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此时的大汉朝中的舆论主流,依旧是士人文官,他们掌握着话语权、生杀大权,他们瞧不起关西那帮武夫,或者说根本不屑。然而这正是如此,关西的那些军功家族,只能仰关东士人文官的鼻息而已。这也是后来董卓入京,关西军将一心支持他的原因,因为他们渴望权利太久了,既然有了这一次可以和文官争权的机会,当然要全力支持董卓了,不过终究还是差了些政治手段,多为匹夫而已。
有了宋家的帮忙,伏泉在巴郡给刘坚所食用的葡萄也算是够了,当然,他估计,纵然是不够,估计也很难再有了。毕竟西北军功家族所送来的葡萄,也都是走私而来的,即使西域产出再多,他们也不可能一次性走私多少,关键在于这里面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与这些葡萄一起来的,却是各西北军功家族给自己的书信,当然只是普通的结交,混一个脸熟而已,毕竟伏泉现在也算是一颗冉冉而起的军政大佬。不出意外,只要他继续这样得到圣意宠幸,以后三公高位、大将军之职都不在话下,自然,这些西北军功家族要好好和他结识了。
那些书信里,伏泉自然是一一阅览,并且稍作回复,知道后来汉末的情势,凉州这一不可忽视的军功贵族集团,伏泉当然要好好结交一番的。无论如何,有这一番人情在,以后相遇,诸般事宜都好说话。
在这些信里,伏泉看到了不少熟人,当然不是认识的熟人,而是前世在史书里出现过名字的人。其中有一个人让他分外感兴趣,扶风茂陵人马腾马寿成,伏波将军马援后人,后来的那位凉州大军阀,锦马超的父亲。如今,却是是凉州边郡,作为一方豪强,干起了走私生意。
仔细想想,马腾来信和自己打个脸熟也是十分正常的,毕竟如今扶风马阀除了嫡系,像马日磾这一支依旧强势以外,其余分支都已逐渐衰弱。马腾这一支更是不提了,如果但凡他家还有一点势力,马腾的父亲也不会沦落到娶羌女为妻,因此,在知道是自己授意买走私的葡萄时,有宋氏、伏氏这两大家族的加持,马腾即使再傻,只要他想重振家族,就肯定要厚脸和自己巴结交情的。
当然了,马腾如此巴结交情的肯定不只自己一人,不过想到他后来成名太晚,想来肯定许多大人物都没有把这个马氏旁支的没落子弟放在眼里。
也正是想到此处,伏泉当时便郑重的回了信给马腾,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和这马腾套一套交情了,说不定想出人头地马腾见到自己的书信,就带人来投奔也不一定。
不过这也只是伏泉想想了,想那马腾闯荡半生,经历早已不知凡几,自己即使说得再情真意切,他肯定也要代价而估。但这也足够了,伏泉当时也没想一口吃个胖子,先联系下增进友谊也不错。
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
与马腾的交情也就是如此而已。现在正是你侬我侬的时候,提那些多煞风情,日后有机会自会相见,何必多增烦恼。
香闺床榻之上,伏泉拨开一颗紫色葡萄,将那葡萄皮剥去,小心翼翼的递入刘坚的嘴中。只见那透着无边诱惑的丰润嘴唇,一点点将那葡萄果肉含入嘴中,看着甚是令人迷恋,有那么一瞬间伏泉突然就想自己那大鸟儿就变成这被含住的果肉,在面前这诱人少妇的嘴中徜徉。
刚刚吃了一颗葡萄果肉的刘坚,闭着眼,嘴中细细咀嚼着那酸甜可口的葡萄,顿觉自己嘴唇之上有一尖锐之物。细眼一看,却是伏泉修长的手指,此时依旧做着将葡萄送入她嘴中的样子,再看面前自己心里的那男人,更是一脸痴呆的望着自己,立即就狠狠的白了他一眼,不过心里面却是感觉美美的。
“还不收手?要看得几时?”当然,纵然心里如何甜蜜,见到自己男人这般痴傻模样,即使刘坚再泼辣,也不免有些羞涩,在看到伏泉还没有收手的迹象,随即怒喝一声道。
“额、坚儿美貌,吾甚难拒之,故有此举……”伏泉被刘坚突然的喝骂弄得措手不及,失态之下,稍即恢复,连忙像是求饶般一样,花言巧语的各种肉麻的话一并说出,女人都是要哄的,不哄她们根本不会给你好脸色看得。
果然,刘坚突然听到自己心爱之人如此甜言蜜语,哪里能够立即适应,原本到嘴的话都没说出口,随即低头,脸色陡然之间变得羞红无比,不知如何言语。
见刘坚如此模样,伏泉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应付,若是往常他还会继续哄,可是现在,谁知道自己面前这怀孕的母老虎,会不会突然变了性情?毕竟,怀了身孕的女人,心情就像六月的天气一样,说变就变,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
