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随着这一番在伏泉看来稍显做作的表演,这祈福仪式就算完成大半了,剩下的便是看刘坚的。
剑势停歇,张修收剑完毕后,随后双手举着那把三五斩邪雌雄剑,嘴中高呼道:“请三天法师正一真人!”
一语喊完,大殿里早已准备多时的其他一众道士道姑,纷纷打坐起来,像是修仙时练功一番,嘴里也跟着念念有词起来,他们也不管地上是否冰冷,就那么一直念着咒语,不为外物所动。
见到此景,伏泉不由暗叹,无论这五斗米道今日所为是真是假,反正就今日这番祈福仪式的安排,却是有能成为后来天下第一正统道教的实力。
刘坚此时咬牙起身,然后走到举剑而立的张修身旁,对着张道陵神像作祈福状道:“弟子刘坚,为汉室公主,一心向道,今天下瘟疫不断,大汉百姓困苦不堪,为求上仙保佑大汉百姓,特于此祈福,望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允之。”
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马脚()
今天下瘟疫不断,大汉百姓困苦不堪,为求上仙保佑大汉百姓,特于此祈福……刘坚的话其实是伏泉和她特意商讨的结果,毕竟是许愿祈福,总得有个理由不是?
虽然自从伏泉献了治瘟防灾的策略,甚至有华佗、张仲景的帮助,但以古人低下的医疗实力,想要真的解决瘟疫,那就真的有些天方夜谭了。因此,想来想去,两人决定就以此为理由,这样也许愿祈福也符合她的公主身份不是?
“礼成,恭送真人!”
张修见刘坚说完话后,然后忽然拿起三五斩邪雌雄剑又是随意挥舞起来,舞完剑后,便又大喝道。待他大喝完后,殿内一众打坐的道士道姑这才停止念词,然后起身喊道:“弟子恭送真人!”
本来伏泉以为会有什么有趣神奇的事情发生,可是周围根本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感觉到有什么仙家之人到此地显灵的气息,不由得让他心里愤懑不已,这些道士道姑净会做些装神弄鬼的事情,与后世毫无区别。伏泉记得他家以前家里老人做法事驱邪,那些穿着道袍的道士就是夜里面拿着剑嘴中说几句听不懂俚语,一夜就要收他一千块,真是黑死了。
就像现在,大殿里什么事情都没有,偏偏这帮道士道姑却做得恍若真有仙人到来一般,不知内情的普通人说不得还真能被这些设计的场景唬住,果然那句话说得对,人吓人,吓死人,世上本无鬼,吓人的人多了,鬼也就多了。
当然了,看着那些道士道姑起身后面色如常,和没事人一样,似乎对于地上那湿冷的地板一点感觉也没有,这点倒是让伏泉十分佩服。
要知道今日可是雨天,即使是后世,房子在下雨天地上也会返潮,地面和墙根会潮湿不已,更何况现在?而且这还是汉代时大山里的道观中,地面那冰冷的石砖有多冷,可想而知,但这些道士道姑竟然长时间打坐,一点东西也不变,还能面色如常,能不让人佩服?君不见不少道士道姑的道袍都湿了吗?果然即使要装神弄鬼,也要有点东西给他们要唬弄的人看一看才有说服力。
祈福仪式完毕,因天气下雨,阴冷潮湿,而刘坚又有言“身子不舒服”,得到提前通知的张修等人自然不会再搞其他什么多余的仪式。之后一切从简,再刘坚将一张准备好的符箓在烛灯上用火烧成灰后,这祈福仪式就算终了,剩下的自然就是刘坚天气好时,在山中隐居修行便可。
修行的地方伏泉也已经为刘坚选好了,既然要偏僻,自然不能在鹤鸣山里,这里毕竟道士道姑多,他选的地方却是不远处的青城山。鹤鸣山与青城山同属益州当年岷山山脉,张陵从鹤鸣山来到青城山结茅传道,并羽化山中,虽然此山也是五斗米道的福地,但很显然此时的青城山远不如五斗米道大本营的鹤鸣山人多,相比较鹤鸣山而言,青城山却是更加安全,当然被伏泉选择好了。
只是,好事多磨,眼看仪式结束,只要刘坚随众人离去,这以祈福许愿为名,实则掩盖她怀孕真相的计划就要完成的时候,突然就出了岔子。
其实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就是刘坚将那准备好的符箓烧了之后,转身最后向张道陵的神像跪谢之时,也不知刘坚怎么了,突然捂着肚子大喊了一声,然后神情难受的在地上,只是就那样躺着,嘴里叫唤,旁人看到也不知发生了什么魔怔。
伏泉见此却是大惊不已,只以为刘坚肚子里的孩子出了什么状况,连忙上前安抚,这时候也顾不得其他了,真要出了人命,那极有可能是“一尸两命”,再顾忌被人看出端倪的话,那他也枉为重生一世,也枉为成为了刘坚日夜服侍的枕边人了。
大殿里当时也是因此乱做一团,不过众人却是不敢和伏泉那样直接上前询问刘坚身体原因,毕竟身份原因,还有男女之间的避嫌。当然,众人都只刘坚是伏泉长辈,见伏泉如此关心,虽然不加避讳,但也没人敢有异议。
看着包裹在厚衣之中的刘坚,脸色难受的躺在地上,伏泉连忙从后扶起刘坚,问道:“出了何事?”
