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皇戚-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相信受降城中的鲜卑人,防御汉人的话,可能只要扔个几轮滚木礌石,就用完城头上汉人遗留的滚木礌石了。

    城外的战事很快也进入平息,任凭那些匆匆聚集地男人再如何反抗,鲜卑那五个规模不大的反抗群体,很快也就被汉军镇压了。那五个反抗群体里面,不问男女,只要拿着武器,即使他们直接跪地,叫喊投降,也没有任何作用,都被已经杀红眼的汉军彻底诛杀了。

    整个大战,约莫只过了一个多时辰,很快城外再无吵闹呼喊声,漫天的大火炫彩夺目,告诉周围的草原民族,这座受降城此时已经不安全了,鲜卑人除了守住内城,城外再也没有一丝他们的足迹了。

    “报!”伏泉前方传来一声大喝的声音,循声望去,那声音的源头却是一骑报信的骑士。随着马儿“律”的一声叫喊,那骑士勒了马头,娴熟下马道:“回禀将军,受降城外鲜卑人已被驱杀,俘约六千余人……受降城城门紧闭,无法速下,请将军前往定夺。”

    “嗯!”伏泉点了点头,然后对身边的段颎道:“段公,前方鲜卑已被肃清,吾等不如前往一观,何如?”

    “将军有命,末将自当随之。”说完,伏泉与段颎二人带着身后百余人前往受降城外。

    此时,关羽等人清理了受降城外的鲜卑部落后,想再接再厉破了受降城,只是很显然,西部鲜卑毕竟是鲜卑大部,出了乱子自然警惕性极高,而且事关他们的生命,根本不开门,而且对于汉军想要接近破门,就是乱箭射之,令关羽等人经过一场试探性的进攻后,白白死伤数百人,一无所获,这才想起请主将定夺,自己等人带麾下兵马撤军。

    当伏泉进入战场,满眼一片疮痍,鲜卑人的部落帐篷、茅舍除了少数一些外,其他纷纷被烧毁大半。沿路不少汉羌骑兵,在各个部落帐篷、茅舍里搜刮着可以寻找到的财货,这是伏泉开战初便许诺过的,所以只能微微皱眉,对此视而不见,而身边的段颎、贾诩等人却是习以为常,根本没有其他想法。

    段颎昔年平羌,用的战术就是以战养战为主的死命进攻战术,而且又遇到大汉中央财政崩溃,桓帝宫殿坏了都没钱修葺,也要凑钱给他做军费的情况,这种纵容军士抢掠,早已见怪不怪了。至于贾诩,身处凉州边郡,当然对于边郡兵卒的风气更有所耳闻,坦白来说边郡兵卒比之内地兵卒更符合大汉立国以来的兵卒风气,毕竟内地多数地方因久无战事,很多兵卒都已经成为只是吃钱粮的职业训练兵而已,而边郡兵,因为常与来犯异族战斗,对于缴获战利品,搜刮财物这样汉军自光武立国以来的风气一直有所继承保留。

    大汉自光武立国以来,兵制便是实行的是职业兵,说白了就是打仗就得给钱。因此,往往大军出征,朝廷除了给类似于后世民国时期的开播费赏赐外,为激励兵卒都是让兵卒自己缴获战利品,若是防守乡土还好,所得缴获还能让当地将领和政府“合理记载”,最后在例行分配,但像是出征塞外,那就得直接许诺给兵卒抢劫,才会让那些兵卒舍命出塞,并且能够保证高昂的士气不散,与敌人战斗,不然的话,没钱,谁愿意陪你跑到塞外玩命。

    远的不说,只谈当年窦宪为了赎罪北击北匈奴,其时满朝都不同意窦宪出征,除了一是知道窦宪是为了赎罪才会如此,二就是因为朝廷受汉羌百年战争拖累,本身国库就已空虚,经用不足,现在又要再开辟一条战线,这不是找罪受,拿国家的财政给他玩战功赎罪吗?

    而且,当时匈奴早已分裂,随着南匈奴内附,北匈奴势力早已不如从前,甚至自己也处于内乱危险,无力南下。汉室征伐不征伐北匈奴,其实已经意义不大,毕竟以大汉的国策,只要保证边疆不受威胁便好,谁知随着南匈奴单于上书,求汉朝派兵和南匈奴一起攻击北匈奴,使得匈奴合并,一起归附汉室,当时群臣反对,毕竟打战就要花钱,更何况还是帮助南匈奴灭北匈奴,而汉室的既有国策就是让南、北匈奴就在草原自己掐架,把南匈奴当做汉室和北匈奴之间的媒介而已,现在真的要灭了北匈奴,明显与国策不符合,谁也不能保证这样会不会更好。