不过,纵然如此,伏泉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肯定也不会讨女人的喜欢,没有丝毫选择,就像后世电视剧里经常用的玛丽苏桥段一样,伏泉连忙握着刘坚那因为养胎有些肉嘟嘟的小肉手,然后没有其他的动作就那么的深情的望着面前这女人。
有些狗血剧情被小说、电视剧不断的反复用到可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些剧情桥段即使再狗血,但对付女人还就真得那样。有人会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女性朋友压根对这一类的剧情桥段不感冒,对此伏泉会说,并非是他的女性朋友对此没有兴趣,只是这类剧情还没有打动她而已。
每一个女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知道的少女梦,纵然那个女人再如何坚强,她的内心依旧有一处柔软的地方,而你没有触碰到,只能说你没有真正的了解那个女人而已。换句话说,你对那个女人的了解依旧不深而已,而这种程度的了解,所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你永远不可能走进对方的心里。
伏泉与刘坚相处也算“日久”,所以才“生情”,对她的了解可谓是“深深了解”,从里到外玩了个通透,自然知道这性子泼辣的女人,其实内心深处也是十分羞涩的。就像是外表性如辣椒般辣嘴难以下咽,其实内心里却是个“温柔”的女人,只是她的“温柔”一般人享受不到而已,而伏泉有幸,可以享受到这种福利待遇。
面对自己深爱男人深情凝视,刘坚虽然低着头,却依旧能感受到那股领她醉了的爱,而且手上,男人那双温热,微微带着汗渍的手掌,也在时刻提醒她,面前的这个男人有多爱自己。
“松手!伏、伏郎,松手……”终于,刘坚可能也忍受不了伏泉这般一本正经的“调戏”,连忙用力抽回了自己的手。不过,可能是害怕她那番动作会让伏泉不高兴,抽回手后,又立即轻声软语起来,甚至连平日对伏泉的称呼也都改了,叫得十分亲密。
其实,一般在两人私下相处时,刘坚也只称呼伏泉的表字而已,她是怕自己用其他称呼,一旦成了习惯,在外人面前说了出来,那么她和伏泉的关系就会立马露馅,所以很少用“伏郎”这个亲密称呼,现在用了出来,可见此刻刘坚的内心是多么羞涩又开心,哪里能看出是平时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泼辣公主?
看到刘坚这般模样,伏泉也是猜出她此刻内心一定极其不安,她一方面又不想被人看出自己羞涩模样,另一方面又不忍打扰自己心上之人的爱意。于是,伏泉连忙转移话题,道:“坚儿,受苦了……”
“妾为夫生子,天经地义,何苦之有?”刘坚当然知道伏泉的意思,不过生孩子是她坚持的,再苦她也要生。
听了词语,伏泉眉头一皱,驳道:“十月怀胎本就辛苦,如今又不得名分,何能不苦?”
“苦便苦了,本吾之愿,纵是千难万难,亦生也。”
直视着面前的女人,伏泉此时也不知如何回复,只能说道:“伏家有后,纵不能正名身份,吾以后也要令其封侯拜相。”
刘坚听后突然噗嗤一笑道:“万一妾生了女儿,伏郎何如?”
“女儿更好,与父贴心。”
此话从何而来?刘坚听得一脑门问号,她当然不知道后世有句话常说,女儿是父亲的贴身贴心的小棉袄。
想到一事,伏泉笑着说道:“坚儿,汝喜欢男还是女?”
突然,刘坚捏捏拳头,想了想答道:“吾希望此胎是女。”
此时伏泉的笑容猛地僵住,没有母亲不希望生儿子,特别是古代母亲,历来都是母凭子贵。他对她内心的想法甚为清楚,刘坚所生孩儿是男孩的话,就为伏泉的长子,只是这长子却是正妻所生,因为伏泉没有妻子,而且刘坚也不能做他的妻子,所以如果要让这孩子进伏家的门,让他姓伏姓,唯有将这孩子交给其他姬妾抚养。
当然,如果以后有妻子,伏泉也可以交给正妻抚养,给他嫡子身份,只是有那个妻子会无端端的养着别人的孩子,让别人的孩子成为家族的嫡长子,而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嫡长子呢?