“肚子突然疼痛,躺了会儿,如今已无事也。”刘坚饱含深意的看了眼伏泉,随后说道,她这话说得极大,显然是想让大殿里所有人都听到一样。
伏泉见刘坚眼色,顿时明白了出了何故,肯定是刘坚肚子里的捣蛋鬼,刚才突然踢了她几下,而且踢得极重。刘坚本来就因为祈福仪式跪了不少时候,身体十分不适,现在经此一击,哪能受得了,直接叫喊了起来,而躺在地上也只是为了让肚子的小家伙消停下,因为往日小家伙如此,刘坚躺着他也就消停了。
扶着刘坚站起,伏泉确认这厚衣服没有露出里面的破绽后,这才让她先行,自己随后和其他人跟着离去。
只是,伏泉确认这衣服已经掩护到位,不会让人发现端倪,但这世上没有任何绝对的事情。在场众人中,依旧有几双眼睛冒出了疑惑,直盯着出了大殿的刘坚,若有所思,有些事情终究是纸包住火的,任何的偏差所露出的蛛丝马迹,总会让有心人从中发现一丝端倪的。
天边似乎传来一阵沉重的闷雷,显然预示着这天气将会越来越差,真不知道那选今天作为祈福吉日的道人是如何算出这倒霉天气的。
大殿外雨声犀利,无数雨水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殿外的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形成了雨幕,一眼望去像是美丽的珠帘,令人神往。不过,很显然,现在可不是欣赏这大雨的时候,不早点回屋说不得就得在这大殿过夜了……
雨势渐渐大了,幸好有道观中人准备好的蓑笠,伏泉带人护送刘坚回到她的院子,见她一路并未有太多不适,而且她也说到身子没事,这才安心。
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
山中雨势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等到艳阳高照,便恍若一丝烟雾,消失不见。
翌日,空气中还留有雨气,山中石头路上依旧潮湿不已。整理行装,随着和睦的阳光,踩着湿滑的青苔,伏泉带人护送刘坚一路往青城山而去。
青城山,与鹤鸣山同属益州岷山山脉,两者相处不远,其西南却是益州大名鼎鼎的“都江堰”,因其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一行人马不久便上了山中,这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入得前山,四周景色不比鹤鸣山差了多少,反而更有一番仙家福地的气派,只见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与鹤鸣山相比,可谓是以幽洁取胜。
想到后世对这道教圣山赞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伏泉不由暗暗点点,怪不得后来年老从鹤鸣山来到青城山结茅传道,并羽化青城山。的确,以青城山之幽洁,确是一个羽化登仙的仙家福地,鹤鸣山难以并论,而后世青城山也比张道陵最初建立五斗米道的鹤鸣山有名,甚至提起益州仙山,能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并列的道教名山,多数人只会想到四川青城山,想来亦有此中原因。
“君侯,前番便是当年轩辕氏所筑之坛,乃‘五岳丈人’成名之地也。”队伍前方,随同一众人马前来的卢兰,指着前方已经稍显残破的祭坛说道。虽然来青城山最好不要惊动五斗米道的一种道士道姑,但是一个人也不带不行,毕竟不说这样也会令人起疑,便是要在这青城山选一处山间别院修行,伏泉再怎么样找其他人也不会有五斗米道的道人找的靠谱不是,因此再三思量,伏泉还是选择让卢兰随行。
“宁封子大仙当年于此修道,却是选了一处好地方,青城山,真乃仙家福地也。”伏泉见那祭坛虽然历经千年左右风雨,依旧有一番庄严神秘的气息,不由点头感慨道,至于他嘴中所说的宁封子,其实就是适才卢兰所说的“五岳丈人”。
轩辕氏,便是指黄帝,史载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相传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其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为“有熊氏”。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后来便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因此巴蜀之地亦有当地之人称青城山为“丈人山”。