    可是当时执掌朝政的窦宪妹妹章德皇后窦氏,却不反对南匈奴的建议,反而凭借着自己的权利,面对满朝群臣,极力促成此事,毕竟身为妹妹,他可不能看着他哥哥死了。即使他哥哥窦宪因为身为外戚,嚣张跋扈,甚至因私杀了汉室宗亲,而犯下大罪,但再怎么样也是他哥哥,而汉室向来有抵罪的先例,只要不是涉及谋反叛逆的必死之罪,小罪可以用钱赎罪,大罪的话可以用功赎罪,所以对于征伐北匈奴这样的大功,皇后窦氏自然要极力同意。

    最终,这才有窦宪为赎死,出击北匈奴,燕然勒石,以功赎罪的事情。而窦宪北征,汉室朝廷却是并没有提供多少经费,甚至让他带的兵马也只有区区五千余临时凑齐的汉人兵马而已。

    至于南匈奴等胡人的三万余异族仆从军,却是因为是胡人上奏请战,汉室基本没在这场战争花多少经费给胡人,而窦宪当时手上没钱,为了能够激励士卒初中,窦宪就是明确告诉自己手下兵卒,打胜仗后可以自己任意抢劫。最终,这才造成了汉军让胡人当炮灰,自己一路势如破竹的挺进功绩,毕竟,无论何时,历代王朝只要有赏赐,比如土地、钱财等等,都能让兵卒像打了鸡血一般卖命。

    如今,伏泉所率的汉军自然与窦宪的那支汉军一样,说明了是来打仗,说暗地里那就是来抢劫的。本朝以来,随着光武立国对于兵卒的国策,就是募集职业兵,打仗直接让兵卒自己搜刮,国家不再过问。

    前世的伏泉一直听人谈论到征召兵比职业兵好,大举全民兵制的好处,在他看来,纯属妄言,这两者军队战斗力,孰胜孰劣,根本不是随便比较可以说的清的。毕竟,征召兵制可以保证军队高素质的兵员不会锐减,终究因为强制训练的缘故,全国都不差高强度训练的士兵,可以不断替换,但是这种强制让士兵参军的方法,会因为兵卒缺少战斗热情,从而导致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而职业兵者,却需要保证军队高层不腐败,以及合理的兵卒淘汰制度,不然的话,如果军队高层贪污兵卒的军饷和战利品,根本就不可能让兵卒卖命,从而让这套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士卒战斗热情的雇佣职业兵制度,一点儿作用也没有。

    另外,职业兵制度没有合理的兵卒淘汰制度,使得兵卒从小当到老,那么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十分令人堪忧的。毕竟,一只军队如果有不少六十岁左右,身体机能已经在逐渐下降的老兵的话,即使这些老兵再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也因为年龄,从而导致战斗力下降。

    所以所谓的征召兵比职业兵好,根本不可能比较,反而,假如将征召兵和职业兵两者之间,各方面都设置的一样的话,职业兵的战斗力却是比征召兵好的多。

    毕竟,在古代还没有后世的全民开化的教育下,你讲国家民族大义,有多少百姓会去听?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过得好,换了谁统治,不都一样被统治者奴役吗?即使是后世,全力普及教育,不也一样会出现不少不接受征召,无所谓谁统治自己的心态的人吗?

    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可以保证自己征召兵是否自愿参军,政府国家强制要求服役,根本不能保证他们的参战热情,除非像后世天朝初期,那一支从一开始就进行思想洗脑,从各方面都强烈限制自由想法的军队。只是很显然,那样毕竟少数,而且也长久不了,一旦缺少管控,反而比职业兵制度更容易滋生出贪污腐败的土壤,导致整支军队彻底腐烂变质,人民的军队真的属于人民?不,人民的军队只属于国家,至于为人民服务,不如说是人民为国家和军队服务的好,拿着人民的钱从上到下自己腐败而已。

    至于职业兵制度的话,只要不是非资源的额情况,那些本身就是为了卖命求富贵,而选择去当兵的人,在金钱、女人、土地等等缴获战利品的诱惑下,没有其他出路可供选择的他们,当然会拼了命的去战斗。

    而这种制度的战斗力,只有遇到意志力比他们更强的部队才可能被击败,很显然,在古代各种物质精神文明缺乏的前提下,基本诞生不出这种军队。

第四百五十一章 鲜卑俘虏做炮灰() 
    自从本朝以来,大汉初期与羌人交战屡次败北,甚至窦宪驱逐北匈奴后,鲜卑崛起,大汉屡次与鲜卑单独交手,也败绩甚多的原因,就在于军队高层的缘故。

    大汉将帅克扣兵卒军饷,强取战利品,兵卒久而久之,当然不会再为效死的将帅卖命。而不再卖命的话,军队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正是因为如此,这才有之后“凉州三明”的崛起。

    简单来说,“凉州三明”除了皇甫规、张奂、段三人本身所具备的军事素养能力以外,他们能名传天下,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爱兵如子,不克扣军饷,合理分配战利品,从而赢得麾下兵卒效死决心,这才能让汉军重新掌握对平羌战争的主导权。

