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皇戚-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帕嫉木攀浪铮庑┥缁嶂髁饔呗墼僭趺囱采嬉卜鹈娌皇牵�

    张良,字子房,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前汉的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后被封为“留侯”,而“文成”则是他的谥号。如今,这些社会主流一点也不可张道陵面子,称五斗米教为妖道妖贼,可见这符水救人、驱邪禳灾是多么让guān fāng的正统学者、有识之士诟病。

    “住手!”伏泉大喝一声,令得殿内众人皆是一震,纷纷转头望来,不知其意。不过此时伏泉可没有功夫和他们闲扯,连忙道:“孤车队有神医华元化弟子,定可救卢仙姑一命,劳烦五斗米师快去请其人来此。”

    于忠此次也被伏泉带上,怀孕的刘坚肯定需要有医生照顾的,不过他一直就在车队里,未曾出面。毕竟他也只是个医匠,需要他的地方不多,现在这卢道姑身体有了问题,自然就需要他出手解救了。

    那边张修自然也听过华佗华元化的名声,特别是其能治理连他们都不敢治理的瘟疫,医术可见一般,而那于忠身为华佗弟子,他的医术定然也不俗,当下连赶快令身边一个年轻道士快跑去道观后院报信。

    未几,也许是那道士脚程很快,便见于忠提着自己的药箱被那道士拽了来了。不过,他们身后竟然还跟着几个少年男女,都扎着总角,此刻见了卢道姑模样,都是“啊”的一声哭了出来,口中大喊:“母亲、母亲”

    一时间,大殿里突然多了无数哭声,嘈得人耳朵清静不了。那边刚刚蹲下,在卢道姑身边诊探病情的于忠,对于这几个少年孩子的哭声也是皱眉不已,他们治病需要的是清静的环境,这样他是诊治不了的,连忙道:“殿内嘈杂,难以诊治,不如”

    只是,于忠话还未说完,那边已经猜出什么原因打扰诊治的张修连忙大喝道:“张卫、张鲁、张愧、张徵、张玉兰休得呱噪!”

    果然,此言有效,那几个孩子被张修这么一喝,都闭了罪,睁着眼睛看着面前那于忠为他们母亲治病。

    不过,这边的伏泉却是一愣,因为他刚才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自己面前,随即一脸吃惊的看着那几个少年,心中暗道不会这么巧吧?

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 
若说后世,提到三国时的五斗米教,无论如何也避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以一宗教集权,建立了政治、宗教合一的政权,断中原与益州通信,西南与刘璋对立,割据汉中近三十载,最终降魏,富贵子孙的张鲁。

    如今,那个在汉末诸侯里名气稍弱的“米贼”,就这么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怎么不令伏泉惊讶?即使对方现在还是个小正太,可知道后来这个正太所作出的一系列事情的伏泉,却是不敢大意,凡能成大事者,自幼便有不寻常之处,皆不能小觑其人。

    大殿里,随着几个扎角孩子安静下来,于忠这才继续为那卢道姑把脉诊治,如同后世中医的“望闻问切”一样,于忠一番细细摸索,应是心中有了几分答案。只见他从药箱中取来几枚银针,然后将那几枚银针拿到神像前的烛灯上,细细烤灼一番,这才回到卢道姑面前,蹲下对着她的胸口扎了几针。

    未几,只听得“咳!咳!咳……”几声重重的女人声音传来,却是卢道姑又重重的咳了几声,像是要把肚子里的东西全都咳出来一样,而她的脸色也渐渐变得平缓正常,看样子应该是好了不少。

    不过,虽然卢道姑气色渐好,但喘气依旧急促,气息紊乱。于忠见此,又上前伸出手指摸了摸卢道姑的脖子,在她的颈脉处把脉了会儿,然后又伸手在她的鼻尖试探了下,这才再次打开药箱,从里面取出一个陶瓶,随后命令身旁不远处的一个小道士道:“速取一碗水来。”

    “诺!”那道士应了一声,随后飞快出去,不一会儿便取了回来,小心翼翼端到于忠面前。可是,于忠见到那碗后,脸色却是不愉,伏泉望之,那碗却是五斗米教给百姓施以符水用的碗,上面还刻着一些古怪的符箓花纹,怪不得于忠不喜,那个医生会对“邪教”施符水有好感的。

    终究是“医者父母心”,于忠最终还是接过那碗,然后从那陶瓶里倒出一些粉末,闻着有股难闻的药味,到一定份量,搅拌均匀后,才慢慢给那卢道姑服下。很快,喝完这一碗药水后,那于道姑呼吸也慢慢顺畅了,想来应该无事了。

    见卢道姑如此,于忠这才起身,捋了捋他学着华佗日渐留下的一撇小胡子说道:“病人乃是气血不通,一口闷气藏在胸中所致,幸好治病及时,否则悔之晚矣。如今吾以银针通气,现以无大碍,待吾开几副药方,定可痊愈。”

