚大,通常需要两人协力合作。才能完成得了。工作效率,比先前那些手摇纺车或脚踏纺车,快了近五倍之多。皆因手摇纺车这些一人完成的纺车,仅能一次纺织一个丝锭,而这个大纺车一次能纺织五个丝锭!

    要是熟练的话,每日能纺丝二十斤之多,而普通的纺车。仅能一日纺丝三斤到五斤左右。孰优孰劣,一眼即能

    当然,要是有人发明了水力大纺车,一次性就能纺织三十多个丝锭或麻锭,比黄道婆发明的脚踏三锭纺车厉害多了。可惜的是,要是按照正牌历史,这种水力大纺车,要到南宋的时候才出现。

    南宋能以一隅之地,抵抗金国蒙古国近两百年的攻击,还是有它独到之处的。器具之利,当属世上之最。奈何先天不全,才被蒙古人铁蹄征服了。

    不过陆承启对这种“落后”的纺织车,并没有什么感觉。他现在只想让周芷若不再生气,低声下气地说道:“梓童,是朕不对,不该在那么多宫人面前开你的玩笑。朕……”

    听到这,周芷若悠悠叹了一声,说道:“陛下不可,你乃天子,就算犯了错,也不能这般自责的。天家威仪,不能在陛下手中堕下了。臣妾只是觉得一时堵心,没有什么的。”

    其实,周芷若心中还是很感动的,陆承启肯放下皇帝的架子,给她道歉,说明心中真的有她。这么低姿态,也难为想要成为千古一帝的陆承启了。当然,这只是周芷若自己想法而已。

    作为深受后世影响的陆承启,并没有觉得像自己老婆承认错误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有时候夫妻相处,难免有争吵的时候。这时候,就必须有一个人先放下身段,两人的关系才能和好如初。不然的话,一件件小事的积累,再深厚的爱也会出现裂痕的。作为男人,更是要拿得起,放得下,给自己老婆道个歉算什么?证明自己是真的爱老婆,才会这么在乎她!

    见周芷若肯原谅自己了,陆承启也话多了起来。话题自然还是这个纺车,陆承启这才注意到它的“先进性”,居然能一次性纺丝五锭,简直比教科书上的什么脚踏三锭纺车还要牛得多啊!

    只可惜,这样的大纺车,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费得起的。陆承启不需要问价,也知道这样的“神器”,起码得千贯以上。除了一些大手工作坊,谁能买得起?

    而且这大纺车需要两人通力合作,才能快速地纺丝或纺麻,普通农户家中,妇女要做的事情很多,谁可以天天凑在一起纺织?

    所以历史的选择,是让脚踏三锭纺车代替了更为先进的大纺车,也不是没道理的。毕竟中原地区大都是自耕农模式和小农经济,纺织不过是副业而已。为了一个副业,雇佣一个人手,好像也说不过去。就算邻居帮忙,也不能每天帮你啊!考虑到这种种,经济实惠又实用的单人纺车,便以劣汰优了。

    除非出现成规模的纺织厂,才能冲散这些家庭手工作坊。但那时候,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如何处置,又是一个大问题。弄不好,社会稳定都会被破坏。发展商业也需要稳步前进的,不能操之过急。

    陆承启一边思考着,一边和周芷若有说有笑,丝毫不以男子纺丝而觉得有什么。

    却不知道何时,从景福殿内殿之中,走出一个人影,静静地们俩很久,才幽幽叹了几声,悄悄地又走开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驰道落成() 
稳住了有使性子的周芷若,陆承启总算没有后院起火,可以安稳渡过一个美好的夜晚了。从景福殿回到仁明殿之时,已然日落西山,众鸟归林了。

    夜幕渐渐开始笼罩起整个长安城,大顺皇宫之内,也由宫女、内侍起了长明灯。平民百姓不舍得用的蜡烛,在皇宫之内,却好像不要钱一样,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