卢兰点头回应,显然十分赞同伏泉所言,又道:“说来君侯远亲阴长生,当年与马鸣生相约于青城山赴会求仙度世,想来亦是有这‘青城幽洁’之故。”话如此说着,心里面,卢兰也在想着,若是她,恐怕也想就到此山静修度过余生也好。只是想到鹤鸣山是五斗米道的大本营,而且如今教内诸人多有二心者,为了守护祖宗所留之五斗米道基业,身为嫡系媳妇的她只能断了这念想。
“兰儿莫非欲孤学那阴长生,就此隐于这青城山中,不问世事,寻那白日飞升之机乎?若兰儿日夜相随,与孤生同一衾,死同一椁,倒无不可。”伏泉语带深意的说道,这卢兰现在提那阴长生的名字,摆明了意有所指,有可能是打趣,也有可能是想强留自己入道,学习那阴长生好好的外戚不做,享受荣华富贵,去做那寻仙求道之事,也不知如今化作一堆黄土的他会不会后悔寻那虚无缥缈的求仙一事。
所谓阴长生者,乃是汉和帝刘肇所立皇后阴氏的曾祖,也就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族人,可谓是生在这大汉显贵的不能再显贵的人家了。阴家身为外戚四姓,是鼎鼎大名的“四姓小侯”之一的家族,自光武中兴以后,出过两任皇后,祖辈高官层出不穷,可谓是大汉的顶级门阀世家。
即使汉和帝的皇后阴氏利用巫蛊诅咒汉和帝和他的宠妃邓绥,邓绥也就是后来的邓皇后,事情最终也只是皇后阴氏倒霉,却没有对她背后的阴家家族造成太大打击。事实也正是如此,阴家在阴氏被废后,诸多亲属流放免官,最终还不是被特赦,还归故里,并还其资财,可见阴家如何得汉室信任,毕竟阴家可是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是东汉历任皇帝的嫡亲祖宗。只要不是阴氏整个家族都参与谋反,这些都不算什么,反而继承皇位的历任皇帝,还要对阴氏大加关爱,时常扶持一把阴氏才行,这一点纵然是伏泉所在的伏氏都比不上的、
当然了,和帝皇后阴氏所作所为,也并非是说这位皇后阴氏的那如同谋反的巫蛊诅咒之罪对阴氏整个家族而言没有太多影响,起码之后的大汉数任皇帝,所立皇后也都避开了阴氏而已,否则以那位“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阴皇后的余泽在,阴氏这个大门阀仅仅在这个出身决定一切的时代,只出过两任皇后,很明显有些掉价,身份十分不够格了。
言归正传,阴长生当年为了寻仙求道入蜀,与当时的著名的游方道士马鸣生相约在青城山里求道,后来马鸣生以《太清神丹经》授之,阴长生便就此舍了家族富贵,隐居修行去了。如今这卢兰突然提起阴长生,并且有意提及其为伏泉的远亲,她心中用意可见一般,毕竟伏泉虽然按道理和阴长生有亲,但那都是拐了多少世系的亲属了,卢兰就不该提,而如今她提了,当然也只有一个理由,她准备以此为铺垫,劝解伏泉求道修行,伏泉当然不会答应,只能就此取笑还击了。
这边伏泉话语里饱含深意,卢兰身为过来人,当然明白他话语里的意思,心里她是羞怒不已,什么日夜相随,什么生同一衾,死同一椁,谁要和你白天黑夜的乱搞,谁要和你生前睡一张床上,死后躺在一副棺材里,这人说话没羞没躁的,虽然两人是经常你侬我侬,可也不能说的这么大胆吧。
无来由的,卢兰往身后望去,见车队一众行人并未对他们二人太过注意,这才缓了口气,随即狠狠瞪了眼伏泉,怒由心生,随即想到了什么,冷冷说道:“君侯色心太重,连公主不放过,君侯这般放荡,当心他日惹怒陛下,有那身首异处之危也。”
话语落下,伏泉眼神瞪大,连忙环视左右,见周围无人,沉了沉声道:“汝莫要张口胡言,孤与公主清白无事,怎有此言……”说了一句,伏泉却是一瞬间不知该如何继续了,因为他的声音却是有些颤抖,显然像是心里有鬼。
那边卢兰依旧冷冷看着,似乎已经把伏泉整个人看穿一样,令得伏泉心中莫名心惊,这女人难道真的发现了?不会吧,他都已经事事都考虑周详了,这卢兰怎么会察觉到呢?
对面的女人没让伏泉有太多等待,言语里似乎有着反讥的意味说道:“昨日公主祈福时,旁人若看不出公主当时痛苦一样,贫道可生有四子一女,自然知道公主如今已有近半年身孕。如此观之,君侯日日往公主院内请安,其所怀谁人骨肉一目了然,自不需多言。”
原来如此,伏泉不由苦笑,自己那孩子真是顽皮,没想到他那在刘坚肚子里的一顿踢打,竟然害得自己和刘坚的事情暴露了。不由得,伏泉心生怨念,有你这么坑父母的吗?现在就这样坑了,长大之后那还得了?
想想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