    语气里,于忠似乎对这些五斗米教的道士道姑有一些不满,伏泉稍稍想想也就明白了,这些道士道姑平时都赐符水给百姓治病,对于像于忠这样一向“医者父母心”自居的医匠来说,怎么能够有好心情?他们这样完全是随意赌运气,盲目的置那些有病的百姓生死不顾,而于忠不称呼卢道姑的名讳,只称病人,这也是在对他们一种无声的控诉。

    病人者,意指生病的人,于忠如此称呼卢道姑,其实就是在变向的提醒他们,不要在自欺欺人了。他们是人不是神仙,符水里面掺加各种常见药材或许可以治理一些百姓的小病,但是在真正的大病面前这是没用的,或许可以缓解病症,但却治愈不了难治的疑难杂症。

    只是,很明显,于忠的话对那些道士道姑一点儿作用也没有,他们的脸色如常,没有丝毫变化。或许他们没有明白于忠话里的意思,又或许他们即使明白也置之不理而已,毕竟,不靠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忽悠人伎俩,他们五斗米教怎么能够快速壮大呢?

    卢道姑好转之后,起身和于忠道谢,随后因为刚刚卢道姑生病这一突发情况,缓和了先前张修那“二十字”谶语的尴尬,伏泉未再问多少,而张修也知趣的没有再提他的谶语。

    很快,随着瞻仰张道陵神像结束,众人散去,张修等人忙着安排道观事宜,毕竟伏泉这一波带来的也有数十人,对于道观来说,一次入住这么多人,还是有一些压力的。很多事情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伏泉带来的车队人马太多,其中还有不少女眷,为了避嫌和安全,他们还得另外再收拾一些住舍才好。

    总之,对伏泉而言,今天的事情也算曲折,惊喜不断,张修的那“二十字”谶语,可是极为出乎他的意料。心里面,他已经将这五斗米教,特别是那“五斗米师”张修记上心头了,伏泉不可能等到这家伙有反意时,再去记住他,那时候再记肯定为时已晚。

    历史无数的事例早已说明,一切都要防备于未然,现在这张修还未有反意,但伏泉也不可能掉以轻心,等这里事情结束后,他回到郡署就要严格控制治下百姓的宗教信仰问题。虽然他对于这类“邪教”问题知道的不多,但身处后世,对于鼎鼎大名的清真邪教可是记忆犹新,那些什么唐山条约、当众杀人,那些邪教教徒无所不为,无所皆敢为,不就是背后有宗教势力作祟?

    此时虽然这五斗米教在川蜀之地势力还不算大,但经过张道陵之后数十年的发展,势力也算是根深错节,伏泉可以不管益州其他郡县五斗米教如何,但是在他的巴郡,却是绝对要严格控制五斗米教的势力,否则若是这五斗米教不按历史套路演变,提前叛乱,那自己岂不是要吃个暗亏?

    来于此世多年,经历也算不少,后世的那种蝴蝶效应,如今伏泉也是深有,也吃了一些受限于历史先知的影响而决定错误的暗亏。而且他已经改变了这世界不少的事情,谁知道会不会使一些历史事件提前或者延后,因此为了避免自己到时措施不及,这五斗米教他是一定要好好清理的。

第二百八十二章 他日必生乱事() 
黑夜凄冷,虽已是新春季节,然而腊月的严寒还未远去,鹤鸣山五斗米教的道观客舍里,没有其他娱乐活动的伏泉,招来麾下徐晃、史阿和于忠前来武力饮酒作乐,当然这喝酒的一伙人里,还有一个令三人都有些惊讶的人物,那个被伏泉捉住就关在郡署客舍里的锦衣贼盗甘宁。【。m】

    此时,甘宁依旧一脸的傲气,似乎整个天下他都不放在眼里,还是那一身意气风发,仗义任侠的锦衣行头,不过现在他整个人的性格却已内敛不少,不在像以前那样张狂,大概是这一个多月一直被伏泉关押的缘故,失败的寂寞再让他慢慢成长。但若是说现在就要收服他的话,显然还是为时尚早,或许他心里也猜出自己用意何在,不过在没有合适的契机出现时,这甘宁还得要慢慢熬磨他的傲气锐气才行。

    今日喝的酒是于忠配的药酒,和治疗那卢道姑一样,伏泉见于忠从他那药箱里又取了一个陶瓶,按照比例放了一些到那酒厄里,很快药酒便好,按于忠所说这酒可以温通血脉、调和气血,是冬日里畅饮的良品,想来应该不差。

    屋里早有道士安排好的几张案几,伏泉坐于正座,其他几人分散左右案几,饮了一口于忠的药酒,味道和普通酒水并无太多异样,只是喝了之后感觉全身比以往喝酒更加暖洋洋,似乎血液流动更加迅速,看来是那药酒的缘故。

    “今日一见,诸位观此五斗米道如何?”既然是喝酒,自然要聊天才有兴致,而今日所来不是武将粗人,就是医匠盗贼,玩那些酒令之类的游戏肯定要难为几人。因此伏泉便起了个话头,用这讨论五斗米教来代替酒令,当然了,其实更深一层意思,还是伏泉想看看其他人对于这道教分支的看法,为以后如何治理五斗米教提前做些准备。

    几人并未立即言语,或是未想到伏泉会有此问,或是心中不知如何言语,等了好一会儿,那边于忠才起身出言道:“回禀君侯,以忠看来,这五斗米教需禁也,符水治病,荒唐至极,与草菅人命何异?”