因此,刘坚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那就一定毁因为生母不详,而成为庶子。然而,在世家豪族的庶子中,以庶长子压力最大,他为长兄,却在嫡弟妹面前没有兄长的威严。可是,长女则截然不同,因为她不需承担过多的压力,不会因为母亲的身份不详而遭受伏氏家族的冷眼,所以刘坚才有这番回答。
第二百七十三章 刘宏与刘彻()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郡中诸事在慢慢的好转,伏泉每日处理完公务后,便是去探望刘坚,和她细声软语几句,关爱呵护几句。隔三差五,伏泉也会去看一眼被自己“打熬”的甘宁,他要等这只桀骜不驯的雄鹰彻底没了傲气之后,再好好的和这锦衣渠帅谈一谈未来。
北疆传来消息,鲜卑人陷入夺位内乱后,依旧没有忘了来大汉的边疆来劫掠,只是这次没有了檀石槐的英明决策,他的几个儿子显然都没有他的那种威势,可以压服住鲜卑各部落联盟大人。
因此,这一侵略幽州、并州的行动与往日鲜卑入侵对比,显然更加毫无章法,三部鲜卑各自为战,根本没有以前的进退有度,团结一心。虽然他们也抢掠到一些战利品,但是却没有以前的多了,而且自从伏泉在幽州斩杀鲜卑胡酋檀石槐,斩杀两万余鲜卑兵马后,汉军对于鲜卑这个苦主可谓是士气高涨,加之幽、并二州都是大汉边军精锐所在,一共也让鲜卑人陈尸万余方才离去。
据说捷报传到京师,皇帝刘宏并未太过兴奋,反而在朝堂上当着百官的面说出了“鲜卑不仁无义,大汉王师当扬兵塞外,以正国威”的豪言壮语。
初闻这个消息,伏泉觉得自己越发看不懂这个后世被灌以恶名,泼了不知多少脏水的汉灵帝了,他只能说帝王心术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得懂的。
若说刘宏昏庸无道,不恤民情,只是他做的在两汉的皇帝里,显然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一类皇帝。旁的不说,便是汉代有名的汉武帝刘彻,虽然执政一生,功勋卓著,但是他治下的百姓过得如何,可以说和三国乱世百姓相差无几。若非有刘彻的祖父汉文帝刘恒的遗泽在,天下百姓感念刘恒的恩德,刘彻一张《轮台罪己诏》下达,天下百姓没有过多怨恨,不然西汉估计早就开始了乱世了。
刘宏与刘彻所差的便是刘宏没有刘彻那样的运气,有卫青、霍去病这两个开了挂的忠心名将做后盾而已,不然没有卫青、霍去病前期给他立下的诸多不世之功,哪能有刘彻一生那么多辉煌的政绩。想想看,卫青、霍去病之后,刘彻的后半生虽然依旧胜利不断,但是很显然,那些功绩和刘彻前半生的功绩比起来,显然是差得远了去了。
当然了,也不是说刘宏朝内没有那么多的名将,毕竟汉末三国涌现出那么多的智勇名将,只是很显然这些名将可没有卫青、霍去病两人的运气,家里有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使得皇帝可以毫不保留的信任和放权给他们去做。
后世有人说汉灵帝根本没有进取之心,伏泉只会对此戳之以鼻,若是没有,那历史上的熹平六年,夏育、田晏、臧旻三人为什么还要率兵出塞外,征伐鲜卑呢?
只是这一次出征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夏育、田晏、臧旻三人虽是良将,但却不是名将,在当时的大汉形势下,真正的名将唯有“凉州三明”而已,其他后来三国出名的人不是没出生年幼,就是空有才学却无任何机会显露。
可是此时的“凉州三明”皇甫规已死,也只剩下张奂和段颎二人而已,而且这二人里,张奂因间接害了窦武一事,上疏为窦武等人伸冤,后因得罪宦官被诬陷罢免,最终回乡教授弟子,不再出仕。至于段颎,则因为投靠了宦官,根本不为朝堂诸公信任,就算是天塌下来,他们也不会松口让段颎领兵出征塞外,为宦官谋利扬名的,即使段颎在“凉州三明”里所立的功绩最大,对付诸胡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有些事情,就是如此,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知道别人很出色,可是那个人成功以后对自己有害,这些人里除了圣人,大多数人也一定不会让那个人去完成这事情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时的朝堂诸公就是如此,所以这才有夏育、田晏、臧旻这三个良将出征,手段自然比鲜卑雄主檀石槐差了不少,最终数万大军多数尽没塞外,大汉三边因此而遭罪。而刘宏以及整个大汉朝廷也因此事,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或者根本不想提及征伐鲜卑的事情,这就是后世形容刘宏不思进取的原因,失败了一次,就已经把大汉边郡的家底打残了,哪里还能经得起其他磨难?
现在,刘宏因为自己大胜鲜卑一事,有了充足的信心,而整个大汉朝堂也因为此事对大汉与鲜卑之间的军事实力对比有了认识,自然心中有了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想法。
所以,自从刘宏喊出那句壮语之后,朝堂诸公对于彻底消灭鲜卑这个祸患很是上心。毕竟,如果征伐成功,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番功绩,说不得他们在战场上的一些谏言被采纳,从而使得战争胜利,自己日后也能在史书上,多留下几笔。这世界上的文臣都是一个德行,无论古今都是如此,不能让自己扬名,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