    现在汉军四处搜刮鲜卑人的财货,伏泉自然不会阻止,当然,眼见如此,他也庆幸自己此番北征没有带哪些蜀地的下属前来,而是让他们回巴郡,代自己处理内政。毕竟,虽然皇帝刘宏命令自己作为北征的偏师主将,但是并没有撤去他巴郡太守的职责,所以即使他出塞远征,但那巴郡也是他所管辖之地,自然要派遣合适的心腹谋士文吏前去治理。

    否则,当那些蜀地儒士,不知边郡兵卒习性,见到自己这般纵容属下,肯定要和自己死死谏言,那可就颇为令人头疼了。

    众人行至一片开阔地带,只见乌压压的跪着一地的男女老少,都穿着鲜卑服饰,当为鲜卑人无疑。

    “将军,鲜卑俘虏皆在此处,当如何处置?”关羽等将见伏泉一行人到来,连忙前来行礼,然后由其问询。

    伏泉看了眼对面,只见密密麻麻的鲜卑男女,跪在地上,在汉军的刀剑强制命令下,不敢抬头。唯有少许应是懂得汉话的鲜卑人,犹犹豫豫之下,偷偷抬头张望,似乎想要知道这支偷袭他们的汉军主将到底是谁,不过很快就被发现了的汉军抬脚对他们踢了几下,这是在警告着他们不要不听命令,否则后果自负。

    不过,伏泉却是望见那些抬头张望的鲜卑人的惊恐的眼神,他们的脸上此刻都掺加了无数黑色的灰烬,应是夜袭之时,大火燃烧,他们四处奔跑时映在脸上的。

    怔怔半响后,伏泉并未回话,反而问关羽道:“受降城情形如何?”

    “回禀将军,据投降胡奴以及被救汉人所言,受降城如今为西部鲜卑大人置落罗看守,城中应有两千兵卒,因鲜卑人紧守城池,箭矢密集,难以速克,末将便令诸军退兵,待打造攻城器械后,再行攻城。”

    “两千兵卒?”伏泉诧异问道,虽然刚才观看汉军夜袭时,他心中就已有所预料,但是现在被关羽这般证实,他还是有些不信,毕竟这鲜卑人人防御力量未免也太过弱小了,实在不像是一部鲜卑大部所该有的军事实力。

    “正是。”

    “其人何在?”

    “就在此地。”说完,关羽连忙朝后面的兵卒打了手势,很快便见一群穿着破烂的胡人和汉人出现在众人面前。

    还未等伏泉开口,便见那群人中,一个身形精悍的汉子主动跑到过来,直接跪在地上,大礼参拜道:“呼揭小民石屈突见过汉朝将军。”其人穿着破烂的草原人服饰,额头有一道触目心惊的伤口,显然一直被鲜卑人奴役所致,只是此时突然见到汉军,还能如此有礼示好,倒是不可多见,足见其人也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尔为呼揭人?”伏泉反问道,呼揭国之名,他是知的,乃是西域一小国,在匈奴故地以北。前汉汉文帝时,呼揭国被匈奴人征服,并且以单于子弟为呼揭王,至今,随着北匈奴逃亡,南匈奴内附,草原为鲜卑人所占,自然这些人如果真为呼揭后人的话,也说得通,毕竟匈奴爸爸没了,如果还敢反抗鲜卑爸爸的话,自然要被鲜卑人所征服奴役了。

    “正是,将军,小民乃呼揭人。”那叫石屈突的汉子又继续参拜道,神情极其有献媚之态,倒是让伏泉有所鄙夷。

    不过,鄙夷归鄙夷,该问的还得问,只见伏泉继续问道:“尔会汉语?于何处所学?”胡人会汉语其实不算稀奇之事,但是谁知道这其中会不会有诈,毕竟这人虽然还未明说,但就他现在所表现的样子,一看就是要来给汉军做投降带路党的,由不得伏泉不多加谨慎。

    “回禀将军,小民于呼揭时,常于汉人货物买卖,汉话于其处所学。”

    “嗯!”伏泉点头,随后道:“既如此,起身再谈。”

    “诺!”

    石屈突会汉语自然不是因为汉代大兴丝绸之路的原因,彼时汉代陆地丝绸之路早已阻断,随着汉羌百年战争,大汉对于西域控制力已无掌控,商人依靠陆地丝绸之路,前往西域进行货物买卖,已然危险重重,去的话不止货物损失,甚至生命都保不住,所以基本断绝了西域的商贸往来,以至于汉朝因此,自己开设了海上丝绸之路,和欧洲建交,进行商贸往来。

    但是伏泉知道,对于西北凉州一带的军功豪族而言,没有什么是危险的。既然没人敢走丝绸之路,那对于这些在西域有些势力的西北豪族来说,只要他们进行走私,将西域稀有的物件拿到中原去卖,自然可以赚得更多,所以这石屈突能会汉化,当然是和那些走私的西北豪族学的。

    当然,随着石屈突起身,伏泉并未立即问询,反而是问关羽道:“受降城内情形,谁人所述?”

    关羽行礼回道:“乃石屈突所言。”

    “可有其他人言之?”

    “并无?”

    “为何?”

    “受降城内乃鲜卑贵族所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