    看到是于忠第一个应答,伏泉心里却是一阵诧异,他没想到的是作为他府里的医匠,平时很少参与自己这类政事话题的于忠,今天竟然第一个回答了。待听到他将五斗米教那用符水治病以草菅人命作比时,却是明白,这位受华佗影响至深的医匠,受不了这五斗米教带有迷信色彩的荒唐治病方法,为了这“邪教”再也不会坑害其他人,所以才会不同日往日,今天第一个应答。

    明白这点,伏泉点了点示意自己知道,然后将目光转向其余几人,等待他们的回话。而对于于忠的问题,他选择避而不答,因为这问题无解,或许在医匠面前,这符水治病十分荒唐,但是在如今的大汉,崇尚道家学术,百姓又十分迷信的前提下,这五斗米教的符水治病却是盛行如斯,百姓深信这是神仙赐下的治病救命的神药。

    因此,在这些“邪教”没有暴动起义时,伏泉是根本没法阻止他们用这方法传教的。其实不止是五斗米教,在其他地方的道家教派里,这符水治病也是在各地盛行。其他的不说,就说那以后掀起黄巾暴乱的张角,现在不就是以太平道为名,到处用符水为人治病吗?而五斗米教和他的区别就是,两者之间,张角做的大了,从中原至边郡,都有他的势力,而五斗米教只能在川蜀之地掀起一些声势而已。

    话题继续,没过多久,徐晃起身说道:“回禀君侯,这五斗米教以晃观之并无不妥,其虽有做作之举,然毕竟为道教陵公后人,所传亦是道家典籍,黄老之说,若有不妥,只需稍加劝诫便可,无需太过重视。”

    徐晃话音说完,他身边的史阿也是起身回复,言语和徐晃一致,都认为这五斗米教虽然有时候做的事情迷信荒唐,但并无恶意,而且他们传的经书典籍也是大汉治政中一直崇尚的黄老学说,不需要对他们注意太多。

    当然了,徐晃、史阿和伏泉不同,不知道后来五斗米教的如何对付一直支持他们的大汉王朝,也不知今日上午张修对伏泉所说的那“二十字”谶语,因为知道这些的只有伏泉和五斗米教的道士,毕竟这东西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五斗米教的道士道姑们自然是不希望自家教派惹起官府敌视,而伏泉也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事情。不然传了出去,即使自己和五斗米教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洗不清那干系了,说不得以后五斗米教叛乱,还要连累于他。

    听了两人的话,伏泉点头,还是没有言语,因为二人说的是现在社会的主流认识。的确,在那些高官显贵的掌权者眼里,像太平道、五斗米教这些用符水治病的道教分支,只是用一些极端的方法帮助世人向善而已,是帮助他们教化那些百姓的道家教派。

    所以如今大汉即使有不少人看到这些道家教派如此行事的祸端,但在朝廷官方的主流思想下,州郡无人敢或者说无人有理由去治理这些教派。因为那些代表官方主流思想的人物,无数达官显贵甚至是皇帝本人都崇尚道家,信任道徒,即使有州郡长官敢治理,也会因为上面的压力而放弃。

    只是,就在两人应对不久,一直等待机会的甘宁突然喝道:“五斗米贼,李广、张伯路之流也,他日必生乱事。”

    一语而出,众人皆惊,伏泉更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甘宁,暗道莫非这家伙也是重生的?

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广 张伯路() 
如果说此刻有人能猜出太平道四处传道,张角三兄弟心怀叵测的话,也不足为奇,毕竟一方面不说太平道早有叛乱前科,另一方面太平道能传道如此迅速,与其背后那些支持的世家豪族不无关系,恐怕也就是不知内情的人才猜不出而已。

    但是,如今却有人能猜出五斗米教有为祸大汉之心,这却是令人出乎意料,毕竟除了益州巴蜀之地外,恐怕其他地方对张道陵留下的这一脉道教支脉可能根本不会在意。伏泉却是没想到甘宁竟然能看出五斗米教“用心传道”的深意,真是令人吃惊,害得他都以为自己是不是又遇到一个穿越在甘宁身上的穿越者一样。

    而徐晃、史阿、于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